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慢性咽炎

案一

张某,女,39岁,1991年7月12日初诊。台湾。

咽部干痛,波及环唇起燥,有时两目也感干而痒,左重右轻,已历3年。在疲乏及天气骤变时或多言之后倍形严重。干时思饮以润,水求温者。痒甚而干咳,有痰液能咯,鼻腔右侧时难通气,在平卧时重些,左耳有时憋气或钝痛。

检查:咽后壁轻度污红,咽峡小血管树枝样显露。舌薄苔,脉弦而细。

医案:绛帐传经,势必多言,言多则损气,气损则伤津,津伤则干,于是柔痒致咳,痰潴喉头。考津伤有三:在肺在肾在脾,今也饮而求温水,有痰,古训“有声无痰在肺,有痰无声在脾”。气候骤变难以适应者,脾虚连锁卫虚;鼻塞而难通者,气虚清阳难举,因之加重者,阴盛而阳气更衰,等等。主在脾经,当采李东垣手法,似最惬当。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石斛10g   麦冬10g   沙参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二

何某,女,44岁。1990年8月29日初诊。南京油嘴厂。

咽头不适已多年。从去年今日开始一发至今即无痊意。咽部、鼻腔、鼻咽部一片干燥疼痛。烧灼感、火辣感、异物感,直到近来难咽干食及频频清嗓。痰涕不多且难外豁。早晨干时求饮,中午虽干拒饮,喜温。右鼻堵塞不通,两眶上方疼痛。频频打呃,清晨脘胃作胀睡眠很差,多梦。左侧舌根、舌边、舌尖及上腭也疼痛,以言语作痛而不想讲话。经期超前,怕冷膝痛。

检查:咽峡充血不明显,小血管扩张。咽后壁向前凸出,鼻咽腔未见病变。舌薄苔,质胖而嫩,中央有纵行裂痕一条,长1.5cm,作痛。脉细弦。

医案:质禀藜藿之体,肝旺脾衰,脘胀作于寅卯,东方木旺而然。叶天士认为肝木一旺,势必侮土,土被侮而衰,则宗气难充卫气难固,故而畏冷不温。脾土一衰,则升化精微无权,当然咽鼻干燥。考一般干燥必求水润而今则拒饮,可知已有别于真正津液之枯。再求鉴于舌象,质胖而嫩,脾虚无疑,中有沟裂,事属脾阴不足。总之证情复杂,只能宗李东垣治土手法。仿叶天士柔肝扶土理论裁方,姑拟参苓白术散合逍遥散,未知效否?

白术6g   柴胡3g   白芍6g   白扁豆10g

丹皮6g   党参10g   茯苓10g   怀山药10g

佛手6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3日诊。

去年方药间断服用,自感很好。现在主症,从鼻咽为重点,旁及舌根、耳、目、环唇,奇干如裂,伴以疼痛及烧灼感。

检查:咽(-)。鼻(-)。两耳鼓膜严重下陷。舌薄苔,脉细。

医案:旱魃作祟两年,日趋严重,前者颛顼疯狂之际,即稍稍苟安。刻以水退火来,再度严重,治以填坎益水。

生地10g   熟地10g   山药10g   女贞子10g

泽泻6g   茯苓10g   丹皮6g   旱莲草10g

乌梅10g   知母10g    7剂煎服

案三

赵某,男,60岁。1991年8月21日初诊。本院。

咽干狂饮,独甚于子夜,喜热饮,已有9个月。有时作痛,喉间如有异物,诚如《巢氏病源》所谓“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多稠痰难咯。

