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了解孩子的秘密
1.孩子在出生前就具有心理活动
深爱孩子的父母们都知道,宝宝在出生时身体很娇弱,需要十分小心,万分呵护,但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除了拥有肉体,还具有精神体,也就是说孩子从出生开始,生理和心理就都具备了。更让父母们惊讶的是,其实孩子在出生前,他就已经具有了丰富的心理活动。
蒙台梭利指出,每个胎儿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拥有心理活动了,因此身在母体中的胎儿能够很敏锐地感知一些东西,这种理论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一些细心的准妈妈一定还记得,在怀孕中期以后,B超显示会证明小小的胎儿能够躲避一些东西,同时选择性地做一些事情。埃里克森甚至说:“胎儿在母体中能够作出是否成活的决定,他对自己的决定完全有感觉。”
这种现象被蒙台梭利称为“精神胚胎”,我们知道,胚胎对于生物的重要性可以说是首位的,因为它决定了一个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最初单细胞生物会直接将下一代从身体里分裂出来,然后使其赤裸裸地暴露在野外,不加关心;随后爬行动物将胚胎孕育在蛋中,却也时常抛下不管;经过不断的进化,哺乳动物变成了直接在体内孕育胚胎,并用自己的精血来喂养。是否具有精神胚胎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
如今,尽管没有哪个科学家能精确地将胚胎的所有秘密都阐释出来,但在一些简单的生理问题上,人们已经对胚胎拥有了一番了解,并准确定位了“精神胚胎”的概念:婴儿出生前的阶段叫做“胚胎形成期”,出生后叫“精神胚胎期”。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无论对于刚刚降生的婴儿,还是尚在母亲腹中的胎儿,作为父母,都要尊重他的需要,满足他的需要,并帮助他正常的发展。与此同时,不要作太多无谓的干扰,也不要一味以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胎儿的自然状态,因为这些都会影响生命的成长。
当然,当胎儿处在“胚胎形成期”的时候,不去干扰和改变它的自然状态,并非是指对胎儿放任不管,事实证明,正确的胎教不仅能够让孩子在出生后更容易适应环境,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让他具有更完善的性格和心理。
出生之前的孩子,其实已经开始了他的学习历程,即使是父母小声的自言自语和若有若无的胎教音乐,都会给予它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时的胎儿不但能从成人身上学到语言和智慧,还会通过周围的环境来塑造自己的性格。这种无意识的学习和提取,形成了特有的“记忆基质”,而这种基质,是他出生后迅速成长和更好地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
有些父母或许以为这是一种夸大其词的说法,但事实正是如此,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假如在孩子未出生之前就已经帮他取了小名儿,并不断呼唤,那么出生后的孩子,会在父母轻唤小名儿的时候,作出抬头或寻找声音的反应。实际上,这正说明了孩子在出生前就已经具有了心理活动。
既然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小的胎儿产生影响,那么,如果想让孩子将来拥有良好的性格和完善的心理,在对孩子进行胎教的时候,父母应时刻注意,给予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各种正面的影响,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并最终成为父母的骄傲。
2.新生儿真正需要的环境
很多老一辈的父母都知道,在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一个温暖舒适的房间和安静的环境,无疑是送给新生儿最好的礼物。此时当孩子出生后,长辈们都会让新妈妈在恒温状态下的房间中“坐月子”,并尽量保持安静,因为他们认为新生儿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安静的睡眠。
不少年轻的父母对此并不以为然,感觉“坐月子”就是耽误时间,甚至有些新生儿的妈妈,在孩子出生后没几天,就马上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了。实际上这样做无论对母亲还是新生儿都是十分不利的。
尽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喂养方案的不断更新,如今“坐月子”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烦琐,但这却是必要且必需的。蒙台梭利提出,新生儿在刚刚降生的时候,和母亲其实还是一体的,只不过此时新生儿由母亲的体内来到了体外,改变了和母亲之间的位置,而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改变,他们之间仍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为了不让婴儿失去安全感,同时得到充分休息,注重父母和婴儿之间的关系,为婴儿营造好的环境,是所有新生儿父母必须要做的工作。
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环境尤其重要,因为新生儿期是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适应这个新环境的准备期,当他从安宁黑暗的液体悬浮世界来到这个充满着光明和欢笑的人世间时,由于环境的改变,他原本初步发展的种种能力会暂时休眠,随后再重新萌芽发展。因此,出生后的新生儿为了适应发展,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这也是生命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以避免经受过多过于强烈的刺激。
在对新生儿进行保护的时候,仅仅提供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新生儿来说,父母不但要使他避免受到伤害,还应该采取措施,让他的心理能够尽快适应周围的环境。此时母亲的角色不仅仅是新生儿的“喂奶机器”,还需要尽可能地陪伴他,为他适应外部世界提供帮助。那么,为了给新生儿提供更好的帮助,需要做到哪些方面呢?
