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超有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八年级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春去春来,花落花开——《大自然的语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用含蓄美妙的诗句道出了自然规律,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中详尽地阐释了这个规律。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风、花、月、露、鸟、虫、云……这些都与物候息息相关。“物”指生物,“候”指气候,物候学是一门奇妙有趣的学问,读懂了它,也就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

一、布谷鸟为什么喜欢歌唱

布谷鸟还有一个名字,叫杜鹃,在中国古代诗词里,它还叫“子规”和“杜宇”。有许多关于布谷鸟的动人诗句——比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还有“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因为布谷鸟的叫声与“布谷”相似,所以名为“布谷鸟”。人们在春天听到布谷鸟的叫声,觉得像是在告诉人们春天到了要抓紧散布谷粒,于是布谷鸟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布谷鸟是春神的使者和化身,代表着美好的希望。

但是,布谷鸟是一种孤独的鸟,常常独自活动,飞行速度很快,沿着直线行进,扑棱着翅膀,虽然翅膀挥动的幅度很大,却不会发出声音。布谷鸟在繁殖期会不停地“歌唱”,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相互追逐,发出“咕……咕……咕”的叫声,每分钟可以叫20多声,声音尖锐响亮。雌鸟和雄鸟交配后,会将卵产在麻雀、灰喜鹊等雀形鸟类的巢中,由它们代为孵化。

为什么布谷鸟不亲自孵化自己的宝宝呢?因为布谷鸟不会筑巢,只能将卵产在与自己相近的鸟儿的巢中,交给它们来孵化。布谷鸟的卵比较大,幼鸟长大后会占据巢主人亲生儿女的空间,斑鸠和布谷鸟有着同样的习性,因此有了“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听起来似乎很不公平,但是大自然的安排自有其道理所在。

二、竺可桢锻炼身体的故事

竺可桢小时候身体弱,虽然学习成绩在同学中名列前茅,但是身体却比同龄同学矮小。因此有时受到同学的嘲笑,说他会被台风刮上天。竺可桢听到后既感觉愤怒,又感觉被戳中了弱点——确实要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为祖国做贡献。自尊心非常强的他决定锻炼身体,在最显眼的地方挂上“言必信,行必果”六个大字,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督促自己。从此,他每天早起跑步锻炼,风雨无阻。

学者胡适和竺可桢是同学,胡适曾经打赌说竺可桢活不到60岁,倘若竺可桢活到60岁,他愿意在竺可桢的60岁寿宴上给竺可桢磕三个头,倘若竺可桢活得年纪比自己长,他愿意让竺可桢在他的尸体上踢一脚。

聪明如胡适,这一次却大错特错。1962年,胡适去世,享年71岁;而竺可桢活到了1974年,享年84岁。竺可桢不仅活得远远超过了60岁,而且真的比胡适死得晚。当然,这个打赌只是两位学者年少时的戏言,赌注并没有真的实现。竺可桢60岁生日时,他在大陆,胡适在台湾。胡适去世时,竺可桢也不可能真的去踢他一脚。两位学者之间的这个玩笑,成了一段趣谈,从弱不禁风的少年到身轻体健的长寿老人,让我们看到了竺可桢过人的意志力,真是令人敬佩。

三、不愿意当校长的好校长

1936年,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

他本来是不愿意当这个校长的。竺可桢有记日记的习惯,《竺可桢日记》一共有800万字,是公认的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名人日记。在竺可桢的日记里,他记载了自己请辞了40多次浙江大学校长之职,因为“不善侍候官长,亦不屑为之”,但是最终还是出任了,因为“但若于浙大有所补益,亦愿全力以赴”。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他知道做事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而应当顾全大局。

那时竺可桢46岁,已经做出了杰出的科研成就,在教育上,他也有自己的理念。当时日本已经开始不断侵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竺可桢教育每一个来到浙江大学的新生都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来到浙江大学要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成为怎样的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竺可桢希望浙江大学的莘莘学子不应该只是在学校学习技术,满足于毕业后可以赚钱谋生,而应该有更长远的追求和更广阔的格局,成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竺可桢认为人才应该有“求是”精神,不仅求学问的“是”,也要求志向的“是”。

刚刚讲过竺可桢锻炼身体的故事,曾经体弱的他深知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在浙江大学,竺可桢不仅关心学生的精神成长,也很关心他们的身体。他在学校建造游泳池,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跑步或者爬山,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切的基础。

