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浙江海洋旅游资源概况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共有8主类31亚类155个基本类型,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共有4主类17亚类71个基本类型;人文旅游资源共有4主类14亚类84个基本类型。根据此标准进行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结果,浙江沿海7市的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13545个(不含未获等级的资源单体,下同),占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3/4。其中,沿海36个县(市、区)拥有各类旅游资源单体7332个,36个县(市、区)中直接临海的262个乡镇(街道)拥有各类旅游资源单体3573个(见表2-1)。从资源等级看,36个县(市、区)拥有五级单体91个,四级单体252个,三级单体1152个,优良级单体数量占单体总量的20.39%。其中,262个直接临海的乡镇(街道)拥有五级单体51个、四级单体135个、三级单体572个,优良级单体数量占单体总量的21.2%。在8个主类中,建筑与设施类资源最丰富,单体数量3868个;地文景观类资源次之,单体数量1496个;水域风光类资源居第三位,单体数量471个。其他主类按单体数量排序依次为:人文活动类389个、遗址遗迹类385个、生物景观类365个、旅游商品类321个、天象与气候景观类37个。
表2-1 浙江省滨海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单位:个)
资料来源:根据《2003年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资料》及实地调研整理统计
从整体上看,浙江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兼有自然和人文、海域和陆域、古代和现代等多种类型,汇集山、海、崖、岛、礁等多种自然景观和成千上万种海洋生物,涵盖了旅游资源国家标准中8个主类,沿海36个县(市、区)拥有全省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9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国家森林公园。全省滨海地市有国家5A级景区11个、4A级景区96个(见表2-2)。浙江沿海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大,类型多,而且区域分布又明显地集中在杭州、绍兴、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或附近一带,组成了杭、绍、甬人文自然综合旅游资源带、浙南沿海旅游资源区和舟山海岛旅游资源区,在省内乃至全国的旅游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表2-2 浙江省滨海城市国家A级景区(点)统计 (单位:个)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一、浙江海洋旅游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
浙江海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东海构造单元,是大陆边缘坳陷和环西太平洋新生代沟、弧、盆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浙江海岸带地跨扬子准地台及华南褶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以基岩港湾海岸为基本特色。浙江北部海岸处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南缘,南部则为浙东、浙南火山岩低山丘陵,海岸地表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类型包括淤泥质海岸、基岩型海岸和砂质海岸三种类型,各岸滩类型交错分布。浙江海域海底地貌以滨岸地貌类型为主,所在的东海陆架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内陆架为全新世以来形成的现代滨岸地貌及沙波地貌,外陆架则为晚更新世的滨岸地貌及古河谷、湖沼地貌的遗迹。长江和入海河流带来的陆源物质是浙江海域物质的主要来源,海域泥沙含量分布特点是越接近大陆,含沙量越高,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底层含沙量高于表层,岛屿周围的含沙量高于其邻近海域。
浙江海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沿海大风的季风特征明显,具有四季分明、年温适中,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热量充裕的气候特点,但四季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的袭击,如台风、强冷空气、干旱、冰雹等。浙江赤潮灾害发生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至7月,赤潮发生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嵊泗—嵊山海域、舟山中街山至浪岗山、台州外侧海域等。海域温度呈现冬季表层水温等温线密集和冷暖水舌清晰,夏季整个东海表层温度分布极为均匀的特征。与国内外其他滨海旅游城市相比,浙江沿海城市的主城区普遍距离海域较远,海洋旅游的环境氛围明显不足。全省沿海处于台风较多地区,海水水质条件有限,岸线多为泥质滩涂,缺少大规模的连绵沙滩;用于工业化发展的港口众多,旅游用海环境较为复杂。
总的来说,浙江滨海地区的海洋自然旅游资源禀赋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其传统滨海旅游的三大要素(阳光、沙滩、海水)与国际一流滨海度假地相比皆有一定差距。