第一,必须要为新生儿准备一个安静的环境。首先,新生儿最好待在听不到噪音的安静的房间里,同时周围的人尽量保持安静;其次,房间的光线和温度要能及时调控,除了必要时刻的照明,房间的光线尽量幽暗,避免刺伤婴儿的眼睛;再次,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要尽量接近新生儿出生前的情况;最后,要保持空气的流动和环境的卫生。
第二,不要让新生儿感到过分的束缚。首先,为新生儿配备的衣物一定要宽松柔软,假如温度允许,尽量让其皮肤裸露在温暖柔软的小床上;其次,新生儿三个月之前,由于他的颈部骨骼还没有自然弯曲,因此平躺是他舒服的姿势;最后,触摸和移动新生儿时,一定要尽量温柔,充分照顾他娇嫩的皮肤和骨骼,并对他的颈部、腰部、臀部等承重部位进行适当支撑,如没有特殊情况,则尽量少动他。
第三,母亲要尽可能地陪伴在新生儿身边。如果条件允许,母亲最好时刻陪伴在新生儿身边,同时坚持母乳喂养,并经常和婴儿说话,或为他唱歌,因为母亲温柔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婴儿逐渐适应环境,并充满安全感。
当新生儿经过充分的休息之后,会逐渐习惯并适应周围的环境,若想为孩子营造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父母还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尽可能让婴儿和母亲待在一起;其次,适当延长哺乳期;再次,经常将婴儿放置在稍微倾斜的平面上,让他更好地观察周围的一切;此外,带领婴儿到干净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接受熏陶;最后,在不同场合为婴儿准备固定位置,增加他的安全感。
作为新生儿的父母,只有充分了解到新生儿真正需要的环境,并为他将一切准备妥当,他才能更快地适应并融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当中,并更好地发展他的各项技能,快速成长起来。
3.新生儿的心灵需要关注
当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无论父母还是亲朋,更多关注的往往都是宝宝是否健壮,是否饿着、冻着,什么时候换尿片,什么时候需要喂奶,要让他了解哪些知识,如何才能让他将来更具竞争力……却往往忽略他的心灵需要。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让新生儿成长得更舒适是件比较容易的事,而对心灵这种看似虚无的领域,却很难捉摸,还有些父母会认为新生儿思想幼稚,不够成熟。当然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这并不能成为其不受重视的理由,因为他们也有需要关注的心灵。
蒙台梭利认为,新生儿的心灵就是一个“记事本”,尽管尚显空白,但他会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和进一步理解到的东西从头到尾、一点不落地记录在案,并最终据此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此时的父母,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在这个“记事本”中所记录的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婴儿的思想,进而对他更好地教育。
在此,蒙台梭利指出,新生儿会对他们所见到的每一件事留下自己的印象,进而形成他最早的心理映像,而这些就是他成人后所有问题的根源。成人的很多心理问题,往往都能从童年的心理体验中得到追溯,然而这往往会被忙于照顾婴儿的父母所忽视。
当然,提出需要将新生儿的心灵世界放在重要地位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此,对刚刚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定位能力和判定是非对错能力的婴儿来说,他往往会好奇地面对任何信息,并将这些不够成熟的思维方式作为自己的标准,来看待所有事物。而这种方式,基本会定格新生儿日后的心理思想。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思维和判断方式,由于婴儿的辨别能力较弱,他很可能会将错误的观点应用到日常生活和自己的心理思想当中,而这些被父母所忽视的“死角”,往往会变成日后令父母最为头痛的“大问题”。
除了这种对日后心理问题的影响之外,从眼前的、直接的角度来看,新生儿心灵状况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同时还是直接影响着孩子生理健康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新生儿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假如心灵状况出现问题,那么他的身体机能将会随之减弱,甚至产生一些病症,这是因为对发育并不成熟的新生儿来说,心灵状况不佳,会刺激到大脑,形成思绪紊乱,进而对身体各个器官产生影响,并导致生理机能失常,久而久之就会对身体甚至智力造成损害。
当父母们懂得关注新生儿心灵的重要性后,必须要先了解新生儿心灵的形成过程和大致走向,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给予新生儿更好的心灵呵护。不少父母会发现,出生不久的孩子,心灵并不稳定,有时会十分敏感,有时又很牢固,很难捉摸。实际上,孩子的心理并非完全无迹可循,他是跟随周围环境而时刻变化的,尤其是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意味着,父母可以对孩子的心灵有几乎绝对的掌控权。
为了让新生儿的心灵成长得更加健康,父母首先需要以身作则,也就是说想将孩子的心理引入什么境地,自己首先要将这一方面尽量做好;其次,在孩子刚出生不久的时间里,尽量不去刺激他,适当给予孩子自然发展的机会,保证他拥有平和的心理状况,避免留下心理阴影;最后,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灵动向,对他一些细微的心理变化作出及时引导,及早发现,将不良心态扼杀在萌芽状态。
只要父母能够做到以上这些方面,同时充分尊重和肯定新生儿的心灵成长,并给予他自由和宣泄的机会,相信他的心灵一定会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进而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灵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4.具有吸收力的心灵
