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行政组织
一、概念题
1首长制
答:首长制又称首长负责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于行政首长权力集中,所以,指挥高度统一、命令上下贯通,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和决策的速度都比较快,因而行政效率较高,行政责任也比较明确,因而为多数国家政府所采用。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由于行政首长个人的局限性而贻误决策,或者滥用权力、独断专行、营造私利,而置国民利益于不顾。在现代国家政府中,在普遍实行首长负责制的同时,往往还同时通过法定制度,建立和强化了权力决策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
2委员制
答:委员制,又称集体制或会议制,是指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其优点是:委员制体现民主精神,有利于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集思广益,也有助于防止和克服舞弊现象。缺点是:如果运用不当,可能出现职责不清、争功诿过、决策迟缓、行动不力等现象,并可能由于法不责众而妨碍行政责任的落实和行政纪律的执行。
3分级制
答:分级制,又称层级制或系统制,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在实行分级制的组织体制中,组织的每一个层级在性质上都是普遍的和完全的,在范围上或领域上都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分级体制是典型的层级节制结构,其优势点在于:结构严谨、事权集中、指挥灵活、行动统一;缺点是:如果层级节制过严,有可能抑制下级的主动精神,并使行政首长忙于处理日常事务,无暇顾及调查研究和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4分职制
答:分职制,又称职能制或参与制,是指横向划分部门的组织体制。分职制的特征是将组织一定层级上的职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平行的、不相统属的机关去完成,与分级制相反,分职制所形成的每一个部门,在性质上都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在范围上和领域上却是普通的和完全的。其优点是:分职制有利于集中技术人才和发挥技术优势,也有利于行政首长将注意力集中到组织的整体谋略方面。缺点是: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松弛行政权力,使组织的横向配合与协调发生困难。
5分权制
答:分权制又称多元制或分离制,是指将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其特征表现为:行政下级在其管辖权范围内、名义和实际上都享有主动采取行政措施的自主权,上级除负监督责任外不横加干涉,而由下级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其是。其优点是:分权制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因而容易收到因地制宜的功效,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民主精神、主体意识和工作热情;缺点是:分权过甚,也可能破坏政令的统一,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从而损害国家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功能。
6集权制
答:集权制又称独立制或完整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上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其优点是:集权制指挥坚强有力,计划统筹兼顾,同时有利于严明行政纪律,也有助于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社会事务的管理;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不仅会使下级意志消沉,而且一旦权力的行使出现重大失误,就可能严重损害行政组织的社会目的,并抑制组织的持续效绩。
7行政组织
答:(1)广义与狭义
从广义上说,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从狭义上说,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2)静态与动态
从静态上说,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执行政务而依法组建的行政机关体系;从动态上说,则指行政机关作为管理系统发挥领导和管理国家政务职能而产生的各种组织活动。
(3)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
从阶级属性上说,行政组织是占据国家政治生活主导地位的阶级推行本阶级意志的组织工具;从社会属性上说,则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建立和规定的行政机关体系。
8行政机关
答:行政机关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国家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并且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国家行政组织是综合的、整体的、享有完全行政权的法律和行为的主体,行政机关则是单一的、部分的、享有有限行政权的法律和行为的主体。在统属关系上,行政机关必须服从政府,部门首长必须服从政府首脑。行政机关的有机配合,构成整体的行政组织。行政机关是政府系统的一个次级系统。
9行政机构(山东大学2017年研)
答:行政机构又称政府机构,是指依法建立、享有行政权力、担负行政职能的行政组织。在我国,行政机构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行政机构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主体,是行政权力、政府职能的物质载体。在实践中,行政机构常与行政机关混用,二者不存在根本的区别。从管理的角度看,行政机构常偏重于编制的、预算的、组织结构的含义,行政机关常偏重于主体的、职权的、法规的含义。按照职能分工可将行政机构划分为:①领导机构;②办公机构;③信息机构;④职能机构;⑤咨询机构;⑥派出机构;⑦监督机构等。
10目标管理
答:目标管理是一种组织为个人树立奋斗目标的管理哲学,也是一种组织实施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方法。它反映了传统功能型组织的困境以及克服困境的客观要求。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它是一种过程,是上下两级管理人员共同确定目标和主要职责范围的过程。②它是一种实施管理的计划和考核的方法,以它为标准,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按预期的成果来评价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成员的贡献。③它是一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它有利于协调个人与组织在行为和努力方向方面的关系,以达到提高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目标。
11管理幅度
答: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科学合理的管理幅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合理程度以及物质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并与管理层次密切相关。对组织来说,确定管理幅度需考虑以下影响因素: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性格、知识、专业、技能、才干、精力、经历、经验、习惯、性别、年龄、动机、作风等;②组织的正式规定,如规章、制度、规划、计划、秩序、纪律、责任、待遇、惯例,以及技术设备、氛围、人际关系、权力的集中程度等;③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社会对组织的需求、社会道德风尚和意识形态,以及与组织有关的家庭或家族意志等。
12直线集权制