检查:咽峡弥漫性充血(红艳型),小血管扩张。舌薄白苔,舌质红,脉细。

医案:痰为火之标,火为痰之本。加之赋体丰腴重湿,更是易于生痰,治当清火化痰。但既谓是火,何以饮独求热,此陈远公所谓“同类相亲”之故。

生地10g   木通3g   竹叶10g   天竺黄6g

灯心草3g   白茅根10g  桔梗6g   川贝母10g

瓜蒌仁12g  玉泉散20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28日诊。

咽干已润多多,疼痛极微,唯异物感总难消失。稠痰亦少。

检查:咽峡充血已淡,小血管扩张依然。舌薄苔,脉平偏细。

医案:痰火一清,诸恙悉减,余威尚在,再步原旨。唯以药后半小时中脘有不舒之感,稍稍调整一二。

原方去玉泉散,加芦根30g,7剂煎服。

案四

杨某,女,43岁。1991年9月11日初诊。铁路局。

病咽喉者已七八年之久。6年前两度言而无声,经本科治愈。刻下主症为咽喉奇干,甚至有撕裂感,口水下咽不利,水亦难润,呈进行性发展。皮肤也有干燥感及痒感。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少津。舌薄苔,脉细。

医案:喉需液养,咽赖津濡。咽而奇干,津液之失养可知,同时肌肤干燥而痒,亦为营血失其灌溉而然。津血同源,同荣共辱,病似两宗,证出一源。取培土生金,金旺生水,水源一充,津血向荣矣。

太子参10g  茯苓10g   山药10g   当归10g

白扁豆10g  沙参10g   麦冬10g   玉竹10g

绿豆衣10g  黄精10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4月8日诊。

去年进药35剂,诸症俱除。刻下咽又有干感。裂痛感已没有,饮水可润。偶有痒感,一痒即咳,咳而无痰。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舌薄苔,边有齿痕,脉细。

医案:多年慢喉痹,宗《内经》“喉咽干燥,病在脾土”处治,以四君作核心,增液汤作辅翼。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沙参10g

麦冬10g   玄参10g   川黄柏3g   知母10g

玉竹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4月24日诊。

咽部干燥善饮,作痒不显,幸咳也不多。咽部异物感存在。

检查:咽壁稍润。舌薄苔,脉平。

医案:津枯液竭,失养于咽,取六君加增液作标本兼顾之计。

太子参10g  茯苓10g   山药10g   百合10g

白扁豆10g  麦冬10g   沙参10g   生地10g

天花粉10g  玄参10g   芦根30g  7剂煎服

案五

贡某,男,59岁。1991年6月28日初诊。扬州。

经服清心润喉中药8剂,咽头干涩明显缓解,但仍不能疲劳与多言,故而清晨最为舒适,两侧颌下区与颈侧的紧张也更减轻,痰仍不多,精神仍有疲怠感。

检查:咽后壁粘膜感滋润一些,小血管仍然暴露。舌苔稍化一些,脉平。

医案:彷徨于治脾治肾途中,取用张聿青轻清轻养手法,大有所持者狭,而所得者奢之慨。殊感满意,当然踵进。

生地10g   竹叶10g   白茅根10g  石斛10g

沙参10g   麦冬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玄参10g   芦根3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14日诊。

在此期间二度高潮又起,四日前入院治疗。当时以时感之扰,予以轻清宣化之剂,反应良好。刻下仍然以干燥为主。但不急于求饮,两侧扁桃体有胀感,无痰,晨时上午较轻,下午加重,不耐多言。12日纤维喉镜检查:“会厌无水肿,喉面稍充血。声带肥厚,闭合尚可。室带超越,披裂表面小血管扩张”。

医案:咽喉骈病,主在于干,干来于燥,燥以津液失养失濡所致。治当培土补脾,以助其精微生化之源,惜乎时临泽国与暑季之因,故而先以清化徘徊周旋。刻下时临金秋,已可凭辨证裁方。取培土手法,但以血管暴露严重,不能不参以清心。

生地10g   木通3g   丹皮6g   太子参10g

赤芍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桔梗6g   佩兰10g   甘草3g  5剂煎服

三诊,1991年8月21日诊。

发音仍枯涩而低,喉头干燥及紧张感,但不思饮。

检查:软腭,咽后壁小血管网布而红艳;声门除前连合之前未暴露,所见声带肥厚欠清白,运动可,闭合尚佳;室带增生,充血(晦黯型);披裂轻度肥大。舌薄苔,质紫,脉平。

医案:脾失坤德之厚载,且心火较旺,上诊取方以导赤作核心,但进步姗姗,殊难惬意。看来治干途径仍需振作戊土,以冀生化精微,上供灌溉之需,但“喉关情同海棠叶背”(引《喉科指掌》语,即小血管扩张),则清心之品尚未可撤除。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木通3g   丹皮6g   赤芍6g