当新手父母们刚刚开始面对这样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时,很难想象这个柔弱的什么也做不了的小家伙,能够用两三年的时间迅速长高,长大,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独立完成一些他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在孩子日益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惊喜,这些看上去娇小可爱的孩子,不仅能够逐渐适应各自的生活,甚至还会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拥有规划。当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告诉妈妈,“我将来会成为和爸爸一样伟大的设计师,并挣好多钱,送给你一套大大的房子”时,大人们往往会以为这不过是哄妈妈开心的话,而在孩子的心中,这却是他此时真正的理想。
父母不禁会问,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获得那么多的信息,拥有如此“成熟”的思想呢?蒙台梭利从科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其实孩童时期所学到的东西、获得的能力是一个成年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无法完全掌握的。
有的人也许觉得这样说未免有些夸张,但事实正是如此,因为从刚出生开始,婴儿的大脑就拥有一种和成年人截然不同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创造性大得惊人,它对周围的一切,包括所有环境和事物不断地进行吸收,进而使孩子自然而然地记住周围的事物,从而形成其心灵的一部分。
这种通过婴儿的心灵直接吸收的知识,不仅进入了他的大脑,而且还促进了大脑的不断形成,并成为大脑的一部分。这种通过周围的环境,建立精神世界的方式,被蒙台梭利称为“具有吸收力的心灵”。
对这个概念,蒙台梭利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她提到,我们成人的学习过程如同素描一般一笔一画地完成,画到哪里就记到哪里,而心灵胚胎期的学习过程则并非如此,它的学习过程如同照相一般,是瞬间完成的,而且没有任何筛选,事无巨细地全部记下,无论学习的内容有多少,都能同时完成。
这种神奇的“吸收力”对嗷嗷待哺的婴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促成婴儿的成长,还能使他尽快地适应社会秩序、气候、传统以及习俗等条件。鉴于此,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婴儿最先接触到的环境,会让他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种种变化,并最终使他的大脑产生趋向——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什么样的心灵。
不仅如此,任何一个孩子在儿童时期学习吸收的东西都会成为他永久个性的一部分,并在他的身体和心理上打下烙印。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不管我们是否记得,童年经验都会通过潜意识影响着我们的兴趣、判断、选择和对幸福的理解。
正是因为这样,为了让孩子具有吸收力的心灵得到健康发展,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必须要认真对待孩子所处的环境,并给予他童年美好的记忆。这需要父母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父母要重视孩子所处的环境,为他精心设计和布置一个适合的环境,这包括适合孩子发展的居室环境、充满温馨和爱护的家庭氛围、安全充分的交往环境,以及优美卫生的活动场地等。同时还要为孩子量身打造正确的教养方式,以助于他更好地成长。
第二,因为对于心灵敏感的孩子来说,任何粗鲁的行为都会影响到他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终身阴影,因此父母必须帮他摒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同时积极预防和消除已产生的不良影响,这包括对孩子潜在的生理危险,比如危险的电器或桌椅,以及心理威胁,比如说脏话的邻居等。
只有做好了以上两方面,孩子才会在成长过程中吸收到更多正面、积极的知识,进而对他的未来产生良好影响,奠定良好基础。
5.敏锐而热忱的观察者
不少新手父母都会发现,在婴儿期,孩子除了睡觉和吃奶,其他时间都在好奇地东张西望,似乎身边总有看不完的新奇物件,这种不知疲倦的观望,其实正是孩子开始观察的萌芽。此后,随着他年龄的不断增长,他的观察能力会越来越强,对事物的洞察能力也逐渐敏锐起来,同时对事物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
在蒙台梭利创办的“儿童之家”里面,几乎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敏锐而热忱的观察者。有一天,正在来回巡视的蒙台梭利发现有个男孩做事不够专心,于是给他讲了个圣经故事,希望用故事人物的美德和精神来打动他。
蒙台梭利十分投入地讲解故事,那个男孩的目光也随着书页的翻动而不断转移,这让蒙台梭利认为,男孩一直认真在听。然而读完之后,当蒙台梭利问起男孩对故事的感受时,他却莫名其妙地回答道:“你看,耶稣都睡着了。”这让蒙台梭利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他是从哪里得到这样的结论。
男孩把书翻到有耶稣像的一页,指着耶稣的脸,说:“喏,就是这个。”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蒙台梭利吃惊地发现,这幅耶稣讲道的图画从孩子的角度看过去,眼睛低垂,确实有点儿像睡着的样子。
这件事让蒙台梭利总结出,孩子观察力的敏锐和独辟蹊径,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实际上,从婴儿时期开始,孩子就对漂亮的物体和鲜艳的颜色感兴趣了,一岁之后,他开始对成人所不留心的小物件投入热忱的关注,用和成人截然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观察,而这些观察会为他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良好的影响。
通过对所有事物的敏锐观察和学习,孩子的能力可以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学到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就像一束能够照亮他内心的光芒,或源源不断提供能量的电池一样。这样的敏感性,让孩子以一种独特的、强烈的方式来对待外界事物,进而对一切充满热忱和活力,并能轻松掌握每件事情。
正因如此,蒙台梭利建议父母,一定要珍惜孩子的这种能力,让环境满足他的内在需求,在敏感期内保持住这种敏锐和热忱,同时正确引导他的观察和学习能力,以促进他更好地掌握知识,得到能力。
