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杜威的实用主义
本研究的第二步是转而讨论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有威廉·詹姆斯、C.S.皮尔斯和约翰·杜威。实用主义主要专注于人的实践和体验,而不是抽象的理论。在本节中,笔者着重于杜威(1859—1952)的文字,因为他的思想非常切合技术、工程及设计,并已成功运用于这些领域。
很多设计领域的人都熟悉杜威有关经验和美学的理念。杜威的理念也出现在舍恩(Schön)的反思性实践概念中,舍恩借以讨论专家将实践和反思相联系的方式。另外,使用杜威的理念来讨论协同设计,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关联,并可以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这与杜威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杜威看来,哲学是开发工具的一种方法,人们可以用它来应付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他致力于“哲学的复苏”,使哲学“不再是处理哲学家的问题的工具,而是成为哲学家处理人们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杜威的实用主义有两大主题:一方面,它着重于人的具体实践、个人经历和实践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旨在促进合作、增强能力、改善现状。这两大主题将在以下章节中简要讨论。
3.1 实践、体验和知识
杜威区分了“粗略的、宏观的、原始的事物”的直接经验(即作为“最小化的偶然反思的结果”的体验)和对“精细的、派生的、反思对象”的间接经验(即“持续、规范的反思探究后产生的”体验)。此外,杜威提倡“实证方法”,反复实践(直接经验)与反思(间接经验),从而获得实践知识,一种来源于实践并可以运用于实践的知识。另外,杜威认为,知识应该是“特定的”或“或有的”,这有别于传统哲学或主流科学。传统哲学和主流科学通常认为,知识是“普遍的”或“必要的”。
杜威认为,“思维和行动都只是同一过程的两个名称,即尽我们最大所能穿行于宇宙的过程,而宇宙充满偶然性”; “知识是活动的副产品:人在世上做事,做事又让人学到东西,如果人觉得该东西有用,就会把它带到下一个活动之中”。斯坦伯斯和范·德·卢格特(van der Lugt)等人也根据设计体验,就知识的产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3.2 沟通、合作和变革
杜威相信,“某一时刻存在的具体状况,无论好坏,都可以得到改善。”他强调将人的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作为共同带来积极变革的方式:“语言的核心不是‘表达’既定的事物,更不是表达既定的思想。语言的核心是沟通,是在有合作伙伴的活动之中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每个合作伙伴的活动都会受到伙伴关系的影响。”这种参与式的沟通、合作和变革不同于传统哲学或主流科学的“旁观者知识概念”,这种概念是指对外在的现实和稳定的事态的描述。
杜威所倡导的是这样一种过程:人们可以通过一起反思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来进行交流和合作,可以提高和改善自身或他人的境遇。这种“改良动机”可以在帕帕克(Papanek)和马格林(Margolin)的作品中找到,在本刊近期的本斯(Bonsiepe)、董(Dong)、纽斯马(Nieusma)和欧斯特拉肯(Oosterlaken)的文章中也能找到。
杜威视知识为工具,认为知识应该关注于探索不同的未来,增进交流与合作,促进积极的变革。这些关键主题也是协同设计讨论的主题,这一点使得杜威的理念与协同设计研究特别相关。
通过杜威的探究概念,实践、经验、知识、沟通、合作和变革等主题紧密交织在一起。杜威倡导组织共同探究的过程,在此人们共同探索、讨论并界定问题,同时共同探讨、制定和评估可能的解决方案。通俗地讲,他设想的探究过程始于充满疑问的情境,通过富有成效地结合实践和思考,再到决议:“探究是不确定的情境有管理地向……统一的整体的转变”。在这样一个探究过程中,其目的不是为了形成普遍知识来表述外在的现实,而是使人们能够一起共同探讨、尝试、学习,并使变革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