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络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结合文献记载与临床观察,络病主要有以下常见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

“久痛入络”,疼痛是络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络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气血运行障碍,络脉失于通畅。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清代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说“痛不通,气血壅,通不痛,调和奉”,“痛则不通,气血壅滞也”,均强调了气血瘀滞不通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诸痛》云“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华玉堂注云“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指出疼痛为络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络病引起的疼痛,其机理有虚实寒热四端,故临床辨证必须分清病由。一般而言,络虚之痛,痛势绵绵、动后痛剧、休息痛减、喜按喜揉,乃络中气血不足,失于润运温煦,络脉不畅所致,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云“初病气伤,久泄不止,营络亦伤,古为络虚则痛”,“下焦空虚,脉络不宣,所谓络虚则痛是也”。络实之痛,痛势较剧、拒按,多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络道所为,如叶天士所言“久痛在络,气血皆窒”,“经几年宿病,痛必在络……痰因气滞,气阻血瘀”,“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若心络瘀阻则痛而胸闷,沿手少阴、厥阴之经络放射,心之脉络瘀塞则发为真心痛,持续剧痛、手足逆冷、汗出淋漓。络寒之痛,寒自外侵直中阴络则脘腹绞痛、遇热稍缓,寒由内生络脉绌急,卒然不通而痛,呈阵发性发作,得热稍舒、遇寒痛剧。络热之痛,多为热毒壅塞络脉,络脉气血不通而灼痛,遇热痛剧、得凉则舒,局部甚至红肿热。此外,络气郁滞与络脉瘀阻之痛亦显然有别,气滞而痛多胀而走窜,遇情志刺激则加重,络瘀而痛则痛如锥刺,固定不移,入夜加重。

西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坐骨神经痛等可见到疼痛的疾病均可从络病论治。

二、痹证

痹证也是络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络脉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广泛分布于人体上下内外,将由经脉线性运行的气血面性弥散渗灌到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发挥温煦濡养作用。病积延年,久病不愈,由经入络,由气及血,络中气血流通不利,津血渗灌失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混处络中,“血络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绵不去”(《临证指南医案》),故久病入络常有痰瘀互阻的病机存在。痰瘀既是致病邪气侵袭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也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瘀阻滞络道,气血不能通行成为痹证的发病基础。

痹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痹泛指机体为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腑气机不畅所引起的病证,如胸痹、喉痹、五脏痹、五体痹等。故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说:“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灵枢·经脉》曰“喉痹,卒喑”,指喉部气血痹阻不能发声。外邪袭络亦可致肌肤不仁而为血痹,《素问·五脏生成》说:“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亦说“血痹……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对风邪入络引起的麻木不仁症状做了描述。《内经》提出五脏痹,有肺痹、心痹、脾痹、肾痹、肝痹,皆在五体痹的基础上,“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素问·痹论》)。东汉华佗《中藏经》进一步说“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指出五脏痹的发生为外感邪气,真气闭阻,络脉瘀滞所致。五脏痹证对邪气循经脉内入脏腑之络导致络气郁滞而引起脏腑功能障碍的临床证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SARS初起咳嗽少痰,稍延可发生广泛肺实变而致肺纤维化。

狭义之痹为痹证或痹病,指由于外受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病证,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外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痹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骨等处的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以风善行数变,故风邪偏胜者痹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气凝涩,故寒邪偏胜者疼痛剧烈而为痛痹;湿性黏滞,故湿性偏胜者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着痹;感受热邪或风寒湿郁而化热者则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痹证日久不愈,内舍于脏腑而成脏腑痹证,如“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素问·痹论》),则为心痹,故“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素问·痹论》),颇似西医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因瓣膜病变导致血流受阻,血脉不通,心烦心悸,虚里部位搏动明显,其动应衣,突发心源性哮喘。此外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称为历节风或尪痹,因风寒湿闭阻经络,郁而化热,痰瘀阻络,结聚成形,关节肿大变形,迁延日久内舍于脏可引起多脏器损伤,也与《内经》所言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内舍脏腑引起的五脏痹相吻合。由于痹因邪气闭阻,气血不能周流所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疼痛亦是痹证重要的临床表现。

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属络脉瘀阻所致痹证范畴。

三、麻木

麻木在《内经》及《金匮要略》中称“不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所说“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首次提出肌肤不仁与病邪侵袭络脉有关。《诸病源候论》言不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至金元刘河间所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始有麻木证名。朱丹溪云:“曰麻曰木,以不仁中而分为二也。”可见麻木与不仁同义,麻与木有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对“麻”做了进一步的论述:“麻者,非痒非痛……唧唧然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松之状。”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对“木”做了详细的分辨:“木者,不痒不痛,按之不知,搔之不觉,如木之厚。常木为瘀血,间木为湿痰。”上述医家不仅详细描述了麻木的临床症状,而且指出了麻木特别是木与瘀血湿痰阻滞络脉有关。