需要父母注意的是,尽管孩子在敏感期内的观察力和学习力能够发展迅猛,但这种细致观察和敏锐学习的能力,并非在同样的敏感期内。每一种能力的获得都有特定的敏感期,因此想要利用好孩子的敏感性,父母需要针对孩子特定的敏感性发展来为其安排教育规划,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父母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学习都是越早越好,有些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刚刚会说话,就不加选择地教这教那,这不仅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还有可能会扼杀掉他刚刚建立起的好奇心和兴趣,导致对学习产生排斥感。
明智的父母会针对孩子特定的敏感性发展来为孩子安排学习时机,比如两岁前锻炼他保持环境整洁,并掌握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五岁前多引导孩子观察、体验,发展他的感觉系统,帮他更好地适应环境等。
其次,尽管作为一个敏锐而又充满热情的观察者,孩子会对刚接触的所有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喜欢父母为他安排的所有事,因此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关注点,并加以正确引导。
最后,要体察孩子的感受,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或掌握更多技能,往往急于向他灌输学习内容,这种做法往往会事与愿违。我们常会发现孩子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突然哭泣,其实这种现象有时可能正是由于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他对某种杂乱无章的安排表示反抗,此时父母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6.大脑及心智发育的关键期
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曾在实验中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刚出生的小鸭子,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如果见不到自己的妈妈,就会认定第一眼看到的动物为妈妈,然后寸步不离地跟着它,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小鸭子的认母行为便会自行消失。这一阶段被称之为敏感期,也叫做关键期。不仅小鸭子如此,在自然界中其实很多生物都拥有这种关键期,比如对光敏感的毛毛虫。
蒙台梭利指出,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其实同样具有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中,孩子会在特定的时间内对于特定信息异常敏感,比如运动、语言、行为等,这一时期一旦过去,这种对特定事物的敏感性就会随之消失,他也就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期。
对幼儿来说,关键期不仅包括学习、成长、各种能力所形成的最佳年龄段,还包括大脑和智力发育的最好时间。因此蒙台梭利提醒父母们,为了不给孩子的将来留下遗憾,在对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时,一定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时把握他的各种关键期,以做到最好的引导。
什么时间才是孩子大脑和心智发育的关键期呢?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之前的孩子,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力也最强,这无疑是为他一生身心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其实这一阶段,同样也是他大脑和心智发育最快的时候。
不少父母也许知道,在婴儿呱呱坠地的第一年,他的脑部重量会从400克左右惊人地长到接近1000克,这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两年中,假如不能为他提供丰富良好的成长环境,则很有可能会延误他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因为这是孩子一生中极其关键的时刻,在这个时间段当中,孩子会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心智功能,而这将直接影响到他成人后的行为模式和智力高低。
在此,蒙台梭利提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最初的基本难题,比如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认识事物、掌握语言、习得能力、懂得审美等,都是婴幼儿时期解决的。也许有的父母会觉得这种说法显得有些夸张,还有些父母会觉得新生儿只不过是一个无能、被动的个体,根本不会具有这样惊人的力量。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具备主动探索外部世界的潜能,同时具备惊人的反应和学习能力。而每个孩子在出生后都会具备很多潜能,如果没有丰富的环境刺激和激发,这些潜能将很快消退,错过关键期,尤其是对其脑部发育的激发。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把握孩子大脑和心智发育的关键期呢?我们知道,脑部的发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这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一般人很难改变,而真正影响到脑部发展的却并不是基因,而是后天情感的互动,这和父母有着很大关系。
在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有位名叫舒尔的博士曾提到:“我们人类的大脑皮质在出生后,除了先天决定的DNA之外,大约会增加70%,这些增加的部分受到婴儿早期环境与社交经验的影响。”
这意味着,无论孩子的遗传基因如何,只要父母能够在孩子出生后最初的两年内为他提供丰富的成长环境,让他的大脑和心智得到充分发展,他就会获得智慧的大脑。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拥有开放情景的学习场所,能够发展智力,同时体验感情和愉快经验的环境,对于有心的父母来说,这并不难。
与此同时,想让孩子的智力得到更好发展,母乳喂养也是一种有效方法。从胎龄18周到出生后两周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最关键时期,而哺乳期(怀孕后期三个月至出生后六个月),则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在这个时间段当中,由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最快,因此保证关键期的营养供应是极其重要的,而最有利于婴儿脑细胞发育的食品即是母乳,因为母乳无疑是最利于宝宝消化吸收,促进体格健康成长,同时有助于睡眠和情绪稳定的最好营养源。
