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功能性消化不良论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病人有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不适、餐后饱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反酸、烧心以及胸骨后疼痛等消化不良症状,而未发现有胃肠道溃疡、肿瘤,排除了食管炎和肝、胆、胰等器质性疾病,并且排除了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全身性疾病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本病发病率高,国内人群中患病率在10%~3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近10年的消化门诊就诊率由20%增加到4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又因其易复发,成为消化门诊一大难题。由于FD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各有不同,故临床上很难将其归属于一个统一的病证,根据其临床表现的轻重不同,中医学将FD归属于“胃脘痛”“嗳气”“噫气”“痞满”“反胃”“呕吐”“吐酸”“嘈杂”等范畴。笔者在研读古典文献基础上,潜心研究数十载,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舌脉及施治等方面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叙述如下。
(一)病因病机是关键
西医对于FD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有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环境、消化道功能障碍、内脏感觉异常等多种因素参与。该病中医病因病机在于脾胃虚弱、情志不畅、外邪内积及饮食失节,继而导致中焦气机郁滞,脾胃气机升降失司。中焦气机郁滞又涉及肺的宣发肃降和肝的疏泄功能,气机郁滞导致升降失宜,而以胃气不降为主要表现。如胃“当降不降、不降反升”,可见脘胀早饱、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如脾“当升不升、不升反降”,可见肠鸣下利、泄泻等。若病程较长,迁延不愈,致脾胃功能下降,常以脾气虚弱,胃阴亏虚证候出现,表现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胃脘隐痛,饥不饱食,舌红少津,脉象细弱等。在强调气机升降失调之时,也不可忽视瘀血这一重要病理机制。由于气虚可导致血瘀,且若本病病程长,病情常反复,久病更可致瘀,瘀血停于胃,胃气郁滞,气机不畅,和降失常,遂发本病,表现为反复胃脘疼痛、夜间较甚、饱胀、嗳气等。并且瘀血内停与气机不畅可互为因果。
(二)病位在于肝脾胃
笔者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之后,用叶天士的“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来概括本病的发病部位,认为本病病变部位在胃,与肝密切相关,并强调此处胃当理解为脾胃之功能,肝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乃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微,并顺降于肠,其间有赖于肝的疏泄条达,三者功能失调可致气机壅滞,升降失职,出现水谷不腐之痞满证。并指出肝与脾胃功能失调可互为因果,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为木强乘土,可出现胃脘饱胀、嗳气、呕吐等症状,属实;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肝气乘脾,脾土受伐,为土虚木乘,亦可出现上述症状,属虚,临床辨证时,虽症状、病位相同,但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治疗前者当以抑木为主,后者当以培土为主。在强调肝与本病的密切关系时,指出在一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可表现为肺脾两虚,脾肾两虚。肺为脾之子,脾胃之纳化,依赖于肺之宣发肃降,如《素问·经脉别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主气,肺气不足,治节不利,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老年人肾气自虚,日久气虚及阳,由于肾中真阳,乃奉生化之主,脾之纳化,赖此火以助之,神机鼓动,纳化正常,若火衰而温煦无权,则纳化失常,治疗时当以兼顾肺肾两脏。
(三)寒热虚实辨病性
清代医家林佩琴《类证治裁·痞满》把杂病痞满分作胃中寒滞停痰,饮食寒凉伤胃,脾胃阳微,中气久虚,精微不化,脾虚失运,胃虚气滞等若干证型,指出“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宜分别而论之”。笔者根据临床经验亦强调该病当辨其虚实寒热,以实为主者多见肝郁、气滞、郁热、寒凝、血瘀、食积、痰湿等。以虚为主者多见脾气虚、胃阴虚等。FD的临床证候中,常见胃脘痞满、反酸、烧心,食后尤甚,纳呆、干哕、食臭,或肠鸣下利,苔薄黄腻,脉弦等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复杂症状。此为虚实夹杂,寒热并见之证,中虚寒热失调,心下痞硬,满闷不舒,中气受伤,邪犯于胃,胃失和降所致之胃痞。
