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节目形态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融合直播类视频新闻解析

视频新闻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影像、声音、字幕、图表等多种手段,迅速、直观地再现或同步还原新闻事件。现场直播是最能发挥这一优势的传播形态。从工作涉及面之广来看,直播是最具有融合特点的视频新闻。即使是当前把传统电视、智能设备融合到一起多渠道同步、交互进行的直播,在生产形态上也主要遵循传统电视的直播规律,主要是在播出形态上有所变化。

世界范围内,早期电视直播一般都用于重大的媒介事件或国家的政治活动之中,如“登月计划”“日本皇室婚礼”。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的。1984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直播建国35周年庆典活动,1987年3月,中央电视台对“两会”的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并将中外记者招待会实况录播。1996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从录播改为直播,虽然是演播室直播,但也宣告了直播时代的悄然来临。现场直播走向成熟并创造首次辉煌的是1997年,这一年被称为“直播年”,主要开展了“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柯受良驾车飞跃黄河等直播活动。2003年是我国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重大突破的一年。3月20日至4月20日,中央电视台对伊拉克战争实施了直播报道,电视新闻直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频道以直播为特色,成为直播常态化的标志性事件。

如今,随着互联网、数字等技术的普遍融合式应用,直播几乎成为各类媒体在新闻资讯传播方面的“标配”,基于互联网的直播也发生了一些形态变化。

一、直播类视频新闻的基本含义

(一)现场直播的形式

现场直播是在新闻现场直接播送反映新闻事件的图像和声音,从而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和播出与受众的收看同步进行的一种电视节目播出方式。通常,直播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演播室直播。主要是新闻节目直播在演播室播出,即节目的制作与播出是同时进行,是相对于“录播”的一种播出形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直播。它与录播的不同之处在于时效性的提高,录播节目的制作过程与播出分步,一般要求在播出前完成所有节目的制作与合成。而直播则不同,其截稿时间就是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可以做到新闻的随到随播,使新闻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

(2)现场实况转播。现场实况转播是对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进行忠实记录与传播。与演播室不同的是,现场实况转播是将报道地点从演播室转移到事件现场。这类转播通常没有主持人或现场记者,是对过程的录制及同步播出。比如,“两会”开闭幕式直播、记者招待会、文艺晚会等。

(3)现场直播报道。现场直播报道是对在新闻现场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的图像声音和记者的报道转换为电子信号直接发射、即时播出的一种报道和播出同步进行的方式。这类直播报道通常包含现场报道和直播特别报道两种形式。

(二)现场直播报道的特点

现场直播报道作为最能体现视频新闻特性与优势的一种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1.现场感

新闻现场是直播报道的支点,没有现场就不可能进行直播。现场既是新闻发生和新闻采集的地点,又是观众目光关注的焦点,因此,现场应该是整个报道的着力点,占据报道的首要位置,形成报道系统的主干。在实际报道中,现场往往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包含了与新闻事件和报道主题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地点,通过多点呼应表现主题。

例如,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直播中,进行了多点直播,除直接聚集事件空间——莫斯科世贸中心国际奥委会全会现场,也将镜头延伸到国内外多个地点。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观众的期待变成现实时,场内场外、国内国外的中华儿女群情振奋、欢呼雀跃。同时,电视画面在国内各个城市的欢庆场面中切换,这时的现场已经跨越了国界,申奥成功的消息和欢腾的现场感染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2.动态性

现场又是富有动态、千变万化、充满未知的,同步传送现场动态是直播的主要特征之一。直播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最终揭示事件的结果,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带领观众走近现场、体验过程。“9·11”事件电视直播时纽约的世贸双塔在亿万电视观众眼中相继倒塌,在更早一些时候收看直播的观众中,观众甚至看到第二架飞机撞向世贸南楼的全过程,这种电视直播史上前所未有的经历把观众牢牢地锁定在电视机前,随着这起事件的变化发展,观众的心也一起跌宕起伏。

