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会化的新因素:网络
传统上,个体的社会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同辈群体以及职业组织等来完成,这从上面我们对政治道德化的途径的叙述中即可看出。但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播媒介,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对今日中国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网络社会化的优势
网络以其结构的开放性、过程的交互性、时空的脱域性、传播的即时性、信息的共享性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社会。在那里,一个个匿名的个体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以“人—机”“人—机—人”的互动方式建立并维系着彼此的虚拟关系,共同分享这个另类的社会空间。通过网络和网络社会,人们可以无限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分享社会经验,习得特定的行为方式。可以说,网络已开拓出一个全新的社会化环境。
网络社会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化模式,较传统社会化具有后者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具体表现为:
1.网络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社会技能的巨大资源平台。网络能够突破时空局限及各种现实中的准入机制的限制,即时、快速、全方位地把时空范畴中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图文并茂地传输给个体,使个体可以在最大范围的社会化环境中获得海量知识。同样地,网络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为个体获得常识经验,掌握生活技能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资源的共享化和开放性使得个体的学习不用再依赖和仰仗传统的社会化机构,从而大大降低了社会化成本。
2.网络所创生的虚拟社会为个体提供了扮演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较之传统社会只能提供现实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在网络社会的匿名交往中,人们的社会身份是隐秘的,社会关系是不明确的,社会差异是不存在的,“这种开放性扩大了人们进行平等、自由交往的范围和互动机会,使人们可以在忽略角色、地位差异的前提下进行自由交往与互动”。这一方面促使那些在现实社会难以交往互动的不同阶层的人群相互了解;另一方面,个体在匿名情境中尝试扮演多种在现实中向往却又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个体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领悟,进而为社会角色的真实扮演提供了实践和预演的机会。以腾讯公司的QQ为例,QQ的每一个用户都有一份随时可以更改的个人资料,其中包括网名,可随意更改代表自己的头像、性别、年龄、省份、国籍等信息。网络中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塑造自己的身份。网络的这种匿名性和虚拟性恰好迎合了人们的“面具”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社会中总需要一定的面具,而现实人际传播中面对面的特征使得人们的“面具”得不到安全保障,随时可能发生“面具脱落”的危险。而网络则不同,网络本身就具有一种“遮蔽”和“再造”的功能,这样就给网络人际传播中的网民提供了极好而又安全的面具。有调查显示:过半数的网民确实喜欢在网上尝试身份的改变。目前QQ上90%以上的个人资料不提供任何可让对方得知或猜测的有效信息。因此,不难看出,网络确实提供了一个自我隐匿的空间,并激发人们去隐匿和尝试变化的欲望。
3.网络社会化使得受化者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在传统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始终处于受化者的角色,通过接受施化者的积极教导而展开他的社会化历程。这种被动状态,使得个体的社会化内容往往受制和取决于施化者的主观好恶和人为筛选;同时,施化者的权威使得个体的社会化富于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征,严重压抑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潜能,造成个体对施化者的过度依赖以及施化者对个体的权威约束。而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和共享化使得人们的社会化空间大大拓展,个体可以在一个不受社会权威约束的相对自主的社会环境中按需学习、自主学习。只要有一台PC机外加一些网络设备,个体就完全可以独身闯荡网络世界,从中自主寻求、自由吸收任何他感兴趣和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从而大大弱化了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被动状态,也大大提高了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4.网络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大大增强。在传统社会,个体的社会化主要是长辈向子辈单向传递社会化内容的过程。而在网络社会里,不存在权威尊长与无名小辈的身份差异,人们的真实身份被平等的符号所屏蔽,这种隐身性使得个体“在作为受化者的同时也兼具施化者的身份”,在接受施化者的社会化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对社会的反向社会化作用。
二、网络社会化的局限与弊端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它对于推动个体社会化的有利一面时,也不应忽略由于其自身局限而给个体社会化带来的诸多弊端。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网络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的虚拟性和非人际化会对个体健全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塑带来障碍。我们知道,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逐渐形成人格和自我意识,个体的自我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者的观照和评价,也就是“镜中我”的概念。现实的人际互动方式与网络的虚拟互动方式是很不同的,后者必须借助于机器和符号并且因之匿名性而可以无所顾忌,因而网络他者的评价往往与现实观照眼光和评价标准相左,由此造成个体自我认知的偏差混乱甚至于人格的分裂。
2.网络的开放性和庸俗化会造成个体的价值失范。网络如同一个巨大的自由市场,几乎将全部的信息尽收网中,其中不乏许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有害信息。个体身处其间往往会导致价值失范:对现实中的主流价值抱持怀疑和排斥的态度,无法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因而在观念和行动上缺乏有力的价值约束和规范。网络所造成的价值失范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络极大地弱化了个体对集体的依附和依赖,空前地释放了个体的潜能和个性,进而使得个体往往重个人权利而轻社会责任义务,淡漠集体主义而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其二,网络中各种庸俗化信息的泛滥导致个体道德观念、道德品质的滑坡。网络给人们提供的是一个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拟态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进入了一个空前宽松的环境中,人们进入了一个“反正没有人管我”的新天地,容易堕入道德相对主义,并且极有可能产生道德上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泛滥。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而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他们很可能将网络中习以为常的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范等恶习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造成道德观念淡薄或缺失的问题,严重的还可能犯罪。
3.网络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脱节和断裂。所谓“真实社会化”,就是“现实中由家庭、学校、同辈群体、阶层、社区、社会机构等进行的社会化过程”。这些社会化机构,以培养塑造符合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传统文化的社会人为目的,以现实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角色模仿和角色扮演为路径。而个体在网络中所形成的社会认知图式和角色定位往往不相容于现实社会,网络与现实在运作逻辑、行为规范上存在着天壤之别,个体行走于两者之间往往难以调适。举个最浅显的例子,在网络里,个体可以与其间的任何一个人进行交往,可以随意宣泄自己的情感情绪,这在充满社会准则、行为规范的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倘若个体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依然遵循虚拟交往的互动模式,则就必然产生现实人际关系的碰壁受挫,现实社会交往的诸多障碍。久而久之,个体作为社会人的现实行动能力可能会慢慢退化。这种网络社会化与真实社会的脱节断裂,不利于个体内化社会规范,会造成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
从社会角度看,网络社会化往往会对社会控制、社会整合带来如下负面影响:一方面,网络社会化的出现大大削弱了传统社会化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的社会化功能,通过网络,个体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各种知识经验技能的习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个体对传统社会化机构的依附和依赖,进而个体与社会集体的联系纽带趋于松散;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匿名性使得社会组织、强力机构对网络社会鞭长莫及,垂直约束形同虚设。这两个方面带来的是一个共同的后果,那就是对社会整合的挑战。
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社会整合的作用,社会化机构通过社会教化模塑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然而,网络社会化在这方面恰恰存在着一股反力,它所造就出来的“网络人”往往并不能顺利地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引起注意和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