竺可桢效仿牛津大学,在浙江大学推行了导师制,这是中国第一次推行导师制,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也要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他在浙江大学做了十三年的校长,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浙江大学从普通院校崛起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为了纪念竺可桢校长对浙江大学做出的卓越贡献,2000年5月,浙江大学成立了竺可桢学院,招收浙江大学最优秀的本科生,以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秉承竺可桢留下的育人精神。

四、十句有趣的农业谚语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浇麦子要浇它的芽,浇菜要浇它的花。而是指小麦在刚发芽,没有长出完整叶片的时候,需要水分来维持生长,因此要在麦子发芽时留意浇水。菜类在开花的时候根系已经发达,能够自行吸收土壤里的营养和水分,而开花的时候气温一般比较高,水分蒸发量大,需要及时给花朵补充水分,才能结出美好的果实。

“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买一百斤种子,不如自己留的一斤种子。因为以前买的种子质量良莠不齐,无法确定它们能取得什么样的收成,而自己留种子一定会精挑细选,留下最好的,来年才能生长出最好的农作物,所以更令人放心。这句谚语放在以前是很有道理的,但现如今,出售的种子大多是经过专家科学培育的,所以买的种子也是靠谱的。

“清水下种,浑水插秧。”清水更有利于种子发芽,所以种子需要泡在清水里。浑水指的不是简单的浑水,而是在水里放上肥料,这样水就浑浊了一些,这时再插秧,秧的长势就会更好。这是劳动人民在丰富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口耳相传,告诉后代人如何才能种出更加优质的庄稼。

“立了秋,再小一齐揪。”到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无论农作物在立秋时长得大或小,都要及时收割。立秋对于农业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征兆,意味着秋季降临,禾谷成熟,即将走进丰收的季节。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五月如果发生干旱,并不是坏事,干旱会促使农作物的根系向更深处延伸,吸收水分和营养,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增强抗灾能力。六月如果连续阴天降雨,就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使之更加繁茂,获得更好的收成——“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霜降不起葱,越长心越空。”霜降在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是冬天将要来临的征兆。霜降之后,天气愈加寒冷,不再适合农作物生长,如果不把葱拔出来,葱心会越来越空,变得干涩,影响味道和口感。柿子也和葱一样,因此还有一句谚语:“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

“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正如上面“有钱难买五月旱”所讲,春旱对农作物并无害处,但是夏天如果干旱的话,后果就比较可怕了。夏天日照强烈,水分蒸发得本来就多,倘若再遇到干旱,就很难有好收成了。

“人怕伤心,树怕伤皮。”人伤心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而树怕的是伤到皮。为什么呢?因为树皮含有运输营养物质的筛管,能源源不断地为树的各个部位输入养分,如果树皮受到损伤,细胞会因为失水而死去,树木将脆弱不堪。

“东北风,雨祖宗。”东北风来自北方洋面,或者是由北方掠过时产生的气流,含水量自然没有东南风丰富。但是东北风由于温度较低,在接触了南边温暖的洋面后,造成上冷下热,地面的水蒸气随之上升,很容易发生降雨,因而东北风有“雨祖宗”之称。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要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时天气虽然已经温暖,即将步入立夏,但是温度并不稳定,还可能偶尔降温,发生“冻三冻”的情况,此时此刻不能掉以轻心,以免着凉。

五、可爱的同名诗歌

竺可桢的这篇《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学散文名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了大自然的奥秘。戴巴棣写了一首同名诗歌,也叫《大自然的语言》,写得活泼可爱,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若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人们,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并不难懂,

只要你肯刻苦地钻研;

假如你害怕开动脑筋,

那就常常会视而不见。

比如斗转星移,

那何止千年万年!

可直到哥白尼出现,

才把“太阳中心说”创建。

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

学会了鉴别皇冠。

可别人也都洗澡,

为什么不会把浮力计算?

在暴风雨中放风筝,

富兰克林捉到雷电。

放风筝的人千千万,

为什么没有这项发现?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难解的恐龙消失之谜——《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6500万年前,在白垩纪结束的时候,恐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令人费解的谜题。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想象,于是有了我们课文中的这两篇文章。阿西莫夫认为是外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也有学者认为是外星人为了食恐龙肉猎杀恐龙导致的恐龙灭绝,还有学者认为是恐龙吃了有毒的有花植物导致灭绝……各种猜测五花八门,目前仍然没有定论。

一、白垩纪是什么样子

先简单地介绍一点地质学知识:在地质学中,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时期。人类出现在新生代,恐龙出现在中生代。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在中生代的末期也就是白垩纪时期灭绝,这场大灭绝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水岭。

