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摄领疮
【概述】
摄领疮是皮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皮损呈苔藓样变,无湿润化,伴阵发性剧痒为本病的特点,分限局性和播散性两种。多见于中青年,儿童极少见。祖国医学又称“顽癣”或“牛皮癣”,与现代医学的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炎)相类似。
起病时皮肤往往只有瘙痒,因搔抓及摩擦后出现聚集性扁平丘疹,皮疹颜色淡红、正常或淡褐色。日久皮疹逐渐增多,相互融合成片。自觉阵发性剧烈瘙痒,尤以夜间为重,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时痒亦加重。由于经常搔抓,皮损逐渐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成席纹状,形成肥厚斑块苔藓样变,表面有少许鳞屑、抓痕及血痂。本病好发于颈后及两侧、肘窝、腘窝、上眼睑、股内侧、骶尾、腕、踝等部位,但亦可泛发全身。祖国医学文献中对本病记载颇多,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牛癣,俗云以盆器盛水饮牛,用其余水洗手面,即生癣,名牛癣。其状皮厚,抓之硬强而痒是也。其里亦生虫”;“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宋·徽宗《圣济总录》“毒气传人,亦能生癣,故得于牛毒者,状似牛皮,于诸癣中,最为浓邪毒之甚者,俗谓之牛皮癣”;明·陈实功《外科正宗》“顽癣乃风、热、湿、虫四者为患……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此等总皆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初起用消风散加浮萍一两,葱、豉为引,取汁发散。久者服首乌丸、蜡矾丸,外擦土大黄膏,用槿皮散选而用之,亦可渐效。”清·吴谦《医宗金鉴》:“癣,此证总由风热湿邪侵袭皮肤。郁久风盛,则化为虫,是以瘙痒之无休也。其名有六:……四曰牛皮癣,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总以杀虫渗湿,消毒之药敷之。轻者羊蹄根散,久顽者必效散搽之”;“羊蹄根散:羊蹄根(末)八钱,枯白矾二钱共研匀,米醋调擦癣处。必效散,川槿皮四两,海桐皮、大黄各二两,百药煎一两四钱,巴豆(去油)一钱五分,斑蝥(全用)一个,雄黄、轻粉各四钱。共研极细末,用阴阳水调药,将癣抓损,薄敷”;清·顾世澄《疡医大全》:“癣乃风热湿虫四者而成。风宜散,热宜清,湿宜渗,虫宜杀,总由血燥风毒客于脾肺二经耳。顽癣抓之全不知痛,牛皮癣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
【病因病机】
陈彤云教授认为,摄领疮的发病与情志、体质及外邪有关。易患之人,多为精神工作紧张、肝郁化火或脾湿不运,复感风湿之邪而发病。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病机主要有肝郁化火,脾湿不运,外感风邪及血虚风燥等,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辨证论治】
1.肝郁化火证
辨证要点:
皮损色红,表面纹理粗疏,常见抓痕、血痂,自觉剧痒。兼见心烦易怒,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大便干。舌边尖红,苔白,脉弦数。
陈彤云教授认为五志皆可化火,人的情绪波动、精神不畅以及性情急躁等精神因素的变化,会出现化火生热,火热伏于营血,血热偏盛,故见皮损色红;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剧痒、干燥。
陈彤云教授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清肝泻火。龙胆草、丹皮、生栀子、黄芩、柴胡、当归、生地、白芍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丹参、赤芍、鸡血藤、首乌藤凉血活血安神;白鲜皮、白蒺藜清热解毒、疏风止痒;枣仁、合欢花安神解郁。女阴瘙痒、带下黄浊者,加土茯苓、蛇床子;肛门瘙痒者,加苦参、地肤子。