头皮麻木,以麻为主者多因气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脾虚生化不足,或久病血气亏损,肌肤阳络失于温煦濡养所致,常有面唇爪甲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脉细等见症;以木为主者多因痰瘀阻络,脾运失健,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湿阻滞,络脉瘀阻所致,常伴有头重眩晕、肢困倦怠、呕恶、苔腻等湿浊内阻之象。

半身麻木,或由气血两虚络脉失于温煦濡养,或由风寒外袭瘀阻偏身之络脉,或因肝风内动络脉绌急或闭阻,或因湿痰瘀血阻滞络脉而致。因气血两虚者以麻为主,如虫蚁行于皮肤,如绳缚初松之状,伴气短乏力,面白无华等症状。风寒外袭所致半身麻木,乃风寒侵袭皮毛,闭阻肌表阳络,络中气血瘀闭,营卫不行,临床症见半身麻木,伴身疼、恶风、脉浮等症。肝风内动所致麻木,乃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肝肾阴亏,肝阳偏亢,阳亢化风,内风袭络,络脉拘急收引或痹阻,肌肤失于温煦濡养故致麻木,常伴肢体震颤、头晕、头痛、脉弦等风动之象。湿痰所致者,因脾失运化之职,水湿停蓄,湿聚为痰,痰伏经络,阻闭络脉而发病,正如清代张秉成《成方便读》所谓:“经络中一有湿痰死血,既不仁且不用。”其症见麻木伴有肢体沉重、苔白滑或浊腻、脉弦滑。

四肢麻木,即麻木见于四肢者。常见证候为风寒入络、气血失荣、气滞血瘀、肝风内动、风痰阻络、湿热郁阻。

风寒入络之四肢麻木因腠理疏松,风寒外袭,络脉血行不畅所致,如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所谓“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常伴有畏寒恶风,或兼有轻微酸痛等症。

气血失荣之四肢麻木,多发生于劳倦失宜,或见于吐泻伤中,或失血过多,或热病久羁,或出现于其他虚损疾患之后,气血双亏,脉络空虚,四肢无所秉,遂发生麻木,常伴有心慌气短、神乏懒言、四肢困顿等症。

气滞血瘀之麻木,临证有偏重络气郁滞或偏重络脉瘀阻之别。前者多责之于情志失调,气机不利;血瘀偏重者多见于外伤及病久入络。气血郁滞,壅塞经络,营阴失却滋润之职,卫气失于温养之权,故见四肢麻木。临床所见,麻木时轻时重,但少有疼痛,脉弦不柔,舌淡黯而无瘀斑者为气滞偏重;麻木而兼疼痛无有轻时,皮色发黯,口唇青紫,脉沉弦,舌有瘀斑乃络瘀偏重。

风痰阻络之麻木,为痰饮久伏,风邪引动,风痰搏于经络而发病,其症见麻木多有痒感,并有头眩、背沉、舌苔多腻、脉滑或弦。

肝风内动之麻木,为肝阳素旺,又遇喜怒失宜,阳动生风,风窜经络,络脉绌急,气血失运,肌体失荣而病麻木,伴有明显震颤,并有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脉弦有力等症。

湿热郁阻之四肢麻木,乃因湿热郁阻,络脉壅塞,气血不能达于肢端而致,辨证要点为麻木且有灼热疼痛感,尤以两足灼热明显,甚则必踏凉地而缓解,舌苔黄腻,脉兼数象。

西医学的脑卒中先兆、脑卒中后遗症、周围神经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脊髓空洞症、神经中毒损伤等均可出现此类症状。

四、痿废

痿废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失于随意运动的一种症状,日久可致肌肉萎缩。《素问玄机原病式》说:“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动也。”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故称“痿褅”。“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褅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真元之经气聚为脑髓,脑中气络布散周身,发挥着温煦充养、信息传导、调节控制的功能,则四肢矫健,运动灵活有力。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如湿热阻滞络气,或肺燥津伤,津失敷布,络脉失于濡润,或奇经亏虚,真阳不足,元气颓败,鼓动无力,络气虚滞,或肝肾亏损,髓亏筋痿,络脉虚而不荣皆可导致四肢百骸缺乏气之温煦充养而有痿废之变。