我们一起来看看恐龙生活的白垩纪——白垩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为什么叫“白垩纪”呢?白垩是石灰岩的一种,颗粒细小均匀,是由于生物成因造成的海洋沉积,其间浮游着颗粒藻和孔虫化石,“白垩纪”得名于白垩沉积层。

白垩纪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大约比现在高4℃,雨水充沛。由于板块运动剧烈,海平面变化比较大,在海平面最高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大陆被淹没在海水之下。松柏、银杏、榕树、木兰、胡桃在白垩纪都已出现,接近新生代的植物群。爬行动物盛行,恐龙达到极盛时期,是陆地上出现的最大的食肉动物,种类繁多。哺乳动物那时候还比较小,只是陆地生物的一小部分,地球上开始出现向空中发展的鸟类,以及地上爬行的蚂蚁、草蜢等昆虫。

可是在白垩纪晚期,发生了一场大灭绝,恐龙消失不见,哺乳动物逃过一劫,成为新生代中生物的主导。有学者认为,因为恐龙是热血爬行动物,恐龙蛋需要特定的细菌腐化草叶时释放的热量才能被孵化,在白垩纪末期气温降低时,很多恐龙蛋无法被孵化,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而哺乳动物坚强地活了下来。

有许多关于白垩纪的纪录片,小伙伴们闲暇时可以搜索观看,了解一下恐龙时代的样子。

二、超级精彩的电影《侏罗纪公园》

像恐龙这么威猛神秘的大怪兽,自带震撼的视觉效果,电影世界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素材。有关恐龙的电影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侏罗纪公园》了。

《侏罗纪公园》是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摄的,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哈蒙德的老人,他的梦想是建一个恐龙公园,所有喜欢恐龙的人都可以在这里亲近恐龙。哈蒙德十分富有,请了许多科学家来帮他圆梦。科学家发现,远古的蚊子吸了恐龙的血后,趴在树上可能被树皮的浆液困住,形成琥珀。科学家从琥珀中提取出恐龙的基因,利用这些基因成功地培育出了恐龙,建立了“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大恐龙,在电脑系统的严密控制下,恐龙被制服,看似温顺无害,但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在哈蒙德的孙子、孙女第一次来侏罗纪公园玩时,恰逢一名员工破坏了公园电脑系统,恐龙们摆脱了人类的控制,展现了强大的攻击性。哈蒙德的孙子、孙女胆战心惊地躲避凶猛的恐龙,最终死里逃生。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视觉效果震撼人心。影片中关于生命伦理的讨论值得人们深思——人为地复活远古的生命,并试图控制它,主宰它,是与自然背道而驰的做法。生命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发展的道路。哈蒙德在侏罗纪公园里试图将所有的恐龙都严格地控制在人类的管制下,在没有人类的操作帮助下无法诞生新的恐龙,但是恐龙自身体内的基因发生变化,在野外诞生了野生的恐龙蛋。生命的自主性无法被强行压制,所以众多恐龙会在系统崩溃时恢复兽性,冲破人类设置的禁锢。

《侏罗纪公园》在1993年上映,极受欢迎,创造了票房纪录,这个纪录直到1997年《泰坦尼克号》上映时才被打破。2013年,电影公司利用日新月异的拍摄技术对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进行了翻拍,打造了3D版《侏罗纪公园》,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侏罗纪公园》先后一共拍了三部,后来还衍生出来另一个恐龙主题的系列《侏罗纪世界》,这些电影都受到了世界各地恐龙迷的追捧。

三、科幻小说“三巨头”

猜一猜科幻小说“三巨头”都有谁?儒勒·凡尔纳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脱口而出,没错,凡尔纳是“三巨头”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也是其中一位,另一位则是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是世界上被翻译作品数量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推理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世界》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都是他的作品。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其中人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又并非不切实际的空想。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在他的自传中的第一句话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凡尔纳的小说激发了后来者的无穷想象,许多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如今已经成为现实。

有个成语叫“著作等身”,意思是作品的数量堆起来和作家的身高一样高,用来形容一个人创作量巨大。而阿西莫夫远远不止“著作等身”,他一生著作近500本,且多次获得科幻小说届的重量级奖项——雨果奖、星云奖。阿西莫夫的代表作之一《基地三部曲》,完整地讲述了银河帝国的衰亡和基地的兴起,构建了自己的科幻谱系,带动了1970年出现的科幻影片浪潮。我们熟悉的电影《星球大战》系列就是受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启迪而产生的。

