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剑三仁汤:“天下最多湿热病”治验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十年一剑用三仁,天下湿热可巧除

第一节 三仁汤所治病种甚广

“湿热缠身,百病由生”。是我从事临床工作四十年的切身体会。

“湿热”,是人们常见而又不被重视的致病因素。作为外因,它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的各个角落,一年四季到处游荡,一遇适当时机,它就会侵入人体,兴风作浪;作为内因,它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个部位,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一旦形成,它就会四处流窜,伺机发难。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从“吃糠咽菜”很快变成了以“大鱼大肉、精食美酒”为食;由“流离失所”很快变成了“安居乐业、安步当车”;由“当牛做马”很快变成了“养尊处优”。工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肌肤不再受夏热冬寒的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变成了“日夜逍遥”“夜生活丰富”的状态。人们恣情纵欲,尽情享受,全然不去理会造物主所赋予我们肌肤四肢的用途,更不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的道理。机体获取的热量得不到适当消耗,积累的脂肪得不到充分燃烧,怎能不滋湿生热,变“宝”为“废”?加之工业高度发展,废气过度排放,辐射严重超标;农业滥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充斥田间,怎能不空气污染、污浊弥漫?作为一个工作于基层的“健康守护神”,看到人们的生存条件“日益发展”,健康条件“日益恶劣”,怎能不忧心忡忡、痛心疾首!

幸我们的祖先有先见之明,知其后裔必被“膏粱厚味”所惑,被“文明社会”所害,预感到将来必有一种非传染性流行病会广泛流行,及早为我们创立了具有清热利湿、宣畅三焦、调理各脏腑气化功能、降浊升清作用的简单而有效的三仁汤,以促进各种湿热病、富贵病、文明病康复,以免将来这些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流行病爆发时人们措手不及。

当今社会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湿热病频发,现代病、富贵病流行。究其原因,不外膏粱厚味,养尊处优,营养过剩,脂肪堆聚;劳心过度,心火亢盛;空气污染,放射超标。一言以蔽之,“湿热”使然。现代医学对此尚无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不少有识之士转从传统医学中寻求解决之道。由于它虽无传染性,却像瘟疫一样多发流行,集温病学之大成的《温病条辨》首当其冲被纳入人们的视线,原来吴老爷子高瞻远瞩,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详尽的“应急预案”,三仁汤就是清热利湿,消除各种湿热病、现代病、富贵病,以及降脂降糖的法宝。

吴鞠通,名瑭,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吴鞠通所生活的时代虽不能和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相提并论,但也是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末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时代。清王朝在政治上取得了较长时间的稳定统一,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获得长足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增长,呈现出“国富物阜”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比较富裕安定。他的行医年代大都在乾隆时代,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病:人们头身困重、肢体倦怠、恶心呕吐、胸脘痞闷、食欲不振、午后发热,有的甚至头痛恶寒、大便泄泻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舌苔白或黄腻,脉濡或滑。患这种病的人还相当多,好似流行病。吴鞠通想尽了各种办法进行治疗,由于《伤寒论》是当时医学界奉若神明的宝典,他先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结果汗伤心阳,患者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又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结果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患者发生了洞泄;最后又因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结果两阴相合,病邪锢结不解。这就引起了这位医学巨匠的深刻反思,决心研制出一种能对抗这一顽疾的良方,他废寝忘食,涉猎群书,广取众长,苛求古训。“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终于他从叶天士两则治疗类似病证的医案中悟出了玄机,创立了一个清热利湿、宣畅三焦、调理全身各脏腑气机的千古名方——三仁汤。由于立论准确,选药精当,效果卓著,一开始就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好评。嘉庆三年(1798),他的旷世名著《温病条辨》脱稿,三仁汤临床疗效确切,又可治疗湿温初起,卫气同病,湿气留连三焦,湿重于热者,吴姓便将其放入该书卷一中。后世一些医家多认为此方是温病学治疗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的开山之作,全然不去理会吴姓当年创立它的历史背景和良苦用心。更不知道它在内、外科杂症中的重要作用,可悲可叹!

湿热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原因之一,与疾病形影不离。这是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们在造字时把“病”字造成一个病字旁下面加一个“丙”字的重要依据。再重复一下,“湿热缠身,百病由生”是我从医四十年的经验之谈!

我未及弱冠,即足涉医坛,中医界历来把《内经》《难经》《伤寒论》《温病条辨》奉为四大经典,作为初学者登堂入室的必修课。我作为一名初涉医坛的无知少年,自然不敢违背祖训,遂将《温病条辨》置于床头,废寝忘食,日诵夜记。我当时年少顽皮,认为中医深奥艰涩,枯燥无味。家父为缓解我的畏难情绪,给我买了《药性歌诀四百味白话解》《汤头歌诀白话解》等启蒙读物。在学习三仁汤时,我仍认为汤头歌中“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轮,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不够生动活泼,缺乏趣味性。即自编了“三人(杏仁、薏苡仁、白蔻仁)上竹(淡竹叶)竿,扑(厚朴)通(木通)滑(滑石)下(半夏)来”的顺口溜,自认为活泼有趣,与同事炫耀,也因此对三仁汤有了一个比较肤浅的了解。