答:直线集权制是指将组织的各种职位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主管人对所属的一切问题负责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直线集权制是一种较早较简单的等级结构,以行政首长完全行使行政权力作为组织动力和以指挥—服从关系为特征。优点在于:结构比较简单,责任与职权明确。缺点在于: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很难将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部门间协调差。
13直线职能制(北航2002年研)
答:直线职能制是指在统一的指挥系统之外,另设一套按专业化分工原则建立的职能机构的组织结构模式。职能机构一方面对行政首长提出工作建议,另一方面受首长委托实施专业行政管理,形成所谓部门管理体制。优点在于:管理工作分工较细,由于吸收专家参加管理,减轻了上层管理者的负担,使他们有可能集中注意力以实行自己的职责。缺点在于:①由于实行多头领导,妨碍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不利于明确划分职责与职权;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从本单位的业务出发考虑工作,横向联系差;③对于环境发展变化的适应性差,不够灵活;④强调专业化,使管理者忽略了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利于培养上层管理者。
14直线综合制
答:直线综合制是指在直线集权制的基础上,同时设立直接向行政首长负责的参谋机构和职能机构的组织结构模式。直线综合制是直线参谋制与直线职能制的混合体,其中参谋机构主要起“思想库”和智囊作用,为行政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提供建议、方案、论证或可行性分析;职能机构则主要实施部门行政管理,并参与决策。直线综合制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国家行政组织的必然要求,因此是现代政府的主要结构形式。
15直线分权制
答:直线分权制是指把组织的一种职能或者生产程序的某一阶段或某一部分,相对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组织来看待的组织结构模式。直线分权制不是真正的分权管理,而是介于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之间的一种管理组织模式。其优点在于:调动组织各部门的积极性;解决组织规模过大不易管理的问题;行政首长将部分权力分给下级职能部门或生产单位,减少了自己的行政事务,从而把精力集中到战略问题上来。其缺点在于:行政长官难以为生产单位制订的明确任务,造成考核上的困难;各生产单位领导人难以了解企业的全貌,在信息沟通和决策权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国家行政组织结构中,除某些大型公共建设项目需要外,通常较少采用。
16一般社会环境
答:一般社会环境是指对包括国家行政组织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均发生影响或制约作用的宏观的社会因素之和。每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只是一个更大系统的次级系统,更大的系统构成次级系统的外部环境。一般社会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组织的总体目标、功能状态和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化、技术、教育、政治、法制、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国防。
17特定社会环境
答:特定社会环境是指那些与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和输出过程相关联的更为具体的力量或更为直接的因素。特定社会环境对组织的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都产生直接和具体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组织对外部信息的感知和处理、并转化为影响组织内部特征的决策过程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组织领导首先取决于正确地辨别和认识特定社会环境的能力,决策的过程就是正确判断特定社会环境并做出决断的过程。与一般社会环境相比,特定社会环境对一个组织而言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无实质上的不同。
18团体社会环境
答:团体社会环境是指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以及彼此矛盾、冲突或协调、一致的状态。社会组织或团体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现象。组织社会化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政府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与各种社会组织或团体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达成自身的目标。政府与社会组织或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大致有三类:①国家行政组织从团体社会环境输入信息;②社会团体从国家行政组织输入信息;③国家行政组织协调社会团体关系。
二、思考题
1国家行政组织的一般含义。
答:国家行政组织,即狭义的政府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静态与动态的理解
①从静态上说,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执行政务而依法组建的行政机关体系。
②从动态上说,则指行政机关作为管理系统发挥领导和管理国家政务职能而产生的各种组织活动。
(2)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理解
①从阶级属性上说,行政组织是占据国家政治生活主导地位的阶级推行本阶级意志的组织工具。
②从社会属性上说,则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建立和规定的,有着一定行政目标、人员设置、权责分配、结构形态、财物所有的行政机关体系,其组织行为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2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
答:国家行政组织的法权地位和与之相一致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及其对国民承担的责任,决定了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1)政治性。政治性是一切国家组织的共同属性。对国家行政组织而言,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阶级性。阶级性是国家行政组织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贯穿于国家行政管理的整个过程和全部活动中。
②代表性。国家行政组织即是政府的代表,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权力主体,其活动是最重要的国家现象之一。
(2)社会性。社会性由国家的社会职能所决定,主要指国家行政组织所承担的社会一般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它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
①服务性。首先是指为执行宪法和法律服务,其次是指为一定社会公众的利益提供条件或保障。
②管理性。这种领导和管理主要表现为从高于社会的权威地位提出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政策、维持秩序、提供机会、监督协调、组织公共事业的实施。
(3)权威性。权威性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强力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并以宪法、法律和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权威性有两个最突出特点:
①约束性。从这种法权地位出发,国家行政组织依据法律规定或进行行政裁量,对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实施领导、干预和施加各种影响,依法通过行政行为对各种社会行为主体实行普遍的约束,适用者必须遵从。
②强制性。当行政组织依法推行政令、依法实行的约束遭到抵抗、触犯、抵制、违背等时,它就将以国家的名义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其实行行政制裁。