3.冲突性

人类天生的好奇心让观众对于充满故事性的事件有强烈的关注欲望。在做视频新闻直播的时候,一定要突出新闻事件中的悬念、冲突和戏剧性元素,从而激起观众强烈的收视期待。虽然直播不能像录播那样精心编辑、集中展示,但是直播中的现场同步拍摄、不加修饰的画面以及同期采录的声音却能够让观众全面、立体地感受新闻现场。一些特殊的拍摄手法和特别机位镜头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获得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

4.悬念性

一般来说,对于观众,越符合预料的事件越引不起他们的收视兴趣,而充满未知性的新闻事件就非常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直播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本身就蕴含着不可预料的变数。现场直播是将不可预测的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同步传播给观众,它所产生的新鲜感和悬念始终给观众以强烈的吸引力,充满悬念性是直播报道最大的看点。比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汶川地震到底有多少人受灾?”“通往映秀镇的道路能否如期打通?”“受灾的百姓能否得到妥善安置?”“还会不会有余震?”“其他地方有影响吗?”等,这一系列疑问造成的强大吸引力会把观众锁定到电视机跟前,在这种情况下,收看电视直播成了大众的最佳选择。

(三)直播类视频新闻的要素分析

现场直播报道的表现元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是要素设计的重点。

1.事件现场

现场应该是整个直播报道的着力点,占据报道的首要位置。表现好事件现场是直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主要应当把握以下三点。

(1)全息传播。运用多机位、多角度同步展现同地或异地的时空,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集中、放大和组合,使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更为本质的东西得到更快捷、直观、生动、充分的凸现。现场直播中的“现场”并不是事件现场的“拷贝”,它是经过记者、摄像、现场导播等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价值标准以及业务标准进行选择、编辑、组合而后形成的新的“现场”。

(2)控制节奏。在直播报道中要善于把握好报道的节奏,对信息进行有层次、有起伏的控制,这样才能避免观众产生感官疲劳,才能使观众保持兴趣,锁定频道。一方面,突出重点,善于在现场众多机位镜头之中选取最有价值、最能满足观众信息需求的画面。另一方面,注意节奏,适时利用演播室和多样播报方式巧妙避开乏味冗余的过程。

(3)深度开掘。在传播事实的基础上,结合直播中镜头前发展场景进行现场述评、专家点评等声音也相当重要,叙议结合,既情趣相生,又能简明扼要向观众解疑释惑,帮助他们分辨是非。比如,香港回归大型直播的主题是:洗刷百年国耻,维护国家主权。直播中,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入港的画面,现场记者出镜有感而发:“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就在我的身后,就是大家熟悉的邓小平的巨幅画像。在这个画像的上面,有一句话叫‘坚持党的路线方针100年不动摇’。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关于香港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一句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就是‘一国两制50年不变’。这一句话,给很多香港同胞吃了定心丸。”丰富而生动的画面,成为就事论理、以理评事、因势利导的绝佳时机,其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强。

2.演播室

作为现场直播节目的一种表现元素,演播室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型现场直播节目中,演播室就是一个直播的调度中心,担负着组织协调的功能。在现场直播的整个进程中,演播室主持人是传播信息,协调整体工作的枢纽。主持人要即时播报事件现场信息,及时联络现场记者报道,适时组织现场新闻评述等。演播室中嘉宾可以是新闻当事人,也可以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还可以是新闻评论员等。嘉宾的设置可以丰富节目形式,提升节目品质,提高节目专业含量。

演播室一般设置在室内,主持人坐在演播室介绍相关信息,然后切入事件现场信息。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之后,演播室的环境设计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形式也灵活多样起来。节目直播开始选择与事件现场紧密相连的演播室,从而使观众始终能够感受到现场氛围,而且由于主持人与嘉宾身处现场,使其发言评论显得更具可信性与真实性。1997年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央电视台在对截流进行直播时就将演播室设在了离龙口200米处江面上的一艘船上。演播室的设立还呈现出一种以节目为中心、为节目效果服务的趋势,朝着多样化、灵活化、风格化的方向发展。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中央电视台4套推出了7个多小时的“嫦娥奔月”特别节目,启用了600平方米的演播室,在设计上大胆突破,宇宙、星空、月球车、太空人——所有的道具使用都是力图营造“身处月球谈月球”的超时空氛围,整个设计营造真实、生动的月球氛围,让观众在感受中国航天发展的同时与“嫦娥一号”一起展开一次奇妙的探月之旅。

