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善用经典,遵古不泥
金实教授师从邹良材先生,遍读经典,尽得心传,以治疗内科疑难杂症而闻名,认为《黄帝内经》为临床各科之理论基础;《伤寒论》、《金匮要略》则为临床证治之规范,示人以法,使之有章可循。为医者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兼收并蓄,贴近临床。如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金实教授提出一个原则,即“以辨证为主,结合辨病”,指出辨证施治是基础,并结合中医病的特点——风湿痹阻骨节肌肉经络,及西医病的特点——结缔组织自身免疫损害,提出了临床的六个治疗要点,即①风湿相搏,当先发汗;②病情活动,多用清法;③痹从络治,剔络和络;④疼痛剧烈,强力定痛;⑤根据部位,药物引经;⑥依据特点,审因论治。临床擅用桂芍知母汤、大乌头煎、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经方。
金老常以平常经方加减而见奇效。如患者张某,主诉身痛、低热4个月,血沉升高(80mm/h),血红蛋白偏低(77g/L),红细胞2.8×10 12/L。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多肌痛,经西医激素治疗1年多效果不理想,发热无汗,身痛肿胀,生活不能自理,转求中医治疗。中医初按风湿热痹治疗,药用桂枝、生石膏、知母、忍冬藤等无效,继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法,以《金匮要略》乌头汤加减,症状亦无明显改善,遂来会诊。金实教授四诊合参,认为此证为寒热错杂,以风寒湿邪痹阻肌肉关节为主,郁热为次;另本证见肌肤肿胀,“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且兼有发热,可归属为“溢饮”,遂以仲景大青龙汤加减祛风除湿,兼以清热,十余剂后肌肤肿胀消失,疼痛减轻,继服数十剂,症状逐渐消失,血沉、血常规检查正常,以至痊愈。
金老虽临证擅用经方,却从不拘泥,而是继承古训,卓立创新。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时,金实教授认为此病属中医“癥积”、“黄疸”、“胁痛”、“郁证”范畴,病性属本虚标实,病机关键为肝络郁滞,并针对本病的病机特点,制定了“流气和络”之法。所谓“流气和络”法,是指祛除湿、热、毒、瘀等邪气,以流顺肝气,和畅肝络之法。金实教授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往往非单纯局限于某个环节,应从多环节调整,免疫功能贵在平衡稳定,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在和,而不在补;用药应轻灵活泼,忌寒遏壅补。其法体现在疏、清、化、补四方面。“疏”即疏肝解郁,喜用小柴胡汤使肝木条达;“清”即指清热解毒、清肝泻火、清热凉血、清热燥湿,可用夏枯草、丹皮、焦山栀、垂盆草、连翘、蒲公英、黄芩之属;“化”即芳香化湿、活血化瘀,药用白蔻、藿香、石菖蒲等芳化湿浊,以莪术、姜黄、赤芍等平和之味活血化瘀;“补”指柔养肝阴,金实教授喜用芍药甘草汤,取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直入肝脏,补其虚而制其火,以南北沙参、天麦冬、生熟地等滋养肝肾之阴。如上海患者童某,男,58岁,因肝功能波动30年,伴寐差、疲乏前来求治。其曾在上海多所医院医治,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查抗SSA阳性,SSB阳性,IgG升高,ALT 130U/L,AST 77U/L,γ-GT 43U/L。金实教授认为此证属肝经郁热,血络瘀滞,治以清肝流气,活血和络。药用姜黄、山栀、炒柴胡、黄芩、枳壳、垂盆草、鸡骨草、丹参、佛手片、茵陈等。服药三月余,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加减服用四月余后,诸症改善。复查:ALT 31U/L,AST 28U/L,γ-GT 16U/L,原方加减调理至今,病情稳定。
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上重视从络论治。金实教授认为络是气血津液之通道,也是邪气入侵的途径。类风湿关节炎是由邪气侵袭,以气血壅阻小关节为主;强直性脊柱炎是气血痹阻脊柱骨骼肌腱端为主;干燥综合征是外分泌腺气血津液通道痹塞,以阴虚络滞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纤维肌痛综合征等亦都与络病相关。治络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须分析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及络病的合并症。病有标本,治有缓急,络病辨证时注意虚实寒热,气血阴阳,以“辛香通络”或“虫类缓攻”之法治络实证;辛润通络法治疗络虚证;辛温或温润通络法治疗络虚寒证;清润通络法治疗络虚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