(二)人文旅游资源
浙江滨海地区普遍具有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文化、丰富厚重的海洋渔业文化、影响广泛的海运文化及独一无二的海洋军事文化。鉴于人文旅游资源在单体上数量过多,在此不一一赘述,仅对这些旅游资源单体所归属的人文旅游资源大类进行简要论述。
1.丰富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
浙江沿海先民在数千年的海洋生产、生活中,与海为伴、靠海为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生活观念和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洋民俗,有神秘的船饰文化、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奇特的婚嫁礼俗,以及庙会、锣鼓、灯会等习俗,可以说浙江沿海居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有独特的习俗,如象山的海船装饰具有当地渔民特有的习俗符号。据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象山就有先民渔猎栖息,出现船只之后,船饰习俗也随之产生。渔民对船的装饰,从外表的船头、船眼、船旗、船舷、船桅、船尾,到内部的船舱、神龛、驾驶台、淡水舱各个零件、各个部位,无所不包,如何油漆,漆的颜色如何搭配都十分讲究,并逐步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经过漆饰后的渔船就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实物画作。象山捕鱼人尊渔船为“木龙”。从前人们认为海洋为龙王所主宰,认为鱼虾服龙,木龙可保年年有鱼,岁岁丰收;亦寄托渔民驾龙闯海,乘风破浪,四海平安之愿望。船饰是千百年来历代渔民用血汗和智慧创造的,充分体现了渔民在与大海搏斗时的美好愿望,表达了渔民朴素的思想感情和健康活泼的审美情趣,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嵊泗的渔民服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的风格形成与海岛特殊的劳动生产条件及社会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渔民服饰,一般可分为生产服饰、生产生活共用服饰两大类,以及鞋袜、服装镶嵌、挂件、图案等几类。除此之外,台州有两个主要由南迁部落形成的独特的语言文化飞地,分别是玉环坎门镇和温岭石塘镇,坎门混居着温州籍人,石塘箬山半岛居住的则都是讲闽南语的闽籍人。温岭石塘“大奏鼓”是渔民的狂欢节,也是我国现今仅存的渔村传统舞蹈,源自闽南,但在其发源地已绝迹。每年的七夕,箬山半岛的小孩还要过“小人节”,这是渔区特有的“儿童节”。
2.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
浙江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内涵丰厚,宗教文化既包括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又包括外来的佛教、基督教文化等,而海洋信仰文化则包括妈祖信仰、海神信仰、渔师信俗等。以这些文化内容为主题,海洋宗教信仰场所遍布浙江沿海的每个角落,场所内容有寺庙、祠堂、祭祀活动场所等,如普陀山的观音道场,磨心山上的慈云庵、定海的普慈寺与祖印寺、鄞州的它山庙、象山的镇潮庙等。有关海洋的民间信仰中影响最广的莫如妈祖。妈祖阁、天妃宫、天后宫等妈祖信仰场所散布在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各沿海乡镇。
佛教文化是浙江沿海极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各种佛教建筑星罗棋布。宁波有中国近代临济宗中兴祖庭之一的七塔寺,江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保国寺,建自晋朝的日本曹洞宗祖庭天童寺,国内唯一以“阿育王”命名、拥有国内唯一的阿育王舍利塔、和天童寺同为南宋“五山十刹”之一的阿育王寺等著名寺庙。而台州天台的国清寺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宗是最早的中国佛教宗派,唐朝时最澄大师带着弟子随着日本遣唐使的使船入唐,先来到临海,再上天台专门求学,天台宗的佛学思想在最澄大师的弘扬下远渡重洋,影响力涉及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3.丰富厚重的海洋渔业文化
作为浙江滨海地区及岛屿文化的本源,海洋渔业文化源远流长。《庄子》中记载有“任公子以五十牛为饵,站在会稽山上,垂钓东海,一年后得大鱼,东南数省食之不尽”的故事。虽充满庄子一贯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亦可见彼时浙江东海海域的渔事活动已进入这位思想家的视野并引发深刻的人生思考,说明在先秦时期,浙江的海渔文化已有一定规模。浙江海洋渔业文化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形态多样,文化生态完好,是中国海洋渔业文化的典型代表,包括生产文化(造船、织网、渔具制作等)、社会文化(开渔节、渔民宅居、渔民饮食、渔业商贸等)、观念文化(妈祖巡游、祭海仪式及其他民间俗信等)、组织文化(行业组织、渔村组织、家庭制度)和其他文化(渔谚、渔歌、渔曲、渔戏、渔鼓、渔灯等)。
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共有鱼类365种,其中暖水性鱼类占49.3%,暖温性鱼类占47.5%,冷温性鱼类占3.2%。虾类60种;蟹类11种;海栖哺乳动物20余种;贝类134种;海藻类154种。
渔业至今仍是浙江滨海地区部分群众和绝大部分海岛居民的支柱产业,是众多沿海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形式。渔业文化更是以现代节庆的形式得到了展示和强化,诸如中国(象山)开渔节、象山海钓节、洞头渔家乐民俗风情节、三门湾青蟹节等。
