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韬:离不开集体的“特奖”
• 郭宇韬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11级本科生
“我觉得我最终能获得这份荣誉(特等奖学金),与集体始终是分不开的。”集体,是我们采访郭宇韬时,他提得最多的词之一。
郭宇韬所在的土木系结11班,充满了“技能各异”的小伙伴:有期末去老图书馆为自习团占座的班长,有文能学霸且擅长打游戏的技术宅,有能参加各种体育赛事的“运动天团”,也有将结构设计大赛奖品塞满寝室中厅的“多路战队”,以致他参评特奖之前,班长半开玩笑地对他说:“我们班什么都不缺了,就缺一个特奖。”因为,“特奖”对于他们,象征的是集体的成长和努力。
集体:成长从这里出发
“你和你的周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采访中难得的沉默间隙,郭宇韬整理了一会儿思路,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似乎是他固有的思维方式,总是把他人的故事与意愿纳入自己的思考中。在采访中郭宇韬也笑谈:“当初自己做一个决定,要咨询身旁的好多人。有时一些学长都被自己问烦了,但是始终告诫我一句,‘我不能替你做这个决定’。”
在某种意义上,郭宇韬就是这样的“集体主义者”:“我觉得绝大部分情况,集体的意愿与个人的意愿都不是相悖的,那自己顺从一点又何乐而不为?” 郭宇韬的家乡四川省仪陇县,是朱德和张思德的故里,这种红色情怀早早就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小学时我们每年都要写的一篇作文,材料就是朱德种的两棵树,一棵是院子里的桂花树,一棵是门口的皂荚树。”
与许多同龄的孩子相比,郭宇韬早早过上了“集体生活”。初中自己去市里读书,只能借宿在老师家中,离开了父母,郭宇韬开始很不适应。“而且当时处在叛逆期,现在想起来真是既幼稚又让人怀念。”一番“跌跌撞撞”过后,他发现,朝夕相处的同学慢慢成了“家人”。
一提到那段时光,郭宇韬在采访中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但是,他却突然严肃起来,讲起和同学一起经历的汶川地震。“地震来了,我们很恐慌,一起跑,楼没有垮。”
高中他来到重庆市巴蜀中学,做了班长。在大学的第一年,他主动竞选成为了结11班的团支书。在与集体“日久生情”的日子里,他兢兢业业,甘之如饴。
“自己对这份社工有着前所未有的认真”,为了不负集体的期望,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班里,郭宇韬甚至特意退了一些必修课,“我把50%的精力都放在团支书这份社工上了。”团日来了,他翻出以前听讲座时记下的老师的电话,亲自跑到老师办公室里去邀请老师,甚至还专门录了一首《土木之歌》;素质拓展来了,作为大一“小鲜肉”的他就申请到了数目不小的校级素质拓展资金;在交流之余,集体还风风火火地骑行到天安门看了一场升旗;甲团来了,他连睡觉都在想点子,最后做的视频感动到“连机器也出了bug”,大家看视频的时候都听哭了。
做出这样煽情的视频的郭宇韬很“感性”。“他非常热爱这个集体。”他的室友李在上仍能清楚地回忆起曾经的点滴,“我清楚地记得,当班级足球队第一次出线时他的那份兴奋,感染了班里的许多人。他真的是把班级放到了心里。”
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在全系的甲团评估中总分位列第一,且获得了“校优良学风班”这一称号。这对于一个由大一新生组成的班集体,几乎是可以获得的最高荣誉。
但在郭宇韬的眼中,最让他骄傲的不是各种班级荣誉,而是班里团结的文化。这一传统也延续了下去。每遇到集体活动,班里同学都很容易召唤,“别的班都很羡慕”。
“大三时跑马拉松,年级里有10多个人参加,我们班就有10多个。”郭宇韬笑。而对郭宇韬来说,自己的最大成长,始终是从集体出发。
尝试:做世界的体验者
“我要做世界的体验者。”正如郭宇韬在特奖答辩上所说,在清华的三年里,他确实尝试了很多。
因为学科特点,土木系的本科生在从事科研时,相对其他专业来说很难取得显著的成果。一开始,郭宇韬并没有把志向“锚定”在科研上,而是在大学里先体验世界的各种可能。
“大学过去这三年,你有没有什么遗憾?”