(4)法治性。法治性的基本涵义是“依法行政”,具体说来,又可以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①国家行政组织自身建设的法治性。主要表现在,国家行政组织是依据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原则、规范、程序所建立的国家组织系统,其组织宗旨、人员编制、机关设置、财政预算等都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这些方面的变更也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由立法机关或事权机关予以重新审批。
②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制性。国家行政组织行政行为或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必须遵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一切重大的国务方针和政策都必须取得立法机关的同意,即使是行政裁量行为,也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精神或原则。法制性的含义还在于,无论是自身管理还是社会公共管理,行政组织都不得自行其是,而必须接受其他国家权力主体和社会的法制化监督,超越权限的行为,将受到追究和制裁。
(5)系统性。系统性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具有极强的整体性,其权力关系、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具有上统下属、上下贯通、左右联系、纵横交错、头尾相接、政令归一的特征。除整体性之外,系统性还有两个突出特征:
①结构性。结构性指国家行政组织的按照社会分工对应组织起来的部门化和专业化的机关权责体系的特征。
②有序性。有序性指国家行政组织的按一定序列和等级组织起来的特征。这种序列和等级是以逐级授权为基础的,表现为各级行政首长或机关职责与权力的统属关系。
(6)发展性。发展性是指国家行政组织适应社会历史的进步,相应改变组织自身及社会管理行为的特征。这可以作两点理解:
①动态性。动态性指国家行政组织永远处在调整变革之中。离开了动态的过程,行政组织就将失去活力,僵化而低效。
②适应性。适应性与动态性相联系,指国家行政组织适应生态环境,即本国当时、当地的社会综合因素和总体发展水平,相应建立行政组织模式的特征。与此同时,国家行政组织也将通过行使国家行政权,积极实施行政管理,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3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答:国家行政组织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基本的要素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组织效能的性质、程度或范围。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及其合理状态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1)法律制度健全。国家行政组织是执掌公共权力的以社会为行为对象的代表公众利益的特殊组织,因此,依法行政是首要的和基本的要素。可以认为,法律制度健全与否是行政组织是否规范并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法律制度不仅是国家行政组织实施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使其高效运转的根本保障。
(2)组织目标明确。目标反映行政组织的社会行为的方向,对具体行政机关来说,目标则反映本单位在整个公共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分工和任务。行政组织目标是一个由总目标与分目标、原则目标与工作目标组成的目标网,各个行政机关都以目标为导向寻求自己在组织大系统中的位置和发挥应有的功能。组织目标不明确,在外部将会造成消极行为或无所作为的行为倾向,在内部则将引发纠纷和冲突,造成行政组织关系紊乱。
(3)人事调派恰当。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调派、使用、培训人员是十分重要的。要使人事调派恰当,就必须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公共人事政策,识才和用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招揽俊才为政府工作,进而通过不断的新陈代谢和培养提高,形成政府高效能所必需的合格人才群体。
(4)权责分配合理。权责分配合理则是指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对应关系。权责分配合理将使上级与下级、机关与机关、成员与成员之间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形成促进整体效能的内在机制。否则,就可能人心涣散、组织松弛,造成组织效能的退化。
(5)财物数量适中。财物数量过大不仅会影响国家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而且会培养机关崇尚豪华的习性;财物数量过小,则可能妨碍机关日常行政工作,抑制行政组织的发展。如何规定和使用财物,是立法和政府经常面临的问题。
(6)运行机制有效。国家行政组织的运行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既重法度又重灵活性的可调控的管理制度。这套制度通过规范、目标、分工、程序、反馈、监督等因素的有机配合形成内在的运行机制,并通过机制的有效作用保证组织行为的有效性,进而实现政府职能。
(7)行为方式优化。行政行为方式是国家行政组织的一个基本要素。只有通过一定的行政行为方式,才能对社会管理对象施加定向和定量的影响,只有行为方式选择得当,才能产生最佳管理效应。
(8)价值观念整合。在实验中,价值观念整合关系到组织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组织成员的工作状态和进取精神,进而关系到组织的有效运转的能力和进步发展的活力。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价值观念的整合更是决定政府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公共管理效能的一大要素。
4国家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依据。
答:国家行政组织的产生与成立包括依据、效力和规程等基本问题。国家行政组织是一种法定的组织形态,因此其产生与成立必须有法律的依据,经过法定的程序,得到法律的认可,才能获得和行使合法的权力。国家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依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依据宪法
在现代社会中,各国宪法通常都有关于国家行政组织即政府的原则规定。这些规定除明确政府的基本职权和宗旨外,通常还有法律适用行政组织自身的原则规定。因此,宪法是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基础。
(2)依据法律
现代国家一般都有关于国家行政组织的专项法律,其中以国家行政组织法最为常见。法律关于行政组织的规定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情况:①明定设置;②由政府行使创议权,再由法律加以确认。
(3)依据行政裁量权。即由政府根据需要,自行裁定设置与否。具体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①政府根据法律特别授权自行设置某些组织。
②政府根据法定职权建立某些机构。但在多数情况下,政府基本职能部门的设置需要依据法律,行政裁量通常只适用于某些委员会、临时机构或过渡性行政单位。
5国家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效力。
答:国家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效力是指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合法性。行政组织职权要具有效力必须经由法定权力主体批准或决定。使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并发生效力的法定权力主体主要有:
(1)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经过全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在现代民主宪政国家中,立法机关通常执掌立法权,并对重要国事活动进行监督,其中包括设置行政组织的活动。未经立法机关的审议批准,行政组织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得行使公共权力。
(2)内阁
在实行内阁制的国家里,内阁对议会负政治责任,除宪法和法律有特别限制外,一般行政组织均由内阁依据行政裁量权自行设定,而不需经过立法机关决定。
(3)立法机关与内阁
