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传统聚落与建筑形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传统聚落与建筑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主要空间产物,其形成、发展、演化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要素息息相关。本书尝试从环境适应性视角展开研究,旨在对晋中传统聚落与建筑形态的外显表征、历时演化、类型辨析等问题进行阐释,辅以田野调查,分析和归纳其形态模式。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和第二章对基本理论和环境要素进行阐述。该部分将建筑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与适应性理论相结合,对环境适应性、传统聚落、晋中地区、形态模式等概念进行诠释。在探讨聚落形态与外部环境的层级和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梳理晋中传统聚落的物质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说明环境要素的地区性分异和导向作用。

第三章至第五章进行实证分析。聚落形态由空间形态和社会形态构成,前者又可分为整体形态和建筑形态。首先,提炼中国传统空间的构形方式,结合晋中地区特有的环境特征,分别对平原和山地环境的传统聚落进行样本解读。应用类型学的方法,结合拓扑空间和可视化分析,将晋中传统聚落的整体形态分为主动式、受动式和综合式三类,分析各类形态的演化趋势和结构特征。其次,对聚落建筑单元样本进行历时性分析,总结建筑形态的单元构成、空间秩序和聚合方式。此外,对传统聚落的社会组织演变、等级规模分布和多向度拓展进行分析,以人口变迁为参照,总结传统聚落的社会形态表征。

第六章进行拓展论述。对聚落整体形态、建筑形态、社会形态进行总结,并对传统聚落与建筑形态的结构性和地区性特征做进一步探讨,利用形态模式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维度的聚落问题进行解读,尝试回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传统聚落与建筑形态研究兼具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尤其在城镇化趋势加速的当代,聚落环境、建筑空间与社会生活面临多元冲击,物质形态的消解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当代建成环境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综合研究,有助于对聚落与建筑的更新发展、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传统聚落与建筑;晋中;地区性;环境适应性;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