4.影响广泛的海运文化
浙江在历史上具有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的海运文化,即便是海禁时期,浙江沿海地区的海运业也没有停止过。浙江是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的重要参与者。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在隋唐时期,此海上航线主要以运输丝绸为主。海上丝绸之路可分为东海丝绸之路与南海丝绸之路。东海丝绸之路以山东半岛为起点,到达朝鲜和日本;南海丝绸之路主要以广州、泉州、宁波等为起点,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等。唐代的宁波,是中、日、韩三国的枢纽港口之一,宋元时期始设市舶司,成为中国通往日本、高丽的特定港,同时也始通东南亚诸国。清朝时期,浙海关与粤海关、江海关、闽海关并称为中国四大海关。现有的明州市舶司签发的文凭、明宣宗手谕、内装香料的玻璃瓶等历史文物,成为浙江海上丝绸之路悠久历史的重要例证。
5.独特的海洋军事文化
海洋军事文化与海防遗迹在浙江是较为广泛和典型的存在。过去,浙江沿海经历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等艰苦岁月,留下了英勇抗争的悲壮传奇和丰富多彩的海防遗迹。根据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编纂的《两浙海防类考续编》,浙江沿海卫所北起乍浦、南至蒲门,设置有卫处、所处。这些沿海卫、所,以浙江北部地区布置较疏,浙中、浙南布置较密。
台州在浙江海洋军事史中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汉始元二年(前85年),台州始设回浦县于章安,作为浙东南的重要军港,并成为中央政府借以控制瓯、闽两越的军事重镇。建兴八年(230年),东吴派大将卫温与诸葛直率甲士万人从章安出海经营夷洲(今台湾),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经营台湾,意义非常重大。第一个反元的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在临海的龙固山设立了天坛,雄震东南。明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并修缮临海城墙,留下了桃渚古城等抗倭历史踪迹。而三门蛇蟠岛曾经是江浙海盗的主要巢穴,见证了海盗的崛起与没落。1955年的1月,在台州打响了国共两党最后一场正面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协同作战,一举夺取了一江山岛登陆战的胜利。
二、浙江海岛旅游资源
浙江省海岛陆域面积1751.31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域面积的0.18%。海岛多为丘陵山地,离海岸越远,山体高度越低,总面积约为1255.6平方千米,占海岛面积的64.7%;在山麓谷地和较大海岛边缘,由于水动力作用及人类围垦,散布有小片平原,总面积约为684.8平方千米,占35.3%。全省海岛总量虽多,但大部分海岛体量很小,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2878个,但陆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仅26个,而小于0.1平方千米的海岛多达2641个,这意味着能够有足够的土地资源进行较大规模旅游开发的岛屿数量并不是非常多。海岛分布相对集中,约有3/4海岛呈列岛或群岛形态分布,较大海岛与大陆海岸线的距离也大多在10千米之内,从地理区位而言,旅游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从行政区划上看,浙江的海岛分别隶属于舟山、台州、宁波、温州和嘉兴五市,其拥有的海岛面积分别为1256.70平方千米、271.5平方千米、254.07平方千米、157.4平方千米和0.70平方千米(见表2-3)。
表2-3 浙江海岛数量、面积及岸线长度
数据来源:浙江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小组.浙江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与研究[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7.
海岛数量、陆域面积和海岸线长度是评估海岛旅游开发潜力最基础的指标。全省的海岛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十分显著的地理集中性。舟山群岛岛屿数量多,陆域面积大,海岛岸线长,尤其是嵊泗县、岱山县和普陀区;台州岛屿总数多于宁波和温州,较为均衡地分散在六个县市区,整体陆域面积小;宁波和温州所辖海岛陆域面积大,海岸线长,且分布集中在象山县和洞头区;嘉兴所辖海岛数量少,陆域面积和海岸线等均远小于其他地市。总的来说,从海岛最概要的地理属性来看,浙江海岛的较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大致集中在嵊泗县、岱山县、普陀区、象山县和洞头区等地,这与当前浙江海岛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也是大体吻合的。当然,海岛旅游开发必须基于更为具体的旅游资源层面的考量。
浙江海岛区域自然环境独特,山、海、崖、岛、礁等多种自然景观与历代人民留下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据初步统计,浙江省海岛自然景区约有450处,合计面积188平方千米,占海岛陆域面积的10.7%。其中成片的海蚀景观60余处;适宜辟为海水浴场的沙(砾)滩48处,总长约33千米;其他自然景观150余处。浙江海岛旅游资源包括山岳、洞穴、海岸、港湾、沙滩、泥滩、海洋生物、森林植物、渔港、渔村、文物、古迹、文化、艺术及工程建筑等。下文从以海岛地质地貌、水体、植被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以海洋历史文化和民俗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展开详细论述。