3.现场记者

现场记者要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尽快地分析现场,迅速地对事件做出归纳和判断,理清思路,抓住现场的本质,确定报道的重点,捕捉最能体现本质的人物及其活动、事件的场面氛围,以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内涵。

现场记者要有精彩的解说能力和独到的提问能力,以现场目击者的身份向观众描述所见所闻,还应从现场直播的要求出发,注重在现场一次性提问中准确到位。比如在香港回归直播中,面对彭定康离开港督府时,彭定康的轿车临行前在港督府绕场三圈,现场记者将汽车转动的具体形象和历史车轮的抽象形象巧妙地联系起来,其解说别有意味:“历史的车轮不会在原地转圈。”

现场记者要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和即兴的应变能力。现场报道和传统的录播的最大区别是现场报道会面临一系列的不确定性,而且,现场报道的信息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播出,就会对观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通过更正,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求现场记者对突发的、意料之外的事件做出快速的反应,报道中做出快速地调整,及时增加、修改报道的内容、报道的方式、采访的对象等,以适应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

现场记者要具备准确的定位能力和理性的控制能力。在现场报道中,电视记者的角色应是新闻现场冷静的旁观者。他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又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新鲜感。他应尊重事件发展和人物行为的自然流程,对新闻事件不加干预地以“第三者”的立场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

(四)直播类视频新闻的流程解析

现场直播报道的设计主要包括确立直播报道选题、拟定直播报道框架、组建直播报道系统、做好直播报道准备等四个阶段。前期策划工作对于直播报道的正式实施有着重要的导向性意义,是直播节目与观众见面并取得效果的思想机制。

1.确立直播报道选题

现场直播的首要问题是“播什么”,这就是选题。好的选题直接影响到现场直播的成功与否。在相当长时间内,现场直播几乎成为“大型”仪式或事件新闻报道的代名词。重大的政治事件或突发事件、对国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活动、群众关心的新闻事件均是直播的重要选题。选题要适合播出,报道对象应该具有现场感,具有可以用视觉化和听觉化的方式加以呈现的必要性。报道过程具有动态性,即具有一定的变化过程,比如“9·11”事件本身是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凤凰卫视在华语传媒中抓住其偶然性,持续关注,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报道内容还应该具有引人关注的兴奋点。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即“鸟巢”)钢结构施工最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钢结构卸载,令人关注:当初为什么要用钢架支撑?为什么不一下子卸载?卸载的具体环节是什么?卸载后鸟巢如何承重?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悬念,容易激起观众强烈的收视期待。北京卫视于2006年独家现场直播了这一过程,为观从一一解答。

2.拟定直播报道框架

现场直播的重点是“怎么播”,也就是如何运用电视手段将活生生的新闻事件传播到电视荧屏,这就是框架的设定问题。首先,要深入挖掘主题。现场直播也需要尽可能详尽地了解新闻事件,并对其深入细致地分析,以发掘可以展现的主题。主题的确定对于之后节目框架的设立以及节目表现元素的选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影响着节目的内容和风格。其次,确立节目结构。现场直播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线性结构和平行交叉结构两种,线性结构以展现事件进程为主,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结构,适用于表现线索单一、情节集中的事件。平行交叉结构将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内的线索平行交织在一起,互为呼应,同时将新闻事件本身与新闻事件背景相交错,围绕事件,通过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深度开掘、升华报道意义。第三,选择直播形式。直播节目的总体形态有常规报道和特别报道两类,常规报道的直播体量相对较小,适合于事件信息量相对较小的题材,如中央电视台以前的《直播中国》。特别报道是指以独立的节目形态存在,并针对特别的题材而采取特别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常适用于题材较大、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例如,2005年的“连战大陆行直播特别报道”,中央电视台联合江苏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采用台北、香港、北京、南京、西安、上海等地记者接力式连线报道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连战一行的全过程,多视角凸显了连战一行首次访问大陆所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组建直播报道系统

