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以治:殷明儿科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多种疗法

一、小儿推拿疗法

用手法操作防治小儿疾病的推拿方法,称为小儿推拿疗法。这种疗法不用吃药、不用打针,仅靠双手就可以使婴幼儿的小毛病迅速减轻或消失。因为其简单、方便、有效,无毒副作用,不受医疗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又能免除患儿服药打针之苦,所以越来越受到小儿家长的欢迎和医学界的重视。这不仅是儿科常用的一种颇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提高小儿抗病能力,使之健康成长的保健措施。
(一)疗法特色
小儿推拿疗法不同于成人推拿的手法繁多。因此,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操作时,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而不飘浮。
1.穴位特色
主要表现在特定的穴位上。其形状特点,呈点、线、面状。其名称特点,有的以脏腑命名,如心、肝、脾、肺、肾经等;有的以五行命名,如运土入水、运水入土等;有的以动物命名,如龟尾;有的以哲学名词阴阳、八卦命名,如手阴阳、胸阴阳、内八卦等;有的以象形动作命名,如黄蜂入洞、猿猴摘果等。
2.作用特色
补泻分明。小儿推拿穴位的方向、速度、力度是特定的,必须牢记。一般手掌上的穴位,顺经(离心)推为泻、逆经(向心)推为补;急摩(快速)为泻、缓摩(慢速)为补;重手法为泻、轻手法为补。
3.分布特色
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位,大多分布在肘关节以下的手掌和手背上(图3-1)。凡推上肢的特定穴只取一只手。过去分男左、女右,现在也有不论男女,皆推左手。
(二)适应病证
小儿推拿疗法是适应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即适用于5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效果更佳。具体来说,主要适用于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病症,有泄泻、便秘、呕吐、腹痛、疳积、厌食等;呼吸系统常见病症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鼻炎、咳嗽、肺炎、哮喘等;常见的杂病有夜啼、遗尿、口疮、近视、肌性斜颈、脑性瘫痪以及多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失常的病症等。
(三)禁忌病证
小儿推拿亦有一些禁忌证,如急性出血性疾病、急性外伤、急腹症等。还有一些严重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等,均应采取综合救治措施,而不能单独运用推拿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四)常用穴位
1.上肢及手掌特定穴(图3-1)
图3-1 上肢及手掌特定穴
2.头面颈部常用穴(图3-2)
3.胸腹部及下肢常用穴(图3-3)
4.背部及下肢常用穴(图3-4)
(五)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仅10余种,如推、揉、按、摩、运、掐、搓、摇、捏、拿、拍、刮等。其手法名称虽与成人推拿相同,但具体操作却不完全一样。
此外,还有一些复合手法,如飞经走气、摇抖肘法、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开璇玑法等,亦可根据病情选用。
图3-2 头面颈部常用穴
图3-3 胸腹部及下肢常用穴
图3-4 背部及下肢常用穴
(六)治疗法则
小儿推拿疗法的治疗法则,与内服药基本相同,亦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之别,尚有开窍、息风、定痛等法。现将临症经验取穴简介如下。
