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
有人说:“读书,是向内旅行。旅行,是向外读书,一个人的旅行能让你独立、勇敢,悄悄成为你自己。”
1
大学一毕业,女儿说:“我要独自旅行,去思考我的人生到底可以做什么。”但大学毕业后,她首先面临的是怎样生存,于是忙着找工作、挣钱、缴税、租房子、考驾照、完成硕士学业……
终于,2018年3月7日,女儿背上旅行包,开始了一个人在北美的四个月旅行。
这年,她26岁,曾经在欧洲、亚洲、非洲居住过多年,北美对她而言则是全新的。为了这次旅行,她用了四年时间,节衣缩食,除了节假日加班,有时一天还打两个工,攒下了这笔旅行费。
第一站从挪威首都奥斯陆出发到美国西雅图,然后是一路走来:波特兰、旧金山、奥克兰、圣塔巴巴拉、洛杉矶、拉斯维加斯、阿尔伯克基、圣达菲、新墨西哥、丹佛、芝加哥、华盛顿、纽约、费城、新奥尔良、纳什维尔、孟菲斯、奥斯汀。最后还要去墨西哥和中国香港。
女儿出行的那些日子,我的心情像经历了一次过山车。从对女儿独自出行的万般焦虑和担心,逐渐转变成对女儿由衷的敬佩、欣赏,真为她骄傲。
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女儿的博客,看看女儿走到哪里,住在哪里,周围的环境如何。我最有兴趣的就是看她写下、画下旅行路上的所见所闻、点点滴滴。
2
女儿生长在信息时代,旅行前在互联网上向网友发出消息,询问谁能提供便宜的住宿。一时间,网友和网友的网友立马回应,都积极行动起来出谋划策,为她在前往之地寻找住处。
我和阿童还生活在过去的时代里,对她这种旅行方式很好奇:难道旅行还可以这样吗?令我们想不到的是,她的第一站西雅图,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接下来,我们又看到连我们的网友都加入了帮助女儿旅游的计划中。随后的情况是:途中女儿或住在朋友家、朋友的朋友家、朋友的父母家,或住十美元一晚的旅馆、免费一个人居住的小农舍,等等,真可谓经历丰富、接地气,既接触了社会又节省了开支,更重要的是磨炼了女儿,这一路上她基本都是以沙发为床的。
美国是个汽车大国,但一路上女儿都没租车。她要么坐火车、大巴,要么乘地铁或骑自行车,更多的时间是走路,往往一走就是几小时。途中的每天晚上,她都为自己做好次日午餐,这样的午餐无外是三明治一类的方便食品,然后再准备好一瓶水,这样一天旅游在外就不用为吃喝担忧了。
在西雅图,女儿参观流行文化博物馆(Museum of Pop Culture,简称Mo POP)后,把博物馆带给她的收获和快乐用插图形式编成一个幽默的小故事寄回博物馆,以此表达对博物馆的感谢。博物馆也给她回了信,信中洋溢着对她以及她悉心绘制的插图的那份喜爱。
女儿每到一处都争取去听当地举行的音乐会,她喜欢听音乐由来已久。小时候她是一个比较好动的孩子,一天我给了她一个随身听让她听音乐,那天她的表现令我惊异,她听得是那样入神,几乎舍不得摘下耳机。她喜悦地对我说:“妈妈,我心里怎么这样高兴?”我说:“那是音乐带给你的。”自此之后,女儿就爱上了音乐。这种爱是执着的,持续的。她会用自己攒的钱——即使这钱是她的饭钱——毫不犹豫地去买喜爱的音乐会门票。20年过去了,音乐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和阿童都曾经结缘音乐,这时又有了女儿的加入,家庭聊天的话题便常常围绕音乐进行了。
女儿通过互联网,给我们讲旅途中不同地方的音乐会,和我们聊这些音乐会的风格,受众群映射的时代、种族和文化特点,有时还用画笔画下音乐会的场面,每当这时我和阿童都会和她在网上讨论很久。往往是和她讨论以后,我和阿童还要接着她的话题继续讨论,这样的时刻,让我们仿佛瞬间找回了年轻时的兴趣点和那份激情。
女儿告诉我们,她怎样和住旅店的人结伴去街上的洗衣房,在等待洗衣服的间隙看书,和周围的人聊天或和路边的小狗玩。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让我们这对挂牵女儿的父母倒觉得很有意思。
就在两年前,女儿还很腼腆,见人不知所措。现在她则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和人交往:对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能认为是理所应当,哪怕自己只有微薄之力,也要回馈对方;早起帮朋友们买个早餐,有人不开心或累了,给他们一块巧克力,有人过生日给他或她画张有意思的画……
女儿说,一路走来,她看到了美国社会的另一面——贫困、吸毒、酗酒……这和这个国家光鲜的表面是有所不同的。有时美国人会问她欧洲是不是非常好,她也会把自己对欧洲问题的看法如实相告。
后来有一天她在互联网上对我说:“妈妈,我累了,我想家,想家里的朋友们。”心疼女儿的我马上说:“你已经旅行40天了,快回家吧。”女儿用惯有的平静语调回答:“还不行,我要完成我的计划。我想下一站在酒店租个房间好好休息两天,我算了算我的旅行费还够。”我简直想给她下命令——下面的路程都住酒店。但我还是忍住了,面对倔强自立的女儿,更不敢说我们要包下她的旅行费了。就这样,我和阿童跟着她的旅行,好像每天都看到她如芝麻开花似的在节节蹿高,一天天成熟起来。
3
属于晚婚晚育的我,有女儿时,已经同老公在各自的工作上担任了重要职务,虽然工作紧张些,但生活条件还算优越。出差带孩子坐的是飞机头等舱,住的是豪华酒店。女儿受教育的幼儿园和国际学校条件都非常好,这使得她在上大学离家前近乎是不识人间烟火,对钱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楚,除了学习和玩,没有什么让她操心的。
记得她离开我们去港大上学时,入学第一个星期,她在电话里难过地对我说:“妈妈,我想回家。”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正考虑如何安慰女儿,她自己又开口了:“我知道是不能回家的,慢慢来吧!”
