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学习电影化叙事方式
经常能够听到这样一个词语:“电影化的叙事”。
这代表什么意思?它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我们通过分析短片里的几组镜头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
本课列举的所有案例都是“电影化的叙事”的一种表现形式。
案例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分析它们的方法却是相同的:把镜头拆分成文字,以表格的形式重新排列它们。区分出形式上的种种变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镜头的语言逻辑,最终学会用镜头讲故事的方式。
在《钢琴师》中的这个回忆段落里,调音师向经理回忆自己的经历,使用倒叙的方式,把调音师在一个跳舞的姑娘家里发生的事件重现出来。把这个段落里的每一个镜头还原成文字,如下所示,我们会看到一段描述事件非常具体的文字,这是拉片对我们提出的第一点要求。
一个金色头发的女士,背对着镜头,拉下右肩的吊带,转身向后看;
一支白色的手杖靠在钢琴上;
姑娘微笑着转回身,低头解左边的吊带纽扣;
裸露的双脚站在木质地板上,黑色的裙子从上落下,左脚向前迈步,右脚跟上。
影片中姑娘认为调音师是一个盲人,眼睛看不见,所以对他没有任何防备,在他弹钢琴的过程中脱掉衣服然后跳舞,如下图所示。
姑娘背对着镜头脱衣服,是人固有的防备心理;她转过头看,以再次确认了调音师是一个盲人(镜头:一支白色的手杖靠在钢琴上)后,脱掉自己的裙子。
通过拉片,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物心理的活动都通过具体的画面展现出来。使用画面和角色的表演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某种情绪,就是镜头的语言,也是电影化的叙事方式之一。
写出具有画面感的文字,这是拉片的第二点要求。
《钢琴师》中的回忆段落
调音师用自己的演技(假装盲人)取得了信任后,这个事件成为调音师向人炫耀的一种资本,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成功。
我们再来看一看,影片是如何表达调音师这种成功的感受的。
他浑浊的眼睛盯着屏幕,一半脸有光,一半脸在阴影中,弹钢琴,虚化的前景穿内衣的女士在跳舞,从画右旋转到画左;
他弹钢琴,表情有了变化,微笑;
女士从画左旋转到画右。
那种胜利的喜悦是通过具体的画面(浑浊的眼睛、微笑、一半脸有光)呈现在观众面前。经过对画面进行分析,可了解导演是通过光影和演员的表情实现这种情绪的传达。
画面具有人物的情绪属性,这是拉片过程中的第三点认识。
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是整个故事发展部分的一个小事件。
调音师最终说服经理让他认可自己继续假装盲人去客户家里调钢琴,事件过程如右图所示。
两人在咖啡馆里展开对话,对话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回忆段落。
通过节奏曲线我们可以看出该部分的节奏呈持续上升状态。
最终主人公说服经理,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