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针灸配穴
第一节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浅析 此言太阳病提纲脉证。太阳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外邪客表,太阳受病,脉必应之见浮。太阳为诸阳所系,而头为诸阳之会,同时,项为太阳专位,病则头项强痛。太阳之上,寒气治之,足太阳膀胱为寒水之府,水中化气上行外达以卫外,是为太阳经气,邪闭太阳经表,阳气不得敷畅,则表必恶寒。正邪交争于表,治当顺应病机,以汗为大法,使邪从表解,汗出则愈。
单玉堂按 太阳病之针治,不能离开督脉。《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若督脉之阳气不足,则易感受外邪,侵入太阳经即可现太阳经症变。同时,督脉为手足三阳之会,总督诸阳又统摄元气,为阳脉之海,故外则调整和振奋诸阳经气,内则沟通脏腑精气,本此义选太阳病穴,则大椎、大杼、风门、申脉、后溪为是。
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为督脉之要穴,手足三阳入脑必经之驿路,故一切外感病、阳经病均可针之;大杼为骨之会,善治骨病,属膀胱经穴,为督脉之别络,手足太阳之会,主头痛项强、发热、恶寒、咳嗽等;风门乃风寒外邪侵入之门户,属膀胱经穴,为督脉与足太阳之会,主表病之头项腰背诸疾。与大杼相配,更能加强大椎疏散表邪之效。取通督脉的手太阳后溪穴,配通阳跷的足太阳申脉穴,又为八法主客相应,主治目内眦、耳后、颊颈、肩疾患,又因二穴属太阳,通督脉,故可疏调督脉之阳气与太阳经气,令气血通畅,邪不可犯。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浅析 此言太阳中风脉证。风邪中肌所见之脉证,谓太阳中风。风卫皆阳,相搏则即见发热。风性疏泄,袭于表则卫不固外,中于肌则营不守内,故汗出。汗出营弱则恶风。营阴外渗,脉道松弛,则脉浮而缓。太阳中风脉证,反映出气血不充于外、表之抗病力不足、徒见汗出而表不解的病机。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浅析 此言太阳伤寒脉证。寒邪伤表所见之脉证,谓太阳伤寒。太阳本气为寒,太阳之阳为本寒所化。若寒邪束表,阳气外闭,则病于标而涉于本,故人必见恶寒。其热已发或者未发,是言发热的强弱。其实,太阳病的恶寒本身当具有发热含义。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客而卫闭营郁故体痛。正气抗邪外达,汗出不得而逆于上,故呕逆。寒邪外束,无汗而表气不宣,故脉应之三部俱现浮紧。总之,太阳伤寒脉证,反映出正邪交争于表互不相让的病机。
【原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原文】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浅析 此二节,前论阴阳表里相传,后论六经之气相传。陈修园讲:“人之言伤寒者……有正传,有邪传,有阴阳表里之气相传,有六经连贯之气相传。”所言不无道理。盖太阳与少阴相表里,“颇欲吐”即少阴病“欲吐不吐”之意。“躁烦者”以躁为主。躁者乱,烦者热,肾躁心烦,脉必不静而数急。属太阳病初传少阴的见症,是为表里相传。言循经相传者。二三日值阳明,少阳主气,太阳证犹在而不见阳明、少阳证者,则病气未传。此大意是,察病当先从具体脉证入手,又当从经络、气化、脏腑表里及日数等多方面的相互关联上考虑。进而抓住病机,解决主要矛盾。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浅析 此言太阳病与温病的鉴别及温病误治变证。太阳表证本当不渴,且恶寒与发热并见。而温病是热邪内蕴,津液已被耗伤,此时一感表邪,便可直接诱发成病。其证候表现,尤以不恶寒而渴为有别于太阳表证。所以,温病治当忌汗,法宜清热生津。此节仲景不惜笔墨,详述温病误汗之变,意在告诫人们:太阳病与温病万不可混。