(一)自然旅游资源
1.海岛地貌景观
从成因看,浙江沿海岛屿有99.9%为大陆岛,即原为大陆的一部分,后因地壳沉降或海平面抬升与大陆分离而形成。因此,这些岛屿的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特征都与邻近大陆类似。浙江海岛地貌景观大类有47处,占海岛地质遗迹资源的74.6%,主要由丰富的火山岩、花岗岩等岩石地貌叠加海岸带的侵蚀与堆积地貌构成,如普陀山、南麂列岛等,主要为花岗岩石蛋地貌,被海岬、湾、洞、崖、柱、海滩等海积海蚀地貌围绕,形成了多种奇石、山峰、岩滩、港湾、岬角等景观,具有奇、险、秀、美的悬崖绝壁和千姿百态的造型地貌,是海岛旅游资源的主体。历史上,普陀山就因其优美的景观而成为海上的佛教名山。近些年开发的嵊泗列岛、桃花岛、洞头岛和南麂岛等已成为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岛和南麂列岛更是被《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选入中国最美十大海岛名单。
这些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北部的舟山群岛一带,嵊泗、岱山和普陀共有31处,占66.0%,在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岛屿上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其中温州8处,占17.0%,台州和宁波较少,分别仅有5处和3处(见表2-4)。
表2-4 浙江海岛地貌景观
续表
数据来源: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2010)
在海岛地貌景观中,沙滩作为传统滨海旅游的核心要素(Sun, Sea, Sand, 3S)之一,对海岛旅游开发尤为重要。然而浙江海岛沙滩资源相对稀缺,海岛沙砾质岸线长度不足73千米,仅占全省海岛岸线总长的1.61%,主要分布于舟山群岛。浙江省海岛沙滩均为岬湾型沙滩,类型单一且规模不大,最长的基湖沙滩仅2.7千米,受季风影响,季节性变化显著。旅游开发对沙滩的规模有一定要求,据调查统计,浙江海岛上长度大于100米的沙滩仅有63处。
在沙滩数量上,结合表2-4,绝大部分分布在以嵊泗、岱山和普陀为主的舟山群岛区域,其次是以洞头为主的温州地区,宁波和台州地区能在空间体量上满足旅游开发的沙滩资源非常匮乏。
研究人员对这63处浙江海岛沙滩的资源禀赋进行了评价,评价体系中共20个因子,主要评价沙滩地貌与沉积物特征、资源吸引力、动力条件及安全性,依据因子性质和成因的不同,分三个亚类。评价结果显示,朱家尖南沙沙滩、东沙沙滩、大沙里沙滩、千沙沙滩、里沙沙滩、漳州沙沙滩,桃花岛塔湾金沙、鹁鸪门沙滩,六横岛外门沙沙滩,太平岗岛连岛沙坝,旦门山岛旦门沙滩,南麂岛南麂沙滩,泗礁山岛基湖沙滩、南长途沙滩,衢山岛双龙沙滩,岱山岛鹿栏晴沙,普陀山千步沙、百步沙、金沙和九虎虎沙在众沙滩中较为优异。从中可以看出,资源禀赋较优的海岛沙滩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地理集中性,以舟山的普陀区、嵊泗县和岱山县为主,在宁波和温州偶有分布,整体而言,甬台温地区的海岛沙滩资源禀赋较差。
2.海水和气候资源
“3S”中的海水(Sea)和阳光(Sun)是浙江海岛旅游资源的短板。
由于浙江海岛多在近岸浅海区域,约有60%的海岛分布在大陆岸线2千米的范围内,约有90%岛屿分布在离岸5千米范围内,且部分海岛直接分布于大陆滩(涂)上。东海近海海域的海水泥沙含量高,海水浑浊,导致大部分浙江海岛周围的海水缺乏观赏性,仅有嵊泗列岛中的嵊山岛、枸杞岛,东极岛等少数靠近公海的海岛具有较高的海水质量。整体上浙江海岛海水资源禀赋无法与我国南海群岛媲美,更无法与世界级的海岛度假地如地中海海岛、加勒比海海岛相比较。此外,浙江海岛还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困境。全省陆域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280.7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19.5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06立方米/年,仅占浙江省大陆人均水资源量的27.4%。并且地表水资源在岛屿之间的分布也有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加上分布人口密度的差异,海岛地表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差异更为明显。海岛淡水资源的不足是制约海岛旅游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
浙江海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象灾害繁多。春季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地区常出现大风天气,平均气温13~18℃,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夏季气候受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影响,海岛地区常有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秋季气温冷暖变化较大,平均气温16~21℃;冬季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平均气温3~9℃。对于海岛旅游而言,11月至次年3月气温太低,日照不足,不适宜进行旅游活动;4月至6月气温和日照适合观光等户外旅游活动,但是海水温度仍然偏低,不适于水上活动;7月至10月气温、海水水温较为合适,日照强度偏大,经常受台风侵扰,台风天气时无法进行任何旅游活动。因此,浙江海岛的气候条件也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为一流海岛度假地的可能,并造成了严重的旅游淡旺季问题。
