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汇医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之首

自序:天道人医论

医者意也,惟志惟善,莫不以心术而求取精微,然后渐开通彻,识觉奥窍,博悟格物,方可豁达阴阳。天之定数,理之法数,地养人生,乖戾而淳善乎?盖阴阳者,即无极动静之真机。无极一萌,化为太极,而太极即天乙之精。气从窅冥 中来,枢而发之。自感先天交合之理,而后方有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返、八卦、九宫、十极之变化矣。是故圣人知此法窍,顿开机缄 ,辟破鸿濛 ,即千变万化,亦由此而得也。原夫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而究其根原者,皆属一脉之端本也。谓此大圣人者,即儒所云“盘古开辟,始立天地之祖”,道云“元始天尊,立教为先”,释云“太初古佛,为西天二十八祖之始祖”。凡三教之原,乃一圣所化,而尊称不一矣。奈因宗范各立,而后派分,固执专门者甚多,而弊谬毁谤者亦复不少。大抵究其实,得真命脉者,能有几人哉?夫从今而弃古,大道已废,其不闻自初劫,天地人造生,物化皆本于道。嗣后,三皇 修之,以备功成寿永,超出天地之外。继裔 燧人氏钻木取火,宜遗裕后 ;有巢氏构木为巢,遗预民居;伏羲氏画卦书图,造方策 而立天之象;女娲氏自补乾天之亏盈,喻自补者乃己之修养也;神农氏撰 [9] 百草济疗民疾,辨药性始究息脉;有熊氏 问岐伯而作《内经》,考针灸,例本草,而发明《灵枢》之《素问》 [11] ;巫彭 、伊尹 [13] 创煎丸药,斯后立按摩并经络、养生等法,无一不备,亦施预后世矣。

夫天地间之至真者,莫大于阴阳。阴阳即动静,静而长,动而消,长则满,满而则溢,溢即有亏,亏以息补,补之又盈,盈极能虚,虚则能通,通则能变,变达日久者,无欲知空,空即穴工,而圣凡之道,即人鬼分界之地,借此而成造化。惟圣者践形尽性,始能为此也。喻 [14] 天即人,原无二致。盖言乾坤之阖辟 ,即人身中之呼吸;昼夜之潮汐,即人周身之脉息。故《内经》曰:五运六气,而民病因之。《易》曰:以道阴阳之奥,阐明其指。伏羲卦位,分两仪之体象。文王卦位,明五行之精微。对待、流行、交感之妙,解而发明,先后二天之理,原属一也。盖天地间有形、有气、有质、有体,皆禀于此,故万物得其真气而变化莫测,体之者亦无尽矣。乾卦者尽于午,坤卦者尽于子,当应二至 之节令,为此天地之中冲也,而上下以判,人身之上下,所以有升有降,而运行不息也。离体尽于卯,坎体尽于酉,当应二分 之节令,为此阴阳之中半也;而左右以分,人身之左右,所以有清有浊,而沐浴生杀也。圆图象天,其阳在东南,故天不足西北,人身之耳目,所以左明于右也。方图象地,其刚在西北,故地不满东南,而人身之手足,所以右强于左也。夫人之一身,配合天地,不过体此阴阳之道耳。故曰:医与道,相为表里,只在先后之悟。先天即生身立命之祖气,始知父母未交之前,先有此气。故释家曰: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识此以修成佛。道家曰:无极之乡,天地灵根,一点真阳,修此金仙。故《中庸》曰: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此言先天之气无所不能也。后天者,有形,有质,有无情,有有情,有湿化,有风生,均禀阴阳,鼓气而形成。古圣曰:凡一切有形者,皆不能长久,故有死生之委任矣。今人浸 失先天之学,以后天求之,认为养身立命,因名利所缚,老之将至,犹不参究,悔之晚矣。夫医、易、道,古今不一。有神医,有人医。神医者,先治己而后济人有准。曰:如何是治己之法?由壮岁用志不怠,力搜群集,觅阅丹经 子书,访求至人,谨恳授受,方知贯一 之学,而道可道。以精气合元神为之 为之炮制,以丹成九还为之服 ,或邪气胜于正气,服此草药,俱无功矣。夫识看希 圣希仙修养者,医自悔焉。惟吾思之,补四言曰:

