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儿常用非药物疗法
儿科常用非药物疗法很多,可根据病种及患儿个体情况,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
一、推拿疗法
1.适应证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广泛,可涉及小儿内、外、五官、神经等科疾病的防治。特别是5岁以下小儿,推拿效果更佳。临床常用于泄泻、呕吐、腹痛、疳证、厌食、感冒、哮喘、遗尿、肌性斜颈、痿证等病证。
2.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10余种,如推、揉、按、摩、运、掐、搓、摇、捏、拿、拍等。其手法名称虽与成人推拿相同,但具体操作却不完全一样。
(1)推法:多用指推法,即用拇指或食、中指推。操作要领为直线推动,不得歪斜,用力轻快均匀。主要适用于线状穴位,如推大肠、推天河水等。每穴推1~2分钟。
(2)揉法:以指揉为主,即单以拇指或中指揉,或以食、中指同时揉。操作要求吸定皮肤,通过表皮带动肌层,深透入里。主要适用于点状穴位,如揉外劳宫、揉一窝风等。每穴揉1~2分钟。
(3)按法:以手指按压,常以拇指按,或以食、中指同时按压点状穴位或痛点。操作要求用力由轻到重,按之不动,或按后加揉,或边按边揉,形成按揉复合手法,如按揉肺俞。按压痛点时,切忌用力过猛。
(4)摩法:多用指摩法,即用食、中、无名指在腹部作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环形运动。动作宜轻柔而有节奏。一般以按摩的速度和方向来区别补泻。如急摩为泻,缓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每次摩腹需3~5分钟。
(5)运法:又称指运法。是以手指在穴位上做由此及彼的环形或弧形运动。如运八卦、运太阳。操作要求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一般每穴运50次左右。
(6)搓法:搓以转之。操作时,两手掌夹住所取的肢体或部位,相对用力搓摩,或同时作上下往返的运动。要求两手用力相等、速度均匀,搓动快、移动慢。主要适用于四肢和胁肋部,如搓胁肋。一般搓30~50次。
(7)摇法:摇以动之。操作时,一手持住肢体或关节的近端,一手持住关节的远端,做一定幅度的摇动,如摇颈。注意动作宜缓不宜急,幅度应由小到大,不得超出关节生理活动的范围,摇颈时须低头位。主要适用于关节部位,一般根据病情决定摇动的次数。
(8)拿法:捏拿提起肌肉大筋,进行一松一紧的提捏。要求动作连贯、用力由轻到重,如拿肩井。主要用于宣通肺气、发汗解表、定惊止搐。每穴拿3~5下。
(9)拍法:即以虚掌拍打体表。注意用力应由轻到重,轻重适度。常用拍背法治疗咳嗽、气喘,以宣通肺气,帮助排痰。亦常将拍背作为按摩治疗后的结束手法。
(10)捏脊:患儿俯卧,医生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自尾椎两旁开始,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如此反复5次,从第3次起,每捏3把,将皮肤提起1次。每日1次,连续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再做第2疗程。对脊背皮肤感染、出血的患儿禁用此法。
3.疗法特点 推拿疗法有促进气血运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捏脊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小儿推拿疗法是推拿疗法中的一部分,同时自成体系。其特色主要在于手法操作,穴位的形状、分布、名称和作用,以及在应用时的处方取穴上。小儿推拿手法较成人推拿手法简单,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加之不需服药打针,痛苦小,无损伤、无污染,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则效果显著,易于被小儿和患儿家长所接受。
小儿推拿穴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特定的穴位上,其形状呈点、线、面状。点状:即一个点即是一个穴位,如手背腕横纹中央点即是一窝风穴;线状:即从一点到另一点连成的一条线,如食指桡侧缘从指尖到指根,这条连线为大肠穴;面状:即人体的某个部位就是一个穴,如整个腹部为腹穴、肚脐为脐穴等。其分布特点,多数分布在肘关节以下手掌上。其名称特点,有的以脏腑命名,如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经等;有的以部位命名,如脊、脐、腹、五指节等;有的以五行命名,如运土入水、运水入土等;有的以动物命名,如龟尾;有的以哲学名词命名,如手阴阳、胸阴阳、内八卦、外八卦等;有的以象形动作命名,如黄蜂入洞、猿猴摘果等。其作用特点,是补泻分明。一些穴位的补泻取决于推拿的方向,一般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
小儿推拿处方取穴的特色,主要是重在辨证。临证穴位的选择,是以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寒热虚实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用。自古认为,药有寒、热、温、凉、平之性,而推拿揉捏之性与药同,不明不可乱推。推拿处方的构成,要求将推拿手法与穴位名称均列出,如摩腹、揉脐等,或是列出推拿作用及穴位,如补脾经、清肝经等;也可写明操作形式和穴位,如推上三关、推下六腑等。凡推上肢的特定穴只取一只手,无男女、左右之分。
4.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疗法有儿科特定的穴位,有特有的复式手法及常用基础手法。其操作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而不飘浮,手法的轻重快慢,应根据病儿的体质强弱、病情的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切忌操之过急。