组建一个高效运转、配备合理的直播体系不仅有利于策划方案的有效实施、促进直播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而且能够有效保证直播的顺利完成。决策机构由节目主管部门的领导组成,对于直播报道中涉及的问题拥有最终的决定权。策划系统以原有的核心策划小组为主,在整个系统中担任着“桥梁”的作用,对现有的直播策划方案实施补充、修正,同时协调、沟通各分系统,使之更加有效运转。节目系统是直播内容的核心主导,主要包括编导(导演)、记者、撰稿、节目包装、编务等工作人员,他们负责直播过程中视听形象的呈现。技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节目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直播中视频、音频和通讯技术设备的完好运行,保证总导播与各分系统导播、导播与现场记者、导播与摄影师、导播与演播室主持人等之间联络的顺畅。此外,支援系统负责对所有系统提供公共支援,包括提供节目制作中所需资源、录制直播节目的相关资料以及提供后勤保障工作。

二、融合直播类视频新闻解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纷纷创新和运用“融合”报道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受众。通常认为融合报道的关键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报道,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受众呈现图文、视音频、超链接乃至动态变化趋势图、GPS位置信息等立体信号。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得融合新闻报道的业务流程、报道方式与单一媒介形态时代的新闻报道有所不同。究竟有何不同,目前具体的报道实践各有心得,但并无完全一致的认识。其中,国内外做融合报道实践较多的仍然是以纸质媒介为母体的网络型媒介机构,这些多样性手段实际上很大程度补充了传统纸媒形象性现场性信息不足的短板。总体看,融合式报道越来越注重新闻的现场性、传播的交互性和渠道的连接性。从视频音频呈现、动态播出和实时接收这三个元素看,融合报道与直播的关系愈加密切,融合直播类节目可谓是融合报道和现场直播的融合应用,是直播类节目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发展。

1.搭建多媒体智能平台,制造“开放互动”的视频传播新场景

融合直播类视频新闻与传统电视直播报道一样,多运用于重要的仪式性事件如体育赛事、大型会议。就接受范围的可控性看,融合直播类视频新闻与纸媒为主的“中央厨房”并不一样。如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近年来运用“中央厨房”,改变了生产环节原有的条块分割,把图文、视频音频和互动融合在一起,但在播出端依然是单向推送式的。而融合直播类视频新闻除了生产环节的多种媒体融合,更是在播出环节探索信源与受众的互动。

2016年4月24日,扬州第11届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以下简称“扬马”)举办,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进行了常规式直播,而作为地方广电的扬州台,对这次“扬马”进行直播报道,如何突出本地特色、吸引本地观众,特别是吸引新型智能互联环境下的手机平台用户,就需要与央视传统的体育赛事报道有所区别。经过研究,扬州广电决定把这次赛事报道做成“扬州人民的体育盛事”,这种盛事不仅仅是通过广播电视终端播出比赛,更重要的是让扬州人民尽可能地参与到比赛中来,并且把这种参与通过传统媒体和智能平台展示出来。这种展示,实际上是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多媒介的融合。

为此,扬州广电把电视、电台、手机等介质融合到一起,在国内首次运用H265技术,以传统电视和智能手机“扬帆App”为“双位”播出平台,全景式地直播呈现“扬马”,产生了别开生面的传播效果,提升了受众对此次赛事的关注度,当日独立的手机IP用户访问总量就超过12万次,开创了全国同类赛事融合直播的先河。