神农之道,岐黄遗编,

贤愚同学,普济圣凡。

人各能习,用不一般,

浅深之说,智志极妍。

励搜群集,格物博参,

临机辨症,神慧形观。

表里虚实,危积异端,

诊真细考,方药盘桓。

先立主宰,次书方验,

若遇将危,至险治艰。

贤医医此,返己自观,

人各如是,光阴速限。

倏忽易过,不待转完,

可畏深思,病因何原。

名利心重,欲情自牵。

昼劳心虑,夜放肾拴,

虚极容邪,无自悔愆。

或感寒暑,如临深渊,

轻可缓步,重堕邙山 。

欲求慈救,妙医亦难,

余遇者多,留心在焉。

脉决至危,默悲胆寒。

怜念日久,感遇至贤,

指示天道,栽培结缘。

普施医药,待侣择贤,

逐日返躬,省察自偏。

经书子集,性理洪范 ,

二帝三王 ,先贤格言。

体真搜髓,儒释道原,

大乘 [29] 中乘,下乘贯涵。

三教之中,各有真传,

剥去皮毛,实学志专。

头头是道,念念格天,

道心人心,识愚识贤。

世伪事多,讹染有年,

愿正敦伦,单丝线难。

时欲化解,不破迷团,

仁淳诱掖 ,奈众习潜。

欲利名重,故舍慈船,

无法可施,世纲弊愆。

因果自造,善恶终填,

种瓜得瓜,任凭他焉。

种豆得豆,秋收本还,

余虽处世,日观心酸。

默思人为,匪事愍寒,

一旦返责,己愚甚焉。

种类不一,观乎德先,

忽然豁觉,弃职归山。

抛却名利,避隐世樊,

励行培养,累积神全。

微有余暇,慈念弗捐,

极研搜髓,著书四函 [31]

《瀊熻易考》,先天始原;

《道源精微》,玄中规范;

《敲蹻洞章》,出世法言;

《元汇医镜》,方脉纂诠。

预后永久,世宜坦倓 ,

希圣希天,医人警贤。

出尘在尘,皆可学焉,

上至王公,下至庶泮 。

贤者能圣,愚者能贤,

人各易进,不费艰难。

故《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者,亦非外来之物,本身所有之灵物,是真物矣。孔子曰:回 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之矣。道家曰真铅,曰元精;释家曰种子,曰地果。凡三教之金言,在乎贤愚之辨耳。用之深者,超凡入圣;用之浅者,延年益寿。若夫真参实悟,必当究诘《易考》之精微。盖《易》之书,与天地为准,故能弥纶 天地之道。而仰观俯察之中,是 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 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 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 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故至人穷理尽性,知人知天,亦识万物之阴阳。阴阳之道,不过体此升降之理。微阳宜养,而亢龙有悔;微阴宜惜,而坚冰可畏。所以阳极则热,阴盛则寒。微者甚之基,盛者衰之渐,故上士 不治已然治未然也。宜降不宜升者,防剥之再进 [42] ;宜升不宜降者,培复之始生 [43] 。畏剥所从衰,须从观始 [44] ;求复之渐进,宜向临行 [45] 。盖不易以立其体,而后变易以致其用,不通变不足以知常,不守常亦不足以达变。易医之理,括于此矣。业医者诚能 融会《内经》,合之四圣之书,则阴阳聚散,剥复消长,一以贯之。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拨一寸之机,发千钧之弩,易危为安,转乱为治尔。当体思古圣为医,实不易也。所谓天地好生之心,圣贤仁德之精习也。非穷理尽性,格物致知,不足以为至学矣 。余以浅率直言,发于至当之天理也。盖医道乃地仙之术,以天德而求通,以至善而感慧。不然,临机迟钝,故《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 [48] 。《葆生旨》曰:学者先思义,次医劝戒兮,怒甚偏伤气,思多太伤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常令饮食匀,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盖养生之道,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摄生者,宜及精神之富;节用者,宜及物力之饶。

时光绪戊申戊午己亥 北平天寿山

桃源观敲蹻道人盼蟾子刘撰

[1]卷之首:原阙,据本书版心补。

[2]窅(yǎo咬)冥:遥远处。

[3]机缄:犹关键。指事物变化的要紧之处。

[4]鸿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5]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亦称泰皇)的合称。

