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名,虽然不见于中医学,但是它作为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人们尚未认识它以前实际上早已存在了。任意检索一下中医的经典文献,都不难发现一些与“心肌炎”颇相类似的记载。譬如,中医学里所称的“胸痹”、“心悸”、“怔忡”、“虚劳”,都可能包含了心肌炎的病患在内。《黄帝内经》记载的“复感于邪,内舍于心”,“邪在于心则病心痛……时眩仆”,指明了外感病可以继发心脏疾患,并描述了心痛、眩晕、昏厥等临床表现。
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病前均有感染史,心肌炎既可以发生在感染的急性期,也可以发生在感染的恢复期。从中医学专门讨论外感热病的《伤寒论》和《温病条辨》等代表著作中也不难窥见一斑,其中不仅对有关病状描述得颇为详尽具体,而且书中记载的一些治疗原则和方药,时至今日仍然在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伤寒论》中,由于失治或误治所导致的气虚津伤、内外俱虚、阴阳俱虚的例证是很多的。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如虚羸少气,胸满而痛,心动悸欲得按,头眩烦躁,汗多恶寒,手足发凉,倦怠嗜卧,脉微细、迟、涩、结代等,都与心肌炎的主要表现相似。针对脉结代所反映的严重心律失常,书中提出“得此脉者,必难治”的预后判断。《伤寒论》在治疗上所提倡的益气生津、调和营卫、温阳复脉、阴阳兼顾等基本法则,和它所创立的桂枝新加汤、小建中汤、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竹叶石膏汤等众多名方,迄今不仅在临床广泛应用,而且在保护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及抗心律失常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也不断为临床和实验所证实。
临床所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大多属于温病或瘟疫的范畴。温热疫毒之邪极易化热化火,因之也决定了易伤气津、易损阴液、易于伤心的致病特点。归纳其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众多临床表现,与西医学之心肌炎更是多有类似。如精神困倦,低热不退或小有劳身即热,食不甘,心烦不寐,心中震震,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肢厥,手足逆冷,汗大出,微喘或喘喝时时欲脱,舌红绛少苔或舌淡,脉气虚弱、散大、芤、虚大而芤、沉弱无力、细促、弦细芤迟、结代或脉来两至等,这些临床表现以及对脉象的细微观察无疑反映了心肌损伤、心功能代偿不全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肌炎的主要指征。
温病学在治疗上针对温邪外感、毒热伤心和易损阴液的病理特点,力倡辛凉疏解、清热保津、益气养阴、护阴和阳为主。其代表方剂如加味银翘散、白虎加人参汤、生脉散、增液汤、复脉汤、救逆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也是目前国内治疗心肌炎的常用方剂。这些见之于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和历代医家积累的临床经验,对现在开拓和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途径,仍然不乏有益的指导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