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操作规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及其标记物或核射线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医学与健康研究的学科。核医学是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而日趋重要。从学科内容上讲,核医学不仅包括分子影像及功能测定技术,而且包括标记免疫体外分析技术、核素治疗等,并包含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的各种示踪实验。核医学的发展汇聚了相关学科与先进技术的丰硕成果,促进了核医学新的分支——分子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的形成。为此,中华医学会于2013年由常务理事会及会长会议讨论通过,正式批准核医学分会更名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随着PET及SPECT等影像设备与测量仪器的进步,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应用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在反映脏器或组织生理和生化过程,全身和局部代谢、血流、功能、受体和基因表达等变化,特别是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细胞与分子水平的动态信息获取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已成为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程分期、治疗指导与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医学研究及人体生理与病理机制的探索和揭示的重要平台,为临床提供了灵敏、特异、简便、安全的动态定量评价手段,直接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由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诊疗价值越来越重要,规范日常临床实践已成为关键而基础性要求,这对于确保核医学诊疗操作的合理及高效、提高核医学诊疗质量与水平、保护患者与核医学从业人员的利益、促进学科发展与提升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为此,2004年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编撰出版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本书对我国核医学的发展及规范临床应用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2004年至今已过10年,这10年又是中国核医学发展空前迅猛的10年,学会应形势发展之需已更名为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核医学设备出现翻天覆地的更新,PET已被PET/CT替代,数量由2004年的约30台增长到现在的200余台,同时PET/MRI也在陆续安装;SPECT已逐步向SPECT/CT过渡,除SPECT稳定增长外,至今已有200余台SPECT/CT在临床常规运行;核医学的从业人员不仅数量有所增加,令人欣喜的是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调整,高学历人员比例明显增加,本科以上从业人员占50%以上,硕士博士超过23%;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临床地位快速上升,不仅表现在诊疗数量成倍增加,更多体现在临床会诊及诊疗决策中的话语权大幅提升,我们的学科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如何把握这难得的历史机遇,趁势而上迎接挑战,已成为每一位核医学人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规范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的诊疗日常操作,是确保学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为此,第九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将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作为本届分会四大重点工作之一持续推进,2012年正式启动《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操作规范》的编写工作,经百余名核医学专家辛勤工作,精心编写与审阅,汇集集体智慧与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与文献,数易其稿,现已基本完成。
编写的基本原则:①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基本编写形式与风格全书一致,内容以完整体现日常工作中常用技术与方法为准,与学科发展相匹配,尤其增补及强化了核医学科室建设与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②常规技术与进展相结合:删除一些临床不常用或过时的诊疗方法及内容,增加相关新技术及对应的临床应用,使本规范更具临床指导性与实用性,例如增加了PET/CT及SPECT/CT的采集、处理及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价,尤其是新的临床应用与价值评价等;③国内现状与国外发展趋势相结合:在编写中尽可能参考及引用国内外较新的规范与标准,结合我国发展的临床实际,彼此借鉴。基于以上原则,本书的编写内容已发生根本变化,全书分为总论、各系统核素检查及显像,以及核素治疗共三篇,31章。总论篇有13章,强化细化了核医学科室组建、管理、规章的具体内容,增加许多全新的,但又极为重要的并已成为常规工作的内容,如专业人员管理与培训、相关法规与制度、图像传输与储存及医院信息系统、回旋加速器、PET/CT及SPECT/CT的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尤其是CT与核医学设备融合后的基本要求及规范应用等;各系统核素检查及显像篇共9章,删减一些临床已很少应用的检查,如小肠通过时间测定、脾脏显像等,增加前哨淋巴结显像;核素治疗篇共9章,强化与更新了碘治疗甲亢与分化型甲癌等内容,淡化了其他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兼顾全国各地的发展与实际,核素治疗部分在形式上未作更大的变化。本书编写的亮点在于尽可能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在多数章节中将操作路径以简明的流程图表方式表达,有利于各核医学科室根据科室场地情况,制作成适合张贴的形式,放在适当的位置对照执行。规范的流程与标准,不仅能树立良好的核医学整体形象而且有极大的学科影响力,同时能获取患者与临床医师的信赖并提升服务满意度。
由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发展太快,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但又要兼顾老方法在部分地区继续使用。因此,本书的编写在内容增减中顾虑较多,虽然已尽可能编入相关新进展及新应用,但确实难以涵盖所有,难免存在诸多局限和不足,真切期望核医学同仁在应用中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为下次修订及完善提供必要依据。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本规范的编写完成仅仅是工作的第一步,广泛宣传、系统培训和有效推动本操作规范的执行,并将本规范的具体内容切实落实在临床常规工作中才是规范制定的最终目的。

第九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分会

主任委员 黄钢

2014年7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