1.汗法(解表法)
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
(1)开天门(图3-5)。用指推法,推50次左右。
(2)分推坎宫(图3-6)。用分推法,推50次左右。
图3-5 开天门
图3-6 分推坎宫
(3)揉太阳(图3-7)。用指揉法,以两手指端揉100次左右。
(4)按揉耳后高骨(图3-8)。用按揉法,边按边揉50次左右。
图3-7 揉太阳
图3-8 按揉耳后高骨
(5)拿肩井(图3-9)。用拿法,轻拿10次左右,重拿3~5次。
(6)掐揉二扇门(图3-10)。用揉法或加掐法,先掐10次左右、后揉100次左右。
(7)推脊(图3-11)。用指推法,沿脊柱自上而下推50~100次。
图3-9 拿肩井
图3-10 掐揉二扇门
图3-11 推脊
2.吐法(涌吐法)
主要适用于痰涎阻塞咽喉,影响呼吸,或是食物停滞胃脘胀满疼痛,或是误食毒物尚在胃中者。
(1)点按天突(图3-12)。点按法,以中指端点按100~150次。
(2)以食中指插入口中压舌根以催吐。
图3-12 点按天突
3.下法(泻下法)
主要适用于湿热积滞、壅遏胃肠的里实证。
(1)顺时针摩腹(图3-13)。用指摩法,在腹部作顺时针的环形运动。一般摩3~5分钟。
(2)推大肠(图3-14)用清法。用指推法,从指尖到指根来回推300次左右。
图3-13 摩腹
图3-14 推大肠
(3)退下六腑(图3-15)。用指推法,以拇指或食中指沿前臂尺侧,自肘横纹推至腕横纹300次左右。
(4)推七节骨(图3-16)。用指推法,沿骶椎自尾骨端向上推至命门穴,称推上七节骨;自命门穴向下推,称推下七节骨。100~150次。
图3-15 退下六腑
图3-16 推七节骨
4.和法(和解法)
主要适用于邪在少阳,胃肠不和之寒热夹杂证。
(1)分推手阴阳(图3-17)。用分推法,自手掌大小鱼际交点向两侧分推300次左右。
图3-17 分推手阴阳
(2)分推腹阴阳(图3-18)。用分推法,两拇指或食中无名指指腹,从腹中央中脘穴向两旁分推200次左右。
(3)推上三关(图3-19)。用指推法,以拇指或食中指沿前臂内侧偏桡侧,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300次左右。同时配退下六腑(图3-15)。
图3-18 分推腹阴阳
图3-19 推上三关
5.温法(温阳祛寒法)
主要适用于脾肾阳气不足,寒邪客于胃肠之证。
(1)揉外劳宫(图3-20)。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2)推上三关(图3-19)配揉二马(图3-21)。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图3-20 揉外劳宫
图3-21 揉二马
(3)揉百会(图3-22)。用指揉法,揉150次左右。
图3-22 揉百会
(4)揉丹田(图3-23)。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5)揉肾俞(图3-24)。用食中指揉法,以食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肾俞穴上揉300次左右。
6.清法(清热法)
适用于一切热证。
图3-23 揉丹田
图3-24 揉肾俞
(1)推天河水(图3-25)。用指推法,沿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肘关节推至腕横纹,推200次左右。
(2)退下六腑(图3-15)。
(3)推天柱骨(图3-26)。用指推法或刮法,自上而下直推100次左右,或用刮痧板刮10次或至皮下出现痧斑。
图3-25 推天河水
图3-26 推天柱骨
(4)推脊(图3-11)等。
7.补法(补虚法)
适用于脏腑气血亏损之证。
(1)补脾经(图3-27)。用指推法,向心推300次左右。
图3-27 补脾经
(2)补肺经(图3-28)。用指推法,向心推300次左右。
(3)补肾经(图3-29)。用指推法,向心推300次左右。
图3-28 补肺经
图3-29 补肾经
(4)揉二马(图3-21)。
(5)摩腹(图3-13)。
(6)揉脾胃俞(图3-30)。用指揉法,以食中指置于两侧脾俞或胃俞上揉300次左右。
(7)揉肾俞(图3-24)。
