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人工磁铁矿
我国的铁矿储量虽然很大,但是其品位低,绝大部分为贫矿,占总量的97.5%(见图2-5),其中弱磁性的褐铁矿和菱铁矿占30%左右,极度难选,大部分没有回收利用,导致我国菱铁矿和褐铁矿资源的利用率极低。
图2-5 中国铁矿资源品位分布图
实践表明,对菱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而言,常规选矿工艺无法有效处理和利用该类铁矿资源,磁化焙烧-磁选是最有效且可靠的技术,其核心是将弱磁性的铁矿石在焙烧炉中加热,并在适宜气氛中使弱磁性铁矿物[赤铁矿、水赤铁矿、褐铁矿及菱铁矿的比磁化系数为(50~250)×10-6cm3/g]转变为强磁性的铁矿物[比磁化系数为(25000~50000)×10-6cm3/g],比磁化系数升高上千倍,而其中脉石矿物在大多数情况下磁性变化不大[比磁化系数为(1~10)×10-6cm3/g]。经磁化焙烧后,采用磁选工艺,就能将强磁性铁矿物与脉石进行高效分离,得到高品位的磁铁精矿,一般铁品位可达到63%以上,粒度在0.1mm以下。由于该类磁铁矿矿物不是自然界中原始存在的,而是经过人工加工(磁化焙烧)转化而成,在物理化学性能上与天然存在的磁铁矿矿物存在较大差别,为了区别,称之为人工磁铁精矿。随着铁矿资源紧缺和某价值的升高,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点关注,如陕西大西沟铁矿是典型的菱铁矿和褐铁矿共生矿床、酒钢是富含镜铁矿、褐铁矿和镁(锰)菱铁矿的难选铁矿床,均采用回转窑(或竖炉)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在工业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实现了人工磁铁精矿的工业化生产(铁精矿大于TFe60%,铁回收率80%)。我国在此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开发出新型高效磁化焙烧炉,成功用于工业生产,为经济高效地开发菱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资源,大规模生产人工磁铁精矿提供了支撑。
现代铁矿开采中富铁块矿已越来越少,能利用的绝大部分是粉矿和经细磨和分选后的细粒精矿。粗粒粉矿一般通过烧结造块后供高炉炼铁使用,而细粒铁精矿宜采用球团工艺生产成球团矿供炼铁使用。球团矿的生产成本低,特别是在使用磁铁精矿的情况下,能耗更低。但是,以前,球团矿几乎以天然磁铁精矿或赤铁精矿为原料生产,而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天然磁铁精矿资源越来越少。随着难处理的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资源开采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的增大,人工磁铁精矿产量快速增长,补充天然磁铁精矿资源的严重不足,用于球团矿的制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不仅为人工磁铁精矿的利用开辟出一条有效途径,而且为高炉炼铁提供了一种优质炉料。
人工磁铁精矿与天然磁铁精矿在磁性、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等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磁化焙烧形成的磁铁矿有一定的包裹、充填和浸染现象,具有不完整的晶体结构,分布较焙烧之前分散,矿石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均匀程度有所增加,人工磁铁矿润湿热更大,吸水性强,造球水分高,生球爆裂温度低,干燥速度慢,氧化速度快,氧化温度低,可能对其成球及球团氧化焙烧和固结产生重要影响,广大研究工作者正在对人工磁铁精矿成球性能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