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竹意,拳拳匠心
——记竹编匠人林保国
早上八点的鸭屿村,静谧安详,大部分人还沉浸在周末的美梦中。然而村口的竹编工作室里,林保国师傅已经忙碌起来了。
工作室里没有开灯,只有朝阳投射下的一小块亮光,林师傅就坐在那方寸亮光里编织竹条,杂乱的竹条在林师傅手中变得规矩整齐,一个竹筐底初现雏形,我们的采访就在林师傅的双手翻飞中开始了。
竹编匠人林保国
现年66岁的林师傅16岁就开始当学徒,进入篾匠行列。“当时,竹编还是个吃香的活儿,想当篾匠的人多着咧。”林师傅眯着眼睛,回忆起自己的学徒生活,“大家伙都是凭手艺吃饭,竹篮、箩筐、簸箕……不论是务农还是打鱼,老百姓家里都离不开竹器。”
“篾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我手中拿着的鲁班尺就是祖师爷留下来的。可惜哦,这门老手艺,80年代后就开始没落了。”
1981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们晒谷不再用竹具,挑谷不再用箩筐,编织袋、塑料袋逐步取代了竹筐竹篮,竹编的实用价值一点点消失,篾匠也闲了下来,不再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艰苦的手艺,古老的职业岌岌可危。
当时30多岁的林师傅同样因为生计问题转行做起了厨师。但年少时奋力学习的手艺,又哪是说抛下就放得下的!转行近30年,林师傅的手艺并没有随时间消逝,他依然会时不时为自己找点活计,练一练手艺。在内心里,林师傅始终把竹编当作自己的老本行。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代表着高雅、坚韧,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文化。现如今,竹制品已渐渐从居家用品发展成为艺术品,竹编工艺也不再是一门单纯的手艺。自2006年江西九江瑞昌竹编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各地竹编技艺纷纷申遗,竹编艺术重回大众视野。
“这几年,政府开始重视起竹编这门手艺活儿,我这个老篾匠也就重拾起了我的手艺活。”
黄避岙乡新建了竹编工作室,林师傅又开始与他心心念念的竹子打交道,破竹、刮青、匀篾、编织……一个工艺简单的竹筐就需要数十道工序,林师傅常常在工作室里一待就是一天。这些在外人看来辛苦枯燥的工作,林师傅却做得兴致勃勃,虽然嘴上没有说,但那份浓浓的笑意已经深达老师傅的眼底。
说话间,一个完整的竹筐底编好了。林师傅起身为我们介绍这屋子里的竹器,每一种竹器都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但却同样的做工细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些精巧的器具是出自林师傅那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
林保国向记者展示竹编成品
众多精工制作的竹编艺术品当中,有一筐制作简单的小玩意儿特别引人注目。“这是我的学生们做的。”林师傅自豪地说。我们了解到林师傅每周都会到当地的小学去上竹编课,教小孩子们简单的竹编工艺。“现在的年轻人都往外面走,不爱和我一个老头子学竹编,我做竹编这么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徒弟来继承我的手艺。”谈起传承问题,老师傅连连摇头,“好在还有小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学点竹编,长大了也不至于忘了这门老手艺。”林师傅的眼中,有遗憾也有希望。
竹编成品
采访结束后,林师傅又回到了他的竹凳上,继续筐身的编制。细长的竹丝宛若悠长的岁月,在林师傅的手上翻飞,那里面满载着的,正是一位老匠人的拳拳匠心。
文/刘泓林
图/应灵波
指导老师/史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