(8)按揉足三里(图3-31)。用按揉法,边按边揉300次左右。
图3-30 揉脾胃俞
图3-31 按揉足三里
(9)捏脊(图3-32)。用捏脊法,从骶椎两侧沿脊柱向上捏至大椎两侧为1遍,每次捏5~7遍。
图3-32 捏脊
8.消法(消导法)
适用于饮食不节,乳食停滞之证。
(1)清板门(图3-33)。用指推法,从大鱼际指横纹至腕横纹来回推300次左右。
(2)分推腹阴阳(图3-18)。
(3)推下膻中(图3-34)。用指推法,自膻中向下推至中脘100次左右。
图3-33 清板门
图3-34 推下膻中
(4)搓胁肋(图3-35)。用搓法,以两手掌夹住所取的肢体或部位,相对用力搓摩50次左右,同时作上、下往返的运动。
图3-35 搓胁肋
(5)顺时针摩腹(图3-13)。
(6)推下七节骨(图3-16)。
9.开窍法(醒脑开窍法)
适用于神昏窍闭之证。
(1)掐人中(图3-36)。用掐法,以拇指甲重掐3~5次。
(2)拿肩井(图3-9)。
10.息风法(平肝息风法)
适用于肝风内动之证。
(1)掐人中(图3-36)。
(2)拿肩井(图3-9)。
(3)拿承山(图3-37)。用拿法,轻拿10次左右,重拿3~5次。
图3-36 掐人中
图3-37 拿承山
11.定痛法
主要适用于腹痛(急腹症除外)。
(1)揉乙窝风(图3-38)。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图3-38 揉乙窝风
(2)摩腹(图3-13)。
(3)挤捏天枢(图3-39)。用挤捏法,挤捏3~5次。
图3-39 挤捏天枢
(4)拿肚角(图3-40)。用拿法,重拿3~5次。
图3-40 拿肚角
(5)按揉足三里(图3-31)等。
(七)常见病症推拿
1.感冒发热
见前文汗法。
2.虚热
(1)按揉三阴交(图3-41)。用按揉法,边按边揉300次左右。
(2)揉涌泉(图3-42)。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图3-41 按揉三阴交
图3-42 揉涌泉
3.鼻塞、流涕
(1)揉迎香(图3-43)。用指揉法,用两指分别按于迎香穴上,揉300次左右。
(2)揉风池(图3-44)。用指揉法,用两指分别按于风池穴上,揉300次左右。
图3-43 揉迎香
图3-44 揉风池
(3)推(刮)天柱骨(图3-26)。用指推法或刮法,推100次左右;刮至皮下出现痧斑。
(4)拿肩井(图3-9)。
4.咳嗽
(1)清肺经(图3-28)。用指推法,向指尖推300次左右。
(2)分推膻中(图3-45)。用分推法,以两拇指或食中无名指,从胸部膻中穴向两旁分推200次左右。
(3)拍背(图3-46)。用拍法,以两手虚掌交替次拍打背部30~50次。
图3-45 分推膻中(胸阴阳)
图3-46 拍背
(4)拿肩井(图3-9)。
临症加减:
肺部有干湿啰音加揉掌小横纹(图3-47)。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5.哮喘
(1)分推膻中(胸阴阳)(图3-45)。
(2)搓胁肋(见图3-35)。
(3)拿肩井(图3-9)。
(4)拍背(见图3-46)。
6.痰多
(1)补脾经(图3-27)。
(2)掐揉五指节(图3-48)。用掐揉法,边按边掐每个指节各30次左右。
(3)拍背(见图3-46)。
图3-47 揉掌小横纹
7.呕吐
(1)推下膻中(图3-34)。
(2)按揉内关(图3-49)。用按揉法,边按边揉200次左右。
图3-48 掐揉五指节
图3-49 按揉内关
(3)清胃经(图3-50)。用指推法,在穴位上来回推300次左右。
(4)推天柱骨(图3-26)。
(5)惊吐加揉小天心(图3-51)。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图3-50 清胃经
图3-51 揉小天心
8.腹泻
(1)推大肠(图3-14)。
(2)摩腹(图3-13)。
(3)推七节骨(图3-16)。
(4)揉龟尾(图3-52)。用指揉法,揉200次左右。
临症加减:
(1)寒泻加揉外劳宫(图3-20)、揉乙窝风(图3-38)、推大肠(补)(图3-14)。
(2)热泻加清天河水(图3-25)、推大肠(清)(图3-14)、推脊(图3-11)。
(3)伤食加清板门(图3-33)、分推腹阴阳(图3-18)、推下七节骨(图3-16)。
(4)脾虚加补脾经(图3-27)、捏脊(图3-32)。
