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852西方经济学(经济类)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50分)
1The indifference curve
答:无差异曲线(The indifference curve)是序数效用论者推导需求曲线的重要工具,它表示使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无差异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就是等效用函数。如图1所示,无差异曲线U0上每一点都代表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两种商品X1和X2的组合。
图1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有三个特征:①由于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坐标图中,任意两条效用函数表示的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无差异曲线;②同一坐标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否则会违背偏好的完全性假定;③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的,这是因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假定。
2Substitution effect and income effect
答:该组词汇表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称之为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之为收入效应。
图2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如图2所示,食物价格下降使得预算线由RS变为RT;红线表示补偿预算线,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补偿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表示减少的货币收入又使得消费者的效用从U2回到U1,补偿预算线与新的预算线斜率相同,表示相同的商品价格比,它与U2相切于D点,与原来的A点相比,对X1的消费量从F1上升到E,这就是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影响以后的替代效应。将补偿预算线由PQ推回到RT的位置,消费者效应最大化的均衡点会从D点回到U2上的B点,由于这部分是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所以D、B两点代表的EF2就代表收入效应。F1F2代表总效应。
3Nonexclusive and nonrival
答:该组词汇表示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
非排他性是指一种物品不具有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该种商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该商品,例如“海鱼”,政府很难阻止渔民自由地在公海捕捞。
非竞用性是指该物品被提供出来之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物品的额外成本为零,例如“国防”,新生儿同样享受国防的好处,但不会降低其他人的消费水平。通常将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具有竞用性不具有排他性的称为公共资源。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可以看做是外部性的两个例子。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因此能够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并不满足这个要求,会造成市场失灵,因此经常需要政府提供。
4CPI和GDP折算指数
答:CPI即消费者价格指数,表示的是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用来描述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这一篮子商品通常包括食品、衣服、住房、燃油、交通运输、学费及其他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和服务。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用公式表示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期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公式表示为: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CPI和GDP折算指数都可以用来衡量价格水平的变化,二者的区别在于:①CPI计量的是一篮子固定的商品和服务;GDP折算指数计量的是远比CPI涉及的范围要广泛的多的商品和服务。②CPI计量的是一篮子固定的商品和服务的花费;GDP折算指数计量的商品每年都在变。③CPI涵盖所有消费品,包括进口品;GDP折算指数仅包括本国的商品。
5公开市场操作
答: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
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是:①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③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④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①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③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二、简答题(50分)
1用代数方法证明税收的拉姆齐法则?
答:拉姆齐法则是指既然无法实现对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征收不产生超额负担的总额税,则效率损失最小的条件是所有商品的边际税收负担相等。拉姆齐法则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称为逆弹性法则,为保证效率损失能够最小,两种商品的税率应与其需求弹性成反比;另一种称为需求等比例递减法则,为使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最小,不同商品税率的确定应使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同比例地减少。
图3中有两条需求曲线:高弹性需求曲线Dh、低弹性需求曲线Dl,假定按税率t征收从价税,征税后价格为P1(1+t)。高弹性曲线时,需求下降至Qh,税收收入为P1edP1(1+t)表示的矩形部分,净福利损失为dea表示的三角形部分;在低弹性曲线时,需求下降至Q0,税收收入为P1cbP1(1+t)表示的矩形部分,净福利损失为bca表示的三角形。
图3 拉姆齐法则
当实现最优课税时,两种商品每一元税收收入的福利净损失应该是相同的。对高需求弹性的商品来说,其线性需求曲线为:
(1)
高需求弹性为:eh=-∆QhP1/(thP1Qh)(2)
同理,低需求弹性的线性需求曲线为:
(3)
低需求弹性为:el=-∆QlP1/(tlP1Ql)(4)
其中,th表示对高弹性商品的税率,Qh是税后需求量,∆Qh是因课税导致的需求变化,其值为负,thP1表示因课税导致的价格变化。低需求弹性时含义一致。
将(2)代入(1),将(4)代入(3),得到每一单位高弹性商品的税收福利损失为ehth/2,每一单位低弹性商品的税收福利损失为eltl/2;这二者应该相等。于是得到:th/tl=el/eh。两种商品的税率与需求弹性呈反比,拉姆齐法则得证。
2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如何达到的?长期均衡点有怎样的性质?
