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对了才治病:儿童合理用药问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儿童用药基本常识

1.儿童是成人的“简单缩影”吗
在一般人看来,孩子一出生就五脏六腑俱全,只是个头小、体重轻而已,是一个“小大人”、“成人的缩影”。但是,从医学的角度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个生命从受精卵胚胎发育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出生后直至青春期,儿童的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生理和功能都在快速发育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心理发育成熟则会更晚。
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是指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儿童生长发育遵循由上而下,由近而远,由粗糙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由上而下是指小儿先会抬头,然后会坐、会站,最后会走;由近而远是指孩子先会挥动手臂,然后才会做手指运动;由粗糙到精细是指小儿先会抓东西,然后才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东西;小儿先会发单音,再是词组、句子,这是由简单到复杂。以小儿脑的生长发育为例,在胚胎时期神经系统首先形成,脑的发育最为迅速,出生时脑重约370g,占体重的10%~12%左右,7岁时已接近成人脑重,约1500g;3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8岁时接近成人;神经纤维到4岁时完成髓鞘化,故婴儿期各种疾病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泛化,容易发生惊厥。
同样,小儿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和药代动力学具有以下特点:
(1)药物吸收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变化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出现相应的变化。一般来说,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溶液剂>混悬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药物静脉注射或滴注时,由于直接进入体循环,所以没有吸收过程。新生儿、婴幼儿因肌肉组织相对于年长儿较少,更少于成人,故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药物吸收不恒定,很少采用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
(2)药物分布特点:
药物在组织器官的浓度与年龄、体内水的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一些药物的体内分布在新生儿与婴儿、儿童、成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婴幼儿其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药物蛋白结合率大于80%时即可发生蛋白结合位点的竞争替换,可导致游离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不良反应。
(3)药物代谢和清除特点: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肾,由于儿童肝肾功能不完善,其对药物的代谢清除较慢,很容易出现蓄积和毒副作用。例如,由于婴幼儿体内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使用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正是因为儿童生长发育不成熟,其在好发疾病的种类、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转归、治疗方法的选择,尤其是对药物的反应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儿童免疫功能不完善易患肺炎、肠炎等感染性疾病就是其典型例子。所以,儿童绝不是成人的“简单缩影”,在治疗疾病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