郭宇韬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还真没有什么特别后悔的”。
后来还特意补上了一句,“我心态比较好”。
郭宇韬自认为最大的挫败,是他组织的团队在第十九届结构设计大赛上的失利。他的队友李在上这样形容那段难以忘怀的时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不知熬了多少夜,做了多少模型,那一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外,基本都奉献给了比赛。然而最终的比赛结果让我们都始料未及——结构垮塌,没有成绩。”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他和他的队友并没有统一意见。他和一名同学是“激进”的尝试者,想要挑战“第一”;而另外两名同学则相对“保守”,觉得“争第一”风险太高,稍有闪失,满盘皆输。但最终他们选择了前者。
似乎那时的郭宇韬第一次有了遗憾。在特奖答辩上,他特意用“垮了”形容这段经历。话音掷地,本来有限的答辩时间寸秒寸金,他却停顿了一会儿,好像回忆起了什么。
但现在看来,那已成为一段宝贵的回忆。郭宇韬在朋友的帮助下,很快振作起来。“对于体验者来说,心态一定要好。”
“心态不好的当不起体验者,也会频频后悔。对一件事情有感觉不敢去做,那就会因错过而后悔;不敢坚持做事情,就会因为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而后悔;不敢有多种体验的比较,就会因没有方向而后悔。”郭宇韬如是说。
所以郭宇韬不后悔。
因为父母都是公务员,所以郭宇韬曾对与公务员相关的学习方向有所关注。他在大一选了中国政府与政治的课,听了一些关于选调生政策的讲座;大二时,在辅导员程曦推荐下,他参加了“启·创”计划,和美院的孙洪枫(2013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进行一些尝试,曾经参与到“青藤校园文化”的创业项目中,尝试写一些商业计划书。
“我后来发现,在大学阶段更需要做一些稳扎稳打的事,创业需要年轻的激情,也需要厚积薄发的一点‘疯狂’。”在诸多的尝试中,郭宇韬也不断尝试着对自己有更深的理解。
也是这一学年,郭宇韬的成绩从大一的年级第八名上升至年级第一,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为他进行开拓与再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郭宇韬来说,尝试仿佛就是握着手中的箭镞不断瞄准的过程。只不过,现在手里握的那支箭终于有了大致的方向。
结构领域的课题,对于本科生十分困难。刚上大三的郭宇韬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科研相关的培训,但为了适应科研需要,他几乎全部通过自学积累了相关知识与技能,就连老师也建议他采取“尝试与了解”的心态。
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郭宇韬关于“屈服后强化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的论文在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抗倒塌大会上发表,他作为唯一的本科生参与了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报告。他的团队计划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形成SCI文章。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加有智慧,但这种智慧和年龄没有直接联系,和他的经历有关系。”所以,郭宇韬希望在更年轻的时候去体验更多的事情,这样看来,他的生命就算“延长”了。
认同:影响自己,影响他人
也许,就像所有追寻人生意义的智者会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一样,郭宇韬也在采访中自我追问:“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外系同学来说,我可能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是一个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的人,是一个各方面都做得很好的人,是一个很牛的人,也是一个比较高冷,不经常在微信、人人灌水的人。”
“对系里的学弟学妹来说,我是一个学长,是一个做事情很负责的人,是一个只要发短信、发邮件都会很快回复的人,是一个关心他们的人。”
“对高中同学来说,我是一个很爱拼的人,是一个很讲哥们儿义气的人,也是一个比较贪玩的人,一个重感情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忙的人。”
“对班里同学、对室友来说,我是一个‘没有下限’的人,我们像是亲人,无话不谈。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清华同学,经常‘求别黑’。”
而室友李在上对他的评价则提升了一个高度。“他是一个做事很专注,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性格开朗,喜欢唱歌和弹吉他,写东西有点小文艺的人。”
“高度赞扬”之后,他的室友也善意地“黑”了他一把:“不过他‘逗比’的事情蛮多的。”
这些“逗比”事多到无法一一列举,不过总是在郭宇韬身上重复上演:他会在路上“秀车技”,但结果是失败,导致差点摔倒;他经常出了宿舍落了东西,只能又往返数次,被室友笑谈“韬哥又回来了”。
“要说丢U盘,估计也是发展到病症晚期了。”郭宇韬说到这儿,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连续丢了三四个U盘之后,郭宇韬最终选择将其挂在钥匙扣上,本以为可以一劳永逸。不过有次没骑车直接去坐了地铁,把U盘和钥匙一起忘在脑后,只能委托人把它们寄过来,“确实蛮拼的”。
不过,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语速很快、看起来很阳光的大男孩,也有为自己的“认同”而困惑的时候。“或许,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了解都不够吧。”
“从心底说,我确实想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郭宇韬很坦诚。与集体共成长,他曾用这样的信念影响了自己近十年;但是他也希望,自己有力量为他人的成长做一些什么。
“一开始觉得,我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引导那些身旁‘偏离正轨’的人,或是沉迷网络游戏,或者不热衷于集体活动。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个能力去真正改变一个人。改变是困难的,而且如果他自己不愿意改变,旁人只能束手无策。”所以,郭宇韬也逐渐将“改变”转为“影响”和“关心”。
郭宇韬在微信朋友圈2014年12月共发了21条动态:14条关于土木系和结构设计大赛的推广信息,2条校歌赛宣传的转发,剩下的都是老师同学“友情转发”的信息。他一直有着这样的期望,通过自己所做的点滴,让周围人“心胸豁达,更加开心”。
他也喜欢和大家待在一起的感觉,“一起聊天,一起做事,就感觉很开心”。“但是,要首先‘做好自己’。”郭宇韬说。
郭宇韬的心里仿佛装着一颗小太阳,一直在发出温暖发出光亮。“影响自己,影响他人”,简简单单八个字,是他一直追求的信仰。
如今,郭宇韬已经选择在土木系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安心科研,厚积薄发,郭宇韬一定能够开创属于自己与他人的“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