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诗
尘沙漫天的黄土高原,烈日烤炙下的广袤土地,皮肤黝黑的英俊少年,还有萦绕在大地上空的一首又一首或是阳刚或是缠绵的歌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或许贫穷,或许有太多的辛酸与无奈,然而他们却用对岁月的憧憬与一往情深,把平凡的生活谱写成了诗意的模样。这份诗意,关于奋斗,关于爱情,也关于对于远方的渴望。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少平在潦倒与困窘中的坚定与百折不挠,是属于强者的品质。然而在我看来,在他的心底萌发、蓬勃、燃烧,并且最终驱使他拒绝安逸生活的那份对远方的执念,却是他身上最动人的地方。“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远方或许迷茫,或许狂风怒号,或许仅仅像遥远的地平线,像阳光笼罩下的黄原城,带着亮灰色的不真实的色彩,留给旅者的只是朦胧的模样,却能在惊鸿一瞥间令人心驰神往。少平就是这样,背起破烂的行囊,带着一颗年轻的心,去追逐那个魂牵梦萦的属于他的远方,去书写那属于远方的沉郁顿挫的诗歌。流血的脊背,黑暗的矿井,爱人的离去,这一个个痛苦的音符,跳跃成盛大的乐章,与这些诗句相互唱和,碰撞出坚定、不朽与惊心动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书中那一份份或是平淡或是炽热的爱恋,同样令人为之动容。“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少安与秀莲的爱,出于对生活与劳作的共同的憧憬,朴实无华,却同样长久而美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晓霞终是没能成为少平的新娘,然而两个相似相知的灵魂的彼此吸引,却是那样的灼热而又芬芳,令人刻骨铭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向前在生活的绝境中,终于追寻到了蒹葭丛中的伊人,与润叶共同支撑起一方幸福的天地……爱,简单而不廉价,温柔而不造作,朴实而不平庸。这是热切的诗篇,是长情的诗篇,更是平凡的诗篇,拥有令人心折的力量。
于是就是这样,透过文字,我仿佛看见那片平凡的土地上,那些平凡的人们。村庄里的河流随着四季的流转枯瘦下去又丰满起来,黄土大地上的人们伴着干热的风尘换了一拨又一拨,幼小的孩子在一个又一个盛夏里奔跑,然后渐渐长大,成为在千年光景里生长于斯的祖祖辈辈的模样。那是在血液里流淌的不变的对生活的热忱,对苦难的坚忍,以及对梦想的执着与奋不顾身。他们是那样平凡,却在各自的生活里谱写着最动人的诗歌。
纵然生活充满劳绩,人依旧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
作者简介:
周正平,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第四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高中时期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二等奖、北京四中“三星”奖学金、优秀团员称号。
母校寄语:
感谢我的母校,感谢她教会我去葆有那些在生命中不该抛弃或者割舍的东西,教会我去感知生活中最细碎的美好与温存,教会我生命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紧锣密鼓,人生原可以走得淡定而从容。
尚在四中的你们,请用心珍惜在这片土地的时光,无论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经年之后,那都是记忆的宝藏,是时光的赠予。请在这里精心耕耘,用持之以恒的努力,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愿你们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