(2)急性出血性疾病、急性外伤、急腹症,以及局部有皮肤病者,不宜推拿。还有一些严重的传染病,应采取综合救治措施,而不能单独运用推拿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3)在临床操作中,一是强调先头面、次四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程序;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三是可添加按摩介质,如润滑油剂、滑石粉等,避免损伤患儿皮肤。
(4)注意室温要适宜,冬季须防感冒,并注意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术者指甲须及时修剪,以防伤及患儿皮肤。
二、针灸疗法
(一)毫针疗法
1.适应证 毫针疗法在儿科的适应证较广,常用于治疗发热、惊风、咳嗽、腹痛、呕吐、遗尿、哮喘、泄泻、痢疾、痿证、痹证等病证。
2.操作方法
(1)进针:常规皮肤消毒后,将针刺入穴位。儿科多用单手进针,要求一手固定患儿患肢,一手迅速将针刺入穴位。
(2)行针:给小儿针刺,常用点刺法,而少行针。
(3)留针:给婴幼儿针刺治疗,一般不予留针。但对慢性和顽固性疾病、针刺头部的一些穴位(如百会、四神聪等),以及能配合治疗的较大儿童,也可适当留针。一般留针20分钟左右。
3.疗法特点 小儿脏气清灵,气血旺盛,针刺治疗随拨即应,见效迅速。
4.注意事项
(1)要求术者针刺手法熟练,进针迅速,不宜强刺,不宜大幅提插;针刺时,应避开血管;每次取穴宜少而精,宜浅刺或点刺,不留针。
(2)3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针刺,婴幼儿宜少刺,以尽量减少患儿痛苦。对较大儿童针刺,亦应取得患儿的合作。
(3)小儿囟门未闭合者,囟门及前头部腧穴不宜针刺。
(4)胸背部内有重要脏器的体表穴位,不宜深刺。眼区腧穴要掌握好进针角度和深度,忌大幅度提插捻转。脊椎上及督脉经腧穴亦忌深刺,以免伤及延髓、脊髓及内脏。
(二)刺四缝疗法
1.适应证 常用于治疗疳证、厌食等。
2.操作方法 根据不同年龄选用粗细不同的针具,年龄愈小针具应愈细(婴幼儿常以细毫针刺之)。操作时,先令患儿家长将患儿手腕固定,医者用左手持住患儿四指,将四缝穴皮肤局部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或粗毫针对准穴位,自食指向小指逐穴浅刺疾出,刺约0.1~0.2cm深,针尖退出后,一般可见少许血液或组织液溢出,未见溢出者可在四缝穴上下轻轻挤压,然后用消毒干棉签擦去黏液即可。每周刺1~2次,病重者可隔日刺1次,待病情好转后再减为每周1次、10天1次或15天1次,最多不超过10次。
3.疗法特点 四缝是经外奇穴,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中节正中点,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针刺四缝有解热除烦、健脾开胃、止咳化痰、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的功效,是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4.注意事项 针刺四缝穴须注意避开小静脉,以防出血。刺后2小时内,两手避免接触水或其他液体;刺后24小时内,两手避免接触污物,避免感染。治疗期间,患儿饮食不宜太甜或太咸,以免影响疗效。
(三)三棱针疗法
1.适应证 三棱针疗法常用于高热、急性扁桃体炎、咳喘、疖肿、麦粒肿、荨麻疹等病证。
2.操作方法 速刺,即点刺。医者以左手夹持或扶持固定治疗部位,右手持针正对所刺穴位,迅速刺入皮肤0.1~0.2cm深,并迅即退出。此时血液或组织液自动从针孔溢出,若未溢出者,可在刺点周围轻轻挤压,以使血液流出。
还有挑刺、丛刺、围刺的操作方法,因其痛感较重,儿科一般不使用。
3.疗法特点 本法具有开窍、醒脑、散热、消瘀、活血之功,其操作简便,见效迅速。点刺放血刺激了神经、血管,再通过两者的调节而发挥作用,但其中根本的机理还有待深入探索。
4.注意事项 三棱针刺激较强,给小儿施针,针具不宜太粗,多用毫针代之。点刺必须浅而快,勿刺伤动脉,出血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3滴。体虚气弱以及凝血机制不良的患儿不宜使用。针前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若发生晕针反应,按晕针相应方法处理。
(四)灸法
1.适应证 艾灸疗法在儿科常用于寒性腹痛、寒性腹泻、风寒咳嗽或痰湿咳嗽、预防哮喘复发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证。艾灸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3种,前两种灸法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2.操作方法
(1)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离3cm左右进行熏灸,使所灸部位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每穴每次灸3~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必要时施灸时间可延长至10~20分钟。
(2)回旋灸:艾条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后,在穴位上前后左右均匀地旋转施灸。
(3)雀啄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施灸。
3.疗法特点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回阳固脱、活血逐痹、消结散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疾病、防病保健。诸多实验证明,艾条不仅对局部肌肤产生温热效应,而且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
