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脾胃的病理生理
东垣对于脾胃病理的研究,是从临证实践总结出来的。东垣当时碰到三个具体问题:一是兵燹频仍,饮食、寒温失节,劳役、恐惧、流离失所所造成的人民生活疾苦;二是时医的药误,使用治伤寒方药如陷胸、承气、巴豆、牵牛等治疗内伤,以致重伤胃气;三是东垣自己患脾胃久衰之证,有了亲身体验,因而深切注意到脾胃病的发病机制。
东垣“脾胃学说”的主要文献是《脾胃论》,全面地论证脾胃受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方药。羽翼《脾胃论》的著作,《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都是“脾胃学说”的精髓。
现在依据这两部书为中心,参证东垣有关著作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脾胃虚实传变”、“脾胃之胜衰”、“胃气下溜五脏之气皆乱”、“脾胃元气不足诸病所由生”四个部分来阐述:
1.脾胃虚实传变
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传化物而不藏”,承受五脏(脾、肺、心、肝、肾)的浊气输泄于体外。脏者藏也,“藏精气而不泻”。如“肺朝百脉”、“心主身之血脉”、“脾为营之本”、“肝藏血”、“肾藏精”等,各有专司,受承于六腑:如脾受气于胃,心受气于小肠,肺受气于大肠,肝受气于胆,肾受气于膀胱,膻中受气于三焦以统摄营卫内外。五脏六腑的虚实传变,必得胃气才能流通灌溉。东垣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因为元气是赖胃气以资生的,胃气的源泉在于水谷的禀受。“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人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因而元气也就旺起来。元气又名真气,包括宗气、营气和卫气。《内经》所谓“五谷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卫气出其悍气之慓疾,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也。”
由此可知,脾胃虽同属“仓廪”的器官,而主体在胃。胃气旺盛与否,关系到脾气的盛衰,宗气的强弱,营卫运行的畅阻。因为胃纳脾输,决定机体生理功能的运动和发展。饮食摄取后,对于消化、吸收、化合和分解的脾胃虚实传变的生理过程。《素问·经脉别论》指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
认为水谷的精气(营养分)灌溉五脏六腑,运输四肢百骸,都须赖胃中元气以行。如果胃气之本虚弱,加上饮食自倍,主虚客实,胃中元气受伤,脾就无所禀受,失去其“为胃以行其津液”的作用,又何能“上归于肺”和“散精于肝”呢?本来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散于肝,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肤,流于百脉,都是脾禀气于胃而营运气血的生理活动。无论“散肝”、“归心”和“输肺”,都需要通过“输精于脾”的生理功能。虽然“食气入胃”一节不及论脾,乃概括脾胃而言。因为饮食入胃以后,先得脾气的运化,才能变化精微,散肝、归心、溢肺以朝百脉,滋养全身,不断地推动机体内的新陈代谢。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受伤;再因“七情”所伤,损害元气,谷气下流,阴火乘虚上犯脾胃。“火与元气不两立”,阴火胜则元气负,灼肺则气高而喘,扰心则身热而烦,干卫则汗泄表疏,脉洪大而虚,头痛,口渴,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无阳以护营卫,与外感风寒之证似同实异。如果误认为外感有余之证而用发汗解表,重虚其表,必导致阳亡于外。东垣主张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首立补中益气汤,即甘温除热法。
补中益气汤
黄芪(病甚、热甚者)一钱,人参、炙甘草各六分,以上三味除烦热之要药也;当归身、橘皮、白术、柴胡,升麻各三分,上药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渣,食远稍热服。
东垣《立方本指》:“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脾气,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固卫气,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面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太虚,腹中急缩者,宜多用之。经云:‘急者缓之’。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惋(懑)’。惋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温之剂生阳气,阳生则阴长。或曰,甘温何能生血?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更以当归和之。”
至于《四时用药加减法》中药味和方剂,都是以补中益气汤为中心,根据辨证原则加减运用和临证化裁的。