2.脾湿外感证
辨证要点:
皮疹颜色呈淡褐色,皮损成片,粗糙肥厚,状如牛项之皮,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常固定某处,久治不愈。舌体胖,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陈彤云教授认为患者脾湿不运,复感风邪,阻滞肌肤,营卫失和,经脉失疏,肌肤失养而发病。湿邪为病,缠绵难愈。
陈彤云教授常用健脾除湿汤合全虫方加减健脾除湿,疏风止痒。方中用茯苓、白术、生薏米、白扁豆、冬瓜皮、地肤子健脾除湿、渗湿利水;全虫、皂刺、防风、刺蒺藜、疏风止痒;苦参、白鲜皮利湿止痒;当归、首乌藤养血润肤。
3.血虚风燥证
辨证要点:
皮损色淡或灰白,抓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素体虚弱,兼见心悸怔忡,气短、失眠健忘,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脉沉细。
陈彤云教授认为患者久病、年老体弱及大病后由于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故出现瘙痒难耐。
陈彤云教授常用止痒合剂加减养血疏风,润燥止痒。方中用首乌藤、鸡血藤、丹参、当归、生地养血活血润肤;刺蒺藜、地肤子、苦参疏风止痒。如遇睡眠差者加生龙齿、生石决、珍珠母镇静安神。
【典型医案】
医案一
孔某,女,69岁,2008年11月5日初诊。
主诉:
腰围部起红色小丘疹,伴痒2年,加重两月。
现病史:
患者2年前开始于腰围一周起丘疹、瘙痒,每晚入睡时瘙痒尤甚。反复不愈,曾外用药治疗,效不显,现抵触外用药治疗。现皮损仍瘙痒剧烈,伴心情烦躁,心急怕热;纳可;眠尚安;二便调。
舌脉:
舌质红,苔白,脉弦。
皮科情况:
腰腹部皮肤干燥,苔藓样肥厚斑片,边缘模糊,表面附有少量鳞屑,有抓痕及血痂,嵴沟明显。
辨证:
肝郁化火、肌肤失养。
治则:
清肝泻火,养血安神。
方药:
胆草10g,夏枯草20g,白鲜皮30g,生栀子10g,生龙齿30g,白蒺藜20g,赤芍15g,丹参30g,生地15g,鸡血藤30g,酸枣仁30g,水煎服,日1剂,连服7日。
二诊(2008年11月12日):
服药7剂后,皮损基本不痒,复诊仍按上法加减化裁,3周后痊愈。
【医案分析】
患者因情志不遂,日久郁而化火,火热伏于营血,致使营血失和,经脉失疏,故皮肤呈苔藓样肥厚斑片;热伏营血,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表面附有少量鳞屑,瘙痒甚,可见抓痕及血痂。病情迁延日久,反复不愈,致使患者丧失信心,性情急躁。患者舌质红,苔白,脉弦亦为肝郁化火之象,依法治以清肝泻火,养血安神。
陈老方中用龙胆草、夏枯草、生栀子清热泻火;重用白鲜皮、白蒺藜祛风止痒;赤芍、丹参、生地、鸡血藤养血活血;生龙齿、酸枣仁安神以改善睡眠。全方清肝泻热为主,养血安神为辅。
医案二
李某,女,29岁,2008年7月21日初诊。
主诉:
外阴起皮疹伴瘙痒6年。
现病史:
患者6年前因工作紧张,开始间断出现外阴部瘙痒,夜间加重,曾辗转各大医院治疗不果,遂来我院。现外阴部皮肤瘙痒,影响睡眠;纳可;眠差;大便偏干,两日一行。
舌脉:
舌红赤,苔薄黄,脉滑。
皮科情况:
外阴部皮肤增厚,呈苔藓化;散见抓痕、血痂。
辨证:
肝郁化火、风湿蕴阻。
治则:
清热利湿,养血润肤。
方药:
生龙齿30g(先煎),生石决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首乌藤30g,龙胆草10g,生地15g,白茅根20g,黄芩10g,生栀子10g,丹参15g,地肤子15g,炒枣仁3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连服21日。
二诊(2008年8月11日):
服药3周后,皮疹变薄,瘙痒减轻,纳可,睡眠改善,大便仍干,2日一行。舌红,苔白腻,脉滑。前方加黄柏10g、茯苓15g加强清热利湿之效。继服14剂。
【医案分析】
患者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火热伏于营血,经脉失疏,复因肝郁克脾,脾湿不运,外感风邪,蕴阻肌肤而发病。肌肤失于濡养,故外阴部瘙痒;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故睡眠欠佳;火热伤津,大肠失于濡润,故大便偏干;舌红赤,苔薄黄,脉滑亦属肝郁化火之象。