4.注意事项
(1)施灸治病,除掌握辨证施治的原则外,还需注意避免烫伤。小儿皮肤娇嫩,又不易配合,故不宜使用艾柱灸和温针灸。用艾条灸时,施灸者须将食指、中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儿局部受热的程度,以便及时调节施灸的距离。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局部出现小水疱,只要不擦破,可任其吸收;若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以消炎药膏,并以消毒纱布保护。
(2)施灸的顺序,一般按先上部,后下部;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的原则,但特殊情况也可灵活掌握。颜面部、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三、拔罐疗法
1.适应证 拔罐疗法常用于小儿肺炎喘嗽、哮喘、泄泻、遗尿、背痛等病证,儿科常用闪罐法、留罐法。
2.操作方法 儿科拔罐疗法常用口径4~5cm的竹罐或玻璃罐,临床操作时,先在局部涂上凡士林,然后将酒精棉球点燃,置杯内数秒钟,取出后迅速将罐紧罩在选定的皮肤上,由于负压,皮肤被吸入罐内而高起;根据病情需要,留罐5~10分钟即可取去。取罐时以食指按压罐边皮肤,同时将罐向另一侧倾斜,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子即自行脱落。闪罐法,即火罐吸住皮肤后随即取下,再吸、再取,反复至皮肤潮红为止。
3.疗法特点 拔罐法可以促进气血流畅、营卫运行,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
4.注意事项
(1)若是高热抽风、水肿、出血、严重消瘦、皮肤过敏、皮肤感染者,以及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或毛发多的部位,均不宜采用此法。
(2)拔罐后一般局部皮肤会呈现红晕或发绀色血斑,此为正常现象,可自行消退。如局部淤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置再拔。由于留罐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水疱,小的不需处理,但要防止擦破,避免引起感染;大的可用针刺破,放出疱内液体,涂以甲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四、刮痧疗法
1.适应证 刮痧疗法,常用于中暑、急性胃肠炎、感冒、湿温、外感高热、惊风等病证。如中暑刮脊柱两旁、颈部、胸肋间隙、肩背、肘窝、腘窝等处。
2.操作方法 患儿取俯伏位(俯坐于椅背上,暴露后项及背部),暴露刮痧部位。用热毛巾擦洗皮肤,术者持刮具(牛角板、铜钱、瓷匙、纽扣、苎麻等,小儿常用八棱麻、棉纱线等软质工具)在温开水或植物油中蘸湿,先在患儿颈后正中凹陷处刮抹,刮出一道长形紫黑痧点,然后让患儿俯卧,在脊柱正中(瘦弱者取两旁)刮一道,再于肩胛下左右及后背肋间隙处各刮一道,均以刮出紫黑色痧点为止。如患儿头痛或咽痛,则取仰坐位,在咽喉两旁各刮1~2道;如头晕眼花,胸闷腹胀,心中烦热,则取仰卧位,在胸前两侧第3~5肋间隙处各刮1~2道;如手足厥冷,小腿转筋,可加两肘窝、两腘窝、足跟肌腱处等部位。若用间接刮法,则在刮痧部位放一块大小适宜的薄布或手绢,刮具隔布刮治,每刮10次,掀布检查1次,如皮肤出现带状痧点,则移动位置。
3.疗法特点 刮痧疗法有祛暑清热、解毒泄浊、醒脑开窍、舒畅气血、运脾和胃、行气止痛等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刮痧疗法刺激了神经末梢,具有疏导和调节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体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注意事项 小儿皮肤薄嫩,刮具常用八棱麻、棉纱线等软质工具。使用硬质刮具时,施力要适当,以见到痧点为度。如刮时患儿呼痛难忍,年幼而不能配合者,或有出血倾向者,均不用此法。
五、耳穴压豆疗法
1.适应证 本疗法几乎适用于儿科所有病症,特别是对夜啼、抽动症、呃逆、呕吐疾病等疗效较好。
2.操作方法
(1)材料准备:选取生王不留行籽、生白芥籽、生莱菔籽或六神丸等颗粒状药物装瓶备用。将胶布剪成0.5cm×0.5cm的小方块。
(2)施术方法:辨证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郭,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3.疗法特点 耳穴压豆疗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经过穴位经络等的传导而发挥治疗作用。本法能较长时间的对穴位进行刺激,也可及时调整,故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耳针、药物疗法上的不足。
4.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夏天易出汗,贴压穴位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如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粘合纸代之。
(2)耳郭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用此法;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的患儿,按压宜轻;急性疼痛者手法不宜采用强刺激。
六、穴位注射疗法
1.适应证 本疗法适应于治疗全身各部位软组织及关节扭伤、挫伤,也可用于小儿遗尿、肠炎、抽动症、多动症、脑瘫等疾病。
2.操作方法
(1)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进针后缓慢提插至有针感(酸、胀、麻等特殊反应)后,抽吸针筒,如无回血即可注入药物。
