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一)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如果一个经济体出现投资不足,则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
A.政府失业救济金增加
B.税收减少
C.出口增加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当一个经济体出现投资不足,国内市场对劳动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政府的失业救济金增加;经济总量下降,政府税收减少;国内消费不足,国外市场的相对价格较高,出口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出口增加。
2下列最符合持久收入假说的说法是( )。
A.人们在收入减少时要维持其生活水平
B.人们有了暂时收入就购买耐用消费品
C.暂时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D.收入的暂时增加被全部消费掉
【答案】C
【解析】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根据这种理论,人们有了暂时收入,会用于储蓄而不是立即用来消费。
3在IS曲线上,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使得产品市场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所以,IS曲线有无数个点使得储蓄等于投资。
4假定经济处于长期均衡,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态度使得总需求曲线左移500亿元,政府想增加支出以避免出现衰退,如果挤出效应永远是乘数效应的一半,MPC等于0.9,政府支出应该增加( )。
A.100亿元
B.500亿元
C.900亿元
D.1000亿元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政府支出乘数为1/(1-MPC)=10,又因为挤出效应是乘数效应的一半,则政府支出获得的实际效果是5∆G,所以要维持长期均衡,政府支出必须增加∆G=500/5=100。
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控制货币供给量( )。
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D.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C
【解析】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从而回笼资金,减少货币供给,以抑制经济过热。
6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的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数量,即货币量→物价;与此相反,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来影响总需求,即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
B.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以及法定准备金率政策;货币主义主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力主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C.在政策目标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用利息率调节消费和投资,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刺激总需求,而应该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D.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在萧条时期实行货币扩张政策,而在繁荣时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主义主张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
【答案】A
【解析】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比较如表1-1所示。
表 1-1
7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当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下列哪一项时,人均消费将达到极大?( )
A.sy/(n+δ)
B.sy-(n+δ)
C.s-(n+δ)
D.n+δ
【答案】D
【解析】稳态意味着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将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即sf(k)=(n+δ)k。因为稳态时c=y-sy=f(k)-sf(k)=f(k)-(n+δ)k,要使稳态时的人均消费最大,此时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品MPK=f′(k)=(n+δ)。
8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5,储蓄率为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为( )。
A.5%
B.6%
C.15%
D.25%
【答案】B
【解析】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G=s/v,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则增长率=30%/5=6%。
9若劳动和资本量不变,A国可生产20吨钢或20吨煤,B国可生产10吨钢或16吨煤,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
A.B国应向A国进口煤和出口钢
B.B国应向A国进口煤和钢
C.B国应向A国出口煤和进口钢
D.B国应向A国出口煤和钢
【答案】C
【解析】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当A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低于B国时,国际贸易仍有可能发生。因为A国生产煤的机会成本(1)高于B国生产煤的机会成本(5/8),A国生产钢的机会成本(1)低于B国生产钢的机会成本(8/5)。也就是说,A国应该专业化生产钢并向B国出口钢,B国应该专业化生产煤并向A国出口煤,这样两国都能够得到福利改进。
10在浮动汇率、固定价格水平、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将( )。
A.降低外汇储备的存量
B.降低利率
C.使本币贬值
D.实际收入并不变化
【答案】C
【解析】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LM曲线向右平移,与IS曲线交于水平的BP曲线的下方,此时利率降低,产出增加。但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这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因为外部经济存在逆差。浮动汇率迫使本币贬值。这种情况下,BP曲线和IS曲线同时右移,经济在不变的国际利率水平下重新达到均衡,产出更高,而利率水平与货币扩张之前持平。
二、名词解释(11~1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托宾q理论
答:托宾q理论是企业已有资本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例。其中,市场价值就是这个企业的股票的市价总额,等于每股的价格乘以总股数。重置成本是指建造这个企业所需成本。托宾认为净投资应该取决于q是否大于1。如果q大于1,那么企业已有资本的证券市场价值大于其重置成本。这时就会有投资的动机,因为经理人通过购买更多的资本,可以提高他们公司的证券市场价值。相反,如果q小于1,那么企业已有资本的证券市场价值小于其重置成本。经营者将倾向通过收购来建立企业实现企业扩张,而不会购买新的投资品。
这一理论是新古典投资模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例如,如果资本的边际产品超过了资本的成本,那么原有资本就会获得利润,这些利润使公司值得拥有,它也提高了公司资本的证券市场价值,这对应于较高的q值。因此,托宾的q理论说明了投资动机,它事实上反映了资本现在以及未来的预期收益。
12自然失业率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上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是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为了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论证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这一观点辩护而提出的一种假设。在现代货币主义者看来,只要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工资就是有伸缩性的,劳动供求的灵活性也比较大,而且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情况的信息能较普遍、较容易的获得。这样,一切有就业技能而愿意工作的人迟早都会有就业机会。因而,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失业都是“摩擦性”的自然失业。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自然失业率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因素,即取决于一国的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而与货币因素无关。他们认为,除非受到外界因素的作用,当就业量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时,既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三、简答题(13~17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3
(1)根据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的变化将对国民收入产生什么影响?
