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H-O模型的基本假定不包括( )。[中央财经大学2016国际商务硕士]
A.生产要素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B.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C.两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不同
D.两个国家的消费偏好不同
【答案】D
【解析】H-O理论建立在以下几条基本假设之上:①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②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③一国的资本相对丰裕,另一国劳动力相对丰富;④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要素密集度固定;⑤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利率低,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工资率低;⑥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国内可完全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⑦不考虑需求,或需求偏好两国相同,并且不变;⑧完全自由贸易,商品在两国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制。
2国际贸易中大国与小国的区别,是根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A.GDP的值
B.人口和地域的大小
C.该国的贸易额
D.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
【答案】D
【解析】在国际贸易中,区分一个国家是大国还是小国,并不是从国土面积、政治、经济等方面界定,而是取决于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贸易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变化(进出口量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而贸易小国则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3下述例子中,显示出的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选项是( )。[暨南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A.广东顺德乐从镇的家具市场
B.天津的食街
C.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D.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
【答案】D
【解析】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美国的家庭农场呈现出规模越大,盈利越多的特点,是内部规模经济的集中体现。
4中国生产手表需8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12个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学说,( )。[暨南大学2016国际商务硕士]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C.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答案】B
【解析】分工前,根据中国和印度在生产手表和自行车上所花的时间可以确定:在中国,1单位手表=8/9单位自行车;在印度,1单位手表=6/5单位自行车。因此中国在生产手表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5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暨南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俄林
D.李斯特
【答案】C
【解析】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贡献最大的应是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
二、判断题
1里昂惕夫之谜说明了实践的验证结果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矛盾。( )[暨南大学2016国际商务硕士]
【答案】×
【解析】里昂惕夫运用他所创造的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在1947年和1951年生产每百万美元美国出口商品和每百万美元进口竞争商品所需资本和劳动数量,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悖,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2根据罗布津斯基定理,一国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将导致该国劳动力密集产品产量的增长,而其他产品的产量不变。( )[暨南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答案】×
【解析】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蒙代尔在H-O理论的基础上证明了生产要素流动与商品贸易之间的替代关系。( )[暨南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
【答案】√
【解析】罗伯特·蒙代尔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是替代关系的结论。他进一步推断,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会促进要素的流动,而对要素流动的限制则会促进国际贸易。
4一国应按照比较利益进行国际分工。( )[暨南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南京理工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案】√
【解析】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5里昂惕夫悖论颠覆了要素禀赋理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案】×
【解析】里昂惕夫的分析结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完全相反。但是,一旦影响生产率的技术差异被控制,要素禀赋理论似乎就能获得预言能力。
6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主张对幼稚工业应当有条件地进行保护,以增强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暨南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案】√
【解析】李斯特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是:①农业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期尚远,才适宜于保护。②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③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因此,只有符合第三个条件的幼稚工业才应当采用贸易保护理论进行保护。
三、名词解释
1产品内分工[南京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南京农业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
答: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国际现象。一般认为,产品内分工必须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条件:①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2个或2个以上的连续阶段;②2个或2个以上的国家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提供价值增值,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一个以上的生产阶段,但不是完成所有的生产阶段;③至少一次的跨越国界,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国家必须在它所从事的生产阶段使用进口投入品,或出口的产品作为另一国家生产中的投入品。
2产品内贸易[中央财经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
答:产品内贸易是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中间投入品贸易。一个国家或其企业只是从事产品的特定部件或特定阶段的专业化生产,这种现象在产业组织理论中被称作垂直专业化,在国际贸易领域即为以垂直专业化为基础的产品内国际分工。
3比较优势理论[河北大学2018、2011国际商务硕士;宁波大学2016国际商务硕士]
答: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该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4比较优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国际商务硕士;暨南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浙江财经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南京大学2013、2011国际商务硕士;南开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生产物品的专业化(即所谓的“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的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同时,更多可分享的总产量本身,同样促进着专业化决策的发展。
5要素禀赋论(H-O模型)[浙江工商大学2018国际商务硕士;上海财经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南开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河北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湖南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中央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要素禀赋论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要素禀赋论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从各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解释了生产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性原因,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
要素禀赋论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6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之谜)[中央财经大学2019、2015、2012国际商务硕士;暨南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上海大学2016国际商务硕士;武汉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南开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
答: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得出资本资源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也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7自由贸易政策[武汉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自由贸易政策是保护贸易政策的对称,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从历史上看,自由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8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中央财经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南京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是指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得出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即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9产业内贸易理论[南开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浙江工商大学2017、2012国际商务硕士;江西财经大学2013国际商务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大量参加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界产生的一种新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针对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并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提出来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其理论的假设前提、相应的理论解释,对产品的同质性、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方式。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
1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浙江工商大学2018、2016国际商务硕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山东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
答:产品生命周期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生命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弗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四、简答题
1简述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复旦大学2019、2016国际商务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中山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西南财经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宁波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答:波特在批判和继承原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被称为“国家钻石模型”。该理论认为,国家是企业或者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企业或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体现,或者说,国家竞争优势最终以特定产业作为载体而表现出来。
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以及两个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波特认为这6个因素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这形成一个类似钻石分子结构的菱形结构。由于钻石结构是一个互相增强的系统,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互相加强的利益,从而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如图1-1-1所示)。
图1-1-1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或基础要素)是一国先天拥有的或者只需要简单的投资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高级要素是通过长期投资或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如实物资本(包括通信设施、研究设施等)、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知识等。一国想要提升其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发展高级要素,这将决定竞争优势的质量和持续性。
(2)需求因素
国内需求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投资、生产和销售活动总是首先着眼于本国市场的需求,所以国内市场需求的状况和特征将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
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即国内是否存在有国际竞争力的供货商和相关支撑产业。任何一个企业,必然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众多相关企业或行业保持密切联系,其创新与升级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的辅助与支持,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
(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即企业的组织结构、发展战略和竞争状况。各个国家由于环境不同,适合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不尽相同。只有选择了一种适合国内环境的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提高该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政府