阿西莫夫还写了许多关于机器人的科幻小说,结集为《我,机器人》,他在为这本书写的引言中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大定律”:“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第三,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后来阿西莫夫又提出了“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其他三条定律都是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成立。”很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人制造专家十分赞同这三个定律,认为“机器人学三大定律”有助于维护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

乔治·威尔斯这个名字小伙伴们可能觉得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代表作品《时间机器》,估计会觉得耳熟。1895年,威尔斯凭借《时间机器》一举成名。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借助四维空间和时空穿梭理论发明了一种时间机器,他乘坐时间机器来到了几十万年之后。那时人类分为两个种族,一种人叫埃洛伊人,他们好吃懒做,长得精致美丽;另一种人叫莫洛克人,他们整日劳动,丑陋贫穷。埃洛伊人靠莫洛克人的供养而生存,由于长期不进行劳动,埃洛伊人的身体机能渐渐退化,最后沦为莫洛克人的食物。阶级对立和进化论一直是威尔斯小说的两大主题,这在《时间机器》中可见一斑。主人公看到了这触目惊心的人吃人的一幕,乘坐时间机器继续往更遥远的未来飞去,他看到了巨大的蝴蝶和螃蟹,看到了暗无天日的日食。世界一片萧瑟,主人公失望地回到了他生活的现实世界,告诉了朋友乘坐时间机器旅行时的所见所闻。后来他又用时间机器去旅行,再也没有回来。

威尔斯的重要科幻小说还有《隐形人》《世界史纲》《昏睡百年》等,和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流露的乐观主义不同,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中弥漫着悲观的情绪,对人类和科技的未来怀有忧虑,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他的科幻小说不仅仅是科学幻想作品,其中还有对政治的思考,威尔斯也是一位政治家,是英国费边社(一个工人社会主义派别)里的重要成员,会晤过列宁、罗斯福、斯大林。

四、纯天然的最坚硬的物质是什么

阿西莫夫在《被压扁的沙子》中写道:“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呢?因为金刚石就是我们俗称的钻石——精致名贵、璀璨夺目。

金刚石是世界上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经过地下一百多千米的高温高压结晶而成,形成年代非常久远。最纯净的金刚石是没有颜色的,也就是透明的或者半透明的。掺杂了杂质的金刚石会出现黄、褐、灰、绿等颜色。金刚石矿体经过开采后,要经过很多工序处理,才能得到毛坯金刚石,毛坯金刚石中仅有20%能做首饰用。有人粗略地估算,250吨矿石中才能提取到1克拉的钻石,所以钻石珍贵是有科学原因的。

因为金刚石质地坚硬,所以常常用来作为切割东西的工具,它的化学性质也十分稳定,既耐碱性又耐酸性。如果将矿物世界看作武林,每一种矿物都是江湖高手,相互决斗时必须分输赢,那么金刚石绝对是绝顶高手,它能划伤其他一切矿物,而自己不会受到任何损害。

金刚石由碳元素构成,石墨也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它们的化学式都是C,但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相同元素构成的同素异形体,性能并不相同。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同,石墨是原子间正六边形的平面结构,而金刚石是原子间立体的正四面体结构。石墨具有导电性,而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和金刚石就像两个小兄弟,各有各的特点,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奥妙和神奇。

出色的空中旅行家——《大雁归来》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秋天》,里面有一句话:“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大雁秋天南飞,春天北归,这是候鸟的生活规律。美国“保护野生生物之父”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中用诗意的语言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雁的怜爱,从而发出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唤。

一、“美国的先知”利奥波德

1887年出生的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个天生热爱动物的人,从小他就喜欢观察户外生物。家庭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他的祖父是出色的园林设计师,父亲是成功的桃木家具制造商,他从小在可以俯瞰密西西比河的大房子里长大。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十分宽阔,很多野鸭和野鹅迁徙时都必须经过这里,利奥波德小时候常在河滩边玩,好奇地观察河边的野生动物。

利奥波德很喜欢看书和思考,始终保持着观察动物的习惯,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到自己的日志上——这些看起来并不算难,但难能可贵的是,利奥波德把这件事坚持了一生。1909年,22岁的利奥波德在耶鲁大学获得了森林学硕士学位,加入了新成立的美国国家森林局,他努力在工作中采取更多的措施以保护野生动物:起草渔猎手册、成立狩猎保护小组、严格遵守狩猎保护法律,避免无辜的野生动物被狩猎;建议将新墨西哥州的大毒蜥地区开辟为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并予以实践;在威斯康星河旁边买下一块废弃的农田,进行生态保护,使其恢复农田的活力……他的一生一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地奔走着,连死亡的原因都是如此——1948年,为了帮助邻居们扑灭草地上突发的火灾,利奥波德心脏病发作,不治逝世。