金银花10g  仙茅6g    5剂煎服

四诊,1991年8月27日诊。

说话轻松一些,吞咽时的异物感仍有些,干燥变化不大,两颌下颈部紧张感依然。

检查:咽后壁污红,软腭小血管严重增生。舌根部厚腻苔,前薄腻苔,脉平偏软。

医案:心火偏旺依然,湿浊又来干扰,再从清心,旁及化浊。所谓化浊,寓之于脾土一健其浊自除。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木通3g

白茅根10g  赤芍6g   藿香10g   佩兰10g

金银花10g  六曲10g    5剂煎服

五诊,1991年10月12日诊。

上方共进17剂,经过平稳。干涩、不适感明显改善,发音也有轻松之感,音调尚可,音量奇小,音色、音域接近正常。每值多言、疲劳则加重。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大部分粘膜萎缩无改善现象,干而少津(方才多讲几句话)。声带肥厚,室带尚有增生感,闭合佳,运动佳。舌薄腻苔,脉右平左细。

医案“:士别三日”喉恙进步殊佳,咽则驻足不前。刻下裁方,主在生津养血,当以生化精微。盖精微化津,事属治本,一也;音量卑微,中气内怯,非振脾气不可,二也;舌有薄腻苔,则忌滋粘厚补,三也。

太子参10g  黄芪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石斛10g   沙参10g

麦冬10g   桔梗6g   六曲10g  7剂煎服

案六

史某,女,41岁。1991年7月19日初诊。电视台。

咽部觉有“肿”“胀”及异物感。口唇经常脱皮,有时刷牙时泛恶。

检查:咽后壁粘膜萎缩、污红,右扁桃腺窝中有潴留的脏物。舌薄苔,脉细。

医案:禀赋迹近藜藿,情绪缺乏稳定,加之阴津内枯,咽喉失其濡养,致咽头不舒、喉有鲠介。治当缓肝之急,润咽养阴。

甘草3g   小麦12g   大枣5枚   生地10g

玄参10g   麦冬10g   沙参10g   金银花10g

芦根30g   桔梗6g    5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27日诊。

异物感已似有似无,胀感消失,环唇干裂剥皮者改善良多。但近又再度有蠢然之态,手心灼热。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已收敛一些,萎缩者也潮润一些。舌薄苔,脉细弦。

医案:累进中药28剂,疗效满意。唯近来又有环唇之恙蠢然再来之感。良以立秋已临,金气一旺而然。原旨难改,再添一润。

甘草3g   小麦12g   大枣5枚   生地10g

川黄柏3g   知母10g   麦冬10g   乌梅10g

沙参10g   芦根30g    7剂煎服

案七

谢某,男,80岁。1991年7月13日初诊。

咽病半月,主为疼痛,至今稍有减轻,虽伴干燥,而不严重。求饮以润,水喜温。偶有痒感,幸不致咳,有痰而量少,能外咯。伴有颈椎综合征及轻度萎缩性胃炎。

检查:咽后壁及软腭部小血管严重怒张暴露,其色红艳,两侧索轻度肥大。鼻咽部后端似有萎缩感。舌前半无苔,后半厚腻,脉细濡。

医案:高龄杖朝耋耄,阴津之内槁可知。匝月泽国梅天,湿浊之重亦不言可喻。内侧津枯生燥,燥甚化热;外则阴霾困束,伏热难宣,蛰邪难撤而咽痛当然。久久难愈,正以内火之旺。哥窑纹(注:中医术语,指小血管扩张而言)红而且多,疼而且干,同时外湿充斥,故证兼虚实。治当养阴清火,但碍于湿,如予理湿必伤于津。矛盾枘凿之处,只能化湿而不伤津,养阴而不助湿之中以求。

藿香10g   佩兰10g   车前草10g  木通3g

白茅根10g  竹叶10g   绿豆衣10g  灯心草3g

桔梗6g   金银花10g  六一散12g(荷叶包刺洞)