单玉堂按 伤寒其病在表,里证即表证所侵入者,治当发表为主;温病其病在里,表证即里证所浮越者,法宜清里为主。温病基本治法是清热生津,针刺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清里之蕴热,开闭宣窍;配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络穴,调畅三焦气机;佐大椎,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宣通诸阳经气;均用泻法可清泄里热、开郁祛邪。继取胃之合穴足三里,调运中土,益津血之源,属培土生金之义;配太溪,肾经原穴,滋阴壮水使津液上输。若误汗致风温变证,见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等温邪内炽、风火交扇者,取足临泣,足少阳胆经之输穴,配外关,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为八法主客相应,主清胆热,利三焦,息风活络,通泻胸腹腔间火郁之邪;加肺俞、合谷清降肺热,开郁解表。若逆传心包,可点刺心包经井穴中冲,继取心包经原穴大陵、心经之络穴通里,疏通心气,泄热安神。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又属津液内竭,肾水亏耗,以致无溲可失,而成小便不利,则本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义,取肾俞,膀胱经之背俞穴,配太溪,肾经之原穴,补肾壮水滋阴;取复溜,肾经之经穴,生津液润清金,配三阴交调补三阴。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如惊痫,时瘈疭,为火邪焚心,神明失主险候,可取十二井点刺出血,导火清心以救急。次取心经之原穴神门,与心包经之络穴内关,通脉活络以祛火邪,收敛心气以定惊痫。若火熏之,则为火助邪热,实上加实,必亡血亡阴而促命期。观此而知实证、热证万不可灸。
【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浅析 阴阳寒热标本纲要。《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之道,可见之于寒热。大言之,发热恶寒者,乃泛论三阳之阳性疾患;无热恶寒者,乃泛论三阴之阴性疾患。是为据寒热以辨阴阳来路的一大纲要。小言之,是指太阳、少阴。盖太阳与少阴脏腑经气相通,太阳膀胱寒水之化必赖少阴心火与肾阳蒸动,借太阳经脉而达于表,形成太阳之气以护外。若寒邪客表,太阳受病,表阳闭郁则见发热恶寒,是以太阳为其来路。少阴肾中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若肾阳虚微,气化不足,则太阳之表亦虚,如此表里之阳皆虚,虚则寒邪入里,必见无热恶寒,是以少阴为其来路。
观日数之阴阳,可预后病愈之期。因六经日行一经、三阳在前三阴在后,六日为经气周尽、阴尽阳生,是阴病得生阳之气助之,故曰“发于阴六日愈”。七日为经气再周之始,为阳经主气,阳病可值时而解,故曰“发于阳七日愈”。仲景先师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临证记录。
单志华按 阴阳之道,可见诸寒热。大言之,“发热恶寒”乃泛论三阳之阳性疾病。受病之体感寒后表现为发热恶寒,说明患者阳气尚盛,则病发三阳为主;而三阳发病,按其先后次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七日阳气来复,故发于阳者七日愈。
“无热恶寒”乃泛论三阴之阴性疾病。受病之体感寒后表现出无热恶寒,说明患者阳气素虚,则病发三阴为主;同样按其先后顺序,四日未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的太阴病,五日未见自利而渴的少阴病,六日未见手足厥逆的厥阴病,表明里阳恢复,故发于阴者六日愈。可见,“二三日”是表邪传里或传半表半里或由阳入阴之期,所谓:“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而“六、七日”是六经周尽复始之期,在这个特定的“节律”上,
【原文】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浅析 此承上节,举太阳头痛为例,言发于阳者七日愈。“行其经”谓自行其本经。太阳主表而表莫高于头,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柯韵伯认为:“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作再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其说当是。
单玉堂按 胃乃水谷之海,后天之本,胃气充实则邪不内传,故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宜取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此穴主消纳水谷,运化精微,补脏腑虚损,为健运中土之要穴,且该穴又是阳明之枢纽,可疏导阳明、通运上下,主气机升降,内补气血而外调营卫,则外邪不复内侵。