政府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辅助因素之一。在波特的理论中,他极力赋予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高和经济繁荣的进程中以新的、建设性的和可行的作用。这表明在某些领域如定价,政府应尽量减小发挥作用的余地,而在另一些领域如素质教育和培训等,政府却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应为有效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是自身也作为一个实体去直接参与竞争。
(6)机遇
机遇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另一个辅助因素。它具有历史性和偶然性的特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起飞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如石油危机)以及其他突发事件。
以上4个变量加上政府和机遇构成了一个动态系统,表示国家优势“钻石”系统的4个变量是自增强的、相互影响的。一个因素的结果总是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状态。每个因素视其他因素的状态而定。“钻石”系统性质的效果是国家及竞争优势影响的4个方面相互作用,使群体变成大于其部分的总和(即1+1大于2的效果)。它放大和加速了要素创造的过程。
2简述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联系与区别。[西南财经大学2016国际商务硕士]
答:(1)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
①传统贸易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学说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它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主要分析产业间贸易,属于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国际贸易模型。
②新贸易理论是指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开始分析产业内贸易,模型力求动态化。
(2)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联系
①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都是用于解释为何一国从事国际贸易是有利的这一观点。
②二者都不涉及企业的边界问题,仅限于部分均衡分析而没有考虑公司内贸易的国际维度。
(3)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区别
①贸易政策不同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政府为支持发展某出口导向型产业,应采取一些有限的、有选择性的干预措施。
②研究对象不同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产业间贸易。大多数研究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
新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③贸易的福利效应不同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
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3简述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深圳大学2012、2011国际商务硕士;河北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云南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李嘉图提出来的。李嘉图认为,一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他认为国家间应该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比较最有利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等量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在于更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对推动世界自由贸易起积极作用,还可以作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原因及结构的基础理论。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在经济上强与弱,不论它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可以确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使贸易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劳动耗费,得到比分工之前所能得到的更多产品。这个理论很好地支持了为什么许多国家之间都可以进行贸易,无论是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4什么是机会成本递增?为什么贸易后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曲线上两国不可能实现完全分工?[深圳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机会成本递增的概念
机会成本递增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价值,那么生产成本不是不变,而是不断增加。造成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由于生产两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原料以及比例不同,可想象其中一种原料更适合用于生产产品A。若为了多生产产品B而牺牲产品A,那么这种原料的利用效率就被降低了。因此,机会成本将递增。
(2)不能实现完全分工的原因
机会成本因素决定了在国际贸易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是部分的还是完全的。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不论是小国还是大国都存在着不完全分工,这是因为:当A国专门生产X时,他生产X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同样地,随着B国生产Y的产量的增加,它生产Y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这样随着每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时,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就会互相接近,直到该价格在两个国家中相等。在相等的均衡点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继续扩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生产,这通常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在生产上达到完全分工之前。当机会成本递增时,国家间的成本差异不存在了,专业化继续进行下去的基础也就消失了,那么两国国家极有可能会每种商品都生产一些。只有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完全的专业化分工,因为生产成本不随着产出水平变化,一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或减少并不会使其失去比较优势。
51986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指出:总统拒绝对制鞋业实行进口保护的政策,是因为该行业的缩减代表了世界市场势力的调整,这种调整来自于长期的而非暂时的竞争压力。任何企图扭转这一进程的努力不仅会使美国的消费者付出昂贵的代价,同时也将阻碍我们进入债务沉重的第三世界市场。
请问:美国总统的决定有什么理论依据?你如何看待这一决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理论依据
①比较优势说。每个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优势较大或不利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
②要素禀赋理论。a.如果两国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的K与L的劳动生产率一样,也会使产品成本产生差异,两国亦可发生贸易。b.一国若用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或资源生产,将会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则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一国出口的产品总是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是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③贸易保护主义。它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采取贸易保护的国家更容易遭到报复。
(2)对这一决定的看法:
①如果实行进口保护,即对进口商征收关税或采取非关税措施,必然使鞋子进入到美国的成本加大。
②由于技术的突破和劳动力的低价使第三世界的制造业成本大大降低,相比而言,美国是个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美国制造业的优势逐渐丧失,如果继续保护制鞋业,显然对美国的消费者是不利的。
③当保护一个已经失去优势的产业时,也是在对美国自身资源的浪费,因为根据比较优势学说和要素禀赋理论,完全可以将这部分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以创造更多的福利。
④美国如果实施进口保护,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限制了其进入第三世界市场。
总之,美国若对制鞋业实行进口保护,一不利于消费者福利,二不利于资源的配置,三不利于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所以,总统的决定是有说服力的。
6下述4个例子中,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为什么?
(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
(2)英特尔生产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
(3)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小轿车;
(4)中国是电视机的主要出口国。[中国人民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决定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原因在于:加拿大的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出产的杉、松、杨、桦、糖槭等林木,是木材加工和造纸工业的原料。
(2)英特尔生产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决定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规模经济。原因在于:CPU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其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扩大生产规模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3)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小轿车,决定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规模经济。原因在于: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小轿车,这属于产业内贸易,即对于同类产品的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就在于规模经济。
(4)中国是电视机的主要出口国,决定这一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原因在于: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导致各种简单的高效率产业发达。电视机机芯购进后,对外壳的装配是非常简单的工序。而且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和自主品牌的发展,技术问题也有改善,所以出口量很大。
7简述比较优势陷阱,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1)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有两种。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出现贫困化增长的现象。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因此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2)比较优势陷阱产生的原因有:
①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优势产品是本国产品间的比较,而在一国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才是产品通过市场检验的资格。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资本、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具有垄断优势,所以根据本国拥有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却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②不同的要素会带来不同的利益。各国的经验表明,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出口带来更大的利益,而制成品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一般要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更多的利益。这就是刘易斯所说的:“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微快一些。”
③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使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出现问题。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贸易发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差异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以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并成为引发对外贸易的经济变量。而在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阱。
8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给出4种解释。如何理解其理论意义?[西南财经大学2017国际商务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暨南大学2013、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里昂惕夫之谜的概念
按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这样的观点下,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经验检验,得出资本资源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2)里昂惕夫之谜的四种解释
①人力资本
1956年,里昂惕夫在一篇论文中对于自己做出的“反论”给予了理论说明,提出了劳动力非同质的结论,即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从而指出了H-O模型前提中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资本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美国经济学家凯恩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该发现支持了H-O定理。
②自然资源
该解释认为,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能源,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考虑到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如石油是相对稀缺的,从自然资源角度看,如果剔除美国进口的稀缺的自然资源,就可以解释美国为什么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③要素密度逆转
要素密度逆转是指同一种产品中要素的比例在不同的国家会有重大不同,如某些产品在落后国家属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却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逆转原因在于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某种产品比另一种产品更容易进行要素替代。
④需求逆转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两国消费者偏好被假设完全相同。事实上,两国消费者偏好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存在一定的需求差异。基于需求逆转,里昂惕夫之谜可以这样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3)对理论意义的理解: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及解释完善了要素禀赋理论,体现了理论的与时俱进性,把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国对照及加入其他一些里昂惕夫未曾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谜外解释。
