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被疾病折磨过,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有人说:“健康的人什么都想要,而不健康的人唯一想要的就是健康。”人的一生各自都有不同的追求,而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科学再发展,科技再先进,也要把人类的健康放在首位。一生于世奔波劳苦,“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圣经·马可福音》)。所以,呵护生命,维护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传统中医学有文字记载约有三千年历史,但在文字未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早就学会了运用自然界赐给我们的动物、植物、矿物质等中药来解决人类的疾病痛苦。人类运用自然界的中药治病,就好像渴了寻找水源解渴,饿了寻找食物充饥一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效到高效,一代传一代,不断发展、不断改进、不断成熟。千万年来,中草药为人类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然而,就在20世纪初,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一少部分人一时只看到西医的近期疗效,贪图方便,期求快捷,急功近利,凡病都用西医西药,歧视传统中医。甚至在1913年,北洋政府还公开发布“废除中医”的命令,此举引起了全国中医界的强烈反抗,被各省中医界代表所阻止。
新中国成立后,伟大英明的领袖毛泽东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于是指示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的运动。全国的医药、卫生、预防、治疗均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传统中医药学在短暂经受了西方医学的冲击后,又重新稳步兴旺地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近几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几十年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了很多西药,长期使用后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全球已开始控制抗生素等药的大量使用,像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及链霉素等,长期大量使用已给许多人造成了永久性耳聋、血液病、肝肾功能损害等。长期滥用抗生素能明显抑制免疫系统、降低人类的健康水平,如今有些药物已经被禁用或淘汰。上海市首先规定一般感冒发烧不准随便使用抗生素,卫生部又明确规定医生在诊治疾病时中药处方量要达到30%以上,由此可清楚地看到传统中医的显要作用和远大的发展前景。
而当今社会,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围绕经济劳作的人们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一旦发生疾病,就想尽快治好,不愿耽误工作,而且大都嫌煎中药麻烦,吃中药太苦,于是选用西医治疗。为求速愈而小病大做,腹泻、感冒也输液打针好几天,错误大量用药,追求疾病尽快痊愈,根本不让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驱除病邪,全部依赖抗生素。另有一部分人不了解中药治病的好处,被疾病折磨旷日持久也想不起去看中医。然而,如今的西方国家都已开始认可中医,引进中药,必要时把中医疗法作为西医治疗的替代方法。
作为爱好并从事中医药事业的我,很想为那些长期依赖西药控制病情,备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多讲一些中医药治病的优点,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医药治病的好处,敦促他们积极运用传统中药,尽快把缠绕身上的病魔彻底解除,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2006年3月,我出差汉口,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续商中医治疗方面的合作项目。应合作多年的老中医徐秀芝老师的邀请,到其家中做客并参加晚宴,有幸见到了徐秀芝老师的爱人、武汉大学文学院老教授曾庆元先生。席间曾教授非常热情,雅兴倍增,多年戒酒的曾老破例举杯,陪我畅饮阔谈。互侃投机兴奋之余,曾教授馈赠我一本他亲笔签名的新作《高等语文》。我如获至宝,连续十几天把曾教授的著作阅读完后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自己也出一本书的念头。
本着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目的,也为了把自己从事中医临床多年的经验加以总结,让更多的人走出使用苦寒攻泻的清热解毒药治疗慢性病的误区,了解自己的治病新理念“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所以编撰了本书。
我从2006年6月下旬开始筹备,购买相关书籍,阅读有关资料,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除应时忙于诊务外,一有空闲便阅览群书,勤奋学习,夜以继日,专心写稿。九年半以后初稿基本完成,又经过了徐秀芝、王森林、杨左幸、李文湘等老师和钟敏、杨昌芬、王霞等同事的辛苦校对,《全息补肾话中医》终于完稿。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二十二章。上篇谈医理,中篇谈医病,下篇谈医人。从自己三十余年来的治病经验、读书心得体会,谈到三百多种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药疗食疗、单方妙药、养生保健常识,以及为人处世道理等。详细论述了胃病、肾病、肝病、肿瘤、妇科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防治方法,重点突出了“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
希望本书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益处,能对疾病的防治有所帮助,能使人们走出滥用苦寒药的误区,我即倍感欣慰。希望那些长期抱病、四处求医的患者,可从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病情的方药,健康的朋友可以此作为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参考书籍。愿《全息补肾话中医》成为您健康的帮手,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重视中医,运用中医治疗疾病、维护健康,才是我最终的目的所在。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写作能力有限,仅是想通过本书把自己的浅识拙见拱手众目,认为对者惠之于民心自满足,荒谬之处诚望医界尊长、老师朋友和各位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至此,对在本书的编撰及出版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各位老师及同仁们,谨表示万分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还要感谢督导教诲我走上医学道路的兄长卢允忠,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感谢对本书文稿校对排版辛苦付出的各位同志,感谢广大读者!
卢允良
2016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