【原文】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浅析 太阳病欲解之时,太阳经气上借督阳下借肾阳,为诸阳所系,故太阳即阳之巨大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以昼夜言,巳至未即午时正中,“日中而阳气隆”,值太阳气旺,则病可值时欲解。
昼夜周时,阳主昼,阴主夜:天之阳即卯至酉,天之阴即酉至卯。同时阴阳之中又各有阴阳:昼时卯至午为阳中之阳,午至酉为阳中之阴,夜时酉至子为阴中之阴,子至卯为阴中之阳。故子午卯酉作为相互联系又各自不同的阶段性标志,便构成十二时辰阴阳消长变化的周期。观六经病欲解时的规律:阳经病均在阳时欲解,阴经病均在阴时欲解,而阳时中的三阳与阴时中的三阴,则依阴阳消长的多少又各具特点。
单志华按 欲解时何以每一经各占三个时辰?此正是源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是根据春夏秋冬日出日落的时段决定的。每年的春分、秋分是昼夜相等、阴阳平衡时段,太阳出于卯而入于酉;春分以后,阳长阴消,夏至则阳气盛极,昼长夜短,太阳出于寅而入于戌;秋分以后,阴长阳消,冬至则阴气盛极,昼短夜长,太阳出于辰而入于申。可见,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决定了日出的时空,不仅仅在于卯上,而是寅至辰上;日入的时空,也不仅仅在于酉上,而是申至戌上。恰恰反映出全年阴阳互为消长的特点。《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云:“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张仲景正是按照“以一日分为四时”的思路确立六经病欲解时的时空方位,因而六经病欲解时就不仅适用于日周期昼夜节律,还适用于月周期和年周期节律。特别是某些带病延年的老年病、慢性病,同样存在六经病欲解时的节律。欲解时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观六经病欲解时各经病所占的时辰方位,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天阳与人体阳气的互通性,此为疾病欲解的必要条件。《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昼夜周时,阳主昼,阴主夜。“天之阳”即卯至酉,“天之阴”即酉至卯;同时阴阳之中又各有阴阳:昼时卯至午为阳中之阳,午至酉为阳中之阴;夜时酉至子为阴中之阴,子至卯为阴中之阳。因此,子午卯酉作为相互联系又各自不同的阶段性标志,便构成十二时辰阴阳消长变化的昼夜节律周期。观六经病欲解时的规律:阳经病均在阳时(九个时辰)欲解,阴经病均在阴时(五个时辰)欲解,而阳时中的三阳各自独立,阴时中的三阴相互重叠,则依阴阳消长的多少又各具特点。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15时),中心时午。人体太阳经气值阳气旺盛之时而充于外,则病可值时欲解。但欲解不等于已解,只是利于病愈的一个客观条件,而且还要在太阳病六七日的周期节律上,医者不失时机地运用汗法,则值时而解。当然,如果是太阳病初得,正邪交争于表,值巳至未上,则诸症加重,亦不可不知。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5~21时),中心时酉。即日晡时,此时太阳西下,阳气下降,渐收渐阖。在人体而言,符合阳明主降、主收、主阖的生理特点。阳热内收而表现出里热实证。若阳明经病值时欲解,为医者借阳热内收主里之时,顺其病势施以清热生津之治;阳明腑病正邪交争于胃肠之里,更见潮热谵语者,于酉时前后因势利导施以攻下。故医者掌握病时,助其解或防其变。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3~9时),中心时卯。少阳病欲解于此时,则内郁之相火借其初生春阳之气而和顺拂畅,转枢外达和解,如小柴胡主少阳枢机之治也。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1~3时),中心时子。“子时一阳生”,阳从内生,故太阴病可值本经气旺之时而欲解。太阴脾为至阴之脏,病则“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以干姜温里使得脏寒温暖。从阳明的申至戌阳气开始收敛,到太阴的亥至丑阳气内收已极,天阳之气的内收达到极致。可见,阳气先内收再生发,否则生发无由。