9为什么说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个趋势?[中国人民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浙江工商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是H-O理论的基本结论。国际贸易会使各国要素价格或要素报酬的差异缩小,这是广义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简称H-O-S理论。它是指贸易前要素价格在不同国家不相等,在发生贸易后,会逐渐趋于均等,最后达到完全相等。
该命题隐含的启示为:国际贸易同国际投资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即自由贸易越是发展,国际投资与国际要素流动的必要性越是减弱,因此,前者使国家间同种要素的相对报酬甚至绝对报酬均等化。该命题另一隐含的启示为:国际贸易将减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甚至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赶超。
但是要素价格均等化有三个假设:①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②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③贸易会使得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等。
(2)现实生活中,存在以下原因使得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个趋势:
①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②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在国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移动也不是完全充分的。
③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这种结合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④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3)举例说明:美国东部和西部的工资收入就不同,即要素价格无法实现完全相等,而只能是个趋势。
10劳动力充裕的一国在资本-劳动力比变小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国际贸易条件恶化时,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会对该国福利造成什么影响?[上海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劳动力充裕的一国在资本-劳动力比变小的情况下,该国的对外贸易会转向主要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如果一国劳动力充裕,按照比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国应重点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罗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因此,在该国资本-劳动力比变小的情况下,即劳动力增长速度高于资本增长速度时,那么该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能力会提高更快,从而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当国际贸易条件恶化时,出口扩张型增长给大国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会小于小国,一部分经济增长的成果会被贸易条件变坏所抵消。若贸易条件恶化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即该国福利不但没有因对外贸易规模扩大而增加,反而受到损害。
出口的贫困增长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现象,这种经济现象目前看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国生产规模的扩大,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是沿着原有优势推进的,即如果该国原有优势在于生产某种产品,现在进一步扩大该种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原有的贸易比较优势不变,贸易出口的扩大不仅没有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提高,反而因为出口增加而有所下降。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该国的贸易条件由于扩大出口而恶化。
出口的贫困增长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它的出现需要许多相应的条件。首先,出口国大多是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生产与出口,该国经济便会陷入困境。其次,该国属于国际市场中的大国,即生产的产品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且出口量占据世界销售的很大份额,任何增量的出口都将造成价格的波动。再次,该国生产、出口的这种产品弹性小,不会因价格变化而影响销量,价格的下降并不意味销售量的大幅度上升。最后,该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出口,属于很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出口就是经济,经济就是出口,经济增长的直接结果就是出口的增长,这种增长导致价格下跌,但国际价格的下降需要靠更大的出口量去弥补损失(而后果是价格的再次下跌)。
11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用要素禀赋论分析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宁波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1)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涵
要素禀赋论认为比较优势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的。要素禀赋是指一国具有的一些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丰裕程度。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而不同的要素禀赋产生了不同的要素成本,一种要素越丰裕,其成本越低。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2)要素禀赋论分析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指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即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升高,将使劳动力价格升高,并降低资本的价格。所以,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不同的要素禀赋对于收入分配的作用方向存在差异。
②各种要素禀赋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不同。
③贸易开放在整体上扩大了收入差距。
④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不平等正相关。
12什么是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由哪几个部分构成?[东北财经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制定并实施的政策,它从总体上规定了该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国别或地区政策等。
(1)对外贸易总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所处的地位、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本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本国的资源、市场和产业结构等情况,所制定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2)进出口商品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和国内产业结构、国内外市场状况等分别对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制定的政策。
(3)国别对外贸易政策,是根据各国或地区与本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而采取的区别对待的贸易政策。
13阐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理论基础,并简要评价。[山东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南京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武汉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伴随市场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它是新贸易理论的自然结果。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政府通过某种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政府通过自身的战略性政策行为影响本国和外国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策略选择。在某些市场结构下,政府可能采取不干预或自由贸易政策,此时,不采取任何贸易干预政策的政府所遵循的基本政策理论仍然是战略性贸易政策。
(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收益递增为理论基础。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认识到为培育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就是其中之一,其基本框架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贷款一方(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不完全信息),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简要评价
①优势:a.作为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传统贸易理论忽略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贸易理论更加贴近现实。b.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使政策选择走出了比较优势的误区。c.创造性探讨了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适当的干预政策对一国产业发展和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建立了理论框架。d.对目前的国际分工及贸易格局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②不足:a.政策的实施是以他国利益的牺牲为前提,因而势必会招致贸易对象国的激烈反应乃至报复。b.政策的实施有许多限制性条件,使战略性贸易政策运用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c.信息的不完全有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造成资源错置,效率降低。
14当一个国家征收最优关税时,为什么其他国家可能会报复?这种报复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什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最优关税是一国因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减去因贸易量减少带来的损失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关税。即以自由贸易为起点,当一国提高其关税率时,其福利逐渐增加到最大值(最优关税率),然后当关税率超过最优关税率时,其福利又逐渐下降。最终这个国家又将通过禁止性关税回到自给自足的生产点。
最优关税的主要观点:①一般说来,一国征收关税具有改善贸易条件和减少贸易量的双重效应,社会福利的提高与降低,取决于两种孰强孰弱。②小国征收关税不能改变贸易条件,而只能减少贸易量,使本国福利受损。③对大国而言,最优关税是在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的一个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关税。④在进口需求弹性一定的情况下,最优关税水平与外国出口商向进口国提供产品的供给弹性成反比。⑤最优关税只有在出口国不实行关税报复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2)其他国家报复的原因在于进口国征收关税会造成输出国成本的增加,从而减少利润甚至丧失利润。当涉及到的经济量比较大时,必然会造成输出国的报复。
(3)报复的最终后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个国家因为征收关税导致进入到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偏高,从而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进入的机会。另外,报复还可能导致政治关系恶化,产生外交问题,影响其他领域。
15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含义是什么?[中央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新贸易理论有两个重要的观点:第一,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第二,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就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了。因此,一些产品的世界贸易可能被某些国家主导,这些国家的企业是这些产品的第一进入者。
(1)增加产品种类以及降低成本
假设世界上没有贸易,在那些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中,一国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和产量的规模都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如果国内市场容量较小,可能不允许生产者实现特定产品的规模经济,于是他们可能不会生产这些产品,这样就限制了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的种类。取而代之,他们可能仅生产少量的产品,其单位成本和价格都比规模经济时更高一些。
当单一国家的市场与更大的世界市场相结合,市场规模的扩展源于贸易时,一国的单个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根据新贸易理论,这意味着每个国家可能专门生产比没有贸易时范围更小的一系列产品,但是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商品,每个国家都能增加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的种类,同时降低那些商品的成本,这样,即使当各国在资源禀赋或技术方面没有差异时,贸易仍提供了一个互利的机会。
(2)规模经济、第一进入者优势和贸易模式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主要观点是,世界经济中的贸易模式可能就是规模经济和第一进入者优势的结果。第一进入者优势是指一个产业的早期进入者所具有的经济和战略上的优势。在后来进入者之前抓住规模经济,从低成本结构中获益是一项重要的第一进入者优势。新贸易理论认为,对于实现规模经济至关重要,并且可能占据世界总需求一定比例的产品来说,第一进入者可以获得后来者无法得到的成本优势。
16现阶段贸易保护理论在中国有何应用价值?举例说明。[浙江工商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以幼稚产业论为例,幼稚产业论主要包括汉密尔顿的制造业保护论和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汉密尔顿的主要观点是:制造业的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的机械水平、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开创各种事业的机会,有利于消化大批农业原料和生活必需品,刺激农业发展等。
汉密尔顿的具体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为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极为紧缺的原料;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限制改良机器输出;建立联邦检察制度,保证和提高制造品质量。
李斯特的主要理论观点是:指责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民族性特点;强调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认为贸易政策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李斯特的政策主张是:保护那些处于发展初期而又面临外国强大竞争的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关税的征收应因时间、产业而异,主张逐步提高关税税率;对不同行业要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对国内某项工业的保护不能永久持续下去,保护只能在一定期限内进行。
幼稚产业论的应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和增加中国的就业机会
一方面,开展贸易能使出口部门的生产扩大,创造出一些就业机会,但进口竞争部门会受到外国竞争的冲击,一些人丧失工作岗位。政府采取保护贸易政策,有利于增加和保护本国劳动者的就业。另一方面,实行“奖出限入”的保护政策,保持贸易顺差,有利于输出失业,增加本国就业机会。
(2)可以促进中国产业多样化
如果一国高度专业化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国内其他需求依赖进口,会形成比较脆弱的经济结构。通过贸易保护,可以保护和促进落后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多样化格局,以保持国民经济结构的平衡,减少对外依赖的脆弱性。
(3)可以纠正国内存在的市场失灵