在对孩子进行喂乳的同时,母亲还可以同时加以启蒙教育,在哺乳期内,母子间的皮肤接触、目光交流、爱抚及哺乳前后的语言和情感交流,都是对婴儿感觉、知觉发育的有效刺激,这在孩子大脑和心智发育关键期内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7.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爱尔兰文学巨匠萧伯纳曾说:“童年时代是生命在不断再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再生的过程中永远生存下去的。”这句话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在所有人的成长历程中,从出生到成年,都要经历好多个不同阶段,也正是这些不断“再生”、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孩子从小到大,从蒙昧无知到博古通今,一步一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有些父母也许会觉得,只要孩子沿着自己规定和期许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进,就会拥有美好的前程,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童年对每个孩子来讲,都是决定其未来成就和高度的重要时期,但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经历循环往复,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
这就像蝴蝶一样,从幼虫到成蝶,必须经过吐丝、结茧、抽丝,最终才能破茧蝶变,翩翩飞舞。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带来后面的连锁反应,甚至造成终身遗憾。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或反复,甚至谬误和错误,但这并不会对他将来的成功和成才造成太大影响,只要父母能够密切关注他成长的每个环节,让他在正确合理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即使偶尔出现误区,也会很快回到正轨,继续前行。
对孩子来说,从幼年到童年,再到少年、青年,需要经历很多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结束,都预示着下一个阶段的开始,而要保证每个阶段都能顺利成长,父母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为他打下良好基础,只有这样,在这些不断“再生”的过程中,他才能习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应该具备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成长。
想要让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能积极向上,健康茁壮,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发展阶段的划分。在孩子从婴儿不断长大,直到成人的过程中,心理和生理两个部分都在不断发展,它们之间既各不相同,又有着密切联系。当孩子的生理进入某个阶段时,他的心理也会随之变化,且每当步入一个新阶段,心理的发展都会伴随生理发展而出现明显变化。
其次,要密切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要对他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指导和教育之外,父母还需要对他的生理和心理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并给予正确引导。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能使用过激的教育方法,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再次,认识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父母只有认识到孩子成长阶段的正确划分,在处理问题时,才能更有针对性。
孩子第一个身心发展阶段是0~6岁,这包括三岁前和3~6岁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为孩子合理地搭配饮食,同时引导他作适当的户外运动,让他具备健康的身体;后一个时期孩子开始形成初步的人格和价值观,且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语言,并拥有了大脑和手眼协调的能力,此时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模仿,同时尊重他的自尊心和人格。
当孩子步入六岁的关卡时,他开始经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这时孩子的理解能力开始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拥有进入学校来系统学习知识和过集体生活的能力,这让孩子在能力和知识上,都有进一步的飞跃,同时步入第二个身心发展阶段,也就是6~12岁。
在这一时期中,孩子的生理发育较快,个子增长速度明显,并显得活泼好动、积极向上。此时,孩子的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同时非常乐于耐心接受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并能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这一阶段孩子已经具备了相当数量的文化知识,同时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都有了极大提高,因此父母需要充分引导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并尊重他的意愿,促使他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12岁之后,进入中学的孩子步入了下一个阶段,也就是思想叛逆的第三阶段,这包括12~15岁和15~18岁两个时期。
前一时期,孩子的第二性征发育开始明显,并进入青春期,这时的孩子最让家长头疼,因为他更愿意自己尝试,同时有很多问题不愿和家长交流。父母一定要巧妙地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他在保持自尊、自爱的基础上,正确发展,避免误入歧途。