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3~5时),中心时丑。少阴肾为水脏,水中一点真阳为少阴热力之由。故少阴病以四逆汤主之,温肾回阳救逆。子为一阳始生,其后的丑则为阳气生发后的伸展,故可助少阴本气之化而病欲解。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1~7时),中心时寅。厥阴即阴尽之谓,阴尽则阳生,故经云:“阴中之阳,肝也。”同时厥阴中见少阳,少阳气旺于寅至辰,厥阴病解于丑至卯,中心时辰是寅,又是中见少阳之化,而恢复体阴用阳之性。厥阴为一阴,少阳为一阳,《素问·阴阳类论》亦云“一阴至绝作晦朔”,即厥阴和少阳,本属一气,未出地之前,犹如每月之晦,则为厥阴;已出地之后,犹如每月之朔,即为少阳。张令韶释云:“厥阴解于此时者,中见少阳之化也。”
总之,三阳病欲解时,都在昼日(卯为日出—午为日中—酉为日入),“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共占九个时辰,人体阳气借天阳之助而形成病欲解的较强态势;三阴病欲解时,都在夜半至天明这段时间,共占五个时辰,这是阴尽阳生或阳气渐长之时。故仲景强调阳气在六经病欲解时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充分调动人体阳气并借助天阳以抗病邪,是张仲景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
【原文】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浅析 此言表解后正复预测。易感风邪者谓之风家。此指太阳中风证解后,尚见不清爽状态者,乃是表病初愈,邪未净尽,正未全复。六日一周经尽,十二日为经气再周末日,病气怠尽而经气复始,故可痊愈。言表解之后而测痊愈之期,意在告诉病家无需再医,可自行调养,必恢复如前。
【原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浅析 此据病情辨寒热真假。程郊倩说:“寒热之在皮肤者,属标属假;寒热之在骨髓者,属本属真。本真不可得而见,而标假易惑。故直从欲不欲处断之,情则无假也。不言表里,言皮肤骨髓者,极其浅深,分言之也。”这说明,体有强弱则病有阴阳、证有寒热。临床上既应掌握阴阳病证的一般规律,更需了解阴极似阳、阳极似阴的变化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此从欲与不欲处着眼,辨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确是言简意赅,功力之深可见一斑。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 , 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浅析 此言太阳中风证治。阳浮而阴弱,即举之见浮,按之又弱。浮为太阳本脉,卫被风袭,相搏则热自发;弱为气血不充于外,卫不固而荣不守,因汗自出。啬啬恶寒,言汗出遇寒则毛窍聚敛,而呈畏缩状。淅淅恶风,乃言恶风之甚。翕翕发热,是指热在肌表如火炙状。风为阳邪,若汗出徒耗其津而风邪不解,则邪壅肌腠,进而影响三焦气机的宣畅,迫于肺则鼻鸣,逆于胃则干呕。十分明显,由风中肌腠致生营弱卫强,是本证的基本病机,故治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荣卫。
治则 健胃解肌,调卫和营。
配穴 风池、京骨、后溪、申脉、足三里。
释义 取京骨,足太阳膀胱经之原,风池,足少阳与阳维之会,因太阳主一身之表,阳维主阳主表,二穴针用泻法,主治太阳病头项强痛,功能散风解热。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穴,通阳跷脉,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通督脉,督脉统摄一身阳气,二穴八法相配,针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督脉的阳气与太阳经气,解肌祛风以达表。同时加足三里胃之合,健运后天之本,令谷气内充而达调和营卫之用。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13)
浅析 此泛论桂枝汤之适应证。仲景设桂枝汤方,不止限于治太阳中风。凡病,若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证者,均宜运用。柯韵伯讲:“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诚为熟读精思之言。