(四)症状舌脉来辨证
1.2010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西医分型将FD为两种:上腹痛综合征及餐后不适综合征。前者指上腹痛和(或)上腹灼热感。后者表现为餐后饱胀和(或)早饱。
2.中医证型分为5种
(1)肝气郁结证:主症:脘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急躁易怒;脉弦。次症:口苦;精神抑郁,善太息;咽部异物感;烧心或泛酸;腹胀纳呆或呕吐;舌淡红或尖边红,苔薄黄。
(2)肝气犯胃证:主症:胃脘痞满,闷胀不舒,胀及两胁,情志不遂易诱发或加重;嗳气、呃逆;烧心泛酸;心烦急躁;脉弦或弦细。次症:两胁气窜走痛;口干口苦;小便淡黄;舌质黯红,苔薄白或白厚。
(3)脾胃气虚证:主症:脘腹痞满隐痛,劳累后加重或饥饿时疼痛;纳差而饱;大便溏软;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次症:泛吐清水;嗳气不爽;口淡不渴;头晕乏力;脉细弱。
(4)湿热滞胃证:主症:胃脘痞满,闷胀不舒;恶心欲吐或呕吐;纳呆食少;嗳气不爽;舌质红,苔黄腻。次症:头身困重,肢软乏力;口苦吐酸;大便不爽而滞;小便黄赤;脉濡数或细数。
(5)寒热错杂证:主症:胃脘痞满或疼痛;胃脘嘈杂不适;心烦、口干、口苦;腹满肠鸣,遇冷加重。次症:腹冷便溏;嗳气纳呆;小便时黄;舌质淡、苔黄;脉弦细或弦滑。
FD临床常可两种证型同现,如肝气郁结合并脾胃气虚,可称为脾虚气滞证;以上证型也可以兼夹食积、痰湿或血瘀,如脾虚痰阻、脾虚食滞等证,临证诊治当以辨主证为主。
3.诊疗脾胃病应重视舌脉之象的诊察情况,辨血瘀不应拘于疼痛固定、刺痛及舌面紫有瘀斑,临床上应重视舌下静脉的望诊,如舌色青紫,舌下静脉瘀紫增粗、扭曲或充盈,脉涩不畅,即是脾胃血瘀的重要标志;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是脾胃湿热之证治要点;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无力多是脾胃气虚证治要点;舌红苔少,中有裂纹或舌光红无苔,兼有脉细数者,辨证多属胃阴亏虚或虚火上炎;舌淡苔白腻或厚腻,脉濡滑者,多是痰湿中阻之辨证要点。临床中若遇证候复杂多变,辨证困难时,可以遵从舍症而从舌脉之原则,故要求我们要较好掌握舌脉之征象。
(五)施治经验是特色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基本治则和治法当遵《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之旨进行调治。笔者遵此原则,针对辨证属不同证型的FD施以不同治则,现将其治疗经验小结如下:
1.和胃降逆畅中焦,斡旋气机调升降
“斡旋气机升降,务求调气复平,勿使中焦壅滞”是余诊治脾胃病的一大特色,处方用药遵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常选用轻清灵动之品,少用重浊厚味、刚劲燥烈之药,使理气不伤阴,养阴则柔润不腻,补脾重健运,温阳用甘平微温之药,总以调气复平为要。对于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肝郁脾虚等证型,治当疏肝以燮理中焦气机升降,法宗柴胡疏肝散并随证加减。此外,笔者结合现代药理及胃肠病理生理学,从胃肠动力学角度出发,经长期不断临床与实验研究,研制顺气导滞之“和胃方”运用临床,疗效显著。该方现已制成院内制剂“和胃胶囊”广泛用于临床,方中太子参、炒白术益气健脾,先固其本;百合、枳壳调理升降、顺达气机,以清其源;莱菔子、决明子等导滞降逆、理气消胀,以疏其流;木蝴蝶、玫瑰花轻清疏肝、调气畅中;合欢皮疏肝调中,并具镇静抗焦虑、失眠作用;谷麦芽消食开胃、化滞助运。
2.益气养阴健脾胃,甘缓补中固其本
《脾胃论》云:“善治者,唯有调和脾胃”。“脾贵在运而不在补”,益气当以运脾为先,养阴益胃贵在柔润,且当防滋腻碍脾。脾胃运化正常,气血才能生化无穷,脾胃健则气血旺。FD病程日久,久病必虚,其本在于脾胃气虚,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健运中气以固其本;当FD出现胃脘隐痛,饥不饱食,舌红少津,脉象细弱等胃阴不足证时,病程日久,治当缓图,叶天士说“宜用甘药以养胃之阴”。《未刻本叶氏医案》曰:“甘凉益胃阴以制龙相,胃阴自立”。强调用药以南北沙参、石斛、百合、麦冬、玉竹、甘草等甘凉柔润为主,喜用叶氏养胃汤、鞠通益胃汤等。为防阴柔之品呆滞气机,处方中参入佛手花、绿萼梅、生麦芽等顺气和中之品,俾胃气运转药力,调畅枢机,或予养阴药中少佐橘皮络、姜半夏、鸡内金、炒谷麦芽等和胃消导醒脾苏胃,以助流通。少用或忌用滋腻之品,恐壅滞不运,更碍脾胃,所谓“欲速则不达”。另遵《景岳全书》所云:“善补阴者必以阳中求阴”。在养阴益胃时少佐黄芪、党参等甘而微温之品,以期阳生阴长。
3.虚实寒热当谨守,寒温并用治胃痞
清代医家林佩琴《类证治裁·痞满》把杂病痞满分作若干证型,指出“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宜分别而论之”。对于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病症,法当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消痞补中,调和寒热,补泻同施,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取其泻心消痞,补中扶正,调和寒热之义。
4.兼证杂症要兼顾,随证加减效桴鼓
