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土资料和译经资料
近些年来,汉译佛经语言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并且也实实在在地推出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大家知道,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谁都不会去使用翻译资料,因为现代有足够多的资料供你去分析,去概括。可是古代却有所不同。汉译佛经资料之所以难能可贵,即在于它能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提供观察中古汉语,尤其是前期中古汉语口语化的窗口。但是,话又说回来,译经毕竟是译经,它的语言会随着译者对双语(汉语和梵文)的不同理解和实际操作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如:
[1]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后秦·鸠摩罗什译:《法华经·随喜功德名品》,卷六)
[2]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佛国品》,卷上)
例[1][2], “将死不久”“叹未曾有”,这显然都不是纯正的汉语表达方式。著名东方学家季羡林先生说:“如果仔细推究起来,就连这一位号称‘转能汉言’的鸠摩罗什,也并不能华梵兼通。……外国来华的高僧,不管他们的汉文学到什么程度,因为他们毕竟是外国人,所以必须同中国僧人配合协作,才能把翻译的工作做好。”由此可知,我们引用汉译佛经资料应当谨慎从事,应当本着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合我者用,不合者去。因为我们引用译经资料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汉语,而不是为了评判译文水平的高低对错。
还有汉语词类史研究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语言接触资料,如元明时代的蒙式汉语就是。如:
[1]孔夫子说,这孝道在天是经;在地是义;在人呵,便是德行有。(元·贯云石:《孝经直解·三才章》)
[2]祭奠呵,不忘了父母有;小心行呵,不辱末了祖上有。(元·贯云石:《孝经直解·感应章》)
[3]皇帝在金石上坐着,说道:“那两个人是甚么人?拿了有!”(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4](老哈父子)近前叩头进马乳毕有。(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例[1]—[4],这些缀于句末的“有”字,显然都不是汉语成分。有的学者已经指出,这类“有”字都同蒙古语底层的时体标志有关。
还有,引用由古代朝鲜人编写的汉语课本《老乞大》《朴通事》也应当注意。《老乞大》和《朴通事》的作者和具体的成书时间已无可考。两书于十五世纪初叶,在朝鲜就广为流传。十五世纪初叶相当于明成祖时代。有的学者认为“《老乞大》《朴通事》所记录的是北京话的词汇和语法”,但实际上两书所记录的并非全是当时的“北京话”(北京元时称大都,明清时称京师,通称北京),其中也夹杂了不少东北方言。其中有些词汇至今仍活在今天的沈阳话里。如:
[1]我的赤马害骨眼,不住的卧地打滚。(《朴通事》)
[2]你去更鼓楼北边王舍家里,买将一两疥药来搽一遍,便成疙滓都吊(掉)了。(《朴通事》)
[3]伙伴,你将料捞出来,冷水里拔着。(《老乞大》)
[4]攀胸下滴溜着一个珠儿网盖儿罕答哈。(《朴通事》)
[5]跳冬瓜跳西瓜,跳的河里仰不搽。(《朴通事)》
[6]松柏桧栗诸杂树上,缠着乞留曲律藤。(《朴通事》)
[7]那西壁厢打一流儿短墙,上面画六鹤舞琴。(《朴通事》)
例[1], “骨眼”,名词,指牛马等家畜得的一种眼病。例[2], “疙滓”,名词,今作“嘎渣儿”,指疮口将愈时结成的疮痂。例[3], “拔”,动词,指把东西浸在冷水里,使之变凉。例[4], “滴溜”,动词,悬着,垂着。例[5],“仰不搽”,动词或形容词,今作“仰八叉”,指人摔倒后,脸朝上,四肢分开的动作或样子。例[6], “乞留曲律”,状态形容词,义指弯弯曲曲。例[7],“一流儿”,形容词,今作“一溜儿”,指一排或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