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一、项目申报
(一)年度项目
1.项目组织与申报
(1)项目组织情况。
2013年12月10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年度课题指南》和《申报公告》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简称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发布。随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简称市社科规划办)在其网站上进行了转发,并向所有市属院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以及相关部门下发了《申报通知》及相关申报工作要求,正式启动年度项目申报工作。
从2014年开始,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项目负责人在同一年度不允许同时申报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针对这一情况,市社科规划办提前着手,加强指导,周密安排,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顺利进行,并努力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市社科规划办在组织申报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把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抓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最高水平,市社科规划办明确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市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大力支持和帮助市属单位争取更多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努力提升市属单位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水平,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
二是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市属单位树立信心,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努力提高申报项目质量。为做好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工作,市社科规划办一方面积极争取全国社科规划办的支持,增加报送名额;另一方面对市属单位采取不限额申报,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属单位的科研潜力,并在2014年初制定“市属单位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量稳中有升”的工作目标。申报的前期重点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广泛组织调研,了解个性需求。多次深入市属科研单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二是加强专题培训,提高申报质量。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与指导,开展面向所有市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项目申报者的专题培训;邀请熟悉项目申报的专家重点对项目申请书、活页的填写以及申报工作的具体变化进行详细讲解。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共享申报经验。针对申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归纳总结,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网络群进行提示,并在报送中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沟通、及时修改,加强项目申报的服务工作。
三是实施精细管理,层层筛选,严格把关,确保报送项目好中选优。按照全国社科规划办限额申报的工作要求,实行“三级审核把关”,层层筛选。在筛选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市属单位专家回避制度,坚持以质量与创新为导向,切实做到好中选优。通过严格筛选把关,使报送项目选题重复现象明显减少,项目质量得到总体提升。
2014年3月5日至6日,市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对报送项目进行了初筛工作。各位专家分组对《项目申请书》进行认真审读,主要从课题论证的规范性以及同类选题的重复性等方面进行把关与筛选。最终从619个项目中筛选出546个项目报送全国社科规划办。
(2)报送数据分析。
报送的546个项目中包含重点项目16项,占申报总量的2.93%;一般项目363项,占申报总量的66.48%;青年项目167项,占申报总量的30.59%。受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中限额规定的局限以及青年项目年龄调整等因素影响,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总体申报数量相比2013年有所减少,但一般项目增幅较大,相比2013年的271项增长33.95%。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实际报送情况见图2—1。(注:后续分析中,申报数据等于实际报送数据。)
图2—1 2014年度项目实际报送情况
各单位申报数据分析。2014年实际报送的546个项目中,申报数在50项以上的单位有3家,分别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以上3家单位共申报项目216项,占项目申报总量的39.56%。申报数量在10~50项之间的单位共10家,这10家单位共申报项目255项,占申报总量的46.70%。其他26家单位共申报75项,占申报总量的13.74%。同时,2014年度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单位中,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电影博物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实际部门十余家参与申报,其选题更加贴近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这使项目申报工作一方面延续了各市属单位申报数量不均衡的现状,另一方面有更多的实际部门参与,扩大了基金申报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展了项目研究领域。2014年各市属单位年度项目申报数量见表2—1。
表2—1 2014年各市属单位年度项目申报数量
续前表
各学科申报数据分析。2014年申报项目数量超过50项的学科有:管理学申报94项,占申报总量的17.22%;应用经济申报58项,占申报总量的10.62%;两大学科共152项,占项目申报总量的27.84%,超过申报总量的1/4。申报项目数在10~50项之间的学科共有13个,申报总数350项,占项目申报总量的64.10%,超过申报总量的1/2。申报数小于10项的学科有8个,申报总数44项,占申报总量的8.06%。这说明各学科申报数量呈现梯度排列,同2013年的梯度排列相比,申报数高的学科申报总量占比、中间群体申报总量占比、申报数较少的学科申报总量占比之间的差有所降低,说明各学科间申报情况的均衡度有所提高,学科水平的差距有所缓解。今后还需要针对弱势学科进一步给予倾斜和扶持,提高其学科发展水平和速度,缩小学科差异,优化学科申报结构。2014年度项目各学科申报数量见表2—2。