即折衷制或混合制,由立法机关与政府共同决定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效力。折衷制通常的做法表现为:立法机关享有名义上的批准权,也可以规定原则标准,除少数特别例项外,一般通过授权由政府自行裁定设置与否;政府则通过授权实际行使批准权,以法律的名义裁并、变更、设置和组建行政组织。
6组织目标的功用。
答:目标是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导向坐标,是组织聚合力的内在源泉。为组织及其成员提供奋斗的方向,并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从管理的观点来看,组织目标的功用具体有以下四点:
(1)促进组织结构和权责体系合理化
以目标为导向设立机构和分配权责,有益于促进其合理化,减少和避免权责不清、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苦乐不均、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等现象,从而各司其职,提高效率。
(2)建立考核的公平和客观的标准
组织目标尤其是具体的工作目标,可以作为考核的客观和公平的对照标准,有助于克服考核方面的主观臆断、笼统含糊、抽象原则、亲疏相向的不良现象,为组织稳定和形成公正舆论创造条件。
(3)增强组织的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
明确和相互配合的目标系统有助于各个行政单位和人员工作定位,确定相对位置,使每个单位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和如何去干、何时去干、与谁一起干,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整体协调能力和发挥总体功能。
(4)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合作意识
目标是使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并合作奋斗的聚合点也是动力。合理的、适度的、健康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将成为组织成员自我引导、自我控制的准绳,完成工作目标意味着自我成就和得到工作肯定。因此合理的目标有助于调动内在的工作欲望。
7组织目标的层次。
答:目标作为组织的一个次级系统,本身又包含着一定的子系统,存在一定的结构。一般说来,组织目标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
(1)总目标,又称整体目标,是由组织最高决策层制定并通晓全组织、统率其他、全力以赴的主体目标。对国家行政组织而言,总目标通常通过政府施政纲领加以表述和阐明。
(2)分目标,又称机关目标或部门目标,一般指政府之下各个行政机关的工作目标。受制、服从和服务于总目标,但必须表现出自身的业务性和职权范围,即结合自身的实际。
(3)个人目标,通常指行政公务人员个人的工作目标。其特点与分目标类同,只是层次更低,值得强调的是,个人工作目标往往掺杂了较多的个人感情、追求和价值观,因此弹性较大,要将其较好地纳入组织目标的体系,需要机关首长有效把握,其核心问题是调动积极性的问题。
8组织目标合理化及其一般条件。
答:(1)组织目标合理化
组织目标合理化是指组织目标的设定比较准确和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空环境内组织的客观需求和决心。组织目标反映一定的客观需求、客观制约条件与组织对这种需求和制约条件的认知程度,同时反映组织的决心和行为能力。认知程度愈高则组织目标设置愈合理。
(2)组织目标合理化的一般条件
①社会承认。社会承认是衡量组织目标合理与否的主要标准,这意味着组织目标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需要或带来的一定利益,同时还必须符合社会生活的一般准则。
②组织能力。目标直接反映组织对社会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判断,尤其反映组织领导者的个性、学识和胆魄。
③团体状态。目标的合理性直接受制于组织所包含的若干工作团体的状态。团体目标的形成取决于组织的正式规定性和以利益为基础的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当二者一致或接近时,团体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组织目标的实现,反之则形成障碍。另外工作团体之间的关系和非正式组织的性质也将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合理性。
④成员意识。成员意识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了解程度、理解程度、关心程度和参与程度。当成员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就比较容易建立良好的工作意识,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最基本层次的保障。
9组织目标的基本特征。
答:组织目标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1)规定性
这种规定性集中表现为国家行政组织的目标由宪法、法律、法规及行政上级所规定,行政组织本身不得自行其是、随意改变。
(2)服务性
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理论,行政权源于全体国民,因此国家行政组织的一切目标都必须以全体国民的意志为转移,对社会公众负责,为大众谋求利益,即为全体国民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的对象是全社会和全体国民,服务性具有普遍性质。
(3)复杂性
国家行政组织行为的对象和管理事务的普遍性、广泛性和自身组织规模庞大、部门横生、人员众多的特点,决定其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对广泛的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的管理,推动社会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国家行政组织就必须设置众多的工作目标。
10合理组织目标的特征。
答: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1)目标明确
目标既然是组织成员的奋斗方向,就应当明确透彻,否则将使组织成员无所适从。所以目标明确是目标合理的首要的条件。目标明确有三重含义:①表述上要清楚,即不会产生歧义。②时间概念上要准确,一般说来,总体目标在时间长度上较为抽象,具体工作目标在时间长度上则界定性较强。③空间概念上要严格,空间意味着范围或领域。
(2)目标一致
一致的基本意思是指组织目标上下贯通、前后衔接、左右联系、由高至低、由内而外、互为因果、共同服从于总目标,并在彼此作用、互为条件、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过程中产生综合效应的特征。目标不一致,势必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削弱目标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妨碍组织的社会目的。
(3)目标组合
目标组合是指政府内部各级行政组织目标的层次性、差异性和整合性。行政组织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链,其中每一个目标都是为实现上一层目标而设定的,每一个目标又是由若干个内层目标所组合成的。在这个目标链中,除总目标外,每一个目标都应有特定的性质、时间、空间、数量等因素,由此组成目标阶梯,通过层层渐进式组合,达成总目标。
11目标管理的性质。
答:目标管理是以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其性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性
目标管理强调管理人员应该由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上级来指挥和控制,应当用更严格、更精确、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来取代传统的外部控制。
(2)目标制定的参与性
目标管理认为只有本人参与并最终确认的目标,才能为组织成员提供持久的导向并调动工作热情。因此,目标管理是一种以激励代替惩戒,以民主代替集权的管理方式。
(3)组织目标与成员目标的统一性
目标管理并不意味着个人自由选择工作目标,而必须在理解组织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并在行政上级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即民主协商与合作,将组织目标置换成具体的工作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目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普遍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并将这种积极性引导到组织所希望的方向上来。