扬州马拉松比赛的现场设置在瘦西湖地区,全程覆盖了扬州最美的景点,最能展示扬州的风景特色;除了国际专业运动员参与外,扬州还有三万五千多位市民也参与了跑步,这些本地的“跑者”比专业运动员更受当地受众的关注。要让扬州群众可以通过电视观看、广播收听、手机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把扬州的地区效应扩散出去,需要突破传统单一收看电视直播的方式和体验。智能平台为此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当日7:30~11:30从比赛前期到赛事结束,“扬帆App”全程进行了直播。这次融媒体直播的方式,与传统电视直播不同,与纸质媒体的网站融合报道也不同,它需要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现马拉松赛事现场内外的扬州群众。这种展示是立体的,需要传播同一时间维度下不同空间的行为,可以说是“将视频进行到底”。这里的视频不同于传统电视的多机位拍摄画面,而是把少数的电视拍摄和更多的手机直播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电视+”的新视频场景。

扬州广电启用了8台直播车、150台摄像机和智能手机、30个高点,设置了融合直播280演播室、800导控间(电视和手机分别导控)、电台直播间、手机端直播区,电视媒体在新闻综合频道直播,“扬帆App”中开设了记者频道、交通频道、美女频道、服务频道、旅游频道等8个不同种类的直播频道,并专门开设了“扬马互动”板块,对21公里赛道全程无死角直播。

App直播的视频信号主要通过100多台分布在赛场各个角落的智能手机,去拍摄普通跑者、沿途加油的老百姓、志愿者等参与者。智能手机视频直播采用4种回传设备,通过4G即摄即传技术手段,8个频道100多台智能手机摄录的内容分别汇集到“扬帆手机直播导控区”,通过扬州广电的96189媒体共融平台进行挑选切换,成为手机端直播区的画面,然后与电视直播信号一起汇总到280演播室。

280演播室是主演播室,安设有嘉宾区,分为固定访谈嘉宾和全程陪跑演示嘉宾,主持人在演播室里一边观看手机直播视频画面,一边与电台直播间、手机直播区、嘉宾区进行多边对话,最终形成的视频信号,同时提供给电视频道和扬帆App直播。电台主持人则在融合演播室里,通过与现场记者连线和看视频解说的方式进行广播直播。扬帆App平台各个频道经过导控的信号上传到合作方扬州移动的服务器进行信号处理,再传输出去,手机用户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同步使用手机进行多角度、多镜头的随心切换、互动观看。

打造立体多样、融合展示的“新视频”场景,必须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早在前期对“扬马”赛事的预热宣传中,扬州台就在电视节目中通过演播室口播、主持人示范、屏幕展现二维码等形式,将“扬帆”App推荐及下载巧妙地融合进节目,使节目受众成为“扬帆App”下载使用者,并把“下扬帆,看直播”作为宣传语输入其中,在受众心里构建一个新型的平台形象。这次融媒体直播也体现了技术参与的重要性。扬州广电紧密联合了扬州移动、江苏云智传媒、江苏共融科技等技术单位的力量,有效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扬帆App”智能手机平台的全程、全时段4G视频直播。扬州移动公司在比赛现场全程架设了多个小型基站,与扬州台租用的4G背包一起,确保了现场100多台智能手机和数字摄像机拍摄信号能够稳定传输到移动公司的服务器和融合演播室,并为处于现场范围的移动用户提供了充足的流量与稳定的接收环境。

2.构建“连接分享”的社区关系,增强用户在直播中的参与度

“扬马”融媒体直播,探索了内容和渠道的有机结合,电视观众可以即时观看手机直播内容,手机用户也可实时观看电视直播内容,真正把电视和手机两个用户群体联结在了一起,实现了用户在哪里,“扬马”的覆盖就在哪里,扬州广电的服务就在哪里,创造出了新的传播价值。这在以往传统媒体时期是难以想象的。传统媒体时期,电视台是信息的第一发布者,用户只能单向接受不对称的信息,而融媒体环境可以让用户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生产者。此次直播,除了扬州台150个机位、一个融合直播室进行专业性内容的传播外,赛事现场的用户也把自己拍摄的现场画面和看法进行了实时分享,“扬帆App”的全国用户在互动中产生了一种参与“扬马”赛事的既视感,扩大了赛事的传播力和吸引力。后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网民观看了直播、参与了互动。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逐年增长,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两微一端”)等新兴平台迅猛发展,受众向新媒体迁移速度明显加快。以智能手机为使用端的移动互联时代,视频新闻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性,用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视频媒体只有因时而变,改变传播范式、生产流程、表达方式、技术手段、效果反馈等,才能打造生产者、传播者与用户高效运行和良性互动的三方闭环,使传播价值实现最大化。