利奥波德留下的重要作品是《沙乡年鉴》,“沙乡”就是利奥波德买下的那块废弃农田所在的地方,利奥波德将自己在这里的生活体验汇成了这本薄薄的却异常精彩的《沙乡年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其中的名篇《像山那样思考》,领略一下利奥波德的文采和哲思: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用这一点去衡量成就,全部是很好的,而且大概也是客观的思考所不可缺少的,不过,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也许,这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作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利奥波德提出了“土地道德观”,他所提到的“土地”,并不仅仅是指土壤,还包括气候、水、动植物。人和土地是平等的,人应该尊重土地,而不应该以土地的征服者自居,否则对土地的掠夺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利奥波德对人类文明的反思是十分可贵的,如今这些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当时,正是利奥波德提出的这些论述,使得生态整体主义开始确立,对其后的生态文明构建做出了重大贡献,利奥波德也因此被誉为“美国的先知”。

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大雁

“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里这样写孤雁:是的,大雁是对爱情特别忠贞的动物,假如配偶死去,很多大雁会以寻死殉葬,即使活了下来,叫声也凄清忧伤,像是低泣,为去世的伴侣唱着绵长的挽歌。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流传千年的词句便是为大雁所作。相传元代词人元好问在汾河时遇到一位猎人,猎人带着两只死去的大雁,告诉元好问他遇到的奇闻——猎人本来确实用罗网捕捉到了两只大雁,但是雄雁用力挣脱罗网逃出,雌雁困在网中无法逃脱,雄雁徘徊在雌雁附近,不肯独自活命。当猎人将雌雁杀死后,雄雁哀鸣不绝,冲向高高的天空,然后倏然坠下,将自己摔死在地上。

元好问听到这个故事后被大雁忠贞不渝的爱情深深震撼,他从猎人手中买下了那两只大雁,把它们埋葬在汾河之畔,为它们垒砌了一座坟墓,取名“雁丘”,并写下了一首哀婉缠绵的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雁丘词》,被后人誉为爱情绝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大雁除了具有忠于爱情的美好品德,还非常守时。它们春天北归,秋天南飞,来去有时,从不失信,因此大雁也被视为守信的象征。所以古代男女婚事约定“纳彩”的时候,男方派出的媒人会抱着一只活着的大雁作为见面礼,表明自己会遵守诺言,如期进行婚娶。另外,由于大雁在空中飞行时井然有序,纳彩时抱着大雁,也代表嫁娶长幼有序、遵守礼仪。

三、龙卷风横扫威斯康星

威斯康星是美国的一个州,位于美国北部,因威斯康星河而得名。这里水草丰茂,有200多万头乳牛,奶制品在美国各州中位列第一。因为树木林立,造纸业也十分发达。

但可怕的是,威斯康星会常常遭遇龙卷风。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能够在顷刻之间摧毁建筑物、树木、车辆、人畜,有摧枯拉朽之势,破坏力特别大。美国是龙卷风多发的国家,因为北美大陆特殊的地形——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西部南北走向的洛矶山脉阻挡了西方吹来的湿润空气,中部产生干燥气流,遇到墨西哥湾带来的湿热气流后,冷热气流碰撞很容易产生旋涡,所以导致了龙卷风的出现。

1871年,一次罕见的巨大龙卷风席卷威斯康星州,将这里十几座村庄夷为平地。这是一场可怕的火焰龙卷风,当时正值10月,干燥高温,森林起火,风势加大,小火变成了熊熊大火。火龙卷无情地肆虐,村庄成了茫茫火海,所经之处都被焚烧成灰烬,村中77个人中仅有17个人幸存。后来人们在重建的地方建了一所“龙卷”纪念公园,缅怀死于这次灾害的人们,谨记防范森林火灾。

四、玄奘主持修建的大雁塔

大雁塔是在唐代由玄奘——《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主持修建的。

西安那时叫作长安,是唐朝的都城,玄奘从天竺取经归来后,为了保存经卷佛像,在慈恩寺内修建了大雁塔。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借鉴了古印度佛塔的建筑形式,并融合了中华建筑的特点。起初大雁塔有五层,后来改建至九层,层数和高度屡次变化,如今一共有七层,高达64.5米,底部边长25.5米。