女儿上大二时,我们去香港看她,那天她的几个朋友也在,当谈话转到大家对女儿的看法时,没想到她周围的朋友对她有那么好的评价。女儿低着头、红着脸坐在一旁,显得很腼腆,甚至还有些紧张。那晚,等大家都散了,我们高兴地夸赞起女儿来,女儿有些得意地说:“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感觉得到:女儿已开始从对我们的依恋转向对朋友的珍爱了,从这里我看到了女儿的成长。现在看来,不管在哪种环境里,人生中不能没有朋友。
女儿大学毕业后,我对她说:“妈妈觉得你应该独立了。”现在回头看,我真的是不懂教育孩子,没有给女儿任何过渡的时间和机会,只是觉得她独立的时间到了。
女儿是一个听话、倔强、自立的孩子。她未加思索地对我和她爸爸说:“我要找工作,不再要你们的钱了。”女儿的话让我们觉得很突然,但没往心里去,觉得她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她真的还说到做到了。
后来的日子,我发现女儿在走进社会自己找工作的过程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她失望过,迷茫过,也忧郁了一段时间,但从来没有把心里的痛苦和迷茫向我们述说过。女儿5岁离开挪威、21岁回来,这个国家对她来说是陌生的,没有朋友,没有亲人,连语言都生疏了。而我们在远离她的北京仍然指挥她学这个,学那个,考这个学校,考那个学校;我们不知道她的困难,不知道她心里的煎熬,也不知道她想要什么。
我们一直沉浸在她从小一路走来,人们对她的赞扬声中,认为女儿在这样一个令许多人羡慕的环境中成长,能有什么苦恼和麻烦呢?其实,女儿和所有的孩子一样,都是风雨中那棵飘摇的小树。幸运的是,女儿坚强地闯过她成长期各种转换带来的恐惧、迷茫、痛苦和烦恼。在经历了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一所学校接一所学校、一种语言接一种语言的转换之后,女儿融进去了,成为一个当代地球村里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自信、自立的年轻人。
4
女儿从高中时就拒绝跟我们一起坐头等舱、住豪华酒店,她明确地告诉我们,那不是她的生活。
女儿中学老师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女儿不像是独生子女,不像从你们这样的家庭条件走出来的孩子,她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为什么老师对女儿有这样的评价呢?我记得女儿初一时,四川发生大地震后的一天,女儿抱出了一个小箱子,这里面是她积攒了多年的零用钱和我们在家随手乱放的零钱。我想她可能有自己的打算,可能要用这些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没想到的是,她是把这些钱带到学校,让老师转给地震灾区。我得知了这个情况,问刚从学校回来的女儿:“老师一定夸奖你了,一看你的小箱子,就知道这些钱是你一块一块积攒起来的,很感人呀。”女儿淡淡一笑,说她的同学想替她把这个箱子交给老师,她就让同学去做了。我有些惊讶:“这是你的心意,为什么让同学去做?”女儿看了我一眼,一脸平静地说:“谁做不都一样吗?”
女儿高中的时候,学校举行国际音乐节,她给音乐节设计的标志被组委会选上,被印刷在来自世界各国参赛孩子们的衣服、乐谱和会场装饰上。比赛最后颁奖时,女儿得到组委会颁发的唯一的一个个人学生奖。当时全场为她欢呼,场面十分热烈。回家的路上,我激动地问女儿:“一下出了名的感觉好吗?”出乎我的意料,女儿淡然地说:“妈妈,明天就都过去了。”
有一次,我们在街边吃麦当劳,全家守在一个公共垃圾桶旁,以便吃完后随手将包装垃圾丢进去,觉得这样会方便些。女儿吃完并不把垃圾往桶里扔,仍捏在手里。我奇怪地问:“为什么不扔呢?”她笑了笑告诉我,这垃圾桶比较满了,要再找一个垃圾桶扔。我当时心生感慨:我怎么没这样想问题?怎么这类令我反省的事情常常在女儿身上发生?
曾经一度,我很担心女儿的这些想法做法会造成她以后在社会上被孤立。我真高兴我错了。我注意到当今有许多像女儿一样的年轻人,这是一群心系着世界未来的年轻人。本以为我们是孩子们的榜样,其实孩子们才是我们的榜样。他们让我们阳光了,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我期待着女儿旅行结束的那一天,四个月后女儿回来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又成长了?我心里默默地说:“女儿,别走得太快了,爸爸妈妈要追不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