单玉堂按 此承上推广桂枝汤之用,可着眼于表热兼汗出方面配穴,如太阳病头痛、发热,可择取大椎、肺俞、风府、风池,以泄经中之邪;汗出、恶风,可择取后溪、申脉、京骨、大杼、足三里等,手法平补平泻,扶正解肌以祛邪。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芍药 三两 生姜 三两,切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桂枝 三两,去皮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浅析 此言太阳经输不利证治。 即伸颈貌,项背强即项背之肌强急不舒。太阳经脉行于项背,风邪侵入,经气不利,进而津液不能上达濡养经脉,故呈此象。因现太阳中风证,故于桂枝汤方,加葛根走项背之经,取解肌生津之义。
治则 解肌生津。
配穴 后溪、申脉、大杼、天柱、筋缩。
释义 针后溪、申脉为八法穴主客相应。太阳病见项背强急者,又当配以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俞穴大杼、天柱与督脉穴筋缩。因膀胱经与督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足太阳膀胱经之背部俞穴均在督脉两侧,其经气与督脉相通,故选此三穴以疏通气血,濡养肌肉,缓解强急,共奏安中解肌升津之效。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浅析 言表证误下后桂枝汤的使用。下后其气上冲者,说明邪仍在外,未因误下而内陷,正气仍有表解之势,故与桂枝汤,服法如前。反之,若不上冲,是下后里虚,邪已内陷,自然桂枝汤不可服。此节教人临证要抓住病机,掌握病势,特别是经误治以后更要注意辨证。
【原文】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
浅析 言误治而成坏病的证治原则。太阳病法当以汗,不解者仍宜汗解。医者乱施其治,致使病成他变,故桂枝汤已不宜运用。这里仲景提出了治疗大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十二字集中体现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是一贯全书的临证治疗原则。
【原文】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7)
浅析 言表实证禁服桂枝汤。桂枝汤本为解肌,与专力发表的麻黄汤大相径庭。桂枝方义,是从脾胃入手,通过调养气血来调和荣卫,故病邪在肌用此,可使精气充于肌腠而祛邪,则邪与汗共并而出,即所谓“桂枝本为解肌”。麻黄汤证是邪实于皮表,欲汗不得,与桂枝证有虚、实之分,故万不可于麻黄证投以桂枝汤,犯“实以虚治”之忌。针与药同理,用药法度严谨,用针亦当如之。
【原文】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8)
浅析 言湿热证禁服桂枝汤。酒能酿湿酿热,若因酒生热,蒸于外而汗出者,属热在内也。与桂枝表虚证的汗出不同。此是以酒客作眼,推而论之,凡汗出者,需辨热在表里,属里热汗出者,不可用桂枝汤。
治则 清热降逆除湿。
配穴 至阳、通谷、二间。
释义 至阳属督脉穴,督脉总督诸阳,点刺出血可疏通诸阳经气,调运升降以止呕;所溜为荥,通谷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荥穴,二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荥穴,荥主身热,故二穴相配可蠲湿热之壅。
【原文】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9)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 去皮,三两 甘草 炙,二两 生姜 切,三两 芍药 三两 大枣 擘,十二枚 厚朴 炙,去皮,二两 杏仁 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浅析 此言喘家患太阳中风证治。喘家即素有喘病患者。桂枝证悉俱,唯又兼喘者,仲景于桂枝汤外,加厚朴输脾宽胸,杏仁宣降肺气。
治则 解肌降逆定喘。
配穴 鱼际、合谷、阳溪、丰隆。