(2)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率的变化将对国民收入增长率产生什么影响?
(3)上述两个结论有矛盾吗?如何解释这个矛盾?
答:(1)根据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储蓄增加,则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减少,居民用于消费的支出将减少,从而一国经济的总需求将减少,一国经济将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总产出也将下降。因此,储蓄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
(2)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为G=∆Y/Y=s/v,其中G表示一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Y/Y),s表示储蓄率(S/Y),v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Y)。从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储蓄率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一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提高;而储蓄率的降低,将会导致一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降低。
(3)上述两个结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1)和(2)中的两个理论分析储蓄对国民收入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主要是从短期来考虑一国储蓄水平对一国国民收入的影响。在短期内,储蓄的增加将会造成可支配收入的减少,消费水平的降低,总需求不足,一国国民收入的下降。但是在长期内,一国的较高的储蓄水平,会增加一国经济中的资本存量,从而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从较长的时期内考虑了储蓄对一国资本存量的影响以及对一国国民收入的长期影响。因此,从不同的时间范围来理解上述两个结论,两者其实并不矛盾。
14请说明李嘉图等价定理,并分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赖以成立的前提条件、该定理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答:(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含义
李嘉图等价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巴罗具体阐述了这一定理:在特定条件(例如,完善的资本市场,一次总付税等)下,如果公众是理性预期的,对于发行债券或增加税收,政府不论采用哪种融资方式,都不会对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政府发行债券融资造成的赤字会引起未来税收上升,这种上升一定会被具有完全理性的居民预期到,居民为了不使后代税负过重必然相应地调整目前的消费。简言之,居民不会将政府发行公债融资这样的财政扩张看作是幸运的意外收获,他们宁愿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未来的税收负担,因此消费需求不会上升,更不会出现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同时,居民增加的这些储蓄都购买了债券,使得债券需求的上升刚好等于债券供给的增加,货币需求不变,所以对利率也没有影响。
李嘉图等价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他们的纳税量只是被推迟了,那么,政府借款而增加的任何支出都将被私人储蓄的等额增加所抵消,结果,既不存在消费扩张,也没有收入增加的乘数效应,因此,政府用减税的办法或用举债支出的办法来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2)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前提条件
李嘉图等价定理若成立,需具备以下前提条件:①无论是用税收还是用公债融资,初始时期的政府支出不变;②初始时期发行的公债必须用以后时期课征的税收收入偿还;③资本市场是完全的,即不存在流动性约束,而且个人与政府的借贷利率是相同的;④个人对现在和将来的收入具有理性预期;⑤个人作为现行纳税人和将来的潜在纳税人,其行为就好像能永远生存下去一样;⑥个人能完全预见包含在公债发行中的将来时期的纳税义务;⑦征收的是总税额,并且减税及税赋下降是均等地落在每一个消费者身上,每个消费者具有相同的边际消费倾向;⑧公债持有者的数量与未来纳税额的负担是对称的。
(3)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合理性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合理性在于其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他们的纳税量只是被推迟了,那么,因为政府借款而增加的任何支出都将被私人储蓄的等额增加所抵消,结果,既不存在消费扩张,也没有收入增加的乘数效应。因此,政府用减税的办法或用举债支出的办法来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4)李嘉图等价定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公债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未来税收的预期对人们现在消费的影响并不像李嘉图观点所认为的那么大。因为:
①消费者的目光短浅。消费者因为目光短浅,不会完全理解政府预算赤字的含义。而且有些人在进行消费和储蓄决策时会遵循一种简单而非理性的原则,即假设未来的税收将会与现在的税收相等。消费者会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而不考虑政府减税政策对未来税收的影响,这样消费者会认为他一生的收入增加了,从而扩大消费支出并使国民储蓄减少。
②消费者面临的借贷限制。对于那些面临借贷限制的消费者来说,现期收入要比他一生的收入更为重要。在消费者面临借贷限制时,即借不到资金为现期消费来融资时,对他来说,无论一生的收入有多少,只有现期收入决定其消费支出。所以,政府减税相当于向纳税人提供了一笔贷款,从而会使那些想得到贷款而又得不到的消费者扩大消费支出。
③不关心子孙后代。消费者预期未来的税收会落到子孙后代身上,而不会落到自己身上。所以,政府债务的增加意味着由下一代纳税人向这一代纳税人转移的财富会增加,这种财富的转移增加了这一代人一生的资源,从而会刺激他们增加消费支出。
15请回答如下两个关于转移支付的问题:
(1)政府转移支付不属于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但为什么其变化却影响均衡国民收入?