湿热阻滞络气者,久处湿地或冒雨露,浸淫经脉,营卫运行受阻,郁遏化热,湿热阻滞络气,筋脉肌肉无气以养则弛纵不收,发为痿证,即《素问·痿论》所说:“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潮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亦有过食肥甘,嗜酒过度,脾运失健,湿热内生,阻滞络气,脾不散精达肺而不能转输水谷之精微于四肢百骸而为痿废。急性发病者湿热熏蒸,肺热叶焦,四肢痿软无力,甚则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往往伴有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

肝肾亏虚,髓枯筋痿,肝虚阴血不足,肾虚真精亏乏,真精既亏,脑髓失养,阴血不足,络虚不荣,脑髓及布散于四肢百骸之筋骨络脉皆失精血之濡养而渐成痿废之变。临床常见发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头晕耳鸣、视物昏花,甚则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舌红少苔、脉细数。

奇经亏虚,八脉失养,尤其奇经之督脉循行路线恰在脊髓与脑,《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指脊柱下端的长强穴),并于脊里(脊髓),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亏虚,奇阳虚乏,统率督促全身阳气的作用减弱,其循行部位受累尤甚,脊髓与脑皆失其养,奇阳既失温煦之力,真元更乏充养之功,络气虚而不荣,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皆失气血阴阳之温煦濡养而致痿废无力,常伴有形寒肢冷、颈项腰脊困顿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脉沉细,甚者伴有宗气下陷、呼吸无力,甚则呼吸困难、咳痰不出、不能言语,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西医学的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麻痹、先天性肌病、急性脊髓炎、腓骨肌萎缩症等疾病常有上述表现。

五、瘫痪

瘫痪病名首见于唐代《外台秘要》,又名瘫痪风,明代赵献可《医贯·中风论》说:“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而不举也;痪者涣也,血气涣散而无用也。”若一侧肢体偏废不用称为偏枯,亦称半身不遂或中风,若下肢瘫痪亦称半肢风,常见于截瘫。

半身不遂主要见于中风,为脑络病变所致。脑络分为脑之气络与脉络,气络包括高级神经中枢语言、思维及运动功能等,脉络主要为脑部中小血管、微血管及微循环,为气络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气机逆乱、消渴、脂浊等脉络病变高危因素持续作用下,络气郁滞致“脉络-血管系统”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功能失常,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发络脉瘀阻即脑动脉粥样硬化致脑部供血不足,或引发络脉绌急即脑血管痉挛,此阶段往往见有中风先兆症状,若未能进行及时有效预防与治疗,或情志刺激、过劳等诱发因素导致脉络瘀塞即脑梗死。脑梗死时脉络发生三个基本病理变化:一为供血供气中断致脑之气络失去血气供应;二为津血互换障碍,津液潴留于脑组织中形成水湿之邪发为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三为代谢中断,缺血区毒性代谢产物蓄积于局部形成对脑神经细胞的损害。加之脑络瘀塞,血液不循常道而致出血,导致脑梗死后继发性脑出血,从而使脑之气络形体功能均发生实质性损伤,气失信息传导、调节控制之功能,瘀塞区气络之运动、语言、思维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偏侧肢体瘫痪,常伴有语言謇涩、口眼歪斜,部分患者伴有情感思维障碍。

截瘫之下肢瘫痪常见于外伤所致脊髓损伤,不完全性损伤者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减退,完全性损伤者经气阻绝,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丧失,二便不能控制。亦有感受外邪引起的如急性脊髓炎,毒热壅塞,络气壅滞不通,经气信息传导、调节控制功能丧失而致下肢瘫痪,轻者痿软无力、行动不利,重者瘫痪于床、不能行走。

西医学之脑血管病变、外伤性截瘫、急性脊髓炎等均可见到瘫痪症状。

六、牴积

牴积指腹部所生积块,按之有形,坚着不移。牴积与瘕聚相对而称,前者固定不移,病属血分,后者聚散无常,病属气分,故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说:“是坚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

牴积的形成是一个由气及血,由功能病变到器质性损伤的慢性病理过程,《难经·五十五难》说:“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由经脉分出布散于脏腑区域的阴络部分,成为所在区域脏腑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故牴积的形成常由情志郁结、饮食所伤、外受寒邪及久病不愈等因素影响脏腑气机,导致络气郁滞,络脉功能失调,津血互换失常,瘀血痰湿凝滞脉络而成。如情志抑郁,肝络气机郁滞,久则脉络受阻,络血不畅,瘀滞络脉而成积。长期酒食不节,饥饱失宜,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聚而成痰,痰阻气机,血液凝滞,壅塞络脉而成积。亦有因寒湿侵袭,困顿脾阳而致痰瘀阻滞络脉而成积者,故《灵枢·百病始生》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难经·五十六难》论述了邪入五脏阴络留而成积的病变类型,“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贲豚”,这些记载对探讨脏腑病变晚期伴有纤维化、硬化及功能衰竭的病理变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也包括发生在脏腑部位的占位性病变。

