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中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已被我欣赏完,内心百感交集,也有种想哭的冲动,但是,真正问到原因,我真的也说不清楚,真的好害怕自己拙劣的表达有损著作的精华之处。
或许,我们最大的痛苦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如果能够走出来,放眼观望周边,才发现,生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扩展、去延伸……
——题记
挣扎在人生的旋流当中,时而会忘却自己,忘却过去,忘却追求,忘却我们生命的本质意义。然而,在路遥先生这本著作的感召下,似乎能够拾起忘却的自己。故事叙述的是一个村子最朴实无华的劳动人民十来年的生命历程,为生活的每一刻而辛辛勤勤的创造与付出,体现着我们可亲可敬的劳动人民的价值观。
主人公孙少平的非凡经历,给了我人生的一堂现实课。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家庭背景,他没有放弃自己该有的男人尊严、男人责任、男人价值。一直在努力奋斗,执着地追求着幸福。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出生与外界的悬殊,而拒绝了与外界的交流,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自卑而封杀了自己的追求,他没有因为家庭经济的困扰而放弃了读书学习,他没有因为父母给不了他未来而去抱怨放弃,相反,他有一颗孝顺的心。或许,我的思维的局限,没有办法完全解读孙少平的价值,但是,这些,也足以让我学习了。对比之下,自己为生命又付过多少责任呢?是否为目标而保持一份炙热、一份执着,答案是没有!面对出现的阻碍和困难,缺少的是孙少平所拥有的那份坚定的信念,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同样,和孙少平相比,今日的我们是多么地幸福,能够这样去享受学习的机会,可是,又有多少学生不知道去珍惜,偌大的图书馆,藏书那么多,一学期去过几次,又翻阅过几本,宽敞明亮的教室是否用认认真真听讲的态度而取代抱头大睡。多少课余时间我们是在抱着游戏机、影碟机、手机,而不是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去锻炼我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已经成为成年人的我们,除了无法经济独立,又何时去用心体谅过父母的辛劳,去关心过父母身体健康状况?是《平凡的世界》唤醒沉睡的我,尽管孙少平不是大学生,但是,他足以成为我们大学生的标杆!
生命似乎就是一个圆形跑道,有一天,我们终究会回到那个曾经的起点。但是,有太多太多的人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要问人生的内容与精彩时,也许会彷徨,风雨兼程这么久,到底得到了什么,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没有办法告知。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和诱惑,我们是否能保持自己最真挚善良的那颗心?孙少安做到了,他不仅承担家庭,而且回报了社会。生活周围也会出现一些例子,有人会为自己的利益,逐渐走出人性的界限,遗弃了人性最珍贵的善与美。孙少安在自己富有的时候,没有忽略身边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去回馈社会。但是,今天,有多少人连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办法赡养。人间需要真情永在,尤其是亲情,时时刻刻感动着我们的,也是亲情,不管它的力量多大,永远都不离不弃。所以,不管我们以后有多少成就,抑或有多风光,谨记回报父母!
纵观著作全文,小说给我们的触动和启示无处不在,文中洋溢的平凡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想想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社会背景下,却生活得很浮躁、很消极,多数是抱怨与不满。路遥原话说:“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我感觉,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去努力,在没有资本的前提下还急于求成,结果将一事无成!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踏踏实实地走下去,相信总是精彩丰富的。更要学会珍惜困苦患难,因为它会让我们更成熟!文中说“一些人恰恰因为苦,而留恋受过苦的地方”,所以让我们踏过每一道坎,体验每一次经历!
《平凡的世界》就在感动中结束了,不知道为什么,很想哭,不是因为有什么悲哀的事情,而是因为某些东西、某些事情、某些责任、某些情感……
作者简介:
孙伟豪,男,来自山西省太原市,毕业于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自动化系。高中时期获山西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山西省数理化杯数学一等奖,山西省数理化杯化学一等奖。
母校寄语:
感谢我的母校山大附中。高中三年,她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做人的品质与处世的原则。从这里起航,我们拥有了过人的素质。
来到清华,依旧想念在附中的那些岁月,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高中的三年,把握住在附中学习的大好条件,我在清华等你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