(2)凯恩斯主义认为,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贫富差距过大,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从富人向穷人的转移支付政策以增加有效需求和避免经济衰退。其理由何在?
答:(1)总需求(或称总支出计划)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构成,政府转移支付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政府转移支付本身不产生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其作用是实现收入的转移和再分配。政府转移支付虽然不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但是却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具体途径有两个:
①同样的一笔收入在不同的居民手里,其经济行为并不一致。一般来说,在富人手里时用于消费的比例较少,因此不利于提高消费需求;在穷人手里时用于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有利于提高消费需求。相应地,对总需求和均衡国民收入也产生同样的影响。
②政府可以控制转移支付的规模,从而对总需求和均衡国民收入产生影响。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将增加转移支付开支,有利于扩张总需求和抑制经济衰退;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转移支付体系将自动减少支出,起到抑制消费和扩张总需求的作用,有利于抑制经济过热。
(2)一般来说,富人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比较小,即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比较低,因此不利于提高消费需求;穷人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比较高,即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比较高,因此有利于提高消费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如果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在富人手中的部分收入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降低,消费不足。政府如果实行从富人向穷人的转移支付,将使现有收入中更大比例用于消费支出,从而增加有效需求,提高均衡国民收入,避免经济衰退。
16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流派,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非对称信息理论和价格粘性理论来完善凯恩斯理论。请问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捍卫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的?
答:新凯恩斯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凯恩斯主义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时出现的,它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两方面的内容。同凯恩斯主义一样,新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否认市场出清的假说。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捍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原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的坚持和完善
①坚持凯恩斯主义的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的观点,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但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非出清与凯恩斯主义的市场非出清理论存在重大的差别,主要在于:凯恩斯主义的市场非出清模型假定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而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非出清模型假定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而是调整十分缓慢。
②坚持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粘性的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原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存在粘性的观点。原凯恩斯主义认为价格和工资刚性,工资只能升高不能降低,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工资和价格粘性理论,认为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只是调整十分缓慢。对于工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用长期劳动合同理论进行解释,而对于价格粘性新凯恩斯主义则用菜单成本进行解释。工资和价格粘性的观点是对原凯恩斯主义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发展,同时从理论上解释了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原因,弥补了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
③坚持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斟酌使用”的原则
新凯恩斯主义同原凯恩斯主义一样,都认为当需求不足,经济衰退时政府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都坚持宏观经济政策“斟酌使用”的原则。由于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存在,经济在遭受总需求冲击以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均衡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不能等待工资和价格向下的压力带来经济复苏,因为这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从而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2)对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的发展
①将微观基础纳入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以弥补原凯恩斯主义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新凯恩斯主义者同意,宏观经济理论必须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特别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条件。这就是说,宏观经济理论必须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②肯定和吸收理性预期以调整原凯恩斯主义适应性预期的不足。新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并不认为人们最终能够准确地预期到现实的情况,但是,他们也认为,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们会尽量收集信息,使他们的预测能够趋于正确;收集的信息不但涉及过去,而且牵涉到未来的事态。
新凯恩斯主义在捍卫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同时吸收其他经济学派有用的观点来弥补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使得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
17在某一个小国开放经济中,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假设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幅的顺差,请问:
(1)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该国货币将会出现升值还是贬值的趋势?
(2)如果中央银行想要控制该国货币的汇率,其通常是如何进行干预的?
(3)中央银行的干预通常又会对国内的高能货币以及货币供给量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想要避免其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中央银行又会采取何种操作方式?