答:(1)垄断竞争市场是指许多厂商出售相近但非同质的而且是具有差别的产品的市场组织。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可以用图4来说明。
图4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实现
在图4(a)中,假设企业开始在I点进行生产,对应产量为Q1,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和SMC1所代表,E1点为边际收益曲线、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在此点达到均衡,d曲线和D曲线交于I点,即市场供求相等,厂商利润量为四边形P1IGP2面积所示。
由于存在利润,新厂商加入进来。随着生产集团内企业数量增加,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企业的销售量就会减少,相应的代表性企业D曲线向左下方平移,从而E1不再是均衡点。当企业为了建立新的均衡而降价时,d曲线也向左下方平移,D曲线和d曲线不断向左下方平移,直到不再有新的厂商进入,厂商利润变为零。最后在图4(b)的E2点达到均衡,此时长期的均衡产量为Q。在Q产量上,SAC2和SMC2曲线表示生产Q的最优生产规模,MR曲线、LMC曲线和SMC2曲线相交于E2点,LAC曲线、SAC2曲线相切于J点,说明超额利润为零,D曲线与d曲线相交于J点,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相等。于是厂商达到了长期均衡。
(2)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AR=LAC=SA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这一条件表明: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厂商,其他厂商的进入将使得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3试用两期模型提供的代数方法推导出投资函数。
答:由于现在的投资决定了未来的资本供给,因此现在的最优投资水平取决于未来的最优资本存量。即资本存量与最优存量差距越大,企业的调整幅度就越大,投资率越快。考虑两期:上期和现期,设K-1为上期结束时的资本存量,K*是最优的资本存量,则二者缺口为(K*-K-1)。设λ(0<λ<1)为资本缺口的调整速度。于是,现期结束时的资本存量为:K=K-1+λ(K*-K-1)。上式表明,要将资本存量从K-1增加到K,企业的净投资必须为:I=K-K-1=λ(K*-K-1)。因此,投资函数为:I=λ(K*-K-1)。
4LM曲线垂直和LM曲线水平成立的市场状况是怎样的?由它们引出的政策建议有何不同?
答:LM曲线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L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在不同的市场状况下,LM曲线的形状是不同的。
(1)当LM曲线垂直时,说明此时经济处于古典主义情形,此时市场处于出清状态,经济始终位于充分就业的产出状态。LM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趋向于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k/h趋向于无穷大),如图5所示。
图5 LM曲线垂直的情形
当LM曲线水平时,即市场处于流动性陷阱状态。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的风险极大,债券只会跌,不会涨,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愿意长期持有货币,不肯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LM曲线呈水平状态。如图6所示。
图6 LM曲线水平的情形
(2)LM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如图5所示。其政策建议为,政府应该采取货币政策规则来调控经济,反对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LM曲线水平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而财政政策十分有效,如图6所示。其政策建议为,当经济处于或类似处于流动性陷阱时,政府应更多地采取灵活的财政政策来对经济进行调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答:(1)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说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探索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的一门学科;宏观经济学是通过使用总体性的概念研究产出与就业、价格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学科。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部分,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假设有: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进行调节。
②基本内容不同。前者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后者的基本内容则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③研究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后者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即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⑤核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⑥研究方法不同。前者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后者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三、计算题(50分)
1设某一市场需求曲线为QD=40-P,市场中的厂商都拥有相同的总成本函数C=4Q。请问:
(1)假如该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者,它能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那么市场最终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是多少?
(2)假如这一个生产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个厂商进入该市场,成本结构与在位者相同,两厂商进行库尔诺式的博弈(产量博弈),请问此时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是多少?
(3)如果该市场为完全竞争的,请问此时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是多少?
(4)该市场中只有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主体,试计算(1)和(2)两类市场结构下的社会总福利。
解:(1)若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者,则该市场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π=PQ-TC=(40-Q)Q-4Q=-Q2+36Q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2Q+36=0,解得:Q=18。又d2π/dQ2=-2<0,故市场均衡产量为18,从而均衡价格为:P=40-Q=40-18=22。
(2)假定Q1和Q2分别是两个厂商的产量,则Q=Q1+Q2。对厂商1来说,利润函数为:
π1=PQ1-TC=(40-Q1-Q2)Q1-4Q1=-Q12+(36-Q2)Q1
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π1/∂Q1=-2Q1+36-Q2=0。
化简可得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Q1=18-0.5Q2。
同理可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Q2=18-0.5Q1。
联立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可得:
解得:Q1=12,Q2=12。总产量为Q=Q1+Q2=24。
从而均衡价格为:P=40-Q=16。
(3)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P=MC,得到P=4,从而得Q=40-P=36。所以,均衡价格为4,均衡产量为36。
(4)社会总福利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即在(1)中,社会总福利为:
在(2)中,社会总福利为:
因此,两类市场结构下的社会总福利分别为486和576。
2设某一经济体的总生产函数为,该经济体的储蓄率为s,人口增长率为n,折旧率为δ,请问:
(1)试证明该生产函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
(2)如果总资本和总的劳动力均增长4%和6%,请问总产出的增长率为多少?
(3)该经济达到黄金积累率时人均资本量为多少?(用字母参数表示)
(4)该经济达到稳态时总资本和总产出的增长率为多少(用字母参数表示)?
解:(1)证明如下: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假定是单经济部门,封闭经济,规模报酬不变,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本折旧率外生。由题目可知,该生产函数只生产Y单种产品,且不涉及国际经济,n和δ外生给定,而由于:
因此该函数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故该生产函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
(2)由生产函数可得:
因此,总产出增长率为5%。
(3)令λ=1/L,代入总生产函数,用y=Y/L、k=K/L分别表示人均产出、人均资本,可得人均产出函数为:。
经济达到黄金积累率时有f′(k*)=n+δ,即:(1/2)k-1/2=n+δ,可得:k=1/[4(n+δ)2]。此即为经济达到黄金积累率时人均资本量。
(4)由题目所给条件,在稳态条件下(dk/dt)/K=0,可得总资本增长率为:
总产出增长率为:
因此,在稳态条件下总资本和总产出增长率均为人口增长率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