陈老方中用龙胆草、黄芩清热燥湿,生栀子清热泻火,白茅根凉血清热,生地、丹参养血活血,佐以生龙齿、生石决、珍珠母镇静安神,首乌藤、炒枣仁养血安神,患者瘙痒尤甚,加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二诊时,患者瘙痒减轻,睡眠改善,大便仍干,加茯苓15g以健脾利湿,加黄柏10g以增强清热燥湿之力。
医案三
苏某,女,46岁,2010年8月7日初诊。
主诉:
身、面部起丘疹、红斑10年伴瘙痒,加重半年余。
现病史:
患者10年前搬迁后,因当地气候干燥及工作紧张,开始出现面、肘部起皮疹、痒;伴眠欠佳,月经规律,纳可,二便调。
个人史:
性情急躁。
舌脉:
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滑。
皮科情况:
面部、眼周、肘窝淡红色扁平丘疹、斑片;伴干燥、脱屑。
辨证:
肝热血燥、肌肤失养。
治则:
清肝泻火,养血润肤。
方药:
生龙骨30g(先煎),生石决30g(先煎),丹参15g,胆草6g,生栀子10g,白茅根10g,生地15g,丹皮10g,地肤子15g,酸枣仁30g,甘草6g,茯神12g,白芍15g,水煎服,日1剂,连服14日。
二诊(2010年8月21日):
皮疹变薄,颜色变淡,仍痒,睡眠好转。舌淡,苔薄黄,脉细滑。前方胆草用量增至10g,加双花20g、公英20g增强清热解毒之效,继服2周。
【医案分析】
目前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尚不明了,但精神情志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此患者性情急躁,情志不舒,肝郁化火,日久伤阴耗血,肌肤失养而发病。血虚生风,风盛则燥,故肌肤干燥,瘙痒难忍。
陈老方中胆草、生栀子清肝泻火;白茅根清热凉血;丹皮、生地、丹参养血活血润肤;生龙骨、生石决镇静安神;酸枣仁、茯神养心安神;地肤子疏风止痒;白芍养血敛阴;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二诊时皮疹变薄,睡眠好转,胆草用量增至10g,以增强清热泻火之效,加双花20g、公英20g以增清热解毒之功。
医案四
张某,女,35岁,2010年4月5日初诊。
主诉:
身起红斑、丘疹伴瘙痒10余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于耳前后起皮疹、伴瘙痒,后发展至腰部、腹股沟等处,瘙痒剧烈,影响睡眠,遂就诊。现腰腹、耳后红斑、丘疹,伴瘙痒;月经规律,量偏少;纳可;眠欠安;大便4~5日一行。
舌脉:
舌质红,苔薄黄,脉滑。
皮科情况:
腰部两侧掌心大小暗红苔藓化斑片,腹股沟、耳前、耳后亦可见相似皮疹;散见抓痕。
辨证:
肝郁化火。
治则:
清肝泻火,养血润肤。
方药:
生龙齿30g(先煎),生石决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首乌藤30g,炒酸枣仁30g,生甘草6g,胆草10g,生栀子10g,生地15g,茅根15g,丹参15g,连翘15g,黄芩10g,夏枯草15g,地肤子15g,水煎服,日1剂,连服14日。
二诊(2010年4月19日):
2周后,患者腰部两侧及耳周皮疹变薄,痒减轻,纳食可,睡眠佳,大便好转,两日一行,舌红,苔薄黄,脉滑。
方药:
生龙齿30g(先煎),生石决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胆草6g,生地15g,茅根15g,茯神10g,丹皮10g,地肤子15g,神曲10g,木香10g,枳壳10g,枣仁30g,甘草6g,继服14付。减栀子、黄芩、连翘等清热泻火之药,增神曲、木香、枳壳,以消食行气。
三诊(2010年5月4日):
皮疹变淡变暗,无明显瘙痒,纳食好,睡眠可,二便调,临床痊愈。
【医案分析】
此患者亦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而致此病,依法治以清肝泻火,养血润肤。方中胆草、生栀子清肝泻火;连翘、黄芩、夏枯草泻火清热;茅根清热凉血;生地、丹参凉血活血,养血润肤;生龙齿、生石决、珍珠母、首乌藤镇静养血安神;地肤子祛风止痒;生甘草调和诸药。二诊减栀子、黄芩、连翘等清热泻火之药,增神曲、木香、枳壳各10g,加强消食行气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