表2—2 2014年度项目各学科申报数量
2.与2013年比较分析
2014年市社科规划办共报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546项,比2013年的524项增加22项,报送总量提高了4.20%。2014年重点项目报送16项,占2.93%;一般项目363项,占66.48%;青年项目167项,占30.59%。同2013年相比,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数量有所降低,但一般项目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为: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在申报限项方面,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申报规定,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申请青年项目的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均不能超过35周岁(比2013年降低4周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申报数量的提高。2013年和2014年度项目报送情况见图2—2。
图2—2 2013年和2014年度项目报送情况
各单位报送数据分析。与2013年报送数量相比,2014年有23个单位报送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增长5项以上的单位有首都师范大学(增加14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增加11项)、北京建筑大学(增加1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增加8项)、北京服装学院(增加6项);18个单位增加数量在1~5项之间;9个单位报送数量与2013年持平;22个单位的报送数量有所降低,其中北京工商大学减少15项,北方工业大学减少8项,首都图书馆减少6项,其余19个单位减少数量均在1~5项之间。这进一步说明限项规定与年龄缩减对各单位报送数量有一定的影响。2013年和2014年各单位年度项目报送数量见表2—3。
表2—3 2013年和2014年各单位年度项目报送数量
续前表
续前表
各学科报送数据分析。与2013年相比,2014年共有11个学科报送数量有所增加,2个学科报送数量与2013年持平,10个学科报送数量有所降低。有些学科申报数增加较多,如社会学增加17项,增长54.84%;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图表中表示为新闻学)增加10项,增长55.56%;马列·科社增加7项,增长25.93%。有些学科申报数量较少,但是增幅较大,如民族问题研究增加3项,增幅100%;世界历史增加3项,增幅60%。中国历史和体育学报送数量与2013年持平。有些学科降幅较大,如宗教学降幅75%,考古学降幅50%,国际问题研究降幅27.27%,统计学降幅20%,应用经济降幅14.71%,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在图表中表示为图书情报)降幅14.29%,管理学降幅12.15%,人口学降幅11.11%,语言学降幅10.26%,理论经济降幅7.41%。这说明各学科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今后在申报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调控波动较大的学科,确保其申报数量稳中有增。2013年和2014年度项目各学科报送数量见图2—3。
图2—3 2013年和2014年度项目各学科报送数量
3.立项情况
立项情况和资助金额。2014年北京市属单位共获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97项,比2013年的90项增加7项,增长7.78%。其中重点项目4项,立项率为25%;一般项目59项,立项率为16.25%,相比2013年的14.39%,增加1.86个百分点;青年项目34项,立项率为20.36%,相比2013年的18.1%,增加2.26个百分点。共获得经费资助总额共计2 020万元,比2013年的1 728万元增加292万元,增长16.9%。2014年各学科年度项目立项数量见表2—4。
表2—4 2014年各学科年度项目立项数量
续前表
各单位立项数据分析。2013年和2014年均有项目立项的单位共13个,其中与2013年相比,立项率有所增加的单位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增长10.76%)、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增长8.16%)、首都图书馆(增长6.60%)、北京工商大学(增长3.1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增长2.33%)、首都师范大学(增长1.05%)。立项率降低的单位有:北京联合大学(降低0.79%)、北方工业大学(降低0.71%)、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降低14.05%)、北京工业大学(降低13.10%)、北京建筑大学(降低13.63%)、北京农学院(降低11.67%)。这说明各单位立项率呈现波动状态,申报项目质量不够稳定,其客观原因与国家社科基金限项规定和青年项目年龄调整有一定关联,同时也说明各单位因学科差异和优势不同,申报项目以及申报质量存在差异,后续将针对立项率降幅较大的单位和立项率波动较大的单位进行调研,分析具体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提高项目整体申报质量和立项率。2013年和2014年各单位年度项目立项数量见表2—5。
表2—5 2013年和2014年各单位年度项目立项数量
各学科立项数据分析。2014年市属单位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申报,23个学科平均立项率为17.77%,比全国的平均立项率13.6%高出近4.2个百分点。其中立项率较高的学科主要有宗教学、统计学、人口学、世界历史、理论经济、国际问题研究、体育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学、语言学、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图表中简称新闻学)12个学科。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均立项率接近的学科有外国文学,民族问题研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在图表中简称图书情报),法学,应用经济,党史·党建,管理学7个学科。马列·科社、社会学、政治学立项率较低,考古学2014年无立项。与2013年3个学科无立项相比,2014年立项学科数有所增加。同2013年相比,有15个学科立项率出现增长。2013年和2014年各学科年度项目立项率见图2—4。
图2—4 2013年和2014年各学科年度项目立项率
(二)其他项目申报
1.重大项目
(1)总体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包括:应用类、基础类和跨学科类研究。应用类重大项目主要资助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基础类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一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课题;跨学科类重大项目,旨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各种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研究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复杂性、综合性、集成性问题。