中国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结构使得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新成长部门的投资。对幼稚工业加以保护,可以提高其利润率,加快中国的资本积累,促进其成长。
(4)可以调整社会收入的分配
自由贸易在给整个国家带来好处时,不会自动地均匀地将利益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导致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可以防止因自由贸易带来收入分配格局变动而引起的社会震荡。
17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如何测度产业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东北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产业内贸易的内容
①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贸易双方的规模收益不变,然而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即使两国各方面的条件完全相同,双方也可以发生互利贸易。
②差异产品与国际贸易: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企业希望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越单一越好,因为这样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而由于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的差异产品的存在,使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通过国际分工,一国只生产有限系列的同类商品,获得经营上的规模效益;通过国际贸易,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③需求相似与国际贸易: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需求相似论,从需求面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2)产业内贸易的量度
产业内贸易的量度一般用格鲁伯和劳埃德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称G-L指数,来衡量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用以下公式表示:
Ai=1-|Xi-Mi|/(Xi+Mi)
式中,Xi指一国i产业的出口总值,Mi指该国i产业的进口总值。显而易见,Ai衡量的是i产业中双向贸易的程度,其值介于0和1之间,Ai等于0意味着一国在该产业是纯进口或纯出口;Ai等于1意味着一国在该产业的进口和出口值刚好相等。0<Ai<1表明一国在该产业同时发生进出口。Ai的值越接近1,表明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高。
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A=1-∑|Xi-Mi|/(∑Xi+∑Mi)
另一个度量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是巴拉萨指数:
Bi=|Xi-Mi|/(Xi+Mi)
式中,Bi为巴拉萨指数,其他参数与G-L指数公式相同。
18阐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评价。[西南财经大学2018国际商务硕士;浙江财经大学2018国际商务硕士;上海财经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东北财经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国际商务硕士;南京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农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生产特征出发,分析创新时机、规模经济和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创建了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此分析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生产决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他提出了四阶段模型: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生命周期被具体化为以下过程:新产品由发明国占据优势地位,供应本国需要;在国内市场饱和以后,出口到国外市场;国外技术水平相近的国家模仿并有部分出口;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也掌握了该项产品的生产技术,满足本国市场需要,代替进口,进而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之后产品进入衰退期。
(2)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国际贸易模式的一种准确解释,它清楚地解释了成熟工业从美国移出进入低成本加工地区的变迁过程。然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非没有弱点。从亚洲或欧洲的观点来看,弗农所说的大多数新产品是从美国开发和引进的,似乎有一种民族优越感。全球化生产的引入可能伴随着全球性分散生产的出现,新产品的部件将主要在要素成本和技术两方面结合最具优势的地区生产。总之,虽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美国占有全球优势时用于解释国际贸易模式可能有效,但是和现代世界的关联却很有限。
19请解释为什么当代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趋向,工业国家之间的许多贸易活动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予以适当的解释,主要体现在:(1)里昂惕夫之谜;(2)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且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即相似产品的双向贸易;(3)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普遍发展。这种新的贸易倾向显然不能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而需要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扩展或重构,新贸易理论诞生。专家们将贸易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联系起来,从而从根本上把规模经济纳入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当中,并把不完全竞争作为理论的核心。典型理论有规模报酬递增说、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说、国家竞争优势说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界产生的一种新理论,主要针对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并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另一类被称为产业内贸易,也就是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
此贸易理论分析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经济中有规模收益,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可分为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三种。这些都能造成发达国家之间较容易产生贸易。另外,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内差异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差异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呈现除对差异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差异产品的消费市场。当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趋于相等的过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最终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产品生命周期说揭示了产品处于成熟阶段之前也容易在发达国家之间产生贸易。
20请论述波特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和两个重要方面及各要素的关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国际商务硕士;中山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西南财经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答:(1)波特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
①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的重要性因生产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其作用也在下降,最为重要的是一国不断创造、改进和调动其生产要素的能力。在波特看来,高级要素比基本要素更有价值。
②需求因素
国内需求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该因素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通过如下渠道:第一是市场的全球性。如果本国市场是国际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那么国内企业就会更加关注国际需求状况。如果本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比较大,本国企业就更具规模优势。第二是本国市场需求的层次。若国内消费者善于挑剔,品味较高,便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第三是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速度。若本国需求具有较大的超前性,本国厂商也就相应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第四是国内市场规模和成长速度。国内市场规模一方面具有激励厂商投资、再投资的动力,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所带来的丰富机会也可能导致厂商丧失向海外拓展的动力。
③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
相关和支撑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同效应。一方面,当本国的支持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时,它会通过以下方式为下游产业创造竞争优势: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时为国内企业投入,促进信息在产业内的传递,加快整个产业的创新速度。另一方面,竞争力强的产业也会通过“传导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产业聚集。
④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因素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是指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指出,没有任何战略是普遍适用的,战略的适用性取决于某时某地某企业的有关工作的适应性和弹性。管理者的角色非常关键,他们在使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财政收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承担生产使顾客满意的高品质产品的责任。但是只有高水平的管理者是不够的,产业结构与国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状况也同样重要。
(2)波特钻石模型的两个重要方面
波特钻石模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包括:政府与机遇。首先,政府的行为往往可以提高企业甚至整个产业的竞争力。第一,通过教育投资、信贷安排和税收政策,发挥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刺激和提升国内市场需要、促进竞争优势的增强。第三,通过运用金融市场规范、反不正当竞争等手段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其次,机遇为能够适应新形势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但它也有可能威胁到其他优势。
(3)波特钻石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波特钻石模型中的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并且政府和机遇这两个重要方面在对企业策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相关与支持产业四个要素有着隐存的相互关联的影响,其中,机遇还能影响政府的决策。
21结合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简述理论),谈谈我国重视内需、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南京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而这又主要决定于四组基本因素,即要素条件,国内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组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生作用,并同时作用于其他因素。四者组成一个系统,共同决定国家竞争优势。另外,国家竞争优势还受到机遇和政府作用的影响,但由于两者要通过四组基本因素影响国家竞争优势,所以属于辅助因素。
(2)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
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直接影响一国公司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老练、挑剔的买主有助于产品高标准的建立。买方的高质量要求会使国内公司在买方压力下,努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
②前瞻性的买方需求有助于国内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这是因为在一国的买方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情况下,国内公司将率先意识到新的国际需求的来临,并积极从事新产品的研发,使公司自身不断升级换代。另一方面,领先的国内需求还会使公司的新产品更容易在国内找到市场,使公司的新产品和公司得到发展的机会。
③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及独立的买主数量会对一国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国内需求增长迅速可以鼓励公司尽快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相反,若国内需求增长缓慢,国内市场较快达到饱和,从积极的角度看,则会迫使公司提前向海外扩张,占领国际市场。而众多独立的买主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需求信息,促进公司实行多元化生产,减少经营风险。另外,产品研发人员基本在国内,公司对国内需求的敏感比对国外需求更强烈。公司国内经营业绩的比较常常影响甚至左右经营者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迫使其重视满足国内需求。
基于以上原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的重要性是国外需求所取代不了的。来自国内需求的信息常常在公司决策中占支配地位,一件产品的设计几乎总是首先反映国内需求的。
(3)结合目前我国经济现状,扩大内需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理由是:
①扩大内需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性意义,而不仅仅是权宜之计。长期以来,依赖外贸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原因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进而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国不可能被动地等待国际经济的回暖,而必须主动去寻求发展的新路子,所以扩大内需就显得极为必要。
②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消费人口多,因而国内需求巨大且市场潜力更大,当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时,国内的回旋余地很大。
③从另一个角度看,扩大内需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推动国内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战略性改变,使整体的经济运行上一个新的台阶。
(4)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全景式覆盖。
五、计算题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单位,需要的劳动为3单位;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单位,所需要的劳动为2单位。A国拥有240单位劳动和150单位资本;B国拥有180单位劳动和12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2)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且A国的劳动与资本的价格分别为5和10,B国劳动与资本的价格分别为10和4,则A、B两国最多生产多少衣服和多少食品?两国的衣服和食品的价格各是多少?
(3)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且衣服与食品的国际交换价格为1(Pc/Pf=1),哪个国家会出口衣服?哪个国家出口食品?两国从贸易中获取的利益谁会相对稍多一些?