12成功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条件。
答:目标管理是一种组织为个人树立奋斗目标的管理哲学,也是一种组织实施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方法。它反映了传统功能型组织的困境以及克服困境的客观要求。一般说来,成功地实施目标管理应当至少具备四个条件:
(1)整个组织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目标管理采取基本的支持态度。
(2)各级管理人员应当比下级具备更高的协调、组织、领导能力和政策水平以及订立目标的技能,并彼此进行交流,以使目标恰到好处、有机配合。
(3)实行以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制度,以此作为提高积极性、实现自我控制的催化剂。
(4)目标管理从组织的高层管理部门开始。高层管理部门不仅要提出总体目标和考核评判工作成果的客观标准,而且要树立榜样,以利仿效。
13观察组织结构的主要角度。
答:结构是组织的基本框架,确定组织的总格局,描述和规定组织的法定权力、职责以及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根据“黑箱”原理,组织结构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观察分析:
(1)结构与功能
结构是功能的结构,功能是结构的功能。结构具有功能才有意义,功能依据结构才能产生。因此,结构与功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结构产生组织的静态特性,功能产生组织的动态特性,两种特性相结合,形成关于组织的完整概念。
(2)结构与职位
职位是结构的基本元素,是组织体制的联结点和支撑点。职位与职权、职责相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职权与职责只是职位的特有属性。机关活动的往来,实际上表现的是机关内大量职位的衔接,这种衔接直接体现机关的法规制度。职位、职权、职责的组合方式,实际上反映了组织结构的方式。因此,通过对职位的分析,就可以把握住组织结构的特征。
(3)结构与模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总有一种或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形态,这些形态称之为结构模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可以称为模式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直线集权制;②直线参谋制;③直线职能制;④直线综合制;⑤直线分权制;⑥多维结构。
(4)结构差异
主要指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结构和同一组织结构的前后变化,模式表现结构的共性,差异则反映结构的个性。就国家行政组织而言,由于国别、地区和历史发展时期等因素,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存在差异的。
14国家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基本标准。
答:组织进行横向分工问题的实质是专业化,这就涉及到管理幅度,即如何和根据什么标准对组织进行横向分工。在这方面,国家行政组织采用的基本标准主要有四类:
(1)按功能划分,即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工作归类组成一个组织单位,由该单位全权负责处理这一类行政事务。按功能划分组建单位,有利于权力统一、责任明确、提高效率、评判政绩、培养专才,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对内造成协调困难、妨碍综合优势和培养行政通才,对外增加社会负担。
(2)按程序划分,即按工作程序或设备技术标准组建单位。其优点是有利于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促使有效的技术合作,节省人财物力和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其缺点是可能造成技术官僚倾向,重视技术轻视政策,崇拜手段漠视法律,淡化公共行政的社会公益目的等。
(3)按地域划分,即按自然、社会和历史条件划分行政区域,在此基础上组建行政单位,辖区一切行政事务均由其掌理。这种划分权力集中,因地制宜,行政一致,有利于照顾地方利益和反映地方意见,也有利于形成综合优势,但处理不当也可能出现地方本位主义或挟地自重现象,引起纠纷,妨碍国家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4)按人或物划分,即以管辖对象——人或物为划分标准组建行政单位。这种职能划分好处是对象明确、职责清楚,因而有利于不受干扰、全力以赴,但也可能肢解行政职能、割裂机体,妨碍整体行政功能。
15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答:行政组织体制即行政组织类型,通常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制形态。行政组织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的归属及其运用。行政组织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首长制与委员制——权力归属和运用完全不同的两种体制
①首长制,又称首长负责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②委员制,又称集体制或会议制,指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2)分级制与分职制——纵横相交、相辅相成的两种体制
①分级制,又称层级制,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
②分职制,又称职能制,指横向划分部门的组织体制。
(3)分权制与集权制——行政权力的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别的两种体制
①集权制,又称独立制或完整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上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
②分权制,又称多元制或分离制,指将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组织体制。
16构成组织原则的基本条件。
答:行政组织原则是使行政组织长期稳定、平衡、有效和充满活力的一系列的一般性或共同性的规范或法则,是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所应遵循的范例。可以称之为原则的规范或法则至少应当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
(1)理论前提。指组织原则必须建立在对一定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的观察基础之上,换言之,实践是原则的理论前提。
(2)理论概括。指组织原则有赖于对一定观察所得的分析研究,进而进行理论概括,并以凝练的语言进行准确的理论表述。
(3)理论规范。指组织原则应当具备相对明确的准确性和规定性,一般应当附有原则的适用条件。
(4)社会价值。指组织原则必须能够为实践提供一定的规范性指导,原则必须具有实用性,这种实用性就是原则的社会价值。
17厄威克的行政管理组织原则。
答:厄威克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通过研究认为,合理的结构对于士气和效率来说,远比组织成员的个性重要得多,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八条行政管理组织原则,其具体内容是:
(1)目标的原则。所有的组织都必须建立和表现出一个明确的目标。
(2)相符的原则。每一个职位的权力与责任都应当一致。
(3)权限的原则。上下级之间、成员之间应当建立一种明确的权限关系和责任关系。
(4)专业化的原则。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应当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
(5)控制幅度的原则。每一位主管人直辖下属不得超过5~6人。
(6)协调性的原则。以协调来保证组织的和谐与促进组织的统一。
(7)明确性的原则。每种职位和工作规范都应有明确规定。
(8)平衡的原则。组织结构应当系统考虑,避免畸形或偏激,以利于长期稳定发展。
18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原则。