图3-52 揉龟尾
9.腹胀
(1)分推腹阴阳(图3-18)。
(2)顺时针摩腹(图3-13)。
(3)捏脊(图3-32)。
10.腹痛
(1)揉乙窝风(图3-38)。
(2)顺时针或逆时针摩腹(图3-13)。
(3)挤捏天枢(图3-39)。
(4)拿肚角(图3-40)。
(5)刮脾胃大肠俞(图3-53)。用刮法,刮10次左右,或至皮下出现痧斑。
图3-53 刮脾胃大肠俞
11.便秘
(1)推脾经(清)(图3-27)。在穴位上来回推。
(2)推大肠(清)(图3-14)。在穴位上来回推。
(3)退下六腑(图3-15)。
(4)顺时针摩腹(图3-13)。
(5)推下七节骨(图3-16)。
(6)捏脊(从上向下捏)(图3-32)。
12.尿频、遗尿
(1)补脾经(图3-27)。
(2)补肾经(图3-29)。
(3)揉二马(图3-21)。
(4)揉百会(图3-22)。
(5)揉丹田(图3-23)。
(6)揉肾俞(图3-24)。
13.脱肛
(1)按揉百会(图3-22)。
(2)补脾经(图3-27)。
(3)揉外劳宫(图3-20)。
(4)推七节骨(推上)(图3-16)。
(5)揉龟尾(图3-52)。
14.夜啼、夜卧不宁
(1)揉小天心(图3-51)。
(2)按揉印堂(图3-54)。用按揉法,边按边揉200次左右。
(3)按揉三阴交(图3-41)。
(4)揉涌泉(图3-42)。
图3-54 按揉印堂
15.汗症
(1)补脾经(图3-27)。
(2)补肾经(图3-29)。
(3)揉肾顶(图3-55)。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16.口疮
(1)揉总筋(图3-56)。用指揉法,揉300次左右。
图3-55 揉肾顶
图3-56 揉总筋
(2)揉掌小横纹(图3-47)。
(3)清天河水(图3-25)。
17.小儿肌性斜颈
(1)揉捏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块)(图3-57)。3分钟左右。
(2)摇头颈以引伸患侧肌肉、肌腱(图3-58)。10次左右。
图3-57 揉捏胸锁乳突肌
图3-58 引伸患侧肌肉、肌腱
(八)常用保健推拿
经验取穴如下:
1.帮助消化的保健推拿
(1)补脾经(图3-27)。
(2)清板门(图3-33)。
(3)摩腹(顺时针、逆时针等次数)(图3-13)。
(4)揉脾胃俞(图3-30)。
(5)捏脊(图3-32)。
临症加减:
(1)性情急躁者加清心经(图3-59)、清肝经(图3-60)。均用指推法,向指尖方向推为清,推300次左右。
图3-59 清心经
图3-60 清肝经
(2)便秘加退下六腑(图3-15),顺时针摩腹(图3-13)。
(3)便溏摩腹以逆时针摩为主,加揉龟尾(图3-52),推上七节骨(图3-16)。
注意事项:
(1)喂养的次数。宜少食多餐,因人而异。
(2)喂养的数量。喂养小儿要求适量,不要强求吃得多,犹如养花种草,没有营养及水份花草会枯萎,若给予太多,花草同样也会枯萎一样。所以喂给的营养物质必须适量,而不是越多越好。
(3)喂养的品种。每次及每天喂养的品种不宜太杂,需根据小儿消化功能的强弱来选择添加。
(4)辅食的选择。婴儿可选食米汤、菜汤、米糊、菜泥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幼儿可选加具有健脾又易消化的固体食品。还可长期食用山药、薏苡仁粥、健脾八珍糕等。
(5)习惯的养成。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应少食或不吃零食。平时应少吃油腻、煎炸、甜黏及膨化食品。忌在玩耍中、打骂时勉强进食。
(6)营养的概念。营养是指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不是家长给予多少的概念。如果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喂养的越多反而有害无益,甚则损伤脾胃加重厌食。
2.预防感冒的保健推拿
(1)补脾经(图3-27)。
(2)补肺经(图3-28)。向心推。
(3)揉迎香50次(图3-43)。
(4)搓揉耳垂1分钟。
(5)摩囟门(图3-61)或推囟门(图3-62)。用指推法或指摩法,分推或摩50次左右。
图3-61 摩囟门
图3-62 推囟门
(6)摩腹300次(图3-13)左右。