大雁塔“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非常珍贵。塔中保存的文物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贝叶经——古印度因为没有纸张,常在贝多罗树叶上书写文字,玄奘沿着丝绸之路取回了657部贝叶经,上面写着细细密密的梵文。

唐朝时,大雁塔是颇受尊崇的佛塔,文人进士及第后,常常在长安城的曲江聚会饮酒,并在大雁塔下题名,“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成为风雅的“关中八景”。唐代诗人岑参(就是写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人)和高适(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人)还有薛据(也是唐朝的一位重要诗人,李白、王维的诗歌中都提起过他)一起登过大雁塔,岑参专门写了一首诗记录当时的所见所感: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节选

千百年来,与大雁塔有关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在朦胧诗盛行的时候,诗人杨炼将大雁塔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饱含深情地写下一首《大雁塔》,寻找中国历史和文化根源,充满了象征和寓意。在这里摘录几句,小伙伴们感受一下:

我被固定在这里

已经千年

在中国

古老的都城

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

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

我被固定在这里

山峰似的一动不动

墓碑似的一动不动

记录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

——《大雁塔》节选

随着朦胧诗的退潮,“第三代诗歌”(不同于第一代诗歌“政治抒情诗”、第二代诗歌“朦胧诗”)崇尚个人的价值,主张把人从群体中解放出来,消除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当代新诗的发展空间。“第三代诗歌”的代表诗人韩东写下了《有关大雁塔》,来消解杨炼《大雁塔》中的宏大历史感: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韩东《有关大雁塔》节选

在韩东笔下,大雁塔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的象征意义,人们看到大雁塔,也并不会联想到那么多的历史文化记忆,仅仅是爬上去,然后再下来。用日常化的语言来写诗,通俗易懂,让读者觉得毫无距离感。在当时的语境下,这种诗歌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诗歌界弥漫的宏大叙事,过渡到了回归个人、回归日常。

聆听岩石的声音——《时间的脚印》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石头,质地坚硬,仿佛永远不会发生变化。其实不是这样的,石头时刻在经受着太阳的暴晒、雨水的冲洗、空气中酸的腐蚀。比如那些被水不断冲击而成的鹅卵石,就是渐渐被磨去了不规则的棱角,变得圆润光滑。《时间的脚印》的作者陶世龙是杰出的地质学家,他将静默无声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让我们透过一块块岩石听到时间发出的声音。

一、寒武纪的三叶虫

在《难解的恐龙消失之谜》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地质学的五个时期。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大约5亿多年。“寒武纪”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霸气?因为最早发现寒武纪地层是在英国威尔士的寒武山,所以将这个地质时期命名为寒武纪。

5亿年,真的是沧海桑田。那时,地球刚刚经历了一次特大冰期,随着气候变暖,冰川渐渐融化,很多大陆被浅海覆盖,藻类的光合作用使地球上的氧气含量大大增加,满足了生物对氧气的需求,而且还形成了保护生物不被紫外线杀害的臭氧层。于是,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为什么说是“大爆发”呢?在寒武纪地层中能找到众多无脊椎动物的化石,可是在寒武纪之前更古老的地层中却找不到动物化石。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动物是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而产生的,可是寒武纪动物化石出现得很突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记录了他对此的迷惑,他认为是人们还没有找到完整的地质记录。“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成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个难解之谜。

三叶虫就是出现在寒武纪的远古生物,目前已经灭绝,是像恐龙一样传奇的化石动物。目前已知的三叶虫有15000个物种,大的长达70厘米,小的只有2毫米。因为它的背部由两条背沟纵向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所以叫作“三叶虫”。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三叶虫生活在水中,有的在浩瀚的海洋里漂浮,有的在浅海的海底爬行,有的钻入泥沙中生活……不同种类的三叶虫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有的三叶虫还长着长长的刺,在海中遇到敌人时能够进行防卫。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三叶虫最终还是灭绝了,科学家们没有确定具体的原因,但猜测是因为鱼类的出现,三叶虫成了鱼类的食物,数量越来越少,最终在2.5亿年前灭绝。但是三叶虫的化石保存了下来,成为寒武纪出现最多的化石,让我们看到了这种远古生物曾经存在的痕迹。