5剂煎服

二诊,1991年7月17日诊。

药进5剂,咽干及痛俱已减轻,在此期间未作过痒,咳亦告息。

检查:咽后壁严重的小血管扩张暴露,明显改善,充血消退,两侧索在隐约中,后半舌苔在化,前半由无苔而转有苔。脉左平右细。

医案:取轻清轻养,淡渗保津中取得疗效,尚称满意。者番裁方,稍稍倾向于养。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六曲10g

白扁豆10g  木通3g   竹叶10g   山楂10g

绿豆衣10g  六一散12g(荷叶包刺孔)

5剂煎服

三诊,1991年7月22日诊。

又进5剂,疼痛已接近消失,干燥之感基本得润,咳亦不复重来,腹已知饥。

检查:咽后壁小血管已不明显,充血全部消失。舌厚苔全化,微有薄苔,脉细。

医案:诸般不适,药进告除。以时临酷暑,例应扫尽残邪,所谓“去疾务尽”之意。此外每当进餐之际,经常清涕滂沱,良以人到高年。今取药不宜过补、过敛,只能轻描淡写求之。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玄参10g   山楂10g   六曲10g

绿豆衣10g  木通3g   六一散12g  10剂煎服

案八

张某,男,36岁。1991年7月23日初诊。地矿所。

两年多来咽头疼痛,有时伴烧灼感,近两三个月来一切加重,清嗓频频,作干而多饮求润,喜温饮。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团状增生,部份粘膜已萎缩,以致污红十分严重,充血呈弥漫性红艳型。舌薄苔映黄,脉实。

医案:《喉科心法》指重症慢性喉痹之“喉如网油”者,即指此而言。其所以然者,因循病久使然。刻下虽非急发,良以水乡泽国之灾,湿困于前;人暑高温之热,火逼于后,终成离火炎炎,坎水更枯而然。取用刘河间手法,重恃清火。

黄芩3g   山栀10g   金银花10g  青蒿10g

佩兰10g   藿香10g   菊花10g   芦根30g

白茅根10g  玉泉散20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7月30日诊。

药进7剂,疼痛及烧灼感明显减轻,干燥也滋润多多。近来矢气多。

检查:咽后壁充血依然较甚,其它无变化。舌薄苔,脉大。

医案:纵然明显改善,实则不过症状减轻,而非“疾病”之愈。原方尚可续用1周。

原方加六曲10g,7剂煎服。

案九

杜某,男,34岁。1991年7月26日初诊。五十五中。

病起一月前感冒之后,从此即痰多,有时附丽难咯之感,稍感疼痛及干燥感,不耐多言。

检查:咽峡慢性轻度充血而红艳,小血管扩张,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薄苔,舌体胖边缘有齿痕,脉细。

医案:病固仅仅匝月之久,但发轫之初,正当涝霉水湿之际,邪被湿困,难泄难清。病至后期,酷暑无情,汞柱临高难降,炎炎之火,烁此内伏湿邪,那得人能康健及咽病告失?证属实火及伏邪交炽而致。对伏邪用疏;对离火用清。

桑叶6g   薄荷5g   金银花10g  黄芩3g

菊花10g   连翘6g   白茅根10g  天竺黄6g

芦根30g   桔梗6g   甘草3g   西瓜翠30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6日诊。

药进14剂,痰量减少,疼痛减轻,豁痰亦爽。唯干燥仍然,而且不耐多言。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变化不大。但充血消失,暴露的小血管轻淡一些。舌少苔,胖意仍有,脉细。

医案:一疏一清于先,今也邪将云去,轻清轻养紧随,既扫残邪而资康复。

太子参10g  茯苓10g   生地10g   玄参10g

绿豆衣10g  百合10g   麦冬10g   沙参10g

芦根30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1年8月30日诊。

一度多言诸症陡然加重。刻下主症,咽左有些疼痛与堵塞,虽然明显减轻而尚有干燥,异物感始终存在,不耐多言。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极度增生,小血管暴露。舌薄苔,脉细。

