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北考古考察
夏鼐留学归来的第二年,受李济的派遣,与向达、闫文儒一起组成西北科考团历史考古组,赴西北考察。从1944年3月到1946年2月,历时两年,先后考察了兰州、永登、武威、永昌、张掖、金塔、酒泉等地的史前遗址和汉代烽燧遗址,并在敦煌佛爷庙和老爷庙盛唐时期墓地、小方盘汉代遗址等处进行了考古发掘,回程中又在兰州附近的洮河流域和甘凉地区进行了史前遗址的考察和考古发掘。整个西北考古调查和发掘收获颇丰,为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提供了大量的考古学证据,先后发表有《新发现的齐家期墓葬》、《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考订》、《新获的敦煌汉简》、《太初二年以前的玉门关位置考》、《临洮寺洼山发掘记》、《兰州附近之史前遗址》、《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甘肃考古漫记》等论著,结束了我国西北地区考古发掘和研究一直由西人主持的历史。
《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考订》一文,是考察结束后最先发表的论文。这篇论文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首次提出了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的科学结论,纠正了西人安特生把两者时代倒置的错误说法,为甘肃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考古证据;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兰州附近之史前遗址》等论文中,除了介绍甘青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特征之外,还深入讨论了当时中原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交往;而《新获的敦煌汉简》和《太初二年以前的玉门关位置考》则是根据敦煌发现的汉简,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玉门关的具体位置进行了详细的考据,改正了前人有关玉门关位置的一些错误看法。更值得一提的是《甘肃考古漫记》一书,它以通俗的文笔详细记述了1944—1945年间西北考古考察的全过程,集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试图通过向普通百姓介绍和宣传“丝绸之路”沿途的考古发现、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名人轶事,引发国民大众对丝绸之路的兴趣和关心,是大众考古的代表作。这些论著对于人们了解甘青地区的史前文化、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沿革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