(4)随着A、B两国贸易的开展,两国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是否发生趋同趋势,为什么?并结合中美贸易的现实,说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与现实出现偏离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解:(1)①B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原因如下:
A国:TK/TL=150/240=5/8;
B国:TK/TL=120/180=2/3>5/8。
②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理由如下:
衣服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1/3,食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2/2,即1/3<2/2,则衣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食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2)设生产衣服(C)x单位,生产食品(F)y单位,因为要素被充分利用,所以:
x+2y=150+120;3x+2y=240+180
解得:x=75;y=97.5。
所以,A、B两国最多生产75单位的衣服和97.5单位的食品。
A国衣服的价格为10+3×5=25;食品的价格为:2×10+2×5=30;
B国衣服的价格为4+3×10=34;食品的价格为:2×4+2×10=28。
(3)A国会出口衣服,B国会出口食品。
A国从贸易中获取的利益会相对稍微多一些。
(4)①随着A、B两国贸易的开展,两国劳动力和资本价格会发生趋同趋势。国际贸易会使各国要素价格或要素报酬的差异缩小,这是广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简称H-O-S理论)。这是萨缪尔森对H-O模型的结论进行数学证明而得名的,它是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理论,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有两种:一是要素价格相对均等化,即原先要素价格比率不一致的两个国家在发生贸易以后,会逐渐趋于均等,最后达到完全相等。二是要素价格绝对均等化,即原先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在不同国家不相等,在发生贸易后,会逐渐趋于均等,最后达到完全相等。
产生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原因是: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即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升高,将使劳动力(L)价格(w)升高,并降低资本(K)的价格(r)。这样,就会降低各个部门的劳动/资本比率。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劳动/资本比例下降时,由于劳动相对于资本的投入减少,所以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上升,相反,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即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资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②中美两国贸易的现实,似乎推翻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结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依然比美国低很多。
这是由于要素价格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以实现。另外,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六、论述题
1假定国家A是劳动丰裕的国家,生产每一单位商品X需要1个单位资本和4个单位劳动;生产每一单位商品Y需要2个单位资本和2个单位劳动。国家B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生产每一单位商品X需要2个单位资本和2个单位劳动;生产每一单位商品Y需要4个单位资本和1个单位劳动。
(1)请问商品X和Y在国家A和国家B分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2)国家A和B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模式分别是什么?[暨南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
答:(1)在A国中,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B国中,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这种在生产中所需的资本投入比例较高的产品可以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产品的生产则主要是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这种在生产中所需的劳动投入比例较高的产品则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商品X在A国生产需要1个单位资本和4个单位劳动,其资本/劳动比率为1/4;商品Y在A国生产需要2个单位资本和2个单位劳动,其资本/劳动比率为1。商品Y的生产中所需要的资本/劳动的比率高于商品X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所以,在A国中,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商品X在B国生产需要2个单位资本和2个单位劳动,其资本/劳动比率为1;商品Y在B国生产需要4个单位资本和1个单位劳动,其资本/劳动比率为4。商品Y的生产中所需要的资本/劳动的比率高于商品X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率,所以,在B国中,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2)由于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多种要素,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别决定,也可以由产品生产中的要素比例和一国资源储备的稀缺程度决定。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会偏低,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一些。而在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里,资本的价格会相对较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会有利。因此,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一般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而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国家A是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它应该多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X),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商品Y);国家B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它应该多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商品Y),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X)。这种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上的相对差别。
2结合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对“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观点进行评论。[暨南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的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1)自由贸易不是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而是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贸易双方都能够因为参与了自由贸易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2)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和专业化生产,穷国可以通过贸易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获得利益,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将本国用于生产比较劣势产品的资源转移到有优势的产品中,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样穷国也可以从贸易中得到好处,使其福利得到提高,经济得到发展。
(3)萨克斯和沃纳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78个发展中国家里,开放经济比封闭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高出三个多百分点,按照这样计算的话,两个人均GDP相同的国家,可能会由于开放与封闭的不同选择,35年以后,一国(开放经济)的人均GDP会是另一国(封闭经济)的一倍。另外,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明。
由此可见,自由贸易不仅仅是国际间商品交换,而且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自由贸易,弱国不会“变得更穷”,相反,还会使其经济得到发展,国家福利得以增加。
3论述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异同点,并结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实,论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依据的主要国际贸易理论。[中国人民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基本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该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H-O理论又称要素禀赋理论,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H-O定理从各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解释了生产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性原因,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该定理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即如果一个国家劳动丰裕,资本稀缺,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劳动稀缺,资本丰裕,则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比较优势说与H-O理论的主要异同点
①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点
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一致性的地方,即都是比较优势论,都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一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外生的技术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而H-O理论是基于外生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不同。
②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
a.贸易产生原因不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是劳动生产率差异,H-O理论认为是要素禀赋差异。
b.使用要素不同。比较优势理论是单要素生产模型,H-O理论是双要素生产模型。
c.交换规律不同。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不能适用于国际交换,而H-O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可适用于国际交换。
(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依据的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①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正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才促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②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由于现实中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因此,有的学者倡导中国应该发展竞争优势,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我国贸易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考虑到我国地区广阔,又存在着区域的二元经济结构,既有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又有经济落后的中西部省份。因此,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运用不应该“一刀切”,而应该分地区实行。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主要推行竞争优势战略,辅以比较优势;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着重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辅以竞争优势,甚至专一采取比较优势战略。
4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中央财经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武汉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答: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贸易理论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1)主要内容
①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贸易理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
a.主要思想
新贸易理论认为:
第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能够带来收益;
第二,率先进入市场的公司会设置进入壁垒;
第三,政府会对促进本国公司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新贸易理论主要讨论垄断势力、产品差异化、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其中,产品同质化与产品差异化这一对不同的假设可以揭示,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适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包括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更适宜解释制成品贸易。同样道理,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有能力解释产业间贸易,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则着重解释产业内贸易。