2014年共有9个市属单位申报1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其中应用类申报12项,相比2013年的5项增长7项,基础类和跨学科类重大项目申报5项。经过全国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评审,2014年市属单位共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包括应用类4项、基础类和跨学科类2项。共获得经费资助总额480万元,平均立项率为35.29%,相比2013年的平均立项率23.08%,增长12.21个百分点。2013年和2014年重大项目申报立项情况对比见图2—5。
图2—5 2013年和2014年重大项目申报立项情况对比
(2)立项情况。
2014年北京市属单位共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其中4项为应用类重大项目,平均立项率为33.33%,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项、北京工商大学2项。相比2013年此类项目无获准立项相比,2014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属单位开始逐步重视国家社科基金应用类重大项目的申报,申报项目更加关注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基础类和跨学科类研究重大项目立项2项,均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平均立项率为40%,相比2013年的37.5%增长2.5个百分点。这说明重大项目的研究方向在关注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的同时不断拓展,兼顾关注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见表2—6。
表2—6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
2.后期资助项目
(1)申报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每年分两批公开申报,分为同行专家推荐和出版社推荐两类, 2014年市属单位通过专家推荐共计申报8项。其中,首都师范大学申报4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各申报1项。
(2)立项情况。
2014年市属单位共获立后期资助项目5项,获经费资助总额100万元。其中同行专家推荐3项,出版社推荐2项,平均立项率为62.5%,相比2013年的38.1%,增长24.4个百分点。其中北方工业大学立项2项,占立项总数的40%,立项率最高。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各立项1项。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通过专家推荐申报1项,通过出版社推荐申报1项,全部获得立项,在该类项目申报中实现了零突破。2013年和2014年各单位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情况及名单见表2—7和表2—8。
表2—7 2013年和2014年各单位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情况
表2—8 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
3.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1)申报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设立于2010年,主要立足于学术层面,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以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每年分两批公开申报。2014年市属单位共申报4项,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项,首都师范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各1项。相比往年无此类项目申报的情况,2014年实现了申报零突破。
(2)立项情况。
2014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共获立2项,立项率为50%,分别为:首都师范大学1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项。2014年北京市属单位首次参与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并获得了较高的立项率,说明市属单位在此类项目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后续在挖掘潜力、扩大申报范围方面还需多做努力。2014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的单位、专家及项目名称分别为:首都师范大学李均洋主持的“中国诗歌史通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杨磊负责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韩文版)。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简称《成果文库》)于2010年设立,目的是集中推出体现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水平的优秀成果。申报《成果文库》分单位推荐和出版社推荐两种,每年评审一次,当年评审立项,次年正式出版。
2014年,市属单位共申报《成果文库》3项,入选2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各1项。自设立《成果文库》以来,市属单位入选《成果文库》共8项,这8项成果有7项来自首都师范大学,1项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具体入选情况见表2—9。
表2—9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情况
续前表
5.单列学科
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学科在国家社科基金中单列,各个学科的规划、申报、评审、管理、结项等工作,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军事学项目主要由部队系统单位承担,市属单位没有该类项目。
(1)教育学。
2014年,市属单位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5项,相比2013年的3项增加2项,增长66.67%。立项的5个项目均为青年项目,其中首都师范大学承担3项,占6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开放大学各承担一项。立项名单见表2—10。
表2—10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
(2)艺术学。
2014年,市属单位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7项,包括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均为艺术类院校获得。立项名单见表2—11。
表2—11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