后一时期的孩子一般都会由初中进入高中,此时的孩子一般都会懂得如何来规划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并且能够主动读书,但也有部分孩子由于过早沉迷于成人世界的诱惑,而浪费了积累能力的大好年华,所以作为父母,必须及时甄别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加以正确引导和暗示。
当孩子顺利度过18岁,叛逆期开始逐渐消退,而“再生”的机会也就此隐去,此时的孩子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并基本能自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了。
8.独自成长是孩子的本能要求
无论父母的照料是否尽职尽责,从来到这世界上的第一天开始,孩子就在不断地成长。尽管作为婴儿的他每时每刻都会处在成人的照料之下,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成长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并非外界所强加。因此,父母必须要知道,独自成长是孩子的本能和天性。
当然,这并不是让父母完全放手,毕竟这一要求只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弱小的婴儿,出生后除了会大声哭泣和寻找食物,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有依赖和独立的两面性,无论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还是蹒跚学步的幼儿,都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拒绝父母的帮助,想要尝试着自己去做某事,比如亲自去拿玩具,或者走路的时候不要大人搀扶。然而还有些时候,他会要求父母帮他去做原本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其目的往往只是为了撒娇。
作为父母,在了解到孩子这种两面性的同时,不仅要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给予他应有的照顾与呵护,还应在必要的时候适当留给他自由的空间,让他完成自己想要尝试和体验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地处理好孩子独立和依赖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更好的成长经验。
有些孩子在到了入园年龄的时候,往往会突然显出孤独无助的样子,拒绝离开父母,拒绝进入幼儿园,表现出依赖和惶恐,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当孩子第一次被送往幼儿园的时候,他常常会哭得声嘶力竭,似乎离开了父母,就失去了全世界。
很多父母都会为此一筹莫展,想要避免这一场景的出现,作为父母,在孩子有独自成长要求的时候,就不要事无巨细地对他给予关照,只有让孩子提前体验到独处和单独与其他人相处的经历,等到需要独自前行的时候,他才能更加勇敢坚强。不仅如此,有独自成长机会的孩子还会具有更为坚毅的性格,且做事情有主见,这些优良品质,在将来步入社会后,会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进而更易取得成功。
有位社会心理学家在进行了一项有趣的调查后发现,但凡亲子之间的纠纷,大多源于子女过于依赖父母,使父母感到力不从心,子女则会因为某些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埋怨父母无能。一些从小就习惯于任何事都依赖父母的孩子,通常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独立性不强,遇事也不会自己想办法,总想让父母伸出援手,直到长大成人依然如此。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父母开始无法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于是相互间的不满和怨言与日俱增,最终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和纠纷。
既然独自成长如此重要,父母又该如何去做呢?首先必须了解一点,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并非弱不禁风,他们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娇贵”,而是坚韧无比的,即使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如同小野兽一般,从母亲的腹中降生后,用自己的方式迅速适应着这个每天都在改变的世界,努力地迈出生命中的一步又一步。
对父母来说,在幼儿时期让孩子拥有独自成长的能力,不仅必要,而且是必需的。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在成长中经历风雨,他或许会在第一次走路时受伤,也可能在第一次自己回家的路上迷失方向,或者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摔跟头,但这些都不会有损孩子的健康,反而会让他获得更好的成长机会。
他也许会在蹒跚学步时不小心跌倒,但此时,如果父母伸手去扶,或者表示心疼,他就会慢慢产生依赖心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速度也会减慢。如果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站立起来,并获得成功时,他就会马上调整好步伐,掌握好平衡,再次迈出第二步、第三步,并很快学会自如的走路。
9.让运动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
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以为心理和智力的活动与运动是相悖的,担心孩子从小喜欢运动,将来会变得浅薄,甚至不够聪明。实际上,这完全是种谬论,蒙台梭利告诉我们,运动和智力活动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运动不仅不会让孩子头脑简单,还会在促进他身体的发育的同时,丰富他的头脑。
在研究孩子心理发展轨迹的时候,蒙台梭利发现,一些从小就进行运动训练,并能娴熟地掌握一定运动技巧的孩子,他的身形更加矫健,四肢更为灵活,同时拥有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自信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自我意识恰恰是孩子心理发展的良好开端。
鉴于此,蒙台梭利认为,运动是心理世界存在意义的最终表达,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通过运动来发展大脑的,而不断发育的大脑同时又帮助他更精确地运动,进而得到更快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与此同时,运动还是大脑智力活动的最终表达,无论是说话还是写字,或者是对于身边事物的处理方式,孩子的意志都要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进行表达。