答:(1)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幅的顺差,出口激增,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增加,从而使汇率下降,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该国的货币升值。
(2)中央银行若要使本币贬值,则需要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抛出本币,外汇需求上升,从而使外币升值、本币贬值;中央银行若要使本币升值,则需要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外汇供给上升,从而使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3)以中央银行干预欲使本币贬值(汇率上升)为例:中央银行购入外汇,高能货币增加,通过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供给也增加。此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冲销操作,抵消货币供给的增加。方式有:①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②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③提高再贴现率;④管制货币贷款的发放;⑤道义说服商业银行减少货币贷款。如果想要使本币升值,则需要作相反的操作。
四、计算题(18~21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8若某一国家有如下宏观经济模型(单位:亿元):Y=C+I+G+NX,且消费函数为C=100+0.9(1-t)Y,投资函数为I=200-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12Y-500r,货币需求为L=0.8Y-2000r,政府支出G=200,税率t=0.2,名义货币供给为M=800,价格水平不变为P=1,试求:
(1)IS曲线;
(2)LM曲线;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4)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值。
解:(1)由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NX可得:
Y=100+0.9×(1-0.2)Y+200-500r+200+100-0.12Y-500r
化简可得IS曲线方程为:Y=1500-2500r。
(2)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P,即有:0.8Y-2000r=800,化简可得LM曲线方程为:Y=1000+2500r。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联立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解得:Y*=1250,r*=0.1=10%。
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为10%,均衡收入为1250亿元。
(4)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Y*=1250,r*=10%,则此时:
消费为:C=100+0.9(1-t)Y=100+0.9×(1-0.2)×1250=1000(亿元);
投资为:I=200-500r=200-500×0.1=150(亿元);
净出口值为:NX=100-0.12Y-500r=100-0.12×1250-500×0.1=-100(亿元)。
19已知某宏观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Y=KαLβ,α+β=1,K和L分别为两个生产要素,它们相应的价格分别为r和w,产出Y的价格为P。
(1)写出劳动需求函数。
(2)写出总供给函数。
(3)设α=β=0.5,K=500,w=25,(w/P)=1,写出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函数和古典学派的总供给函数。
解:(1)由已知条件可得利润函数为:π=PY-wL-rK=PKαLβ-wL-rK。由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有∂π/∂L=0,即:∂π/∂L=P·βKαLβ-1-w=0,整理得:L=K·β1/α(w/P)-1/α。若K,α,β给定,劳动需求函数可以简写为:L=f(w/P),故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2)将劳动需求函数代入总量生产函数可得总供给函数:Y=K·ββ/α(w/P)-β/α,可见,总供给Y是价格水平P的增函数。
(3)将α=β=0.5,K=500,w=25,代入总供给函数,得Y=10P,此即为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函数。它表明在技术条件给定,短期资本存量不变,工资刚性假设下,总供给是价格水平的增函数,这正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再将(w/P)=1代入,得Y=250,此即为古典学派的供给函数。劳动市场的竞争性导致充分就业的实现,而实际工资为一常数。这样,产出是充分就业的产出(潜在产出),不受价格的影响,这正是古典学派的观点。
20索洛模型中,假设某国的生产函数Y=0.6K0.5L0.5,劳动增长率(n)=0.09,储蓄率(s)=0.4,折旧率(δ)=0.11,试求:
(1)长期稳态下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
(2)长期稳态下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总产出增长率?
(3)目前的储蓄率符合黄金规则水平吗?若不符合,偏高或偏低?
(4)储蓄率为何值,才能达到黄金规则水平?
答:(1)由题设可知,人均生产函数为:y=0.6k0.5,其中k为人均资本存量。
该国的人均投资i=sy=0.4×0.6k0.5=0.24k0.5。
该国的资本增量为Δk=i-(n+δ)k=0.24k0.5-0.2k。
长期稳态下,资本存量保持不变即资本增量为零:Δk=0.24k0.5-0.2k=0。
解得:k*=1.44,y*=0.72,即长期稳态下人均资本为1.44,人均产出为0.72。
(2)长期稳态下的人均资本增量Δk=0,所以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
长期稳态下的总产出增长率=劳动增长率=0.09。
(3)人均消费函数为:c=y-i=y-sy。
因为稳态下有Δk=sy-(n+δ)k=0,即:sy=(n+δ)k。
所以稳态下的人均消费函数为:c=y-(n+δ)k=0.6k0.5-0.2k。
黄金规则要求稳态下的人均消费最大化,即:dc/dk=0.3k-0.5-0.2=0。
解得:kgold*=2.25,所以黄金储蓄率为sgold*=0.5>s(s=0.4),即目前的储蓄率低于黄金规则水平。
(4)由(3)可知,当储蓄率为0.5时才能达到黄金规则水平。
21假设某人的消费函数为C=300+0.8YP,YP为持久收入,该消费者将持久收入计算为包括当年收入在内的两年可支配收入的加权平均:YP=0.6Yt+0.4Yt-1,其中Yt为当年收入,Yt-1是上一年的收入。试求:
(1)该消费者去年和今年的可支配收入都是60000元,则今年的消费是多少?