b.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商品的平均成本。
第二,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就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因此,一些产品的世界贸易可能被某些国家主导,这些国家的企业是这些产品的第一进入者。
c.强调内容
新贸易理论强调,某些情况下一些国家分工生产和出口特定产品并不是因为要素禀赋的差异,而是因为某些产业中世界市场只允许少数企业存在。在这种产业内,首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建立起的竞争优势很难被撼动,因此,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可以部分归因于企业捕捉先入者优势的能力。
②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分析视角是从国家或产业层面入手,模型中企业是同质的、无差异的,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更为微观层面的许多现象。如为什么同一产业内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而其他企业却仅仅涉足于国内市场等问题。直至2003年梅里兹(Melitz)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新新贸易理论。
梅里兹认为,一个行业内不同的企业是“异质”的。当各国之间国际贸易的壁垒撤除的时候,同一行业不同生产率的企业可能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生产率最高的企业由于贸易壁垒的撤除,获得了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生产率较低的企业由于生产利润较低,不足以弥补到国外开拓市场的固定成本,只能在国内销售。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面临高生产率企业扩张的压力以及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压力,只能退出市场。企业在面临开放后不同的变化导致市场份额和生产资源实际上会从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这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贸易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这被认为是继传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之后的又一贸易利益来源。
(2)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理论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贸易理论是在批判继承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认为传统理论模型无法解释现实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占大多数的典型化事实;而21世纪初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产生,对国际贸易结构和贸易量给予了足够的解释力。
而二者的区别如下:
①研究的贸易现象不同。新贸易理论研究的贸易现象是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异质企业理论研究的贸易现象是中间产品贸易,包括企业间外包贸易和以中间产品为载体的产业内贸易。
②理论假设不同。与新贸易理论的宏观国家层面和中观产业层面的分析相比,异质企业模型关注的是微观企业层面。新贸易理论将企业视为彼此无差异的一个个投入转化为产出的“黑匣子”,至少在一个国家内部,每一个产业都被视为由同质的彼此无差异的企业组成,即企业同质化假设。异质企业模型指出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生产效率上存在差异,即产业内存在大量的异质性,同一产业内部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率、工资和要素密集度上存在差异,即企业异质性假设。
③贸易利益的来源不同。在新贸易理论中,贸易利益不仅来源于比较优势,还来源于规模经济、产品多样化以及贸易增加的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等。同时,新贸易理论还指出,虽然存在潜在贸易利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存在风险。而在异质企业理论中,贸易利益则来源于低生产率企业收缩甚至退出市场,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从而使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如果贸易自由化实施以后,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贸易利益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④贸易政策倾向不同。新贸易理论的政策倾向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主张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保护贸易政策,而异质企业理论的贸易政策倾向是自由贸易政策。
5试述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东北财经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建立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试图寻求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上的贸易保护理论,主要是由凯恩斯本人和一些后凯恩斯主义者们提出的。他们的观点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大衰退以后西方国家经济的要求。
(1)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在凯恩斯看来,一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内有效需求可能不足。于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是一国总需求政策的一部分。
凯恩斯认为,重商主义合理的、科学的成分未被人们认识到,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是有着重要的科学性的。他指出,一国的总投资由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部分构成,对外投资的多寡决定于贸易顺差的大小。一国的贸易顺差越大,对外净投资就越多。同时贸易顺差越大,本国的货币供应量也就越多。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助于国内贷款利息率的下降,从而会刺激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提高有效需求。因此,国际贸易顺差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①一国贸易顺差的增加本身就是本国有效需求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国民收入的提高;②通过贸易顺差,可直接影响国内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压低国内利息率,刺激国内的私人贷款,增加私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基于这一点,凯恩斯指出,政府应该关注,进而应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做法。
凯恩斯的贸易保护政策不简单等同于重商主义。他指出,这种贸易顺差是不可以无限地增加下去的。因为当贸易顺差过大时,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就会过多,从而使商品价格过高,影响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能力。此外,贸易过度顺差还会使本国的利息率降低,进而引起资本外流,造成本国投资的减少。因此在凯恩斯看来,政府干预、保持贸易顺差不是一个长期目标,而只是在一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才偶尔使用的手段。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实质上是其“萧条经济学”原理的一种延伸,是一种“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理论”。
(2)马克卢普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凯恩斯本人的贸易保护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在对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加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投资乘数理论,由于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如果以K代表乘数,Δ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量,ΔI表示投资的增量,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则有K=ΔY/ΔI=1/(1-MPC)=1/MPS。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同方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小;相反,边际储蓄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数就越大。
马克卢普认为,投资乘数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开放经济中的对外贸易变动。他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如果以K代表乘数,MPM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则有:K=ΔY/(ΔI+Δx)=1/[1-(MPC-MPM)]=1/(MPS+MPM)。
可见,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对外贸易乘数越大;反之,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对外贸易乘数越小。由此,马克卢普主张政府应该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实现贸易顺差,以扩大本国的有效需求,同时带来几倍的国民收入增加,这种国民收入水平的成倍增加又会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反映了西方经济由单纯重视企业的经济运行向重视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方向的转变。他们不仅强调政府干预国内经济的重要性,强调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目标,同时还提出了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观点,主张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来配合国内宏观经济政策。
6请根据贸易政策的相关理论,阐述一国进行贸易保护的理由(至少提出四个理由),并分析政府在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时,更关注厂商的利益(企业及其雇员)还是消费者的利益?企业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为什么要关注贸易保护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一国进行贸易保护的理由
贸易保护的理论,除了有经济考虑外有时还涉及许多政治、文化、社会的因素,既包括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保护幼稚工业论”“改善国际收支论”“改善贸易条件论”“增加政府收入论”等,也有发达国家流行的“保护就业论”“保护公平竞争论”“保障社会公平论”“国家安全论”等。一国进行贸易保护的理由主要有:
①幼稚工业论
贸易保护有助于保护幼稚工业。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许多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处于新生或幼嫩阶段,就像初生婴儿一样,而同类工业在发达国家已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如果允许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话,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工业肯定被打垮、被扼杀,永远没有成长起来的希望。如果政府对其新建工业实行一段时间的保护,等“新生儿”长大了,再取消保护,那么它就不但不怕竞争,还可与先进国家的同类工业匹敌了。
②战略贸易政策
新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在某些产品的出口上占据统治地位仅仅是因为它们有企业在该产业中获得第一进入者优势,这些产业由于较大规模经济的要求只能维持几家企业。战略贸易政策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如果政府采取适当的行动,能够保证本国企业而不是外国企业在一个产业内赢得第一进入者优势,就有助于提高国民收入。因此,按照战略贸易政策观,一国政府应该利用补贴业进入新兴产业。第二,如果政府要帮助企业克服障碍进入由外国企业获得第一进入者优势的产业,则要对该产业加以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保护和出口补贴的结合可能是值得提倡的。
③改善贸易条件论
改善贸易条件论认为,用增加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手段限制进口减少需求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于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与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的比率,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降低可以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即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从而使整个国家获利。
④增加政府收入论
贸易保护有助于增加政府收入。通过关税来增加政府收入,与其说是一种政策理论,不如说是一种利益行为。不管消费者和整个社会所付的代价如何,作为政府,征收的关税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这也是政府要实行贸易保护的动力之一。
⑤报复
有些人认为政府应该利用干预贸易政策的威胁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以此来打开外国市场,迫使贸易伙伴“按照规则游戏”行事。如果能够起到作用,这样一种政府干预的政治动机可能使贸易自由化,并随之产生经济利益。然而,这是一种有风险的战略,因为一个国家受到压力后也可能不让步,而是用提高自己的贸易壁垒来应对惩罚性关税,那么结果是双方都有更高的贸易壁垒,且均遭受经济损失。
(2)相对来说,政府在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时,更关注厂商的利益(企业及其雇员),较少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原因在于,虽然贸易保护政策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但每个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程度可能并不显著,再者消费者数量众多,也难以达成共识,采取统一行动。与之不同的是,贸易保护政策对厂商是有利的,加上很多行业的生产者常集聚在一地,所以活动比较容易进行。