(2)注射时应注意速度,一般以中速为宜,如是慢性病、体弱者,应该轻刺激缓缓注入;急性病、体强者,强刺激快速注入。
(3)一般可根据治疗需要,循经络分布走行寻找阳性反应明显的背俞穴、募穴为治疗点。常规为1~2个穴位,最多不超过4个穴位。根据注入部位与穴位的不同,一次注入药液的量亦不同。中药注射液的常规用量为0.5~1mL,头面耳穴等处一般为0.1~0.5mL,四肢及腰部肌肉丰厚处为1~1.5mL。可根据病情和药物浓度调整刺激的强弱,或酌情增减。
(4)5~50mL注射器各一副,针头5号、6号、7号,穿刺针头7号各准备2个,敷料2块,消毒后留用。
(5)按照穴位及部位的解剖特点,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深浅,有时一个穴位注射时可从多种角度刺入,灵活运用。
(6)每一疗程为10次,根据注射量的多少和反应情况,一般隔3日注射1次,每一疗程完毕后休息1周,再继续第二疗程,并适当轮换穴位。
3.疗法特点 穴位注射疗法,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压痛点及反应点而产生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源于中医学针刺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它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通过针刺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激发经络穴位以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与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使体内的气血通畅,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更大效应。穴位注射疗法用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取得和大剂量肌肉注射同样的效果,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用药量。由于用药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也降低。由于本法兼具穴位刺激和药物双重作用,既弥补了外用药物不易渗透穴内之不足,又可增强、延长刺激效应,因而增加疗效。且穴位注射以后,患者即可随意活动,较之针刺留针法缩短了治疗时间。
4.注意事项
(1)应准确选定所需穴位和压痛点及阳性反应点,以免影响效果;局部应常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使用穴位注射时,应该向患儿及家长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或4~8小时内局部会有轻度不适,少数患儿不适感可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3)对一些可能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注射时针刺在得气后应稍退针,回抽无血后再注射药液,严禁针刺、注射药物至关节腔内,严禁药物注入血管内。
(4)饭后及剧烈运动后不可立即行穴位注射,以免引起休克。不宜在表皮破损区穴道上针刺、注射,以免引起深部感染。凡禁针部位及腧穴,严禁采用本疗法。
七、日光疗法
1.适应证 日光疗法常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疳病、贫血、痹病、肥胖症等病证。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每次照射30分钟,1日2次,配合药物治疗。
2.操作方法 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室外绿化、近水地区,让小儿多暴露皮肤,接受阳光照射。照射的时间依患儿年龄、阳光强度、疾病种类等确定。年幼者时间短,年龄大者时间延长,婴儿可仅在室外荫凉处获得折射的阳光,年长儿可达每日1小时以上。夏季照射时间宜短,或在早晨、傍晚阳光较弱时进行,冬季则在中午前后进行。照射时间应逐步加长,可从每次2~10分钟开始,至年长儿增加到每次30分钟。光线强时头部可戴遮阳帽,戴有色眼镜护眼。
3.疗法特点 日光疗法有温经活血、强筋壮骨、调和阴阳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日光中含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能兴奋大脑皮层,使心率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促进激素分泌,增强免疫力,提高应激能力;不可见光中的红外线能对人体产生温热刺激,使体表及深层组织的血管扩张,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细胞氧化过程加快,还能增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不可见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表层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同时,紫外线还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4.注意事项 日光疗法不宜在空腹或刚进餐时进行,照射时易出汗的小儿在照射前先适当饮水,出汗多时暂停照射。冬季照射防受寒,夏季照射防中暑。照射时若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心悸、烦恼等反应,应暂停照射。照射时皮肤赤红、疼痛,表明照射过量,要停止治疗。
(叶进、边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