扬州广电努力构建一个融合数字广电和智能手机用户的传播生态系统,打造了基于移动智能接口的“扬帆App”平台,把数字化的广电媒体和移动智能用户连接起来。在此次“扬马”长达4小时的融媒体直播中,通过演播室互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图文直播、电视台直播车直播相结合,形成了立体、全面的现场真人秀直播模式。在直播中,赛事报道和用户关注兴趣做到了有机结合,在“扬帆App”这个新型平台上展示了一场生动、互动的扬州群众的盛事。

这次融媒体直播实现了“双屏”传播,在现场信源的采集上,扬州广电的摄像机和智能手机的信号进入各个频道,“扬帆App”的用户也可以拍摄上传现场景象到互动社区。在观看环节,电视观众和手机用户既可以分别在电视机和智能手机这两个不同的屏幕上观看各个机位拍摄的实时画面,又可以观看到手机用户的互动内容;手机用户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扬帆App”的各个频道间来回切换观看来自不同角度的内容。从各个频道的直播镜头里,受众既看到了普通跑者中坚持奔跑的视障残疾人、精神矍铄的老年人、推着婴儿车奔跑的三口之家,也看到了为跑者加油助威的当地普通百姓,还看到了在各个点位进行保障的公安、交警、医护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这些在以往传统体育赛事电视直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信息,恰恰成为这次赛事直播独特的内容。

这些成为别人镜头中风景的“扬马”主角,也在用自己的手机记录自己或者其他人的奔跑身影、精彩瞬间,上传到“扬帆App”的两微一端。在为融媒体直播专门开设的“扬马互动”论坛中,跑友们发布与“扬马”相关的文字、图片、自拍视频,其他用户实时进行评论、转发、点赞等互动。据不完全统计,赛事期间用户实时互动留言与上传现场照片和短视频达到3万多条,构建了属于用户的“我的扬马”。这些内容,也成为电视直播中主持人互动内容的一部分,增强了融合直播的乐趣。

3.彰显超本地化的理念,强化“参与、共享”的沉浸式体验

智能互联环境要求在媒介融合创新方面,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为用户搭建可以互动讨论的社区,一方面依靠优质的新闻产品来吸引用户;另一方面也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参与、共享”文化,让用户在内容生产传播中收获深度体验,提高参与的可能性,增强用户黏性。

“扬马”融媒体直播促使用户沉浸到“扬帆App”智能社区,与专业电视媒体一起制造和完成融合直播,在构建与传统赛事电视直播所不同的深度体验方面,探索了融合环境下新型视频媒体“超本地化”服务的理念。这种“超本地化”,是基于当前社交网络化和按需服务的趋势而产生的,它依赖于用户的地理位置进行按需服务。

直播中,主持人深情讲述“扬马”10年的往昔,让受众能在历史脉络中感受这项金标赛事的不平凡;在往届精彩画面VCR里,受众也能看到跑者澎湃的参与热情以及幕后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几位跑者故事VCR的展示,也为直播增色不少。对现场跑者的随机采访,无疑为此次“扬马”精神提供了最动人的注释——我参与、我快乐,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直播中的航拍镜头、跟拍镜头、100多台手机镜头,以及个别景点的风光VCR,都让受众领略到了扬州风景如画的城市风貌。直播中还穿插了关于扬州饮食文化和早茶文化的介绍,成功塑造了扬州崭新的城市形象。电视直播中,演播室还创新性地搬入两台跑步机,一位青春靓丽的女孩和四位身体肥胖的男子全程不停陪跑,主持人和嘉宾穿插进行点评,分享五位跑者的奔跑心得,从某种程度上把场上的火热气氛平移进了演播室,点燃了受众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