上世纪70年代,我有幸拜倒于本县名医贾亚夫先生门下,侍诊于左右。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即已因医术名噪乡里,尤其善用“三仁汤”化裁治疗外感、内伤诸疾,被同行称为“三仁汤”大夫。求医者遍及全县及周围县市。“文革”中他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打倒靠边站,下放到基层专门从事中医临床和带徒工作。他不顾个人荣辱得失,反倒觉得这样既摆脱了行政事务的烦恼,又远离了会议的缠绕,“无官一身轻”。他凭借自己高超的医术、若谷的情怀,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不少奇难杂症和不治之症在他的手下“得到治愈”,上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当时正值“文革”后期,人们已不搞惊天动地的“阶级斗争”,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所好转,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平稳,大部分人基本上能够填饱肚子。但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人们还是热衷于搞各种政治运动,忽视劳动生产。先生认为: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活跃,无事生非,心火较重,再加上一部分人饮食膏粱厚味、养尊处优,湿热内生,百病迭起。三仁汤清热利湿、宣利三焦,使气机通畅,湿利热清,百病自除。

受其学术思想的熏陶,我出师以后,每遇头身困重,肢体倦怠,呕恶纳呆,浑身酸懒,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精神不振,食纳不佳,头痛恶寒,午后热甚,舌苔白或厚腻、甚或发黄,脉象濡甚或濡数、滑数,综合分析为湿阻气机者,皆以三仁汤加减化裁调治,每每获效。

近两年来,我因病休养,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往往会想一些陈年往事。每当想起自己用三仁汤治疗疾病时,颇多感慨,深有体会,忍不住提起笔来,将这些经验总结出来,试图将三仁汤的配伍要点、功效与作用、临床治疗范围、应用指征、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做一系统分析,对其所治疗的疾病做一全面而系统的盘点,对它可能起治疗作用但没有临床实践证明的疾病做一简单展望,权充医林一草。

三仁汤是治疗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的鼻祖处方,一剂三仁汤,区区八位药,选药精当,配伍严谨,既能宣上焦,又能畅中焦,还可渗下焦。通治全身各个部位的疾病,不论是浅在肌肤四肢的外科疮疡,还是深在五脏六腑的内科顽疾,只要有适应证,放开胆量应用无不药到病除。问世以来,备受历代医家青睐。不少贤哲根据其药味组成和功能,不断探讨它未被发掘的适应证,开拓其应用范围。研究发现,三仁汤除可治疗湿温初起、卫气同病、湿重于热(如伤寒、副伤寒、重感冒、流感)之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症外,还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胃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布鲁菌病、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高山病、妊娠呕吐、百日咳等疾病的治疗。我根据近年来部分杂志的报道进行一个简单归纳:

最常见的有,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用本方去半夏、厚朴、滑石,加丹参10克,茵陈15克,虎杖15克,重症时剂量加倍,水煎服,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本病72例。结果,痊愈64例,显效7例,无效1例。

治疗胆囊炎,中医辨证属于湿热中阻,三焦不利者:以本方为主方,畏寒口苦者加柴胡、黄芩;胸胁胀痛者加延胡索、郁金;腹胀呕吐者加藿香、佩兰;黄疸者加茵陈、大黄;厌油腻者加山楂、麦芽、神曲;大便难者加枳实,水煎服。据报道,治疗本病38例,其中急性胆囊炎18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0例,合并胆管结石7例,合并胆道蛔虫5例。结果,痊愈15例,好转23例。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以本方为主(杏仁10克,竹叶10克,半夏10克,白蔻仁6克,厚朴6克,通草6克,滑石20克,薏苡仁20克),伴鼻塞者,加麻黄、菖蒲;中耳腔积液较多者,加泽泻、车前子、葶苈子。水煎服。治疗本病110例,其中发病年龄最小5岁,最大67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最短3日,最长不超过3个月。结果,痊愈66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本组病例服药最少4剂,最多21剂。

急性高山病:用本方为主(杏仁10克,滑石20克,白蔻仁6克,白通草6克,生薏苡仁20克,淡竹叶6克,厚朴6克,半夏10克),脉濡数者加北沙参;先感冒而后进入高原者加柴胡、防风;通宵不寐、心动悸不安者加五味子、丹参、夜交藤;衄血严重者去半夏,加白茅根、旱莲草、生地榆;咳甚者加麻黄、葶苈子、川贝母;胸闷甚者加瓜蒌、薤白。水煎服。治疗50例乘飞机急速进入拉萨而致急性高山反应的患者,其中男性31人,女性19人;年龄最大57岁,最小4岁,其中20~50岁患者42人,占全部病例的84%。结果,痊愈3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3例。痊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治疗天数最长4天,最短2天,平均2.44天。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方用三仁汤加减(杏仁12克,竹叶12克,白蔻仁8克,薏苡仁30克,滑石30克,芦根30克,厚朴9克,通草9克,藿香9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黄芪24克),水煎服,日1剂,12剂为1个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30例,连用2个疗程后,皆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

肾盂肾炎:本方加连翘、茯苓为主,热重加柴胡、黄芩;尿道痛加车前子、黄柏、琥珀;腰痛甚加木瓜、杜仲。治疗34例尿检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脓细胞、管型,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疗效满意。

此外,用三仁汤治疗尿路感染、妊娠恶阻、布鲁菌病等证属三焦湿困者,及夏秋季节湿郁三焦所致的顽固性发热病人,均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