释义 肺与大肠相表里,鱼际为手太阴肺经之荥穴,主治表证的发热、头痛、咳喘等,功能调理肺气,解表去热。配合谷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开闭宣窍,引热下行。阳溪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经穴,功能宽胸降逆平喘。若夹痰者,可配丰隆化痰降浊。四穴共奏疏风解表,降逆定喘之效。
【原文】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20)
浅析 误服桂枝汤变证。里有热者,桂枝汤当禁用,里热盛者,桂枝汤尤当禁用。里热盛,再助以甘温辛热剂,则实上加实,不仅伤津,且易伤及血脉而生痈脓之变。
治则 清热通络,宣泻壅滞。
配穴 尺泽、曲池、外关、足临泣。
释义 尺泽为肺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可宣导上焦气机以泄肺热之壅,配大肠经合穴曲池,走而不守,擅能宣气行血,凡气血阻滞之证皆能舒畅而调和之。外关通于阳维脉,针之疏解表邪,同时与足少阳胆经输穴足临泣相配,为八法主客相应,可清热凉血。
【原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1)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浅析此言过汗阳虚证治。太阳病法当发汗。但汗出是“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今发汗致汗漏不止,不仅桂枝本证未除,且阳随汗泄,膀胱寒水无阳以化气,故在外恶风,在下小便难。阳气者,柔则养筋,阳虚不能柔养筋脉,故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方中取附子大力回阳以固少阴之本,阳回则汗止,汗止则津复。
治则 扶阳解肌。
配穴 百会、气海、委中、足三里。
释义 百会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灸能升举阳气、回阳固脱,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振扶元阳,固少阴之本,配足三里胃经之合,补益中阳,令阳回汗止而津复,则筋脉得养,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可解,小便难可愈。因病始于太阳,故加委中——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疏调太阳经气,是为标本兼顾之义。
【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 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浅析 此言误下伤阳证治。太阳病不以汗解而反攻下,致使邪陷胸中,邪滞于胸,阳气拒邪欲出外达,故脉见急促,说明病有外解之势。治仍以桂枝汤作为主方,去芍药之酸收,恐敛邪不散,有碍胸满。若见微恶寒者,乃下后阳虚病陷少阴,必于前方加炮附子壮阳固表方能济事。
治则 开郁化滞,益气扶阳。
配穴 内关、公孙、足三里、气海。
释义 内关为手厥阴之络,通阴维脉,功能调气开郁,通脉活络,对邪滞而气机不畅者尤宜,公孙为脾经之络穴,别走胃经,功能健脾和胃,理中降逆,二穴八法相配,善调上中二焦疾患,功能宽胸和胃以消下后之胸满。若阳虚而微恶寒者,加取胃之合穴足三里,补益气血,调和营卫,灸气海壮阳固元而祛阴寒,则先后天之本兼顾。
【原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 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 切 甘草 炙 麻黄 各一两,去节 大枣 四枚, 擘 杏仁 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浅析 此言太阳病日久邪衰的辨证治法。太阳病,正邪交争八九日之久,当见分晓。仲景提出三种转机,剖析入微:一是正邪交争,见热多寒少,又无少阳、阳明证,且见脉微缓者,说明邪衰正复,故病可不治而愈;一是脉但微而证恶寒,说明病进邪胜,言“阴阳俱虚”即表里皆虚。陈修园说:“太阳以阳为主,今脉微即露出少阴之沉细象,恶寒即露出少阴之厥冷及背恶寒象,不独太阳虚,即少阴亦虚也。阴阳指太少言最切。”是为表里相传,病人少阴脉证;一是正气尚有来复之机,呈面热身痒,属表邪怫郁之象,故当解表,因病久正气耗伤,治宜小汗作解。这里仲景用“反”“欲”二字形容正气来之不易,助以桂枝麻黄各半汤,轻剂以和之。
治则 扶正和营卫。
配穴 京骨、大钟、后溪、申脉、合谷、复溜。