[6]继裔:后代。

[7]裕后:引导后世。裕,道也,引申为引导。

[8]方策:典籍。旧说《易经》乃伏羲所作。

[9]撰:通“选”,选择。汉·张机《伤寒杂病论集》:“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10]有熊氏:黄帝。

[11]发明灵枢之素问:谓在《灵枢》基础上撰著《素问》,发扬医理。旧有学者认为《灵枢》成书在《素问》之前,而《素问》是发挥《灵枢》的著作,故有此说。

[12]巫彭:古代传说中的灵山十巫之一,《山海经》称其掌管不死之药。

[13]伊尹:夏末商初人,辅佐成汤建立商朝的开国功臣,皇甫谧称其撰有《汤液经法》一书。

[14]喻:“喻”“論(论)”二字形体相近,误“论”为“喻”古书恒见,本书卷一“论南政北政”引《运气易览》文即有误“论脉”为“喻脉”之例,故疑此字为“论”之误。

[15]阖辟:闭合与开启。

[16]二至:夏至、冬至。

[17]二分:春分、秋分。

[18]浸:逐渐。

[19]丹经:讲述炼丹术的专书。泛指道经。

[20]贯一:统贯于某一基本观念。语本《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

[21] (yào药):道教用字,多与“药”同义,有时特指肾中精气。

[22]渞(qiú求):源。

[23]咀片拣炙:指药物炮制方法。咀,捣碎;片,成片;拣,挑选;炙,将饮片与液体辅料拌匀润透后,置容器内加热炒炙的方法。

[24]歇:竭尽,衰微。

[25]希:企望,仰慕。

[26]邙山:山名。在河南省西部。古代帝王多有葬于此者,故以之代称坟墓。

[27]性理洪范:性理,性理之学。洪范,大法,楷模。

[28]二帝三王: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29]大乘:道教将修炼的境界分为大乘、中乘、下乘三种。大乘以合于阴阳之道为法,中乘以合于天地四时为法,下乘以合于人身为法。此处指大乘之理。下“中乘”“下乘”仿此。

[30]诱掖:引导扶持。诱,诱导,引导,劝导。掖,扶掖,扶持。

[31]著书四函:本书作者刘名瑞撰有《瀊熻易考》《道源精微》(全称《道源精微歌》)《敲蹻洞章》《元汇医镜》四部著作,故云。四部著作中,除《元汇医镜》外,另三者皆为内丹学著作,专论道家养生修炼之术。

[32]坦倓(tán谈):安然,心地平静。倓,安。

[33]庶泮:庶民,百姓。

[34]回:指颜回,孔子弟子,安贫乐学的典型。

[35]弥纶:统摄;笼盖。

[36]是:《周易·系辞上》无此字。

[37]故:原脱,据《周易·系辞上》补。

[38]范围:效法。

[39]曲成:多方设法使有成就;委曲成全。

[40]知:原在下“故”字后,据《周易·系辞上》移入。

[41]上士:贤能之士。《嵩崖尊生书·弁言》原作“上工”。

[42]防剥之再进:剥卦画为“ ”,五阴爻在一阳爻之下,代表阴自下生,已达盛极。若再进则纯阴而无阳,故需防其再进。

[43]培复之始生:复卦画为 ”,一阳爻在五阴爻之下,代表阴极而阳复生,阳复生则渐长而升。若加以培养则益于阳气之生,故云培复之始生。

[44]畏剥所从衰,须从观始:观卦画为“ ”,四阴爻在二阳爻之下,若再进则成代表阳衰的剥卦,故云“畏剥所从衰,须从观始”。

[45]求复之渐进,宜向临行:临卦画为“ ”,二阳爻在四阴爻之下,与复卦的一阳爻在五阴爻之下相比,阳气又有增长,故云“求复之渐进,宜向临行”。

[46]能:原作“志”,据《嵩崖尊生书·弁言》改。

[47]阴阳之道……为至学矣:本段录自《嵩崖尊生书·弁言》,文字略有改易。

[48]人之有德慧术知者: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意谓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此处是说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者多致力于医。

[49]光绪戊申戊午己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五日,即1908年6月13日。

[50]天寿山:位于昌平县北部,南距昌平县城约十余公里,属军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