3.海岛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对海岛的景观、小气候及旅游开发所需要的木材都十分重要。但是浙江海岛森林覆盖率偏低,仅为36.6%,其中天然林仅占10.6%,人工林占89.4%。林种以防护林和薪炭林为主,比内地贫乏单调,主要分布于海岛县和大型岛屿上,从北向南呈现单一化趋势。并且海岛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仅有台州玉环大鹿岛国家级森林公园、椒江大陈岛省级森林公园和宁波象山南田岛省级森林公园3处森林公园。
4.渔业资源
“食”是旅游产业六要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海岛旅游而言,渔业资源早已超越了食物作为旅游者基本生理需求的意义,成为美食旅游的核心。传统的滨海旅游“3S”在今日已扩充为“4S”,其中新增的核心要素便是海鲜(Seafood)。浙江省海岛多种水系相互交融,海域水质肥沃,饵料充足,为各种经济鱼类及其幼仔鱼的育肥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3000多个海岛及难以计数的岩礁周围的浅海海域和潮间带,是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场所,繁育着大量的鱼、虾、贝、藻等海洋水产资源。据调查,浙江岛屿海域有大黄鱼、小黄鱼、梅童鱼、带鱼等鱼类358种,中国毛虾、细螯虾等虾类63种,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等蟹类46种,曼氏无针乌贼、针乌贼、长蛸等头足类25种,潮间带贝类则有泥蚶、牡蛎、青蛤、泥螺、缢蛏等231种,还有羊栖菜、浒苔、石花菜、紫菜、裙带菜等多种大型海藻类植物。丰富的渔业资源,以及基于此形成的一系列渔家乐、海钓活动等为旅游业提供了充足的旅游餐饮、旅游活动和旅游购物产品。
(二)人文旅游资源
浙江有居民的海岛共188个,人口总数约为125万,约占全省人口的3%。长期以来人口在这些海岛的聚集,创造了悠久的海岛人文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海岛民俗文化,成为今日海岛旅游开发中十分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浙江海岛有几个较为重要的历史坐标: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最东边的东海之上,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形成了东海岛屿特有的祈福文化,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之说。关于沈家门地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宣和五年(1123年)五月二十四日,八舟鸣金鼓,张旗帜,(从招宝山)以次解发……过虎头山,行数十里,即至蛟门,大抵海中有山对峙,其间有水道可以通舟者,皆谓之门。八舟历松柏湾,抵芦浦(今小芦江河,通海,属镇海辖区)过夜,翌日,来到沈家门;至沈家门抛泊,其门与蛟门相类,而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尚属昌国县,其上渔人樵客丛居十数家,就其中以大姓名之。”东海岛屿孕育了世界三大渔港之一——沈家门渔港,从而开启了东海岛屿文化乃至中国海洋文化所蕴含的海渔文化。嘉靖年间,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岛中间的双屿港,成为亚洲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被日本学者藤田丰八称为“实为十六世纪之上海”,港航文化在东海岛屿发扬光大。
相应的,浙江海岛发展出了三大文化特色:①海上祈福文化。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着“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谚语,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东海文化一直是中国福文化的象征,尤以普陀的观音信仰和祈福活动为经典形式。时至今日,普陀山依然是我国最重要且唯一的海岛佛教圣地,吸引了无数香客和旅游者。②港航文化。东海民众擅长打造舟楫、仰观天象、俯察洋流、审视风向、摸索航道、训练技能,从徐福、鉴真东渡,到郑和下西洋;从海上丝绸之路到世界三大渔港之一的沈家门,对海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直接影响着东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的形成。明州(今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十分重要,众多岛屿也一直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供往来船队候潮听风、提供补给、停锚避险。而浙江海岛今日繁忙的港口物流业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形态。③海渔文化。作为浙江岛屿文化的本源,海渔源远流长。此外,浙江海岛还有重要的石文化。由于海岛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石材历来是海岛建筑最主要的材料,形成了浙东沿海地区的石文化,并留下了诸多采石遗址景观,其中最主要的两处采石遗址分布在三门蛇蟠岛(国家级)和岱山双合岛(省级)。石矿遗址规模巨大,采石技术和工艺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采石地层岩性为下白垩统流纹质角砾凝灰岩或凝灰岩,以开采板材和条石为主,持续千百年的采石活动留下了规模巨大、形态各异的空间造型,是海岛地区重要的地学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