(3)企业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之所以要关注贸易保护的情况,是因为贸易保护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利润水平。东道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极大地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使得出口不利,产品出口严重受损。另外,企业应密切地关注目标国的贸易政策,灵活处理和应对,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挖掘商机。
7全球化的现实、意义与挑战。
(1)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请解释。
(2)请论述全球化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挑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一典型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当需求在美国迅速增长时,其他发达国家的需求仅限于高收入群体,这种起初有限的需求不值得那些国家的企业生产新产品,这就必然导致从美国出口新产品到那些发达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发达国家对新产品的需求开始增长。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些国家的生产者开始在本国市场生产就有利可图了。另外,美国企业也可能在需求日益增长的那些发达国家装配生产设备。这样,其他发达国家的生产开始限制美国出口的潜力。
当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成熟时,产品变得更标准化,价格成为主要的竞争武器。当这种情形发生时,对成本的考虑在竞争过程中起更大的作用,结果一些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的发达国家的生产者这时可能就有能力把产品出口到美国。如果成本压力变得更大,生产转移的过程就不会停止。当发展中国家开始获得超过发达国家的生产优势时,美国相对其他发达国家失去竞争优势的周期再次重复。这样,全球生产的地点开始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然后从其他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现在不断增长的大量新产品同时从美国、日本和发达欧洲国家传入,全球化生产的引入可能伴随着全球性分散生产的出现,新产品的部件将主要在要素成本和技术两方面结合最具优势的地区生产。总之,虽然弗农理论在美国占有全球优势时用于解释国际贸易模式可能有效,但是和现代世界的关联却很有限。
8解释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差异产品的贸易如何使所有国家的福利增加?[深圳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内部规模经济理论主要是由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提出来的。这种内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是:垄断竞争,进入门槛高,且存在技术、专利等限制因素。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设计、研究与开发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2)国家福利增加的原因
传统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在现实世界中,大部分商品是有差异的,而不是同质的,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的差异产品由于类似而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而互相竞争;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又各有自己的特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从而使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企业希望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越单一越好,因为这样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而由于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的差异产品的存在,使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一国在封闭情况下,由于市场、规模的制约,同种产品异质性“变体”的种类不可能很多,因为种类越多,生产规模越小,生产成本越高。在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或多国市场合一,突破了市场狭小与规模的制约,各国各自分别生产几种异质性产品,互不重合。这样通过贸易,互相出口各自的产品,既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又提高了福利水平,生产企业的效率也会提高。但这都是在有产品差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分工。这样,通过国际分工,一国只生产有限系列的同类商品,获得经营上的规模效益;通过国际贸易,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福利。
9试述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南开大学2018国际商务硕士;上海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
(2)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点:
①产业内贸易是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的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②产业内贸易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③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
④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3)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①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同类的异质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求,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产业内部贸易的发生与发展。
②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并获得贸易利益,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别。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成本随着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打破各生产企业之间原有的比较优势均衡状态,使自己的产品处于相对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扩大了该产品的出口。这样,产业内部的分工和贸易也就形成了。
③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内部异质性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呈现出对异质性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需求市场。当两国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趋于相等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产业内分工和贸易发展的趋向就越强。
七、案例分析题
12002年美国市场推出了一种可发声的地球仪,在美国商场的零售价为88美元,由美国公司设计经销,在广东和江苏两地生产。美国公司将订单下给了一家香港公司,每件40美元。香港公司将订单交给了相熟的一家广东外贸公司,每件20美元。外贸公司再以每件15美元交给工厂,工厂的原料和生产成本为12美元。美国公司以每件72美元的价格卖给商场。试结合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对这一事例加以评析。[宁波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这一事例包含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有:
(1)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社会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从社会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分工才发展了起来。
(2)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可发声地球仪的全球化生产就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其生产价值根据各个国家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分配。
(3)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出口用其相对富裕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
(4)产品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产品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入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成因主要有:规模经济效应、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的偏好等。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实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唯有在我国的生产与出口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我国才能在现代国际分工中立足。事实上,我国已本着这一理论进行了坚定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只强调生产领域中低成本战略的创建运用而忽视国际商品流通领域里正常利润的索取,容易造成商品国际增值链国内部分的比重过小,最终形成了建立在我国劳动者长期低生活水平上的国际剥削,这是与国际贸易所追求的社会福利的增进相背离的。粗算下来,工厂的毛利为每件3美元,外贸公司毛利为每件5美元,国内部分的利润微乎其微。而就在这国内工厂截留的3美元中,只有微薄的利润能流进一线生产工人的口袋。如果仅把注意力放在生产成本的无限压缩上而不放在商品国际流通领域中巨额利润的索取上,那么就不可能扭转这种国际分工中的超额剥削。
同时,我国也应当提高产品的核心技术,打造国际品牌,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阅读案例:“芬兰诺基亚的崛起”,并回答问题。
案例:芬兰诺基亚的崛起
移动电话(手机)设备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诺基亚在手机销售市场中占支配地位。诺基亚的根基在芬兰,一个人们在谈论尖端技术公司时通常想不到的国家。80年代,诺基亚是芬兰一家从事各种杂乱业务的联合企业,其业务包括头饰制造、造纸、消费电器和电子通信设备,到2002年它成为一家专业的远距离通信设备制造商,销售额逾300亿美元,盈利超过50亿美元。这个先前的联合企业是怎样在手机设备产业中取得全球领导地位的?多数的回答归因于芬兰和其北欧邻国的历史、地理及政治经济。
事情发生在1981年,当时北欧一些国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移动电话网络。它们有充分的理由成为开拓者,在人口稀少、荒凉的寒冷地区,安置传统的有线电话服务成本太高,这使电子通信更有价值。当人们驾车通过寒冷的北极,或者偏远的北方地区的房主在遭遇恶劣气候时需要通过电话请求帮助,结果瑞典、挪威和芬兰成为世界上采用移动电子通信的第一批国家。例如,它们发现在遥远的托方偏远地区,传统有线服务的每部电话用户成本达到800美元以上,而同一地区无线移动电话服务的每个用户成本只有300美元。到1994年,斯堪的纳维亚12%的人口拥有了手机,相比之下,美国这个世界第二大市场只有不足6%的用户拥有手机。这种领先地位继续保持,到2002年底,芬兰85%的人口拥有手机,而美国只有55%。
作为长期从事电子通信设备的供应商,诺基亚利用这方面的发展作了正确的定位,而且芬兰的其他要素也有助于诺基亚发展它的竞争优势。芬兰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从来没有一个全国性电话垄断公司,国家电话服务长期由大约50家自治的地方电话公司提供,这些公司由公民投票选出的委员会制定价格(自然意味着低价)。这批独立的、成本意识很强的电话服务提供者使得诺基亚在本国不得不居安思危。由于芬兰人典型的实用主义观念,这些电话公司一直愿意从最低成本供应商那里采购,不管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还是其他公司。这种情况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盛行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一直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国内电话垄断商通常从占统治地位的当地供应商那里购买设备或自己制造。诺基亚面对这种竞争压力,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同时继续开发尖端的移动电话技术。这些压力的结果是明显的,现在诺基亚是数字移动电话技术的领导者,领导了未来的潮流。现在很多人认为芬兰是无线电话服务的主要市场。如果想看无线电话的未来,不必去纽约或旧金山,到赫尔辛基吧,在那里芬兰人不仅用手机通话,还用它浏览网页、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控制家用取暖和照明系统、从支持手机的自动售货机购买可乐。诺基亚己经获得这样的领导地位是因为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开始转向数字技术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早五年。受成本意识强的消费者的激发,如今诺基亚在世界手机设备生产商中成本结构是最低的,这使它成为比摩托罗拉(其在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更有盈利能力的企业。
问题:
(1)根据该案例分析,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2)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分析诺基亚崛起的原因。[江西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1)根据该案例,可知,比较优势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
