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的资本积累
资本是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资本短缺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资本来源以及资本经营、资本积累都关系到发展的速度、效率、效益。农业剩余起家、民间资本发家、大众储蓄积累、企业资本快速扩张、政府财政强势投资是大众市场经济资本运行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本发展经济学资本积累的独特机制。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解决了一般发展中国家自有资本异常短缺,不得不更多依赖外资的状况。而在浙江,内资特别是民资的作用特别大,这也是民本发展经济学的一大特点。
浙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用于发展的资本积累实际上是从推进农业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用多种农业剩余启动工业化、城镇化开始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把农民从计划经济和人民公社体制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独立的创业主体和资本积累、资本经营的主体。这段时期的农村快速工业化、城镇化是充分利用了农业改革带来的各种农业剩余,并转化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资源和资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劳动者转业、农地转用、农户积累。改革初期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快速提高,使得农民和整个社会有可能、有条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土地和农户积累储蓄投到产出效益更好的工商业领域和城镇建设中去。同时,浙江农民敢闯敢冒、敢于善于经商办实业的人文特点,使这些农业剩余迅速转化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大资本。此外,浙江农民勤俭节约、注重财富积累、注重储蓄养老、善于理财积财等性格,使民间资本、民间借贷、民间金融、民间投资十分活跃。
中国特有的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的体制优势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中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也是中国特别是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的重要因素。在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私营经济尚未放开搞活的时候,浙江就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资源,大力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把集体的农用地顺利转为工业、城镇建设用地,以集体企业名义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和国家政策支持,然后,再逐步地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把戴着“红帽子”的集体企业转制为产权清晰的民营企业,顺利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
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剩余十分严重,这使得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资本要素相对于劳动力要素而言,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和政府收益偏高和劳动力收入偏低是一个普遍问题。这从社会公平分配而言,有失公允,但也体现了在市场经济中要素价值、地位与稀缺性密切相关这一经济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压缩了劳动者的消费而助长了资本增值投资,这种机制在发展初期,能够对发展速度起重要的助推作用,但到一定时期,则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及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经济问题就是这种反映。但仅从资本积累而言,企业资本积累速度是十分神速的,特别是一些经营得法的企业迅速得以扩张。精明的浙江农民直接参与到资本投资经营中赢得了资本积累的先机。
政府财政强势投资也是大众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老百姓积极储蓄、企业资本快速扩张、民间资本金融活跃、政府财政强势投资,这是中国特别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积极有为,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也是对发展市场经济比较有利的一个因素。政府依靠经营土地增值和财政增收,积极投资交通、电力、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条件迅速改善。这为民营经济发展和企业资本、民间资本的增值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