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医案叙
儒者皓首攻一经,鲜克深入。至于三坟[1]悠邈,孰案而覆之?《山坟》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气坟》言归藏生动,长育生杀;《形坟》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气。孔安国[2]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伏羲画八卦而演之为《易》,神农一日遇七十毒而 《本草》兴,黄帝与岐伯相问难而《素问》出。秦以 《易》列之卜,《本草》《素问》列之医。汉唐以来尊 《易》为五经之首,布在学宫,用以试士,而炎轩秘典轻掷如故,则何也?仲尼有言:通天地人曰儒[3]。而医亦有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藏,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数,此医之三才也。而药亦有之,上品一百二十种为君药,主养命以应天;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品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此药之三才也。而寿亦有之,人之寿,天元六十,地元六十,人元六十,共一百八十岁。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此寿之三才也。余雅[4]好摄生,研精方技。迩来眩晕,诸医用风门药。闻京口[5]倪复贞先生名,何相国、民部[6]范玺卿、方太史亟称不置,迎之诊视。曰:是无异故,但微疾耳,法宜养血健脾理气,一匕而愈,翩翩然游山水之间,如御虚[7]矣。则揖而赞复贞安。所受此方,复贞曰:唯唯否否[8]。先大父⑤遇异人,授砭石之秘,世传方书,如出诸口。人之壮弱,年之老少,患之浅深,势之缓急,方所不载,以意度之,十不失一二。故气有必疏,有不必疏;火有必清,有不必清;风有必祛,有不必祛,岂刀圭中语哉?余闻之悚然,曰:古称世医,称神授,称通仙道,有本哉?言之乎。然复贞之言,非直[9]身病也。譬之人国[10],当物力匮诎、公私凋敝之时,而有壅阏[11]跋戾之疾,则必滋其根本,调其元气,而乃屑屑[12]焉。克核[13]之,是求峻之,法罔而繁之,条教其不为,复贞之所笑者几希。故复贞之术,以之医国可也已。而内子亦病兼风与气,又迎诊之,用清气养血调经之剂,取次[14]获效。予暮年学医,北面事之。复贞谓 《本草》《素问》,儒者 《四书》本经也,熟此而后,入门不差。裒其所撰著 《南北医案》示余,捧诵卒业,按脉议方,按方治病,大抵与 《草》《素》[15]二经符合。然则二经当与 《易》并传,而医案公之天下,尽翻世医之案,岂非通天地人之儒辅身而济物乎?迹其生平,可异焉。避世金马门,如东方曼倩[16];卖药海上,如安期生[17];口不二价,女子知名,如韩伯休[18];仁爱不矜,虽贫贱必尽其心力,如郭涪翁玉[19];函 《金匮》《肘后》囊中,抄录无暇日,如葛稚川[20]; 《名医别录》,参其 《本经》朱墨,杂书考彼功用,为之注释,如陶隐居[21];订唐蜀[22]之异同,辨方宜之早晚,图经绘象、增品千种,如刘梦得[23];为带下医,为耳目痹医,为小儿医,求以便俗,如秦越人;凡疗病者,必知脉之虚实,然后为之方,故疾可愈而寿可长,如王符[24];风流霞举,治书画船,兰气袭人,士夫昵就,如庞安常;善药必归之,群医借用,有疗者响应,至岁终焚劵,如宋清。诸如此类,古人所少,今人所无。三坟在是,三才在是,甚言曰药者钥也[25],投簧即开矣。光乎哉道!昭乎哉论!
荆之鄙人友弟傅恪[26]仲执题于金陵迪志堂
[1]三坟:古时称伏羲、神农、黄帝的文献为 “三坟”,宋人称其书为《山坟》《气坟》《形坟》。坟,典籍之称。
[2]孔安国:西汉人,孔子十世孙,汉武帝时奉诏为 《古文尚书》作传,此下语见 《古文尚书序》。
[3]通天地人曰儒:语见 《法言·君子》。
[4]雅:素来。
[5]京口:古地名,即今江苏镇江。
[6]民部:户部。
[7]御虚:在云天中自在游行。虚,天空。
[8]唯唯否否:形容一味顺应,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⑤ 大父:祖父。
[9]直:仅仅。
[10]人国:国家。
[11]壅阏 (è扼):壅塞。
[12]屑屑:劳瘁匆迫的样子。
[13]克核:逼迫。
[14]取次:次第。
[15]草素:似指 《神农本草经》与 《黄帝内经素问》。
[16]避世……如东方曼倩:《史记·滑稽列传》载东方朔 (字 “曼倩”)上书自荐,待诏金马门,又作 《据地歌》,表达 “大隐隐于市”的观点。
[17]卖药……如安期生:安期生,秦汉间方士,《史记》载其人其事,晋代皇甫谧 《高士传》载其人 “受学河上丈人,卖药海边,老而不仕,时人谓之千岁公”。
[18]韩伯休:韩康,字伯休,东汉人,卖药长安市,口不二价。事见《后汉书·韩康传》。
[19]郭涪翁玉:当作 “涪翁郭玉”。见 《后汉书·郭玉传》。
[20]葛稚川:葛洪,字稚川,东晋学者,著有 《肘后百一方》等。
[21]陶隐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学者,著有 《名医别录》等。
[22]唐蜀:指 《唐本草》和五代后期的 《蜀本草》。
[23]刘梦得: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人,有 《本草经方》,原书已佚。按此句有误,刘禹锡为中唐人,“订唐蜀之异同”的应是编撰 《证类本草》的宋代人唐慎微。
[24]王符:东汉学者,安定临泾 (今属甘肃)人,字节信,著有 《潜夫论》。此上文字见 《潜夫论·述赦》。
[25]药者钥也:典出 《子华子·北宫意问》。按 《子华子》原文 “钥”作 “瀹”,疏通之义。
[26]傅恪:字仲执,明后期人,《遂昌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载其人在天启元年 (1621)任江陵知县。又,明后期李维桢有 《弈微序》,系为明代围棋国手方子振所著 《弈微》作的序文,文中提及 “傅仲执”为方子振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