(2)如果明年的可支配收入是80000元并且在以后的年份保持在80000元,明年的消费是多少?以后呢?
(3)求明年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解:(1)由于Yt=Yt-1=60000,则持久收入为:
YP=0.6Yt+0.4Yt-1=0.6×60000+0.4×60000=60000(元)
从而今年的消费为:C=300+0.8YP=300+0.8×60000=48300(元)。
(2)由于Yt=60000,Yt+1=80000,则明年的持久收入为:
YP=0.6Yt+1+0.4Yt=0.6×80000+0.4×60000=72000(元)
所以明年的消费:C=300+0.8YP=300+0.8×72000=57900(元)。
从明年以后由于收入保持在80000元,所以以后每年度的持久收入为:
YP=0.6Yt+2+0.4Yt+1=0.6×80000+0.4×80000=80000(元)
将其代入消费函数,则可以得出明年以后的每年度消费为:C=300+0.8YP=300+0.8×80000=64300(元)。
(3)短期边际消费倾向∆C/∆Y=(57900-48300)/(80000-60000)=0.48;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C/∆Y=(64300-48300)/(80000-60000)=0.8。
可见短期边际消费倾向是小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的。
五、论述题(22~23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2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可能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答:(1)凯恩斯主义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经济政策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简言之,即“逆经济风向行事”,这样一套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但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在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时,还要辅之以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收入政策等。
(2)理论上,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都是为了变动总需求,而按照凯恩斯定律的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因此总需求的变动只影响产量水平而不影响价格水平,即价格和工资存在着刚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需求的变动不仅影响产量水平也影响价格水平。即使在萧条时期,总需求的变动对价格水平也有可能产生轻微的影响。此外,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是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由市场力量所决定的,其变动又可能影响到经济政策的作用。例如扩张性经济政策虽然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当实施的结果导致物价上涨时,这些政策就受到价格水平变动的限制,有时甚至不能用于解决失业问题。
(3)实践中,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经济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
②不确定性。实行经济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各种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经济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③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经济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23假设某国经济陷入衰退,政府决定从2016年开始之后的十年内减税2万亿,但是这个减税不是平滑实行的,而是在2016年和2017年少量减税,之后增加:
(1)一些评论者使用的是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认为这种政策对经济衰退不起作用,为什么?
(2)一些评论者使用消费的永久收入理论,认为政府在2016年和2017年减税是有作用的,为什么?
(3)如果人们接受永久收入理论,但是存在借贷约束,这会如何影响上一问的结论?
答:(1)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和1之间,这意味着人们不会把所有的收入进行消费,而是拿出收入中的一部分进行消费,另一部分进行储蓄;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消费倾向等于消费与收入之比。凯恩斯认为,储蓄是奢侈品,因此富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要高于穷人;他还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函数为c=α+β(y-t),其中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且0<β<1;β和(y-t)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消费取决于人们的现期可支配收入。由于2016年和2017年少量减税,该项政策带来的收入增加效果甚微,增加的收入中还有一部分用于储蓄,因而对经济衰退的作用不大。
(2)根据永久收入理论,把现期收入Y视为永久收入YP与暂时收入YT之和,即Y=YP+YT。永久收入是人们预期持续到未来的那一部分收入;暂时收入是人们预期不能持续的那一部分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的。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因为政府决定从2016年开始之后的十年内减税2万亿,即使减税不是平滑实行的,消费者预期自己的永久收入会增加,而永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所以该政策会使消费上升,从而使经济复苏。
(3)存在借贷约束情况下,该种减税政策对减轻经济衰退效果不大,原因如下:①存在借贷约束时,即使消费者预期在长期收入会增长,也无法在当期通过增加借贷来增加消费。②2016年和2017年减税很少,短期内实际收入增加就很少,消费增加很小,总需求的增加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