湿阻中焦脘闷呕恶者加薏苡仁、砂仁;呕吐属热者法半夏配竹茹;属寒者法半夏配干姜、丁香;阴虚舌红口干者加麦冬、北沙参、玉竹养阴和胃;性情急躁易怒者加玫瑰花、合欢皮、醋柴胡疏肝解郁;郁热泛酸者加左金丸清解郁热;舌苔黄腻者,加苍术、厚朴燥湿和胃;反酸烧心者,加煅瓦楞子、白及、乌贼骨抑酸和胃;痞胀较甚者加炒莱菔子、枳实理气消痞;大便干结者加决明子、莱菔子通降肠腑;失眠者百合、夜交藤养心安神;不仅气虚可致血瘀、病久亦可致瘀,临床上酌加丹参、当归、莪术、川芎、赤芍等药行气活血止痛。
5.针药合用促康复,综合调治显特色
针灸治疗对胃肠运动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且基本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临床研究FD,历史久远,相关论述颇丰,各代医家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诊疗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治疗FD的经验有效方法,但临床治疗难度大,病程长,疗效慢,因此在个体化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必须采用综合调治手段全面治疗。故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针灸治疗,可直达病所,其作用力强,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调达中焦胃腑之气,调理相关脏腑,施以不同手法及特殊选穴,以达到扶正补虚、健脾养胃、疏肝理气、消导化滞、活血通络、平调寒热之目的。临床运用针灸治疗FD时实证常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内关、期门、阳陵泉等。虚证常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等。辨证选穴施治,临床疗效显著。
6.怡情悦性调心理,生活调摄重养护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使人们对调护在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病多与情志内伤有关,询问病史得知患者经常有焦虑、抑郁易怒、失眠多梦等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是导致肝脏疏泄、气机升降失调的重要诱因。孟河医派调治心理以怡情悦志,解除顾虑,耐心细致,精心调护为特色,“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灵枢·师传》),余临床上谨遵此宗旨,耐心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及发展规律,引导病人了解并重视疾病,注重养护,消除紧张、恐惧、消极心理,解除苦恼、接受治疗、愉快生活,保持乐观情绪,怡情养性,以使“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并注重饮食有节,勿暴饮暴食、贪凉饮冷,戒烟酒,以免助湿生热,配合食疗,以食代药。“谨和五味、食养尽之”(《内经》)方能顺应自然,防病祛疾。摄生养性,生活有度,起居适宜,因体质制宜,是FD的养护之道。上述做到,不仅能调节气机,促进气血畅运,舒筋活络,又能疏肝健脾,调理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六)案例举隅
案1
徐某,男,88岁,中国故宫博物院著名研究员
初诊:
1997年夏天来宁讲学。由于天气酷热与使用空调不当,年事已高的徐老先生罹患了重度感冒,发热不退,滴水不进,卧床不起,身体极度衰弱。请余诊治,针对徐老所患暑月感冒,予苏叶、豆豉、薄荷、南沙参等轻透发表之剂。一剂药后,徐老汗出溱溱,病症俱除。欣喜之余,老人挥毫题写道:“老疲渐怯恣行动,长日惟贪高枕眠,喜得回春逢妙手,能驱二竖保余年。”
再诊:
1998年5月15日,徐老再次来宁时,因饮食不慎,一时出现脘腹胀满不适,隐痛时作,嗳气泛酸,纳食不香,大便干结,苔白腻,脉弦滑。复请笔者再次诊治,分析其病机为饮食不节,停滞胃肠,通降失司,予太子参、炒白术、薏苡仁、茯苓、鸡内金、决明子、莱菔子、川朴共奏健脾消食,化湿通降之功,1剂药后,大便即转畅,日行1次,脘胀、嗳气明显减少;3剂药后,病即基本告愈,为巩固病情,原方加佛手5g,百合、夜交藤各15g助其睡眠,继服。徐老感慨万分,再次挥毫:“再度沐春风,扁仓洽始终,治病先治脾,一剂凑肤功。”后徐老亲题名匾“济世良医”赠与笔者。
案2
黄某,女,6岁
初诊:
1998年7月19日,患者家人代诉其一月来纳食不香,大便3~4日一行,食量明显下降,体重日渐减轻,形体消瘦,苔白厚腻满布舌面,脉濡细。已用抗生素治疗,然效欠佳。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嗜食生冷,故分析其病因病机为饮食生冷过度,寒湿内停,遏制脾胃阳气,无力腐熟水谷;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故见纳差;脾胃生化乏源,肌体失养,故见消瘦。治当选用苦温燥湿之平胃散,兼以消食导滞,通降胃气,药用如下:炒苍术5g,川朴6g,茯苓12g,炒薏苡仁15g,莱菔子15g,决明子15g,鸡内金6g,炒建曲7g,因患者年龄较小,故苦温之川朴、苍术用量宜小,先予3剂试服。
复诊:
1998年7月23日,患者白腻苔已化,大便通畅,日行1次,纳食转佳,体重有所上升。调方后继服,后再诊时诉病告痊愈,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