设想,一个得不到适当运动训练的孩子,无法通过实践和经验来充实大脑,发展各项技能,那么久而久之,他的智力发展就会因此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可以这么说,失去运动功能,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于自然界的意义。
对孩子来说,他是在父母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从事各种活动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他的发展既要依靠心理的因素,也要依靠身体的因素,只有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同,才能获得更完善的发展,其中,运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很多父母或许觉得这未免有些夸大其词,然而事实正是如此。首先,只有在运动中的孩子,才能够清楚自己和外部环境的区分,才能产生自我意识,进而发展出完整的内心世界。
其次,孩子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感官信息,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孩子建立心理世界的基础材料。有了这些基础,他才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对世界万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心理活动。
最后,孩子只有在能够自由行动的基础上,才能让心灵真正沉浸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同时喜欢认真地从周围环境中搜索感观印象,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此期间,他还能学会将不愉快的记忆和经历抛弃,进而获得健康快乐的心态,也就是说,运动还是保持他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既然运动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来帮助孩子进行运动训练呢?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运动的内容是不同的。
呱呱坠地的孩子,由于在母亲的腹中始终处于悬浮状态,相对比较自由,因此最好不要捆绑,让他的四肢时刻处在温暖安全的自由环境中,能够得到自如的伸展;在孩子八个月之前,父母应该为他准备足够大的场地,方便他练习翻滚和爬行,此时父母最大的任务就是保证孩子安全,其他的可以放心地教给孩子自由支配,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和帮助就可以了。
在孩子八个月到18个月的阶段当中,父母可以协助孩子练习行走,只要孩子有兴趣,在任何场所都能锻炼。在平时散步的过程中,父母完全可以允许他走到任何安全的地方,以便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不仅能够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锻炼,还能增加他的社会阅历,同时加快他的心理成熟和智力发展。
从18个月到3岁之间,孩子能够自如的行走,当他对一切感到好奇的时候,父母应该创造条件,满足孩子手的探索运动,并经常带他去户外,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活动,因为只有“手巧”才能“心灵”,也只有充分的肢体活动,才能让孩子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感受经验,进而拥有更丰富的心理世界。
3~6岁的时候,父母可以适当为他增加力量训练的内容,引导他练习基本的生存技能,比如游泳、爬树、种植、饲养、建筑、攀岩等,这些训练不仅能够让他拥有健康、灵活的体魄,对他智力的开发也会有很大帮助。
10.成年后的某些疾病源自童年的心理创伤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种说法固然有些唯心,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确有着一定的道理。蒙台梭利也提到,成年后的某些心理疾病,和小时候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关系,而只有自信的孩子,长大后心理才会更健康。
通过问卷调查,同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1980年,一位英国研究人员对1.1万名10岁的孩子作了这样一项问卷调查,他向孩子们提出了这样一类问题,比如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否完全依靠运气、是否感觉到即使努力也没有用处。
时隔20年后,研究者对当时回答过问题的孩子进行回访,发现具有内控型心理控制源的孩子对自己的满意度较高,出现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的比例也较低。而事实证明,具有内控型心理控制源的孩子,从小对自己影响行为结果的能力更有信心,进而自尊心也更强,同时鼓励自己养成健康的习惯。这些从某个角度上,也恰恰印证了蒙台梭利所提出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变化都可以追根溯源,人的心理特征形成也同样如此。一个人即使活到了耄耋之年,他的很多行为和经历也会和童年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包括病态心理的形成。很多人成年后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疾病,很大程度上都可追溯到童年时期所经历的生活,尤其是他所遭遇的挫折在其幼小心灵上留下的阴影。
很多父母会觉得这不过是危言耸听,他们认为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他是不会将所有事情都记住的。这种想法不无道理,然而在孩子有所选择的记忆内容中,他往往更容易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意外刺激记得更牢,甚至导致病态心理的形成。
