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4.4.1 概念题

1传播者(上海大学2005年研)

答:传播者又称信源,是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传播者是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与流向。

2讯息(message)(中传2015年研;北邮2008年研)

相关试题:信息与讯息(人大2014年研)

答:讯息(message)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讯息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文告”等等,这是一个与信息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3模式(厦门大学2005年研)

答: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4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上海交大2017年研)

相关试题: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上海大学2016年研;首都师大2013年研;上海财大2010年研)

答:5W模式是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该模式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这五种基本要素即“5W”: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勾勒出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5反馈(南京理工2010年研)

答: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6噪音

答:噪音原为无线电通信领域的用语,是指电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物理干扰,引入到传播学研究中后,指在传播过程中对讯息以及传达、反馈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干扰的障碍因素。噪音的概念最早由香农提出,后由德弗勒做了进一步扩展。噪音的存在会使传播的信息发生衰减或失真现象,如电视节目信号播出后发生的图像扭曲、声音断续等现象。社会传播的过程中也有噪音干扰现象,如虚假、捏造、歪曲的信息等,社会传播中消除噪音干扰的主要做法有加大正面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次数、揭露虚假信息等。

7循环模式(人大2004年研)

答: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于1954年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传递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该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受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8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清华大学2017年研;中传2015年研)

答: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是指1957年由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通过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的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这一模式引入了第二种传播者(即信息渠道角色)的概念,指出大众传播是经过选择,而且是经若干阶段选择进行的,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并且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但该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认为三个参与者(传者、媒介、受众)之间平衡互利,整个系统完全依靠自我调节,而事实上很少平衡;夸大了大众传播的一体化程度,实际每方追求的目标都不同;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4.4.2 简答题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何缺陷?(华南理工2016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中南大学2017年研)

答:5W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该模式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这五种基本要素即“5W”: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1)意义: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勾勒出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2)缺陷: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2简述香农的传播模式。(北邮2011年研)

答:该模式由美国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于1949年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提出。这个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

(1)意义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这个模式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种作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明显。

这个模式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2)不足

这个模式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不能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

3画出1950年代双向“传播模式”(施拉姆)并简述其内容。(人大2009年研;北邮2009年研)

答: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 E. 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如图4-10所示。

图4-10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基本内容

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2)局限性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具体为:

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

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4简述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电子科大2011年研;北邮2009年研)

答: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如图4-11所示。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图4-11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5简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四川大学2006年研)

答:(1)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传播过程模式,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的互动特点。同时,这个模式还扩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2)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的不足

该模式没有超越从过程本身来说明传播过程的范畴。事物的运动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因素,还要受制于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中,唯一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6简述马莱兹克模式。(华科2006年研)

答:德国学者马莱兹克于1963年提出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如图4-12所示。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该模式提出了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他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图4-12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7请画出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并阐释其含义。(清华大学2005年研)

答: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模式是指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通过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的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如图4-13所示。

图4-13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的目的是想以保有以前那些简单模式的特点——传播双方与外界事物有着密切联系的方式,来达到反映大众传播的复杂情况的效果。

(1)这个模式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X是社会生活中可以被感知、能够为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事物。

A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传播者。它既可以由个人,也可以由组织来承担。

C是传播的中介和渠道,由媒介组织及其成员承担。他们既可以在数量众多的A中依据自己所设想的受众需要和兴趣选择信息,也可以直接在X中进行这种选择。C为B充当信息选择代理人的角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A。

B表示受众。他们因生活的需要而必须获取和应用来自C的信息。

f表示反馈。其中fBA是受众B向传播者A发出的反馈,fBC是受众B向媒介组织C表达的反馈。C作为守门人在选择信息时要受到来自B的反馈的影响。fCA是媒介对信息来源A发出的反馈,这种反馈可能会鼓励、改变乃至抵制A的意图。

(2)这个模式的特点如下:

信息选择具有多样性。传播来源可以在各种事件中进行选择;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在各种信息来源中选择,也可以在各种事件中直接进行选择。

传播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性。社会上数量众多的大众媒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它们之间也互相取长补短、自动调节,以适应社会优胜劣汰的发展机制。

信息反馈具有重要性。只有反馈才能真正保证传播过程中所有要素间关系的系统性。

4.4.3 论述题

1试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复旦大学2013年研)

相关试题:阐述H. 拉斯韦尔“5W”的传播模式,并论述他对传播学的贡献。(北邮2010年研)

答:(1)拉斯韦尔5W的传播模式

5W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该模式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这五种基本要素即“5W”: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意义:它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勾勒出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缺陷: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2)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后者则为赖特、施拉姆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立下了功勋。

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武汉理工2007年研)

答:模式是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模式是相应现实事物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是对相应理论的一种解释和素描。因此,传播模式的发展变化印证了传播思想的变迁和进步:

(1)直线模式与线性传播思想

直线模式或称“5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这“5W”分别是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拉斯韦尓程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地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该模式虽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也忽略了社会环境对传播的影响。

(2)循环模式下的传播思想

认识到直线模式的局限性,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 E. 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循环模式”。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该模式的不足在于: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的关系中,与传播实际情况不符。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在此模式下的传播思想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把传播看成一个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定程度上重视了受众的地位及其能动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但仍然未能认识到传播过程中社会背景的制约。

(3)系统模式对社会背景的考量

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只考察了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1959年美国的赖利夫妇提出了传播系统模式,告诉人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系统传播的本质特点:

从事传播的双方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的内在活动形成人内传播;

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系统模式中可以看到社会传播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各种系统,每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系统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既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又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系统传播模式把传播放入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并视之为整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使传播制度环境和媒介规范理论研究得以重视,丰富了传播思想。

归纳而言,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人们对传播过程的认识经历了从单向、孤立、封闭到双向、多元联系、开放的过程,是传播学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逐渐摆脱简单化的过程。在系统模式下,对传播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微观的和宏观的各种要素,在一个复杂多元的视角下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系统的运行,体现了传播过程模式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传播思想的不断变迁与进步。

3试对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进行述评。(电子科大2013年研)

答:(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是二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理论,这种理论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范畴,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以田中义久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

(2)总过程理论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3)总过程理论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传播总过程”研究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