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非遗传播应该多措并举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走到基层的一线,访谈权威专家,及时发掘新闻点,采写大量的报道,形成很多内参。在报道中,我们不断将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将国家有关非遗的重要方针政策,包括《非遗法》和联合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上述的这些认识,通过讲故事、讲事实、讲变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广大读者,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例如,非遗司开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一开始,社会上有争议,甚至质疑。针对这一情况,2016年,我们的记者在深入采访传承人代表,与非遗司的深入交流基础上,推出了深度报道《传承人怀揣艺术上大学》,让传承人自己讲故事,让专家谈思考,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同时,记者还持续关注研培计划的进展情况。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人民日报》也刊发了《重返校园,寻找非遗新可能》一文。从各级各类读者的反馈上来看,这些宣传报道使得广大干部群众对非遗的认识逐渐清晰,对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热情也逐渐提升。许多“90后”和“00后”也加入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行列,为非遗“活起来”贡献着重要的力量。

从积累的非遗报道经验来看,要想讲好非遗、做好非遗传播的文章,必须做到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去了解非遗。

(一)要讲好非遗故事

非遗并不是抽象的,而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我们的记者必须要深入生产和生活一线,寻找和发现技术精湛、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对他们的事迹,我们舍得拿出版面,通过生动的人物通讯、综述等形式进行大量传播;在传播当中,我们更要注重挖掘那些能适应时代变迁、对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型。例如,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陆光正,他既根植传统,又推陈出新,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的魅力;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使蓝印花布由农村的土布逐渐转化为现代的装饰品,让蓝印花布成为中国元素的一个代表。这些传承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让非遗“活起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通过这些报道,我们让全社会了解到非遗不是没落的,不是过时的,它是活着的、绽放的,是有生命力的,它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精准扶贫而言,很多案例都是非遗扶贫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的宣传,强化了传承人的自我认同,激发了传承人的发展信心,同时也展示了非遗的发展潜力。非遗传承不是雨打风吹去,而是姹紫嫣红时;不是后继无人,而是正需要人才辈出,并期待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

(二)要发力重要节点

新闻报道要把握好“时”“度”“效”。对于媒体来说,特别是对于《人民日报》来说,我们不能像《光明日报》一样每日报道文化、报道非遗。我们会选择春节、端午、中秋,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活动来报选题,让全社会聚焦非遗的重要时刻。这样的宣传对于《人民日报》而言,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为了进一步让非遗宣传更有声势、有看点,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前,我们和非遗司共同举办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座谈会,邀请非遗相关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刊发专家撰写的署名评论,并进行整版报道,引发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和积极评价。2018年的“遗产日”之前,我们又邀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撰写文章,并对“遗产日”推出的非遗影像展、全国曲艺周、非遗服饰秀等进行持续报道。“遗产日”之后,我们对四位专家介绍非遗保护新情况、阐述新思考的内容进行了整版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先生在为我们写的《非遗保护还需多些契约精神》一文中提到,在非遗保护当中,政府和保护主体之间必须有一种契约精神,即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或个人如果不能信守承诺,就应实施退出机制,将其从名单上删除掉。该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和强烈的认同。高丙中教授也提出,要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现代国家建设的完整价值和真实潜能的积极影响。这些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对读者也很有启发。《人民日报》对四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整版的报道,真正做到了有规模、有声势。

(三)要配合重大议题

非遗传播要配合重大议题。例如,2020年要完成的“脱贫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目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还要扶文化。非遗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它能够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的内在能力。往往越是贫困的地方,非遗元素就越多。通过我们的挖掘和报道,促进贫困地区的群众产生内在动力,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积极地创设议题,进行深入采访。比如,我们曾刊发过《非遗扶贫,鼓起群众信心》的报道,该报道在文化领域产生较好影响。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关注这方面的工作,在非遗的扶贫、文旅的融合方面多做文章。

目前,《人民日报》在非遗传播方面主要借助传统媒介,新媒体也有所涉及,如人民网也有专栏做报道。但是,《人民日报》对于新媒体的利用远远不够,下一步,可以探讨并借助更多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


(1) 温红彦,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