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归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复原、复古与复活

一、原汁原味故国衣冠

在汉服产业链形成之初就有着这么一批人,不计利益、不计得失地“烧钱”,为的是心中的那个理想—复原原汁原味的华夏衣冠,还原华夏真正风貌,其代表人物是刘帅。他们立志要做出完整的服饰,还原全貌并将之重现,包括首饰、鞋帽巾冠、发型妆容配饰等等。由于复原衣冠对面料要求比较严苛,所以他们尽最大的可能从博物馆、各地丝绸市场中寻找。当时大家都有工作或学业,只能利用空闲时间来做,因此,第一批复原作品历时两年才完成。

2009年10月28日,中国古代装束复原小组在网络上发布了首批复原的汉、东晋、唐三套衣裳和妆容,分别是根据西汉马王堆辛追墓出土的曲裾袍复原的西汉长寿绣曲裾袍、根据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十六国墓出土实物并参考甘肃酒泉丁家闸墓壁画人物以及东晋十六国出土陶俑形象复原的魏晋襦裙、根据阿斯塔纳出土衣俑以及唐墓壁画陶俑复原的初唐联珠锦半臂绿襦间色裙三件作品。《关于“中国装束复原小组”》,见“装束与乐舞”的新浪博客,2009-10-28。

这三件作品的出现无疑是令人惊喜的,这是首次将文物及妆容复原的大胆尝试,这种将华夏审美表现到极致的尝试,很快在网络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作品的纯粹和高度以及服饰内在的华夏衣冠气息,是此前分散的汉服商家制作的风格各异的产品所无法达到的。此后,这种马王堆式的曲裾、魏晋风格的襦裙、初唐时期的间色裙类的汉服样式,很快在汉服商家之中流行起来。因此,他们的作品起到了整体提升汉服制作工艺水平的作用,也在无形中引领着汉服运动参与者的审美偏好。

复原小组的中唐衫裙

注:复原小组刘帅提供原图,授权使用。

七年来,尽管这个公益团队的成员有所变动,人数也只有十几个,大多数是兼职且分散在全国,但复原团队的工作从未间断过,他们一直坚持每年至少复原十套装束,诸如明末道袍、唐代纱罗襦裙、唐初宫女襦裙等等。团队在复原的过程中也带动了丝织、织锦、锁绣、生丝捣练、印染、刺绣、缬等传统工艺的恢复。2014年1月、2014年12月,该团队出版了作品集《中国装束》、《汉晋衣裳》。与现代化、日常化的汉服设计相比,复原这条路更加难走,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几年来投入远远大于收益,这种坚持是真正需要情怀支撑和家人的物质支持的。对于网络上有人评价“复原出来的汉服太夸张、吓人”这个问题,复原团队的创立者刘帅曾经笑着回答我说:“做好的不会吓人,吓人的话是没做好。”最近他们还开设了体验博物馆,以祈通过亲身体验让大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先祖之精神面貌,同时带给大家心灵的震撼。至于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前行。

二、传统服饰工艺的复活

作为一件民族服饰,汉服的重现不仅给审美带来了变化,也带动了非遗工艺的复活。复原制作一套汉服,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是面料的选择。随着汉服一起消亡的还有传统面料的织造工艺,以及那自然流畅的织物纹样等等。在复原小组的尝试中,重现的还有冷染工艺。冷染工艺是选用活性强的绿色植物,捣碎后提取浓汁,依据面料质地的不同,按一定比例调制,直接将织物浸泡在染汁中,经漂洗去掉浮色再晾干,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得到满意的颜色为止。

汉服对于剪裁也有要求,虽然平面剪裁技术有所保留,但衣服的形制不同,其处理方法也就有了差异。与现在相比,如果说剪裁工艺还有几分留存的话,那么缝纫制作工艺的差异就更大了。汉服制作中,缝纫的关键点是领缘,因为传统工艺的领缘采用的是暗线缝合,正面无线迹。缝制好的衣服,无论衣身还是袖子,其织物都是经线垂直向下,纬线则左右伸延。这一点是与西式服装最大的区别之处。另外一个细节是剪裁制作系带收口方式。以宝剑头为例,顾名思义,系带垂下处呈宝剑状,传统基本无须剪裁出箭头形状,而是在缝纫时两边对折缝合一道直线,反过来即可形成宝剑状的箭头。

再有一个就是工字褶的运用,在有的上衣、直裰(道袍)、下裳、裤子上都会运用这种活褶,其作用是加大下摆,增大活动幅度。一件有上衣,其面料与里子的活褶是整体相通的,这种工艺结构在西式服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刘荷花(网名“汉流莲”)提供文字资料。

三、复原与复兴的两难

很多接触过汉服的人都有感受,对于汉服的审美其实是在变化的。很多初次了解汉服的人,不自觉地会偏向于曲裾、唐式大袖衫这类款式,或者说更像是“古装剧”、“武侠剧”的风格。但时间久了便开始转向明制袄裙,且趋向于那种端庄、沉稳的风格。对于这一点,重回汉唐的吕晓玮深有体会,她说:“网店和实体店的购买偏好区别就挺大的。在仿古商业街的实体店,经常有游客进来,他们很多喜欢直裾、曲裾这类在网络上有些争议的款式。而网店的顾客很多都算是汉服同袍,他们会在形制上要求多些,也会综合考虑做工和性价比。”重回汉唐吕晓玮提供文字资料。

所以,这一点就很考验汉服商家了,这也恰恰是汉服商家认为最难的一点。一方面,他们要对外拓宽市场,依托那些靓丽的款式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汉服、关注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互联网上无情的指责,被网友斥为制式问题或是“影楼风”。但如果再细问,当代的汉服衡量标准是什么,又无人能回答。那些汉服商家,恰恰是在没有标准、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坚持着考据、复原、改进,打下了汉服运动的物质根基—汉服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