二、陶世龙和陶渊明是什么关系

地质学家陶世龙非常仰慕东晋诗人陶渊明。

陶世龙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陶元珍是一位历史学家,陶世龙深受父亲治学精神的感染。1948年,陶世龙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攻读地质学,后来一直在中国地质大学工作。读大学期间,陶世龙就创作了一些科普作品,投稿给《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他的作品将地质学与人文相结合,洋溢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常常引用诗词歌赋,使科学作品不是枯燥地讲解知识,而是充满了诗性之美。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世龙非常欣赏五柳先生陶渊明的这句话,他一生勤奋好学,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创办了一个自己的网站——五柳村。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陶世龙的科普作品和随笔散文,还可以看到他和其他学者对于时事发表的见解,网站形式朴素,但内容严肃,让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时代的关怀。

陶渊明写过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陶世龙也写了一篇自传,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位地质学家优秀的古文水平:

先生中国四川安岳人也,慕五柳先生之为人,复以曾罹三家村文字之狱,此网上家园遂以名焉。

诞于己巳春日,於今适六度蛇年本命。幼处山村,朝夕以花鸟竹木为伴,不知人间辛苦,然家传庭训,匹夫有责,遂以髫年而攻经史,致使早失童年;好读书复求甚解,遂迷途而不知返。及长,负笈北上,入民主之摇篮,更一发而不可收拾。然书生意气,与世常违,文网森严,欲说还休,幸尚能谈论天凉好个秋,而值此科学正囊括人间生活之际,盖亦世所关心。或以为能,实去初衷远矣。

回首往事,殆有帝乡不可期之感,但亦得感悟,复归自然之性。因习地学,得窥天人古今之变,斯人也,确渺如沧海之一粟,而在历史演变之长流中,长江亦须臾之存在,无足羡也。

平生唯一幸运,得与德坚相遇结合,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殆非虚语;伊人先我而去,亦平生最憾,自此形骸无定,友朋习以散仙相称,竟成真实。

赖此网络,使我客居天涯,独处斗室,仍能在瞬息之间,沟通万国,泼墨长空,挥洒自如,无远弗届。惟惜德坚,未能得见。但竭尽馀力,务使共度之风雨人生及先人遗墨,传之于世。人非草木,不同禽兽,在此精神。二三君子,能查其意,是亦幸甚。

三、《拍案惊奇》中的“海枯石烂”

需要经过很久很久的时间,大海才会枯干,坚硬的石头才会腐烂。“海枯石烂,两情不渝”是多么动人的爱情誓言。可是在明代短篇小说集《拍案惊奇》中,有一则故事里的“海枯石烂”,听起来却让人毛骨悚然。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盐官邑老魔魅色,会骸山大士诛邪》,听起来就充满了鬼魅阴暗的色彩。故事情节极具传奇色彩,讲的是明朝洪武年间浙江盐官县有一对姓仇的夫妻,年过四十依然无儿无女,夫妻俩平时常做善事,虔诚礼佛,每年观世音大士生辰时他们都会三拜九叩地去寺庙里烧香祈愿,希望能够得到一子半女。祈求了三年,仇夫人终于怀上了身孕,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夜珠。

夜珠,在仇姓夫妻的心中就像夜明珠一样,如同珍宝。夜珠渐渐长大,美丽聪慧,古代女子十五六岁便要婚配,仇姓夫妻一心想要给女儿找一个乘龙快婿,却始终没有挑到称心如意的,于是夜珠到了19岁还没有结姻。

有个老道士常年在盐官县的会骸山中出没,身轻如燕,时常闻歌起舞,醉酒长笑,十分神秘,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老道士看中了夜珠的美貌,托媒婆到仇家上门提亲,媒婆见老道士已经60多岁,根本不答应帮他去提亲。于是老道士亲自上门,向夜珠父亲提亲。夜珠父亲起初以为老道士是为自己的儿子提亲,得知原来老道士自己想娶夜珠,不禁勃然大怒,觉得这个老道士荒唐至极,生气地把他赶了出去。

谁知有一天,夜珠在窗前绣鞋的时候,突然来了两只大蝴蝶,爪子像鹰一样强劲有力,将夜珠挟持到了一座山中。夜珠惊恐地看到20多个人面猴形的怪物,还有正在等着她的老道士,老道士已经准备好了婚礼,令几个姬妾丫鬟迫着夜珠和他成婚。夜珠惊恐地大哭不止,老道士却心中欢喜,喝了许多酒,当晚烂醉如泥。

夜珠为了不被老道士侮辱,想绝食自尽,可是老道士有法力,她十几天不吃不喝都没有用。幸好老道士一心希望夜珠能够心甘情愿地跟随他,没有强行占有她,反而用各种法力变戏法来讨夜珠欢心,并对夜珠说:“你若从了我,就同你还家拜见爹娘,骨肉完聚,极是不难。你若执迷不从,凭你石烂海枯,此中不可复出了。”夜珠依旧不为所动,冷淡地拒绝了老道士,心中默默地祷告观世音大士来救她。