芬兰和其北欧邻国的历史、地理及政治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具有比较优势,从而有利于发展手机设备产业。这一比较优势使北欧一些国家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移动电话网络,成为开拓者,从而拥有第一进入者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下面就讨论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四个要素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①要素状况与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产业在竞争中获胜的要素因素并不是要素禀赋的初始状态,而是一国不断创造、改进和调动其生产要素的能力。因此,一国在国际竞争中要保持统治地位,这些国家必须从事要素创造,特别是开发其高级要素和特定化要素。斯密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他们眼中的要素禀赋就是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赫-俄理论强调各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与资本的禀赋结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比较优势,但他们的要素禀赋结构是外生的和静态的;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把要素禀赋结构作为内生变量,这与波特的要素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
②需求状况与比较优势
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并没有回答需求如何生成和需求结构为何会升级这些问题,而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它们。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基础上,这样各种要素的收入就能达到最大化: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市场以最快速度不断扩大,资本也从相对稀缺变为相对富裕,要素禀赋结构就不断升级。另外,波特的需求状况是以国内为基础的,但无论国内需求的大小,一国只要按比较优势去发展某一产业,就有可能在世界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一国的需求状况内生于它的比较优势,它只有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它的需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增加,要素禀赋结构也会跟着升级。
③相关及支撑产业与比较优势
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并没有回答产业集群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在波特的理论里,产业集群是外生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一国之所以会出现某一产业集群,就是它按照它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这种产业,随着这个产业的发展,为它服务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起来。所以,产业集群内生于比较优势。
④企业战略、结构、竞争与比较优势
波特认为要形成竞争优势,就必须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否则竞争优势难以形成。波特的这一观点与比较优势理论不谋而合,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企业根据市场信号进行决策,政府必须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防止市场价格扭曲。
纵观“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的四个面,竞争优势其实只有两个面,一面是要素禀赋结构,另一面是市场配置资源。而这两个面正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虽然竞争优势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它对于一国如何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竞争优势真正的来源是比较优势,它内生于比较优势。因此,一国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去发展。
(2)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里,他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的繁荣不是天生的,而是创造出来的,一国的竞争力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的能力高低。企业因为压力和挑战才能战胜世界强手而获得竞争优势,它们得益于拥有国内实力雄厚的对手、勇于进取的供应商和要求苛刻的顾客。由此他把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各个方面归纳为四类: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撑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①要素状况
波特认为一国的要素禀赋在决定一国的竞争优势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通常认为的更加复杂。他认为要素是动态的,因而可以被升级,被创造,以及被特定化。他的结论是,很少有要素是真正通过继承取得的,要素方面选择性的劣势可以通过具有影响力的战略和刺激性的发明来为一国产业的成功做贡献。波特提出一种要素的分级系统,这种分级把要素分为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一般化要素和特定化要素。基础要素不需要进行开发活动或仅需要相对来说比较少的简单的社会和私人的投资。高级要素常常需要很大的持续不断的投资,包括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员和现代化的电信通讯基础设施。高级要素的供给对一国产业取得并保持成功的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要素在当地是稀缺的,在全球市场上也是难以获得的。一般化要素可能被利用于广泛的产业种类中,而特定化要素却不能,特定化要素更有可能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基础,因为它们更显稀缺,更难培养,更不易得到。
在本案例中,芬兰有充分的理由成为开拓者,在人口稀少、荒凉的寒冷地区,安置传统的有线电话服务成本太高,这使电子通信更有价值。诺基亚作为长期从事电子通信设备的供应商,利用这方面的发展作了正确的定位,而且芬兰的其他要素也有助于诺基亚发展它的竞争优势。
②需求状况
波特所指的需求状况是某一产品的本国需求情况与别国相比的相对优(劣)势。需求状况在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的一个方面是时间差,如果本国需求走在世界需求的前列,本国企业也会起步较早,可以利用经验曲线的效应建立起自己“一着先,步步先”的竞争优势。由于各国需求情况不同而产生竞争优势的另一方面是需求结构的规模差,各国由于消费偏好不同,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层次往往不同,甲国市场最畅销的品种在乙国消费结构中可能只占次要地位,其生产也就相应地不为乙国厂商重视,这就给甲国厂商打入乙国提供了竞争优势,因为甲国厂商可以凭借其国内的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向只有少量生产的乙国出口。需求状况影响竞争优势的第三方面是一国需求方式和偏好的国际流转,一个国家对外交流越多,则其产品越容易在国外打开市场。
在本案例中,由于芬兰人典型的实用主义观念,芬兰的电话公司一直愿意从最低成本供应商那里采购,不管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还是其他公司。当人们驾车通过寒冷的北极,或者偏远的北方地区的房主在遭遇恶劣气候时需要通过电话请求帮助,这就产生了需求,结果瑞典、挪威和芬兰成为世界上采用移动电子通信的第一批国家。
③相关及支持产业
波特所指的相关及支撑产业与比较优势是某一企业所有相关产业及供应商的竞争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产业集群效应。任何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领先,必须要求其供货商和其他相关产业也是世界一流的,与之相对应,很多国家的优势产业往往表现为优势产业群。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供应商的投入会以几种重要方式对下游产业产生优势:其一,供应商可以给下游产业早期的、容易的、迅速的,有时是有利的对于最有效成本的接近;其二,以国内为基础的供应商可以提供一种不断发展中的协调优势,供应商可以尽早获得对下游公司需求的深入了解并相应地修改他们的产品计划;其三,下游公司也可以调整它们的战略计划,利用供应商发明创新的优势。
芬兰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从来没有一个全国性电话垄断公司,国家电话服务长期由大约50家自治的地方电话公司提供,这些公司由公民投票选出的委员会制定价格(自然意味着低价)。这批独立的、成本意识很强的电话服务提供者使得诺基亚在本国不得不居安思危。
④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波特所指的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是资助或妨碍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力的国内环境。国家环境对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组织形式三个方面。波特指出,没有一个战略是普遍适用的,战略的适用性取决于某时某地某企业的有关工作的适应性和弹性。政府应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激烈的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竞争优势。
诺基亚面对竞争压力,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同时继续开发尖端的移动电话技术。这些压力的结果是明显的,现在诺基亚是数字移动电话技术的领导者,领导了未来的潮流。
31965年以前,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税保护使得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汽车进出口很少。加拿大汽车工业的规模大约为美国的1/10,由于规模小,加拿大的汽车工厂不得不生产各种各样不同的产品,工厂不得不经常停产以买现从一个产品项目向另一个产品项目的转换,不得不保持较多的库存,不得不少采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这样加拿大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约低30%。
1964年,美国和加拿大同意建立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这一举措使汽车厂商得以在两国重组生产,加拿大的汽车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和就业水平没有什么变化。加拿大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型号,又向美国出口加拿大仍然在生产的汽车型号,两国的汽车贸易额迅速扩大。1962年加拿大向美国出口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从美国进口5亿美元的汽车产品,196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成为24亿美元和29亿美元。到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已经可以与美国媲美。
请结合该案例,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规模经济在促进国际贸易、提高贸易双方利益的作用。[深圳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产业内贸易指的是两国之间在同类产品上发生的进出口,也称为重叠贸易。如案例中的美国和加拿大之间进行的汽车贸易就属于产业内贸易。从需求的角度来看,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动因;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规模经济理论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所谓规模经济或者规模报酬是描述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一个概念。它建立在两个重要前提之上:一是公司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变;二是投入品的价格不变。以此为前提,生产函数显示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是平均成本下降,从而可以认为规模报酬递增着眼于描述公司长期生产成本的变化。
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①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下降;②随着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细,劳动生产率提高。本案例中,虽然加拿大的汽车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了,但是生产率提高了,具有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又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设计、研究与开发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在信息收集、运输、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会降低。在本案例中,由于美国和加拿大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因此,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会降低,从而具有了外部规模经济。又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产量扩大,因而也具有内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源泉。外部规模经济说明由于规模经济,一国对某产品的生产成本会降低,若相对于国外来说处于更低的水平时,便产生了国际贸易的基础。通过国际贸易,两国的社会福利都能有所增加。
国际贸易中的内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是:垄断竞争,进入门槛高,且存在技术、专利等限制因素。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竞争下,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相切,产品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利润为零。在参与国际贸易前,假设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在参与国际贸易后,由于有外国需求,从而总需求增加。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扩张,平均成本下降。在短期内,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短期内超额利润会引起更多的国内企业进入,新进入的企业虽然不会生产相同的产品,但会有很大的替代性。一部分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新产品,原有企业的需求下降,长期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的利润消失。然而,由于参与国际贸易之后的需求比不参与国际贸易时的需求更有弹性,企业的生产依然扩张,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同时产品的定价也会下降,等于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所以,开放贸易的长期影响是,企业产量增加,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都下降且两者相等,企业经济利润回到零。本国消费者消费数量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整个社会福利水平都比没有贸易时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