答: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实际上是把管理非人格化,依靠单纯的责任感和无个性的工作原则,客观合理地处理各项事务。他认为只有以规章制度做工作,抛弃一切人事关系的感情色彩,公事公办,组织才能存续。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劳动分工的原则。明确规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及其相应权责,并通过规章制度使之作为正式的合法化的职守。
(2)层级节制的原则。按地位高低规定命令与服从的关系,除最高领导者外,每个人都只有一位上司。
(3)公平合理的原则。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公开和公平合理的考试进入组织或得到提升。
(4)职业训练的原则。必须经常对成员进行有效的职业培训,以期提高专业知识或技能水平。
(5)法制的原则。法制具有崇高的地位,以使组织及其成员能够遵循规定的途径,有序和有效地追求和完成组织目标。
(6)职业化的原则。公务人员一旦获得公务资格就同时获得职业保障,以使其专心致力于业务工作。
(7)固定薪俸的原则。每一名机关成员薪金都按其地位和资历由明确的薪俸制度所规定,同等职位或工作的人享受同等待遇。
(8)奖惩制度的原则。根据机关成员的功绩和工作状态,按预定标准和尺度给予相应的奖惩。
19行为学派的组织原则。
答:行为学派的组织理论是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修补,也是对劳动分工原则的修正和直线职能制的补充,其组织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人格尊重的原则。社会—心理需求是人们工作热情的主要动因,因此应当在人们的感情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
(2)运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非正式组织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正式组织的领导、管理制度及其效能,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并合理运用之。
(3)参与管理的原则。通过参与管理,增加成员的主体意识,进而调动人的潜能。
(4)优化人际关系的原则。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氛围和成员心理平衡,因此,应当经常注意调节人际关系,引导健康、和谐、有益互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5)培养新型领导能力的原则。其核心是民主管理意识和技能,因此,应当培养各级管理人员倾听意见、了解下情、吸引群众的观念、技能和魅力。
20系统学派的组织原则。
答: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社会系统,处于不断的动态平衡之中,在这一理论基点上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原则。其要点概括如下:
(1)整体性原则。规定组织系统是个整体,整体是要素的有机结合,只有整体才能产生整体效应,因此,应当强调总体目标、利益和功效。
(2)有序性原则。规定组织是按一定秩序和等级形成的系统,因此,应当合理划分等级和部门,并相应规定权力和责任。
(3)结构性原则。规定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结构,要素和结构共同决定组织的性质,因此,必须正确选择组织的结构。
(4)动态性原则。规定任何组织都处在动态之中,一个系统的质一旦流入其他系统就会具有其他系统的质,因此,应当注重社会环境和组织自身条件的变化,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不断努力改造内外环境。
(5)相关性原则。规定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因素的变动将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因此,组织的一切决策都必须做系统的设计。
(6)开放性原则。规定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与环境大量交流信息、能量和材料,才能形成有效的投入、转换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实现熵的负值转换,因此,组织应当尽可能扩大与环境超系统的双向交流,以取得不断发展。
(7)最优化原则。规定期望值将引导组织的持续努力,较强的动机和较好的组织条件是将组织推向前进的动力,因此,应当努力使组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首先是最佳决策状态。
(8)反馈原则。规定信息反馈对保持组织的稳定、有效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设计组织活动流程中的回路,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包括较为灵敏的自动报警系统。
21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就国家的政治生活、法律生活和社会生活而言,是通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就行政现象和管理行为而言,则是政府通过行政法规和方针、政策所确认和实施的。概括起来说,我国国家行政组织所遵守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民便民的原则。为民,是指要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宗旨。便民,是指要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方便人民群众,通过国家行政管理的有效运用,更好地为人民办实事。
(2)完整统一的原则。完整既指各种行政行为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应当完整,也指国家行政组织的结构应当整齐划一。统一则主要指国家行政组织所特有的层级节制的组织关系,应当事权确实、上下贯通、政令归一,同时按照各自的职守和功能实行有效的协作和配合,共同实现国家行政组织的大目标。
(3)权责一致的原则。该原则的要义是建立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确认和规定。
(4)精干效能的原则。精干是指国家行政组织的一种数量状态,其内涵是指以较少的机构、人员和财物投入完成较多的工作任务。效能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有效的程度,或完成国家行政管理目标的能力。精干与效能相联系,是指国家行政组织的(人)才、(资)财、(物)材力与其工作绩效之间的合理比例。
(5)依法行政的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是要建立法制观念,培养对法制的遵从。
(6)适应发展的原则。该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根据国家中心任务的变化而相应采取适当的组织形式和公务活动方式。
②根据社会进步和不同时期的特点相应调整行政机构和行政手段。
③以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设计未来。
22一般社会环境。
答:一般社会环境是指对包括国家行政组织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均发生影响或制约作用的宏观的社会因素之和,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组织的总体目标、功能状态和管理方式,其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1)文化
历史背景、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传统习惯、价值观念、社会风尚、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权力关系、人伦关系、领导形态、理性倾向、公共机构的性质和作用等。
(2)技术
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程度以及科技界推广、应用和开发新知识、新技术的才智和能力等。
(3)教育
国民的普遍文化水准、教育制度的完善程度与分化程度、国民义务教育的范围和年限、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等。
(4)政治
社会中的一般政治气氛和倾向、政治权力的集中程度、分权和国民参政的程度、政治性组织的普遍程度和职能倾向、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的性质及运用、社会民主意识的强烈程度等。
(5)法制
宪法的地位和功能、法律制度的特性、完善程度及其有效性、国家权力的格局及其规定性、政府的委托立法权、行政司法权及其运用、法制精神的社会性、法律的制定程序、特别法的制定等。
(6)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蕴藏量、种类、分布、可用性、开发状况和前景,包括国土面积大小、肥瘠、气候、水源、矿藏、物产、山脉、海岸、森林等。