夜珠失踪后,父母非常着急,悬重金找勇士寻找夜珠,但人人觉得大概是鬼怪所为,不敢去找。有一天,有个叫刘德远的年轻秀才看到会骸山上突然有一根经幡,上面挂着些什么。刘德远出自名门,饱读诗书,第一次看到会骸山上有经幡,于是带人上去查看,发现山洞里面有许多妇女,其中一个便是夜珠。

为什么会有经幡呢?原来有一天,老道士终于失去了耐心,想强行占有夜珠,夜珠心中知道不妙,大声呼唤观世音,突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夜珠吓得晕厥过去。睁开眼时,洞中所有人面猴形的怪物都已经死去,经幡上挂着老猕猴的骷髅,应该是老道士的原身。

刘秀才带人解救了夜珠和其他妇女,夜珠的父母想遵守诺言将夜珠许配给刘秀才,刘秀才怕被人误会自己乘人之危,拒绝了这门婚事。后来县令做主,称赞“仇女守贞,刘生尚义”,促成了这门婚事。刘秀才和夜珠成婚,官场得意,夫妻举案齐眉,夜珠的父母依旧诚心礼佛,健康长寿,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四、第一位投奔延安的留美科学家

《时间的脚印》开篇引用了《时间伯伯》这首诗,诗歌的作者是高士其,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作者——他可是个有故事的人!

高士其,原名高仕錤,出生于1905年,13岁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20岁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来转入芝加哥大学,回国后加入了教育家陶行知的“读书生活社”,在发表文章时笔名均用“高士其”——扔掉了“仕”字的人字旁,表示自己不做官,扔去了“錤”字的金字旁,表示自己不要钱。风骨凛然,由此可见一斑。

高士其读的是细菌学,在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做脑炎病毒实验时,因为瓶子破裂而感染上病毒,留下了终身不治的残疾,但是高士其仍然坚持读完了博士课程,之后回国报效祖国。刚刚回国的时候,亲人朋友都劝他先好好养病,他却坚持要外出工作,因为他看到祖国疫病蔓延,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他满怀救国救民之心,不忍心看到同胞忍受病痛。

但是当时医院制度腐朽,官僚主义严重,高士其愤而辞职,学习周建人的科普小品形式,撰写通俗生动的科普小品文章,发表在报纸期刊上。他的文章浅显易懂,将科学和文学融为一体,偶尔在其中夹杂一些对时事政治的看法,很有吸引力:

细菌的吃最为奇特而复杂,我们若将它详详细细地分析一下,也可以写成一部食经。在这里不便将它的全部秘密泄露,只略选其大概而已。细菌是贪吃的小孩子,它们一见了可吃的东西便抢着吃,吃个不休,非吃得精光不止。但它们也有吃荤绝对不吃素的,也有吃素绝对不吃荤的,所以我们有动物病菌与植物病菌之分。大多数的细菌都是荤素兼吃。

——高士其《细菌的衣食住行》节选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士其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因为他是第一位投奔延安的留美科学家,也是小有名气的科普小品作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共产党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他。高士其在延安也努力施展抱负,发起了延安第一个科学技术团体——边区国防科学社,通过宣传科学知识,发展国防科学,增强抗战力量。

1939年,因身体问题,高士其不得不离开延安,到香港的医院养病,病情稍微好转,他便提笔撰写科学小品。身体渐好之后,高士其申请继续工作,在桂林担任东南盟军服务处技术顾问兼食品研究所所长,运用他所学的微生物知识,将当地的普通原料加工成食品,供给抗日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高士其的好朋友李公朴、闻一多都被国民党刺杀了,高士其非常悲痛,愤怒地写下了诗歌《七月的腥风吹不熄人民的怒火》,书中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呼吁自由民主。国民党将高士其列入黑名单,高士其一度辗转到中国台湾,后来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高士其终于回到了大陆,新中国成立后在科学界和文学界工作,继续创作科普作品,直到1988年去世。

即使病重时全身瘫痪,高士其依然用自己的一生创作了数百万字的科普文章,培养了众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引领他们走向科研之路,为中华民族崛起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的奉献得到了珍视和敬重,在他去世后,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3704号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以缅怀这位杰出的科普作家。

了解了高士其值得尊敬的一生后,让我们重新读一遍篇首的《时间伯伯》,细细咀嚼一下——现在,是不是读出了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