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字词解释
滞: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
属:恰逢,正当。
高风:秋风。
写作背景
这首诗疑作于咸亨二年(671年),诗人旅居巴蜀时所作,诗中写客居异乡逢秋,见草木凋零而起思归之情。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更何况秋日风寒,黄叶在漫山飘飞。
赏析
唐代诗人王勃出生于山西绛州一个有名的书香世家,他天资聪颖,从小就能写诗作赋,诗文构思极为巧妙,诗情意切,被称为神童,所做的《滕王阁序》为千古绝唱。
王勃少年应试及第,得以授官,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官员。沛王李贤闻王勃诗名,十分看重他,便让他在自己府内任职。那时的王勃,年未弱冠而有如此际遇,真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着自信与豪迈。
当时宫廷盛行斗鸡取乐,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戏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鸡,以此为沛王助兴。谁料这篇文章无意中触碰到了皇族中皇子争斗的敏感神经,唐高宗阅后龙颜大怒,认为王勃此文是挑拨诸王兄弟之情,立即下诏废除王勃官职,当天便将其赶出沛王府。
看着自己的仕途之路就这样被一纸不明不白的召令毁了,王勃哭笑不得,其实那篇檄文本是游戏之作,并无挑拨离间之意。王勃的心情差到了极点,满腔的悲愤与不平,犹如从高高的山崖跌到了谷底。受到这样的打击,他不禁感慨世事苍凉。公元669年,仕途失意的王勃带着满腔郁闷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开始了将近三年的蜀中漫游生活。
蜀中林壑尤美,山幽深而秀丽,水清澈而温柔,竹林潇潇,青松翠柏,随处可见。王勃游山玩水,寻幽访胜,与清风白云、绿树飞鸟相伴。他时而泛舟湖上,临渊垂钓,时而与蜀中好友相约,煮清茶,饮美酒,酬唱交往。许是受了山林的感召,王勃融入自然,与山水真诚相对,渐生淡泊之意,不想再纠缠于纷扰世事。在蜀期间,朝廷曾派人征召王勃,王勃不愿再以文名受召,称病婉拒。
在蜀中虽有美景相伴,但离家万里,逗留愈久,王勃的乡思愈浓,愈觉得孤寂。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又是一年深秋时节,天气渐渐转凉。一天下午,王勃独自一人走入山中,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间小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最高峰。
王勃抬头仰望,万里晴空碧蓝如洗,一尘不染,鸿雁们排列得整整齐齐,从天空中飞过。大概这鸿雁是从北方的家乡飞来的吧!王勃想起了远方的家乡,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不知家乡的亲人们此刻正在干什么。很久没有陪伴家人,王勃心中不免一阵感伤与失落。
站在高山之上,王勃俯瞰长江之水,只觉得脚下如烟霞在流动,而平时滚滚东流的长江,此刻在他眼中也好像滞留不前,原来浩浩荡荡奔流的长江此刻也在为自己的长期滞留而伤心悲痛。王勃怀念故乡,心中悲愁不已。
傍晚的阳光斜斜地照射下来,天边的晚霞红得刺眼,润染着满山枯草老树,鸟儿成群结队地飞入山林中,砍柴的樵夫哼着山歌回家了,王勃心想,我也该回家了。于是,他转身下山,无尽的风景,无尽的心绪,随风飘荡。
秋山色彩斑斓,在晚霞的照耀下,更显夺目,大片大片的枫叶红得像火,银杏叶子金黄金黄的,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树,在秋风的号召下,纷纷从枝头飘落。秋风萧瑟,黄叶纷飞,王勃心中感到一阵凄凉,踩着满地黄叶归去。
他经常与山中的道士一起谈经论道,煮酒烹茶,引为知交。
如今秋风送寒,秋雨绵绵,不知道山中的朋友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