中医牴积包括了癌、瘤,有良性与恶性肿瘤之分,也与一般脏腑良性肿大明显不同,古人对此亦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远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瘤”的记载。《内经》中有“石瘕”“肠覃”“息肉”“膈塞”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症状描述。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分别论述了“牴瘕”“积聚”“食噎”“反胃”等病证,其中均包含恶性肿瘤的证候。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记载了癌的概念“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毒根深藏”,指出癌症临床特点是体内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坚如岩石、盘根错节、易与周围组织粘连。其发病常有情志过极、饮食不节、正气损伤,气的温煦充养、防御卫护、自稳功能降低,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六淫包括现代环境中某些物理化学性致癌因子或病毒外侵,痰湿内结,痰瘀阻络,日久瘀毒留积成癌,故癌之所成正虚为本,邪客为标,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主要指正气虚弱即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邪客代表各种致癌因素的影响。癌症一旦发病,一方面组织呈现无序破坏性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气之帅血正常运行的功能失常,脉络大量增生供给癌瘤血液营养,不为正体所用反助邪为虐,故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迅速增长的同时出现明显消瘦、饮食减少、体力下降等正气耗损的表现。

西医学常见的肝硬化、脾肿大、肺纤维化、心脏扩大、肾硬化属于五脏之积的范畴,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也属于牴积。

七、青筋

青筋(包括舌下青筋)指人体体表或舌下异常显露的青色筋脉(体表或舌下异常血脉),属体表阳络病变,也可为体内脏腑阴络病变外露于阳络所致。发于腹部者,称为“腹筋”,常与腹部鼓胀同时出现,如《灵枢·水胀》说:“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痰湿阻滞络脉腹露青筋者,可见腹大胀满、两胁胀痛、食欲不振等症。若肝脾血瘀阻滞络脉而腹露青筋者,常见胁下肿块刺痛、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面色黯黑,胸部常见丝状血痣等症,纤维内窥镜检查常见食道及胃底的青筋(静脉)怒张。颈部青筋显露常见于心痹患者,常见心慌气短、面色黧黑、端坐呼吸、下肢水肿、小便短少、右胁下胀痛,可扪及肿大肝脏。发于下肢者多见于小腿部,呈青紫色树枝状,或带状弯曲,于站立时明显可见,并伴有胀重感、易疲劳。若因湿热瘀滞脉络所致者可见下肢红肿、灼热疼痛、发热口苦、肢体酸困等症,若因寒湿瘀滞脉络者可见下肢肿重、麻木冷痛、步行艰难等症,若属气虚血瘀阻滞脉络者可见下肢重胀、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等症。此外,《内经》尚记载了许多体表小的病络,如血络、盛络、结络、横络、虚络等。

西医学之肝硬化、心力衰竭、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其他压迫所致静脉回流受阻的疾病均可见青筋显露。

八、出血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均可见出血,皆因脏腑功能失调、血瘀阻络血行不循常道、跌仆堕坠、金刃直中等伤及脉络所致,故《灵枢·百病始生》说:“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寒热虚实皆可引起脉络损伤而导致出血,因热而致出血者常伴有发热、舌红、苔黄等火热症状;因寒而出血者多属阳虚生寒,气虚阳亏不能摄血所致;血瘀、牴积等常因存在络脉瘀阻的病理改变导致血液不循常道而为出血,此类出血往往伴有刺痛固定、青筋显露、舌质瘀斑等血瘀络阻症状。

外感温热疫毒由卫气分传入营血分,热毒滞于脉络,煎熬营血,血凝络脉可见广泛性脉络内血瘀,甚则血不循络脉运行而致出血,同时常伴有神昏谵语、痉厥动风等热毒熏蒸脑络的临床表现。