释义 病始于太阳,日久见脉微而恶寒,取京骨,足太阳膀胱经之原,配大钟,足少阴肾经之络,先针后灸,疏调表里经气以和荣卫。温肾壮阳而固本,则太阳之阳气敷畅,脉微恶寒可愈。若日久表邪未尽,面热身痒,治当小汗解表,可取通督脉的手太阳经之输穴后溪,配通阳跷的足太阳经申脉穴,轻施振颤之术以解表,同时取合谷手阳明经之原穴,配复溜足少阴经之经穴,用平补平泻手法,则小发汗中亦有调补气血,和阳益阴之用。
【原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浅析 言桂枝证兼经邪热甚治法。太阳病桂枝证,初服即反见其烦而表不解者,为邪甚凝滞经中不得疏通,以致药力外达受阻,反郁于心胸而生烦也。治先施以针刺,疏通经脉,以泻经邪,再发挥药力之用则表解烦除。
单玉堂按 针刺选穴,仲师针风池、风府,实当明晓。查风府属督脉,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督脉总督诸阳,此脉由尾骶上行入络脑,外则统摄诸阳,内则沟通脏腑精气,取之宣调气血,贯通诸阳,令阴平阳秘。《针灸资生经》说:“岐伯对黄帝之问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然则风府者,固伤寒所自起也。”风池为足少阳、阳维脉之会,主偏、正头痛,有清热散风之功,二穴为阳经必经驿路,泻之可祛经邪,治伤寒百病。注意风池、风府穴均不可深刺,平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即可。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 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 一两六铢 麻黄 十六铢,去节 生姜 一两六铢,切 杏仁 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二铢,炙 大枣 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浅析 此言于肌表之治探求太阳之用。桂枝本为解肌,麻黄专于发表,病有在肌在表的不同。然皆为太阳主之,其气相通。本桂枝证,服汤汗不如法,致大汗出,此时的“脉洪大”,是医者拔苗助长,汗泄阳气,外盛一时的反映,与白虎证的热盛于内者迥然不同。故仍服桂枝汤如前法,啜粥以壮谷气,则精胜而邪却。然此大汗出后,津气愈虚,寒侵而毛窍欲闭,是为邪中于肌又复伤于表,肌表同病,形似疟状,则主治当太阳肌表兼顾,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于解肌中少少宣透表邪故愈。
治则 小汗解肌透表。
配穴 大椎、后溪。
释义 督脉为诸阳之海,大椎属督脉经穴,又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后溪通督脉,属手太阳小肠经所注为输,二穴相配,用平补平泻法,小汗解肌达表,疏调督脉之脉气与太阳经气,治寒热似疟,可疏调表里而解肌。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甘草 炙,二两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浅析 言太阳病过汗转属阳明证治。桂枝汤服法,是取微似有汗者佳,今令大汗出后,津气两伤,表邪乘虚入里化热,形成阳明里热脉证,热盛则已伤之津愈加耗伤,见大烦渴不解,脉应之洪大。治宜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胃生津。
治则 清热益气生津。
配穴 少商、商阳、合谷、金门、胃俞、足三里。
释义 取肺井少商、大肠井商阳,点刺出血以清泻经中热邪。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取手阳明之原穴合谷疏经清热,宣导气血,疏泄热邪壅滞,配足太阳膀胱经之郄穴金门,清热散风。同时补胃俞滋养胃阴,足三里调胃益气,四穴相配,功能清热益气养阴令其津复,则邪热除而烦渴止。
【原文】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 各十八铢,炙 大枣 四枚,擘 生姜 一两二铢,切 石膏 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浅析 言表邪内传轻证及治法。太阳病,发热恶寒属必见之症,此热多寒少,说明邪渐离表,若是正胜邪衰,则脉宜缓而不弱,今热多寒少,脉不缓,而微见其弱,是去表入里之象,属太阳向阳明内传的初期脉证。阳主表,无阳则不可用麻黄汤发汗。故对这种外症未净、里热渐长之证,惟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少少清肃表里,可以防微杜渐。