(7)人口
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年龄、分布、生育率、死亡率、就业率、平均寿命、人力资源的再生能力、人口集中程度、都市兴起的程度等。
(8)社会
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发展、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状况、贫富距离及对抗或融洽程度、各阶级或阶层力量对比以及社会物质资料的分配形式、社会组织的性质及普遍程度、社会角色的界限等。
(9)经济
经济制度和国家基本经济结构、不同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政策、银行体制、财政和金融政策、税收政策、资源开发的热情和状况、投资水平、结构及消费特征等。
(10)国防
武装力量和军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预算的比重、军事人员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有效性、武装力量在保卫国家安全和国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安定方面所起的作用等。
23特定社会环境。
答:特定社会环境指那些与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和输出过程相关联的更为具体的力量,或更为直接的因素。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特定社会环境是一般社会环境的具体化
特定环境实际上是一般社会环境中与组织的功能有着直接关系的因素,组织对这些因素会作出强烈的反应。与一般社会环境相比,特定社会环境对组织而言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无实质上的不同。
(2)特定社会环境具有动态变化性
即外部环境对组织功能的影响会随着组织自身情况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相对稳定的环境是国家行政组织有效施为和进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特定社会环境是组织决策的依据
特定社会环境对组织的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都产生直接和具体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组织对外部信息的感知和处理、并转化为影响组织内部特征的决策过程来实现的。
24政府与社会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答:政府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与各种社会组织或团体的关系,才能有效地达成自身的目标。政府与社会组织或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大致有三类:
(1)国家行政组织从团体社会环境输入信息
国家行政组织通过接触、商洽、接待、座谈、询问、调查、谈判等方式了解社会团体的要求和愿望,在充分输入的基础上,经过内部转换,变为指示、规章、条例、意见、规划、计划等输出给社会,并以此获得社会团体的理解、赞同和支持。
(2)社会团体从国家行政组织输入信息
社会团体了解和把握国家行政组织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定,经过内部转换,以态度、需求、意见等方式求得国家行政组织的理解、协助和支持。
(3)国家行政组织协调社会团体关系
国家行政组织以公平仲裁者的立场、态度和方法来化解、调停、斡旋、了结各社会组织或团体之间的矛盾,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基本的社会秩序,并以此实现各社会团体的有益互动。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解决遵从宪法的各社会团体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比如说服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行政裁决等。
25组织气候的主要变数。
答:组织气候是生态行政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组织成员的个性、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并趋向一致的一种变化过程,由成员的工作感情、态度、思想、精神等组成并通过上述因素表现出来。组织气候是一种中介变量,间接反映组织内部环境的内在特征和内部环境诸因素相互关系的模式。组织气候主要包括八个变数:
(1)结构。个人所感受到的组织的法规和纪律的程度,如放任或拘谨。
(2)责任。个人在组织中自主处理事务的程度。
(3)风险。个人在组织工作中所面临的冒险性、挑战性及其程度。
(4)奖励。组织在奖励方面的公平程度与个人对所享受待遇的满意程度。
(5)人情。个人与组织的融洽程度、个人所感受到的他人所给予的关注、友情以及社交机会和非正式组织的态度。
(6)支持。个人所感受到的上司、同事和下级所给予的理解和协助。
(7)冲突。个人所感受到的他人听取不同意见的程度。
(8)标准。个人对组织目标以及组织所要求的绩效标准的重视程度。
26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力。(中央党校2007年研)
答:组织变革的动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即变革的推动力总是同时来自若干方面,并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推动变革的进行。但在具体的变革中,主要推动力则总是来自一个方面。变革的动力主要有以下因素:
(1)环境。组织的变革常常是由其环境变化引起的,比如,政治格局、法律规范、伦理道德、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民族意识的改变等。在大的社会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境中,国家行政组织的变革是难以避免的。
(2)目标与价值观。目标是价值观的产物,也是组织战略的凝聚点。因此,价值观和目标的变化(重新制定或修正)将改变组织的行为方向或行为方式,引起组织的变革。目标的改变可能来自组织外部的强制压力,也可能形成于组织自觉地对环境的再估量。
(3)技术。技术既是物质的,也是方法的。技术是组织变革的直接的动力源,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和技术手段是区分组织技术程度的标准;组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组织在改进技术方面所作的努力将对组织产生广泛的影响,组织分析技术将对组织变革产生推动作用。
(4)结构调整。组织结构的任何改变,无论渐进式还是突变式,都是组织变革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新建、重建、改组、合并、裁减、撤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权力的再分配或职位的重新设置等。一般说来,在组织的其他方面处于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调整组织结构是较好时机。
(5)管理创新。在任何情况下,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改变都是变革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组织变革的不可缺少的实施条件。
②管理本身就是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变革动力源。由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发动的变革在组织中是司空见惯的,变革也正是组织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6)社会心理因素。这主要指组织成员的动机、愿望、态度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群体效应对组织变革的推动。组织成员不满现状和要求变革的意愿常常表现为意见、建议、方案、呼吁、消极抵抗等行为,并以此来促成或加强领导阶层变革意识。组织成员的普遍的变革意愿是变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7)专家介入。专家和专家群体的丰富和优越的系统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对组织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途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而这正是变革所必需的。由于专家和专家群体的介入和帮助,国家行政组织的变革往往会变得比较清晰和容易。因此,专家和专家群体是现代国家行政组织变革的一个动力。