如脉象洪缓而弦,肢节烦疼,身体沉重,口不知味,不思饮食,心烦不安,小便清利而数,或口渴溲频,或大便涩滞,或便后脓血,胸满短气,咽膈不利,痰嗽稠黏,口中唾沫,食入反出,耳鸣耳闭,目中流火,视物昏花,热壅头目,不能安卧,或嗜卧无力等。因于湿困脾机,谷气下流,反映湿盛与脾虚的矛盾。根据症状表现,湿邪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当变补中益气为调中益气,白术改苍术以渗湿,当归改木香以调气,是“从阴引阳”之法,关键在于渗湿,湿化则中调,脾阳自能升浮而诸症可解。
调中益气汤
黄芪一钱、人参、甘草、苍术各五分,柴胡、橘皮、升麻各三分,木香二分。
如在夏月劳倦伤暑,表现精神短少,四肢困倦,无力动作,胸满气促,身热烦渴,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自汗体重,不思饮食,脉象洪大而缓等“暑伤元气”之证,反映暑邪与元气的矛盾。据症状表现,暑邪是标,元气是本。急则治标,暑邪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当变补中益气为清暑益气。白术苍术并用,运脾兼以渗湿,柴胡易葛根鼓舞胃气上行津液,加泽泻以除湿,加青皮、六曲以助运化,加麦冬、五味子泄阴火以滋肺之化源,少佐黄柏助麦冬以泄阴火,助苍术以清暑湿。暑湿清,阴火降,脾胃中的元气自然得到舒伸。
清暑益气汤
黄芪、苍术、葛根各一钱,人参、泽泻、六曲、橘皮、白术各五分,麦门冬、当归身,炙甘草各三分,青皮、黄柏、升麻各二分,五味子九粒。
按以上三方,是东垣《脾胃论》中的代表方剂,反映了“益元气、泻阴火”的治疗规律。至于其他方剂如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升阳除湿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黄芪人参汤以及有关方剂等,都是本着以上三方特别是从补中益气汤化裁组成的。明、清医家对东垣诸方虽各有不同看法,但我认为全在于临诊时的正确运用。
2.脾胃之胜衰
东垣《脾胃胜衰论》提出:“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
大抵脾胃俱旺的人,体力健康,肌肉组织内的营养需要供给充足,当然能食而肥胖,这种肥胖是肌肉发达结实。脾胃俱虚,不能吸收足够营养的人,谷气不盛,自然肌肉羸瘦。还有一种不能食而肥胖的人,虽然形体肥胖,而四肢无力,动则少气不足以息。由于脂肪储积超出体内需要,这是病态,不是健康的体质。东垣认为脾胃胜衰的关键在于充实元气。他引证了《内经》有关论述,阐明病从脾胃所生的机制。从“饮食劳倦伤脾”立论,引证了“阴精所奉”和“阳精所降”来阐明脾胃元气的胜衰问题。脾胃和则谷气上升,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内濡血脉,外溉肌肤,其人多寿;反之,谷气下流,经络、脏腑得不到营养精微,气血渐衰,抗御外邪的能力减弱,其人多病,甚至影响寿命的延续。
“房劳过度”也是“劳倦”致病原因之一。肾中精液,应当爱惜,不可以纵欲伤身。凡见荒淫无度的人,往往发生神经衰弱,食欲不振,体力疲惫的现象。《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说:“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为清谷、亡血、失精……”尤在泾释为:“阴阳并乖而伤及神与精也,故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朱丹溪说:“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是同一意义。说明节制房劳,使精液充沛,对心肾功能特别对脑力是有裨益的。否则,很容易引起神经衰弱,脾肾两亏,未老先衰,或丧失机体抗病能力以致危亡。
脾胃胜衰对于饮食的传化问题。脾胃为“仓廪之官”,营养之本源。饮食纳于胃,运于脾,营养吸收于小肠,精微灌溉于三焦,津液气化于膀胱,糟粕传导于大肠,新陈代谢,维持整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谷气旺盛,营卫和畅,血液之华反映于唇边四白而泽润,肌肉亦显现充实,舌知甘美之味,测知太阴脾气的旺盛。“形气相得”,还取决于胆气的“疏泄”。胆气疏泄,有助于脾胃的升降调节,使饮食的摄取、消化和吸收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胆气不升,疏泄功能障碍脾气的上升,谷气下流,就会出现飧泻、肠澼诸证。
饮食有节,肠胃调和,不断吸收营养,化为精、血、津、液,通过心、肺上输于脑,产生熏肤(温暖肤腠)、充身(强壮肌肉)、泽毛(润泽皮毛)。如果饮食失节,朝饥暮饱,胃气受损,则代谢功能紊乱或减弱。
凡是有“形气俱虚”的人,不因饮食劳倦所伤,感受外邪亦可以引起病从脾胃而生。因此,脾胃的盛衰,关系到机体内部病理变化和发展。
3.胃气下溜五脏之气皆乱
东垣指出,胃气下溜,必然导致五脏气皆乱,如“清气在阴,浊气在阳”。“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悗”。所说“胃气下溜”,是指“脾阳下陷”而言。因为清阳之气陷于下焦,于是下焦浊阴之气反逆于上焦阳位。这样,互相渗透,清浊相干,营卫不能往来贯注,无时或息地进行正常运行的规律,因此,气乱于胸中而愤懑不舒。
东垣又指出:“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说明“清气在阴,浊气在阳”的病理特征。脾阳下陷,阴火上乘于心,表现嘿嘿不语,俯首静伏,心中烦闷。如阴火上干于肺,肺气被伤,则有喘息痰鸣,俯仰不利的表现。倘清浊相干于肠胃,挥霍撩乱,则吐泻交作。乱于四肢,便有手足逆冷。“头为诸阳之会”,浊阴之气上攻于头,必阴霾上布,表现为头重,昏厥和眩仆。故凡脾胃之气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必然导致阴火有余,元气不足,脾阳下陷,营血受阻,不能灌溉营养于周身,反而激起阴火的上扰。“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就是阴火上扰的症状表现。当从阴引阳,先从下焦升举阳气,次泄阴火,用“导气同精”之法。什么叫“导气同精”呢?《内经》谓:“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这是指针刺手法而言。就其治疗机制来说,应该是引导脾阳升举,阴精随同上滋的意思。
