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网络:SDN与OpenFlow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序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科研和教学任务这么繁重,为什么要花很多时间来亲自翻译这本书呢?简言之,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是SDN技术很重要;第二是我非常愿意为SDN领域做此贡献;第三是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SDN著作;第四是SDN技术众说纷纭,如果翻译不专业,容易误导读者,我作为一名SDN研究者,愿尽绵薄之力。

本书两位原作者Thomas D. Nadeau和Ken Gray都是SDN界的专家。2011年11月在台北举行的国际互联网标准组织IETF第82次大会的SDNP工作组BoF会议上,Thomas D. Nadeau作为SDNP Framework草案和Problem Statement草案的作者发言,让我印象深刻。此后两位专家在SDN领域做了诸多贡献,并在约半年前写成此书。书中除了对SDN技术有较全面的综述外,还提出了很多关于SDN的独特视点,相信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两位SDN业界资深人士David Meyer和David Ward为原著所写的推荐序值得一读。正如David Ward先生所说:“这样的变革往往每八至十年就会出现一次,对人们如何构建、使用和推广技术都能产生持久的影响。技术变革还迫使人们以新的方式来重新寻求商业机会。”难得的是,David Ward又为本书中文版送来了一篇概述了SDN最新发展动向,并对SDN的未来给予展望的推荐序。

本书中文版邀请了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原总工程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IP与多媒体标准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席蒋林涛作序;邀请了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为本书撰写了推荐语,包括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院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副主任李星教授等。这些序言和推荐语的观点会使读者深受启发。在此对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前言可以结合第1章一起阅读,这里给出了SDN的发展背景和意义,相信读者读完一定会感到耐人寻味。我最初试译这里的时候感觉作者的话语十分晦涩,译完全书后,却对作者有了很深的共鸣。目前业界有一些人对SDN存在两类片面态度。一类是片面注重SDN的炒作,造成人们对SDN产生了“传说中的独角兽”这种看上去辉煌、实际上虚无缥缈的感觉。另一类是片面认为SDN就是一种炒作,而忽视了SDN实际上有很深刻的技术内涵和技术基础(本书就是介绍这些技术的)。因此,SDN就如本书封面上的鸭子一样,其实质动作因为发生在水下而没有被人们所看到,实际上却有强劲的脚蹼在水面下推动它不断前进。事实确实如此,难道SDN不是正在稳步前行吗?

对于关注SDN技术研究的读者,本书涉及SDN体系结构的是第2章、第5章、第9章和第13章。阅读本书第2章有助于读者思考为什么要采用集中式的控制平面,了解目前控制平面的各项技术,值得关注的是“逻辑上集中式”这种结构。第5章在本书处于重要地位,有助于读者了解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网络可编程技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提出的应用程序与网络的鸿沟问题,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编程接口。虽然在这方面可能还没有理想的答案,但作者讲述的角度相信能让读者耳目一新。第9章在本书中处于核心地位,结合作者的工作介绍了SDN的理想框架,特别是OpenDaylight项目的工作。SDN框架不仅是SDN控制器的基础,也与SDN的整个生态环境相关。作者在这里从用户角度特别强调了标准化的北向API的重要性。第13章涉及了作者对一些前沿问题甚至经济学方面的思考,值得关注的是几种SDN的定义。相信上述章节可以加深读者对SDN的理解。

对于关注SDN技术开发的读者,本书涉及SDN关键组件的是第3章、第4章和第8章。第3章介绍了SDN中一种最具革命性的数据平面抽象技术OpenFlow及其进展,特别是探讨了OpenFlow与传统网络混合运行的方法。第4章有助于读者了解目前主流的控制器,及其与所谓的“理想化的SDN控制器框架”(实际上就是OpenDaylight项目的框架)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OpenFlow并非SDN唯一的南向协议。第8章主要介绍获取SDN网络拓扑(这是网络视图中最重要的部分)的各类技术,值得关注的是获取多个层次的拓扑视图这一观点。相信上述章节能成为SDN设计和开发中手册式的工具。