27组织变革的一般过程。
答:一般说来,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反省、检讨、批评,并对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跟踪监视和分析研究。
(2)感知、觉察和了解组织的问题所在,进而认识变革的必要性。
(3)确认变革的现实条件和理想条件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克服不利条件或创造有利条件。
(4)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制定、评价、选择变革方案,同时确定实验性的先行变革模式并检测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变革计划和制定测量效绩的标准。
(5)根据已确定的方案具体实施变革。
(6)对照计划予以反馈和评价,如果不合目标,就要按照以上步骤重新循环。
28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
答:(1)行政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国家行政组织由其性质、地位和功能所决定,既需要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需要适应性和革新性。在当今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组织唯有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调整和革新,才能保持自身的一体化进程和履行社会职能。因此,变革是组织稳定的基础,是组织发展的动力,也是衡量组织自我净化、自我调控机能的重要标志。行政组织在变革的过程中既有阻力又有动力。这种矛盾现象来自组织及其成员的两种不同的需要和追求:既需要稳定性,又需要变革性。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对变革持一定的欢迎态度,因为变革可能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当变革可能带来不利后果时,人们就会对变革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从而形成关于变革的阻力。
(2)变革的阻力的来源
①利益差别。它主要指国家行政组织变革结果对不同社会行为主体的不同影响。对一定的社会行为主体来说,如果变革恰恰是自身所忌讳的,那么,对变革持消极、冷漠和反对的态度就是很自然的。利益差别主要包括权益、地位和既得经济利益等。
②习惯性。习惯性是对一定工作方式和环境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或某种较为持久的认同。习惯性的力量常常是巨大的,它对变革的阻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职业认同感,二是对变革更新的潜在的不安全感。
③认知。这主要表现为由于对变革的目的、方式、后果的不完全的、模糊的、主观臆测的了解和理解,而对变革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情合理的、实事求是的变革宣传,是变革成功的重要条件。
29克服变革阻力的经常性方法。
答:在实践中,变革的阻力来自许多方面,对阻力的克服也有许多对策。这些对策常常是交替或混合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1)创造和谐的变革气氛。这一方法关键在于使人们感觉到变革势在必行、迫不得已和公平合理,从而建立理解和支持变革的基础。这种方法强调和风细雨的工作方式,通常具有慢节奏的特征。
(2)力场分析。这是一种目标诊断和解决问题的技术。这种技术将变革过程中的力量分为推动力与抑制力两种,认为同时增强驱动力与削弱抑制力是强化变革成果的有效途径。
(3)广泛的参与。具体措施是让与变革相关的行为主体直接参加关于变革的讨论、决策和实施。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博采众人之长,也有助于使相关行为主体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同时可以增加相关者对变革的了解和理解,从而加强关于变革的主体意识,主动承担责任,努力推动变革。
(4)建立群体规范。组织高层领导人利用群体的准则、规范、压力和一致性意识来克服变革的阻力。在这里,群体既指正式的工作团体,也指非正式的人群组织。
(5)强制力。组织高层领导人使用行政决定、行政命令、行政法规、行政决策等强制性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变革的进行,强力克服阻力。
(6)利用个人威望。通过德高望重的行政首长的个人号召力或非正式群体“天然领袖”的个人影响力可以达到减轻甚至克服阻力的目的。
(7)讲究领导方式和合理处置方式。这有两个要点:一是注意采用讨论和协商的办法处理分歧,减少对抗的力度;二是合理设计变革的进程,避免强行加速所可能带来的震动和逆反心理及抵制。
(8)加强组织沟通。即及时和有效地开展关于变革的正确性、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以避免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可能产生的误会、歧义和抵制。真诚的感情沟通有利于增加对变革的关心和责任感,密切的工作沟通可以避免阴差阳错,有利于形成变革的合力优势。
(9)加强革新性行为。组织高层领导人公开表现出对变革所必须的新观念、新态度、新技术、新行为的充分肯定,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具体方式来体现这种肯定。
(10)折中妥协。在变革阻力较强大且持久的情况下,暂时放弃较高的变革目标期望值,以降低目标的方式来换取有限目标的实现。
30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
答:变革是一种组织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这就要求组织不仅要研究组织的问题所在、研究注意的焦点和改进的战略,而且要研究变革的条件性和应遵循的原则即规定性。一般说来,成功实施变革的条件和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变革成为组织存亡的关键
组织所面临的情境压力已将组织推到非改不可的境地,除非变革,否则组织将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压力可能来自组织的外部,也可能来自组织的内部。
(2)科学合理的变革方案
有计划的变革必须由组织管理部门来制定系统的规划和模型,这一规划和模型既要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又要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且要同时考虑到目标、结构、技术、知识、态度、行为等诸方面的因素及其综合效应,还要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作最佳的配合。
(3)让成员参与变革方案的制定
负责考察组织历史、现状和设计未来的人必须对变革承担责任,必须了解成员的需要并把需要最终反映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中来。组织应当通过让成员参与变革计划的制定过程,来吸收成员关于变革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将变革变成全组织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为。
(4)事先进行变革实验
为避免重大失误破坏变革的进程和打击人们对变革的信心,应当首先在小范围进行变革实验,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后,再向大范围推广。但必须注重实验的条件性和局限性,不可将实验典范绝对化。
(5)引进新思维
必须从组织外部引入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以帮助组织内的人们开阔视野、活跃观念、启发创新思维,从而找到改善组织状况和提高组织效益的新途径。
(6)坚定变革的信心
组织各级领导层和变革的主持者应当经常收集他人关于变革的新想法,并将自己关于变革的新想法介绍给他人,以实现互相促进。同时组织的管理阶层要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肯定人们的变革热情,支持人们为提高组织效益而做出的任何努力。
(7)全面了解变革的阻力
组织的管理人员应当准确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变革的阻力,了解和把握主要矛盾所在以及各种阻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阻力的性质和主要表现形式正确地选择克服阻力的方法,以有效而巧妙地克服阻力,推动变革的不断发展。
31信息时代政府的组织形式及其有效性的思考。
答:非常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