东垣还指出:“阴病在阳”,是风寒六淫之邪乘中(虚)而外入,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因为六淫非只风寒,而且湿暑燥火之邪皆能为五脏所受。六淫客邪有余之病当泻,若病久传变,有虚有实,各随病之传变而确定补泻。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间的瘀阻。若阴火偏旺,致六阳(手足三阳经)反而上亢,先去五脏之瘀阻引而下行,则下寒之病自去,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的原因,乃阴火之邪滋生,只去阴火,泻其血络经隧之邪就行了。
“阳病在阴”,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因为饮食失节,劳倦所伤,阴火乘于脾胃,以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脏腑,阳气先绝于外,阴火伏于胃中,而后胃气不行,元气乃伤,当从胃中推而扬之,以从阴引阳。如果元气不足,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属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证,治宜从阳引阴。
这是东垣论针灸之法,在各科辨证论治亦不外乎“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促使病情的转化,达到愈病的目的。例如,“清气在下,则生飧泻”,就是“阳病在阴”,治当“从阴引阳”。方用升麻除湿汤(苍术、柴胡、羌活、防风、升麻、神曲、泽泻、猪苓、陈皮、麦芽、炙甘草、生姜、大枣),升阳于除湿之中,湿浊化而清阳升,自下而上引而去之,这就是“从阴引阳”的治疗方法。如因“浊气在上,则生 胀”之病,就叫“阴病在阳”,法应“从阳引阴”,方用除湿益气丸(枳实、白术、神曲、莱菔子、红花、黄芩),“浊气”以湿为重,湿去则胀消。因此以除湿为主,从上面下引而去之,则胸脘豁然。
东垣运用升降脾胃之机,始终保持中阳健运,脾元不遭湿困,胃液不受阴火的燥灼,脾胃和则万化安。这是东垣的独特见解。
4.脾胃元气不足诸病所由生
“五脏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胃气和平,营气上升,始生温热。”“脾受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五脏之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皮肤、血脉、筋骨”。如果“脾胃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因此,“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灵枢》指出:“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四肢末端),内注五脏六腑。”营血亏损,所以“筋骨、肌肉、血脉皆弱,气血俱羸弱矣。”这就说明五脏六腑的营气来源于胃,胃气虚,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都得不到营养;脾无禀受,不能上升水谷之精气于肺以充肌肤而固腠理,机体抗御能力减弱,而诸病所由生。
人之元气,非胃气不能滋。饮食,劳倦所伤,阴火上乘而伏于胃,胃中火灼化燥,津液被劫,何以化精微为血呢?故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六腑生气先绝。因为六腑的生气,皆赖胃之营气以滋生。清代叶香岩倡“养胃阴”的学说,是从东垣“泻阴火”、“滋化源”的理论实践中发展的。
脾胃虚,湿气聚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肾藏阴火之脏,膀胱为寒水之腑,二者俱病,气化不行于膀胱,小便不利。大肠主津,小肠主液,皆源于胃,胃虚无所受气,津液不布,故口燥咽干,皮肤枯燥。胆属温升之气,主生化周身的血液,亦禀气于胃,胃虚则生长之气不足,热伏血脉之中,为热病、中风。下焦乃三焦元气生发的根蒂,如果下焦的阴火上乘,则六腑之气俱衰,必然影响到五脏,如:
心火亢甚,其脉洪大而数,头痛,口渴,身热而烦,如火燎灼其面,主以黄连,辅以生地黄、黄柏,佐以石膏、芍药、知母、黄芩、甘草。
侵于脾,则病热中,脉洪大而缓,烦闷,精神昏瞀而欲睡,主以白术,辅以人参,佐以甘草、黄芪、芍药、黄连。
袭于肺,则病喘咳短气,精神少而渴,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主以黄芪,辅以人参、陈皮,佐以白术、芍药、桔梗、桑白皮、甘草、五味子。
犯于肝,其脉洪大而弦,口苦舌干,眩晕,胸胁痛,往来寒热,呕而多怒,淋溲便难,四肢满闭,腹中急痛,主以柴胡,辅以防风、芍药、桂枝,佐以羌活、独活、泽泻、黄柏,使以升麻。
侮于肾,则腰、脊、背、胛皆痛,骨枯髓虚,骨乏无力,足不任身,睾冷,主以干姜,辅以白术、川乌,佐以苍术、茯苓、猪苓、泽泻,使以少许附子、肉桂。
这些症状的发生,都属于“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理反应。阴火胜则元气负,元气旺则阴火降。治则当先益其元气,后泻其阴火。脾胃中元气俱旺,而复位于中焦,则阴火潜归于肾,成为“生气”的“少火”。说明脾胃生理功能活动趋于正常,更说明阴阳升降之机的相对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