有这样一位中年男教师,他常常受到噩梦困扰,在梦中,总是会有一条毒蛇,或者缠绕他的双脚,或者朝他吐着红芯,穷追不舍地追赶他。他找到心理咨询师,通过详细的咨询了解到,原因居然是他7岁时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他和几个孩子一起外出割草,正当他用手左右拨开一丛茅草时,突然蹿出一条青灰色的蛇,他顿时吓得大哭,回去的那天夜里就开始发烧,并患了一场病。从此,他不仅变得胆怯,而且蛇也成了他心里的一块疙瘩,总在梦中惊吓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这是由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尚未成熟,人格也未得到完全独立,因此在面对外来挫折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抗拒能力,由于当时的情感体验没有得到合适的抒发,就此构成心理压力并沉淀下来,成为挥之不去的心理创伤。
当然,除了儿时所受到的意外惊吓外,更多的心灵创伤则是来源于父母,有些是因为父母的忽视和冷漠,也有些是由于家庭生活的动荡不安,这些更容易让孩子成年后罹患种种疾病。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曾经提到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不仅源自于他的童年记忆,更受影响于他的父母。
既然如此,作为父母,如果不想让孩子成年后受到童年心理创伤的影响,那么就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重视关键期的教育,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发展。
父母只有从小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帮助他理解一切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给予他充足的爱,为他创造一个安定、温馨、内心丰富的家庭氛围,同时小心地保护孩子,不让他在精神和感情上受到伤害,他才能最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11.感觉正常,心理才能更健康
曾经有这样一个男孩,在他三岁之前,没有任何痛的感觉,其他孩子都十分害怕打针,每当医生举起针管就会吓得号啕大哭,而他却一点也感觉不到疼,并且没有任何不快的反应。起初,孩子的父母很高兴,以为这是孩子意志坚强的表现,并始终觉得他是个懂事、省心的孩子,然而一次车祸,却让父母不得不为这个没有痛感的孩子担忧。在那次车祸中,孩子的脚被车轮压得血肉模糊,而他却仅仅因为害怕而轻声哭泣,被妈妈抱起后很快就平静下来了。这时候,父母才发现问题的严重,经过医院检查鉴定,他患有痛觉发展缺陷。
经过几年的治疗,在男孩入学之前,他终于有了接近于正常孩子的痛觉,然而重新获得痛觉的男孩并没有生活得更好,因为他无法在获得痛感的时候立刻改正自己的行为习惯,而是常常因为频频发作的疼痛而惊惧不已。
在和同学们的打闹游戏中,他从不知道躲闪,因此经常受伤;而他的动作和力量又不合时宜地过大,往往使别人感到疼痛。最终,他由于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变得抑郁、自闭,不得不停止学业,回家继续接受治疗。
这个故事让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对孩子的生理还是心理发展,感觉系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蒙台梭利也深有所感。她提到,只有正常的感觉,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因为世界是依赖于感觉器官被人们所认识的,每个人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世界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只有获得正常的感觉,才能得以接触到相对正确的认识,进而获得对外界的了解和感悟,形成健康的心理世界。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能够在反复的感觉中,总结出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但作为孩子,他们却很难拥有这样的能力,在儿童眼中,事物的“第一印象”往往最为重要,他们只相信自己第一次的感觉经验,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觉功能尤其重要。正确的感觉功能,是孩子获得真实、客观的信息,正确适应环境,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
很多新手父母会发现,孩子出生之后,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就会被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吸引,耳朵支棱着,聆听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和物发出的声音,尤其是妈妈的声音。他的听力十分敏锐,而妈妈跟自己出生前有些不同的声音又会使得他疑惑不已。
小小的婴儿在出生两三天之后,视觉就开始起作用了,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物体和面孔让他目不暇接,妈妈的面孔伴随着声音一起出现的时候,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将视觉和听觉初步统一起来,获得一个全新的妈妈形象,这让他感觉到安全和温暖。随后,各种感觉结果之间开始相互补充,孩子也开始对周围事物进行全面了解,知觉过程就此开始了。
想让孩子获得良好的知觉体验,同时完善他的心理,发展他的智力,作为父母除了要及时检验孩子各种感觉器官的健康状况,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环境和物品,对孩子进行丰富的感觉刺激,让他不断获得更多的感觉体验。与此同时,父母还要尽量将刺激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孩子由于过大、过重的刺激而感到不适。
其次,通过布置和选择环境,让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获得正常的发展,同时通过有意的练习,引导孩子发展味觉和嗅觉。一般来说,味觉和嗅觉的偏好在四岁前就能形成,因此父母最好能尽早让孩子尝试不同的味道,让他的知觉更敏锐,同时预防孩子偏食。
最后,要做细心的父母,随时发现孩子的错觉或超出一般的感觉体验,并及时给予相应指导。有些时候,忙碌的家长会忽视孩子的精细感觉,错过教给他常识的最佳机会。
有位父亲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听到孩子兴致勃勃地说:“爸爸,那个白墙上有个大大的绿点子,和刚才太阳的形状一样。”爸爸以为他在胡说,孩子又说:“真的爸爸,我刚看了看太阳,然后再看那堵墙,就出现了绿色的点儿。”急着送完孩子去上班的爸爸打断了他的话,把他领到学校门口就匆忙地走了。
这原本是一个让孩子学习“视觉后像”的大好时机,尤其是孩子主动发现这个现象更显得尤为难得,也许他会因此而对色彩视觉大感兴趣,并由此带动日后的科学探索活动。但是爸爸的表现却让他错过了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