血由鼻中而出者为鼻衄,即《灵枢·百病始生》所言“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若有肝火肺热灼伤脉络者常见出血鲜红,伴身热、鼻干、烦躁、口苦、目赤等火热症状,若气虚不能摄血者常伴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等气血亏虚症状。脏腑脉络损伤出血者,血溢于外而可见,如肺络损伤经气道咳嗽而出者为咳血,或痰夹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或伴身热喉痒,或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或伴潮热盗汗等症。若胃络损伤血经呕吐而出者为吐血,血色红或紫黯,常夹食物残渣,伴火热或气虚症状。肠道及肛门脉络损伤,血从肛门排出体外则为便血,即《灵枢·百病始生》所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或血在便前,或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血色或鲜红或紫黯,若便血黑色为远血,常因胃及十二指肠脉络损伤而致。血从小便而出者为尿血,常因肾脏、膀胱、尿道脉络损伤而致,兼有小便滴沥涩痛者为血淋,随出血量的多少,肉眼血尿可见小便呈鲜红色或茶褐色,小便呈淡红色或显微镜下看到红细胞亦为络伤出血。亦有脏腑脉络损伤出血在外不可见而溢于内者,如脑络损伤出血可致头痛、昏迷、肢体不用等;肝脾破裂出血,血溢腹腔内常可见面色苍白、心慌、脉细欲绝;宫外孕所致出血常有突然发生的少腹部剧烈疼痛,伴有心慌、面色苍白等。脏腑内在出血易于被忽视而引发严重后果,需引起重视。此外,肌表脉络损伤血液溢出于肌肤者为肌衄,常见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隐于皮内、压之不褪色、触之不碍手,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等其他出血症状。

西医学许多急慢性疾病可引起出血症状,如呼吸系统的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起咳血,消化系统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门脉高压、溃疡性结肠炎等引起的吐血、便血,泌尿系统的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引起尿血,脑出血、外伤性肝脾破裂、宫外孕引起的内脏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引起皮肤出血,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出血等。

九、水肿

水肿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亦称为“水气病”,该篇并列“水分”“气分”“血分”之称,阐明水肿是由于气化功能失常和血瘀脉络,津渗脉外聚而成水的病理机制,故有“血不利则为水”之论。络脉末端是津血互换的场所,血液渗于脉外则为津液,津液进入脉络则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当气化功能失常时,津血互换功能障碍,过多的血液渗出于脉外则为水肿,故清代唐容川《血证论》说:“瘀血化水,亦发水肿。”心络瘀阻所致水肿往往由下肢开始,伴有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肝络瘀阻所致水肿常见腹大如鼓、腹壁青筋暴露,或伴赤纹横缕。肾络瘀阻所致水肿常伴小便混浊或有尿血、腰部疼痛。单侧肢体局部水肿常因瘀阻脉络,津血循行受阻,津渗脉外聚而为水所致。亦有排除脏器病变的特发性水肿,多见于中青年妇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晨起面部、眼睑浮肿或双下肢及踝部肿甚,体重朝夕波动,伴心烦易怒、头晕少寐等症。

西医学的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肾性水肿、静脉回流受阻、妇女特发性水肿等属于上述表现。

十、斑疹

斑为肌肤表面出现的片状瘀斑,不高出皮面,抚之不碍手,疹则是肌肤表面出现的红色小疹。斑疹常见于外感温热病中,为邪热深入营血分,动血窜络所致。

斑常由阳明热毒内陷营血,迫血从肌表阳络外渍,聚于皮下而成,点大成片,平展于皮肤,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或稠如绵纹,或稀如蚊迹,压之色不褪,斑消不脱屑。根据其色泽、形态、疏密而有阳斑、阴斑之别。阳斑色泽有红、紫或黑,代表病情由轻到重。一般红活荣润者,属顺证,为血畅及邪热外达的佳象;色鲜红如胭脂者,为血热炽盛征象,病情较重;紫赤如鸡冠花者为热毒深重表现,病情深重。若所布均匀而稀疏,为热毒较轻浅;若分布稠密而多,融合成片,为热毒深重。阴斑斑色淡红,隐而不显,分布稀疏,胸背微见数点,并有四肢厥冷、口不甚渴、面赤足冷、下利清谷等虚寒表现,多为过用寒凉,或误用攻下,中气亏乏,阴寒下伏,无根失守之火上越,聚于胸中,上熏于肺,传于皮肤所致。疹则为邪热(多见风热病邪)郁肺,内窜营血,迫血从肌肤血络而出所致,点小而色红,为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之上,视之有形,抚之碍手,压之色褪,疹消脱屑。临床上斑与疹可同时出现,每举斑赅疹,或举疹赅斑,斑疹并称。

西医学的流行性出血热、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与带状疱疹等均可出现斑疹症状。

十一、其他

虚劳日久,经络营卫气伤,瘀阻化机,常见肌肤甲错、面色黧黑;温热疫毒滞于脑之气络可致神昏痉厥;邪蒙清窍,络脉瘀阻可致耳聋目障,以及窿闭、脱疽等也常属络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