(7)捏脊5遍(图3-32)。
临症加减:
(1)早产儿、病后体虚加补肾经(图3-29),揉二马(图3-21)。
(2)汗多加揉肾顶(图3-55)。
(3)体肥唇红加清肝经(图3-60),清天河水(图3-25),清小肠(图3-63)。用指推法,离心推300次左右。
图3-63 清小肠
(4)便秘加退下六腑(图3-15),推七节骨(推下)(图3-16)。
注意事项:
(1)适量户外运动。特别在冬季,适量户外运动能增强抗寒能力。
(2)衣被不宜过厚。小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以不宜重衣厚被。
(3)保持空气新鲜。居室常开窗通气,多呼吸新鲜空气。
(4)饮食荤素搭配。以素为主,不宜过食高蛋白、油炸、甜腻和精加工食品。
(5)避免交叉感染。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应少去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超市等。
(6)饮食顺应季节。夏季宜食绿豆、百合及时令水果;冬季宜食红枣、红豆、银耳。冬季忌食生冷。平时少食膨化、包装饮料等添加剂太多的食品。
3.安神助眠的保健推拿
(1)补脾经(图3-27)。
(2)清心经(图3-59)。
(3)清肝经(图3-60)。
(4)揉小天心(图3-51)。
(5)按揉印堂(图3-54)。
(6)揉丹田(图3-23)。
(7)按揉三阴交(图3-41)。
临症加减:
(1)眼屎多加推天河水(图3-25),揉涌泉(图3-42)。
(2)面白、四肢不温加推上三关(图3-19),揉二马(图3-21)。
(3)腹胀加顺时针摩腹(图3-13),分推腹阴阳(图3-18)。
(4)烦躁加揉小天心(图3-51)。
注意事项:
(1)睡眠的环境宜安静。光线宜柔和,避免强光及巨大声响的刺激。新生儿刚离开母体,整天应以睡眠为主,不应将其逗醒。
(2)培养按时睡眠习惯。随着月龄的增加,婴幼儿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此时应逐渐养成按时睡眠的良好习惯。
(3)避免傍晚过度兴奋。太阳落山后婴幼儿应逐步进入安静状态,室内光线、声响均要减弱,不宜再带出户外游玩,或观看恐怖、欢乐的动画、电视等节目。
(4)睡前不宜过多进食。小儿睡前不宜吃零食和过多进食,以防肚腹饱胀,夜卧不宁。
4.增强视力的保健推拿
(1)开天门(图3-5)。
(2)分推坎宫(图3-6)。
(3)按揉眉头、眉中、眉尾(图3-64)。用按揉法,边按边揉300次左右。
(4)按揉睛明(图3-65)。用指揉法,揉200次左右。
图3-64 按揉眉头、眉中、眉尾
图3-65 按揉睛明
(5)揉太阳(图3-7)。
(6)按揉四白(图3-66)。用按揉法,以两拇指端边按边揉200次左右。
(7)分推眼眶(图3-67)。用分推法,从鼻根眼内角处分推至眼外角50次左右。
临症加减:
(1)斜视加按揉大椎(图3-68)、揉肝俞(图3-69)、揉肾俞(图3-24)。用按揉法,边按边揉每穴300次左右。
(2)体弱加揉脾胃俞(图3-30)、揉肝俞(图3-69)、揉肾俞(图3-24)、捏脊5遍(图3-32)。
图3-66 按揉四白
图3-67 分推眼眶
图3-68 按揉大椎
图3-69 揉肝俞
(3)体壮实加清肝经(图3-60)、清心经(图3-59)、推脊(图3-11)、揉肝俞(图3-69)等。
注意事项:
(1)端正用眼姿势。纠正不正确的用眼姿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至书本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
(2)用眼光线适宜。光线不可不足或过强。看电视、电脑和玩手机的时间不宜太长,每次以一刻钟为宜。不宜观看光线太强,闪烁频繁的动画片。
(3)配合饮食治疗。视力已下降的小儿,平时可食用杞子粳米粥,即用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文火熬粥,待温分次随量食用,每日1次。
(4)注意清洁双手。推拿前应清洁双手。按摩眼周穴位时应轻闭双眼,不可用手指直接触及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