对于关注SDN技术应用的读者,本书涉及SDN应用的是第6章、第7章、第10章、第11章和第12章。第6章所介绍的数据中心,是SDN技术应用比较典型的环境。第7章讨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服务链则是电信运营商非常关注的SDN应用场景。第10~12章给出了SDN在带宽、数据中心和安全等三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其中一些是作者的实践。相信上述章节有助于启发您结合自己的需求开拓新的应用。

由于本书涉及的技术内容较为全面,限于篇幅不可能对每种技术都详细介绍,但每章均有几项甚至几十个脚注,其中提供了不少延伸阅读的参考文献或软件系统的网站。对于高阶的读者,如果感到还不解渴,建议进一步阅读脚注中提到的那些参考资料。

本书翻译工作的情况如下:毕军负责翻译了原作者和原推荐序作者为中文版写的两篇推荐序、两篇原著推荐序、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8章、第9章、第13章(约12万余字),参与了前言的一部分翻译。单业负责翻译了第6章和第7章(约4万余字)。张绍宇负责翻译了前言和第1章、第10~12章和封底(约4万余字)。姚广翻译了第4章的文字初稿,由毕军最后完成该章文字并翻译了该章所有插图。另外,王旸旸参与了第2章少部分初稿的翻译。

本书审校工作的情况如下:刘军参与了全书各章的审校。周超参与审校了各篇推荐序、前言、第1~4章,并对各章进行了通读。毕军参与审校了单业和张绍宇所翻译的各章。

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公司对本书的出版予以高度重视,李松峰主任带领李瑛、李静、毛倩倩等编辑日夜工作,提高了本译著的质量。特别是李松峰主任亲自参与翻译过程中多项讨论,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本书出版付印过程中参与服务的还有多位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对此予以特别感谢!

本书翻译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困难是SDN是很新的领域,加之读者的技术程度不同,有很多专业名词是否翻译,如何进行中文翻译等很值得研究。由毕军、刘军、周超和李松峰进行了十余次讨论确定,在编辑协助下整理了本书术语中英文对照表,为读者阅读时快速查找提供便利。

关于书中一些较为专业的插图(例如某些软件的体系结构)是否翻译,我们也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于高阶的读者,可能更愿意看到原图,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意。但考虑到目前市场上很多译著对插图不翻译的效果并不好,而读者的技术程度又有很大差异,最后决定统一进行插图翻译。由于一些软件模块和术语并没有翻译标准,其中文词汇不一定能与原英文单词一一对应,因此高阶的读者如觉得需要进一步确认其英文原意,可参考该软件的网站等参考资料。

本书英文版出版不久,考虑到SDN领域这么受业界关注,中文版需早日与读者见面,因此留给译者的时间有限,相信不少译者2014年春节和寒假时间,都献给了此书的翻译事业。虽然译者已经竭尽全力尽量地以“信、达、雅”为标准来还原作者的本意,也合作进行了多轮的审校和通读,但仍难免有疏漏之处,如读者发现任何不理想之处,望能不吝赐教,我们将在再版时予以纠正。

有人问,SDN是否会成为另一个ATM,“其兴也勃焉、其亡也乎焉”?我个人的学术观点认为,SDN分为广义SDN和狭义SDN。广义SDN代表一种哲学和方向,就是对整体网络的可编程性(不仅是对单个设备编程),狭义SDN是目前各种实例化的SDN体系结构或其组件技术。在SDN界没有“上帝”,不应抱残守缺。只要我们吸取经验教训,保持开放的心态来深入研究、改进和实践,就可以实现SDN所描绘的美好蓝图。我想再一次引用David Ward先生在推荐序中所说的话:“IT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转变,将使用户对其应用进行构建、测试、部署和以货币化的方式进行彻底革命。这是网络业乃至整体IT业的新时代,这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时代。”因此,不论您是网络领域的研究者、工程师、学生,还是从事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士,相信阅读本书都会带给您极大的收获,并能引发您对SDN的深入思考。

毕军

2014年3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