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以治:殷明儿科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师承名家 步履坚实

1958年,在卫校除了学习语文、政治、体育外,专业课学的是中医和西医的基础理论,临床各科的诊断、辨证、治疗和护理。讲授中医课程的老师有徐景藩、干祖望、夏桂成、诸方受、马寿楠、姚九江、曹济民、龚丽娟和陈克明等。他们都是给南京中医学院(现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授课的有名望的老师。讲授西医生理、解剖、病理、微生物、寄生虫、公共卫生、拉丁文等课程的老师,都是从南京医学院(现在的南京医科大学)借调来的老师。他们讲课的水平都很高,每一堂课我都听得津津有味牢记在心,连他们讲课时抑扬顿挫的声音、挥手书写的姿态至今仍念念不忘。
1960年底,我被卫校保送参加由江苏省卫生厅主办、南京中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承办的“名中医师带徒班”学习。一边随中医学院60级本科生听课,熟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学习中医病因、病机、诊断、治则以及中医的各家学说等;一边随医院名医张泽生、曹鸣皋、邹良才、李石青、金惠伯等抄方、试诊,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1962年定向学习儿科专业后,又随儿科名医江育仁、曹颂昭、徐惠之(主要师承中医儿科世家曹颂昭)临证学习。不断熟悉、逐步领悟他们对儿科疾病的辨证治疗特点,如江老用药偏温,选药少而精,常有感悟创新;曹老精于辨证,处方平稳,主攻疑难病症;徐老用药大刀阔斧,选药少而直入病所。在临诊学习中深深地体会到,一定要关注老师的各自特色,善取各家之长并综合运用于临床。
多年来,我一直刻苦钻研本专业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修炼气功、自学周易等)和现代医学知识,注意关心国内外本专业的业务动态。始终告诫自己,学习西医,不能西化,而要化西,取长补短,糅合一起,便于深入地从微观上认识疾病,以减少治疗的盲目性。针对小儿服药难,既有继承又具创新地运用中医的多种疗法(内服、外敷、推拿、针刺等)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以致见效快、病程短、痛苦少,所以门诊量逐年上升。退休前3年,医院开始设立“门诊量最多岗位标兵”奖,本人连续两年荣获此奖。在担任儿科副主任及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全支部的同志较为突出地完成了儿科及急诊科大量的治疗、教学、科研任务,使这两个科室均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特别是儿科又被列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建设单位。由于工作成绩显著,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年终多次被评为优秀。所领导的党支部两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