治则 清肃表里。
配穴 后溪、申脉、合谷、复溜。
释义 太阳病欲内传而见热多寒少,取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后溪与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八法相配,可调经气、和营卫以解表。复取大肠经原穴合谷,疏泄气血之郁热。配足少阴肾经的复溜穴固水之下源以生津。四穴同取,用平补平泻手法,轻刺久留,是为小汗兼清热之法。
【原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切 白术 茯苓 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浅析 此言里水兼表证治。本条所举诸症,汗下后仍在,说明汗下之前就有,证非汗下所治。问题在于水饮内停,留中不得运化下行,故小便不利、心下满、微痛。水阻三焦,气机不得畅达则无汗。此表里之气不和,全责之于水。故解表得先行水,水去则表里自然调畅。治用桂枝去桂,不犯无汗之禁,加白术、茯苓,温中健运利水。
治则 健中行气利水。
配穴 阴陵泉、足三里、气海、三阴交。
释义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可运脾化湿而利小便,补胃之合穴足三里,健运中气,助后天生化之源,促升降气机调畅而水道行,气海为生气之海,能补元真不足,振扶阳气,为治气病要穴,气运则水行。同时补三阴交以调下焦气化。四穴合用,通经调气,助阳运中,则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可除。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 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浅析 误汗变证随证治之举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伤寒脉浮当无汗,然病本少阴阴阳两虚,阳虚不能固摄,则外见自汗出而微恶寒,下见小便数;汗出便数则阴虚于下而津泄于外,致心火之热炎上故心烦;进而邪从热化,循少阴经脉下行,至足灼筋,故脚挛急,医者不辨,误作太阳中风而反与桂枝欲攻其表,则少阴阳虚愈甚,致手足厥逆。同时,已虚之阴又被辛温之剂耗散,其热循经上扰,故咽中干,阴阳俱虚已甚,必水火不交,中土不和,见肾燥心烦而吐逆。若徒以大剂回阳,必有愈耗真阴之弊,然阳虚致厥又需先复,故惟宜甘草干姜汤甘辛以缓,令阳气渐复而不伤阴,则厥愈足温。继之更作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令阴复筋濡则其脚即伸,如此阴阳调和,其病可愈。又病本阴阳俱虚,治疗尤当切合病机,若辛温太过,则伤阴化热化燥,以致胃气不和而谵语,治可少与调胃承气汤调和胃气;若发汗太过,甚至误以烧针劫迫使大汗出,而造成亡阳者,又当用四逆汤回阳救逆。总之,言病要掌握病机,论治要强调辨证,做到知常达变,诚为重要。
治则 复阳温中,益阴濡筋。
配穴 百会、足三里、关元、京门、肾俞、三阴交、太溪。
释义 病本少阴阴阳两虚,误投桂枝汤后变证蜂起,虚实寒热错杂又皆系阴阳之根所变,于治实难措手。然阳虚致厥,阴虚致脚挛急,阴阳俱虚,水火不交致生烦躁吐逆者,又为主要病机,故扶阳益阴令水火既济是为取穴之大法,其寒热夹杂外观,又可按阴中隐阳,阳中隐阴手法调和治之。今本甘草干姜汤与芍药甘草汤方义,试言针治:复阳温中者,取胃经合穴足三里,调和胃气、益脾兴阳,培后天生化之本。百会为诸阳之会,功能升举阳气,疏调诸阳,调运气血,贯通经气,令阳气达于四末。加关元,任脉与足三阴之会,为三焦元气所发,联系命门真阳,功能补肾壮阳,和中益气,三穴同取,手法阴中隐阳,先泻后补,以治阳虚致厥。益阴濡筋者,取京门肾之募穴、肾俞为肾本俞,二穴为俞募配穴法,培益下元、滋补肾阴,助少阴主枢而上济肺金,肺肾气足,则上有主而下能纳。太溪为肾经之原穴,补肾阴而壮水。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会,功能调补三阴以滋肾、益脾、养肝,和血脉濡筋骨。四穴同取,手法阳中隐阴、先补后泻,是为阴虚致脚挛急之治。
单玉堂按 关于本节所举调胃承气汤及四逆汤方,一是调胃泄热,一是回阳救逆,是为应急治变而设。后有专论,故针治此不赘述。
【原文】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30)
单玉堂按 此节解释上节,于误药之变申明其义,兹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