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以呕吐和小便不通或二便不通为主症,但必须先有小便少或不通,而后出现呕吐。
1.1.2 发病一般较缓慢,多有水肿、淋证、癃闭等肾系疾病的病史和外感风寒、风热等诱发因素;也可由某些疾病如温毒、霍乱、疮疡等突然转变而来;另有部分病人早期阶段不明显或很短暂,疾病迅速进入后期阶段。
释义
●临床表现可伴神疲乏力、腰膝酸痛、头晕、头痛;严重者伴喘促、抽搐,甚至谵语、昏迷。
●诱发因素与使用肾毒性药物也有一定的关系。
●关格的诊断还应结合体格检查,病变体征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无并发症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如面色无华、苍白或萎黄,以及不同程度水肿、高血压、喘促等。
1.1.3 理化检查:可见肾功能不全的多种改变。
释义
●关格的理化检查包括血、尿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参照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KDIGO)发布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标准。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计算公式(简化MDRD公式):
GFR(mL/min/1.73m2)=186×(Scr)-1.154×(年龄)-0.203×(0.742女性)×(1.210非洲美籍人)
分为5期:
G1,GFR正常或升高,GFR≥90mL/min/1.73m2;
G2,GFR轻度下降,60~89mL/min/1.73m2;
G3a,GFR轻到中度下降,45~59mL/min/1.73m2;
G3b,GFR中到重度下降,30~44mL/min/1.73m2;
G4,GFR重度下降,15~29mL/min/1.73m2;
G5,肾衰竭,GFR<15mL/min/1.73m2。
●血常规分析:有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下降;尿液常规分析:可见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白细胞尿、低比重尿等;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肌酐、尿酸明显升高,达到G4期的标准;伴电解质、钙磷代谢、脂质代谢、酸碱平衡紊乱;血浆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为明确病因进一步检查血糖、血清免疫学指标及血尿免疫固定电泳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二肾B超、E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下同)、心脏超声、胸部X线摄片等。
双肾B超主要观察肾脏大小、皮质厚度、血管分布及是否有结石、积水等;ECT主要观察肾脏动静脉血流情况及肾小球滤过率;心脏超声主要了解心脏形态及功能情况;胸部X线摄片了解心影大小、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及水肿等情况。
●如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理化检查仍不能明确原发病诊断,在双肾无缩小,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考虑肾穿刺活检。
●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1993年拟定标准制定: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mL/min;②血清肌酐Scr>133μmol/ L;③有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病史。
●参照2012年KDIGO发布的CKD分期标准,符合G4期的分期标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理化检查进行病因、肾功能及并发症的诊断。
1.2 鉴别诊断
1.2.1 癃闭:癃闭是指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不通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一般没有呕吐症状。
1.2.2 走哺:走哺是指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往往先有大便不通,而后出现呕吐,常伴有腹痛,最后出现小便不通。
释义
●关格应与癃闭、走哺鉴别。
●关格与癃闭: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但关格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搦、甚或昏迷等症状。而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以此可鉴别。但癃闭进一步恶化,可转变为关格。
●关格与走哺:走哺是以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往往先有大便不通,而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可以是胃内的饮食痰涎,也可带有胆汁,常伴有腹痛,最后出现小便不通,由于大小便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所致,属于实热证,其病位在肠。关格属于脾肾衰败,湿浊毒邪壅塞三焦,是虚中夹实的病证,故与走哺有本质的区别。从预后来看,一般关格属危重疾病,预后较差,走哺只要治疗得当,预后一般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