医案:宗气之不充,故而不耐多语;精微之难化,当然咽喉失舒。所谓药者正是矫正诸弊。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黄芪10g   山药10g   麦冬10g   玄参10g

白茅根10g  甘草3g    7剂煎服

四诊,1991年9月13日诊。

咽痛基本上已没有,干燥日趋滋润,异物感残存一些,但在多言之后可增加。

检查:咽部充血及小血管暴露已全部消失,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尚未平复。舌薄苔,脉细。

医案:始取除邪,终崇益气,慢性咽炎已登瘥门。不过临秋开学,春风育人,必然多言多语,只能自控节劳。至于裁方,步踵原法。如能认真进药,复杯在即。

黄芪10g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百合10g   山药10g   石斛10g   麦冬10g

知母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十

吴某,男,43岁。1991年8月2日初诊。南京。

去年4月急喉风,进仙方活命饮而告痊。从此即经常疼痛,有些干与痰,每次高峰时即有发烧等等。今天在平稳阶段。

检查:咽峡弥漫性充血艳红,两侧索肥大。舌薄苔,脉平。

医案:咽峡飞丹,长期存在,五志之火内燔。喉咽之恙长在,取河间手法,清之。

川黄柏3g   知母10g   黄芩3g   金银花10g

菊花10g   芦根30g   白茅根10g  玄参10g

桔梗6g   甘中黄3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20日诊。

药进20剂,疼能得减,干燥潮润,较为满意,唯有时还有干与痛出现,总之症已好转,但难于稳定。舌薄,脉象同前。

医案:祝融旱魃,以清火之剂而俯首,当然踵进原旨。唯有为病时久,无坎水之后盾,清亦难图全功。者番裁方,拟取河间清火,再参丹溪滋阴,所谓借助于军稚。

川黄柏3g   知母10g   黄芩3g   生石膏30g

金银花10g  麦冬10g   生地10g   女贞子10g

白茅根10g  旱莲草10g  甘中黄3g  7剂煎服

案十一

黄某,男,33岁。1991年8月4日初诊。丹阳吕城。

10年前摘除扁桃体后,经过良好。今年3月急性咽喉炎后,即疼痛至今未歇。伴以两侧发胀,干燥而不思水润。稍有烧灼感,偶有痒感。频频清嗓运动。两侧耳根有时沁痛。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粘膜萎缩少液,污红充血。舌薄腻苔,脉弦。

医案:烁土熔金,六淫之热外伤;心烦肝郁,七情之火内燔。内外之火互焚,津液之水告槁,槁则干,干则燥,燥更助火之威。宗刘河间学说处理。唯今有轻微感冒,待告痊后进服此方。

生地10g   竹叶10g   白茅根10g  夏枯草10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川黄柏3g   绿豆衣10g

知母10g   芦根30g   西瓜翠一团(自加)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16日诊。

干燥烧灼感及耳根沁痛,有所改善。咽痛伴胀依然,痒已消失。在甲状软骨部很不舒服,予以揉抚似可好些。

检查:咽后壁粘膜萎缩,充血已轻。舌薄苔映黄,脉平。

医案:浮邪已去,清火已不必需。再予轻清轻养作以补益之桥梁。

生地10g   玄参10g   天花粉10g  芦根30g

茅根10g   沙参10g   陈皮6g   僵蚕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1年9月13日诊。

药进14剂,干燥异物感已消失。但咽痛咽胀及耳根仍痛,甲状软骨部不舒服也依然未消失,加抚揉即舒服一些。

检查:咽后壁大面积萎缩仍然,充血消失。舌薄苔映黄,脉平。

医案:漫漫征途,初见进步。仍宜清养,并需坚持。

生地10g   玄参10g   天花粉10g  络石藤10g

芦根30g   沙参10g   麦冬10g   丹参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四诊,1991年11月5日诊。

诸恙在上午若失,晚上以一日劳累而又有些。

检查:咽后壁大面积萎缩,稍稍滋润一些,已不充血。舌薄苔,脉细。

医案:虽然痊途遥远,久药总可覆杯。盖舍药治之外,一无他径可走。如嫌进药麻烦,或可取用维持之量,即隔天进药。

生地10g   熟地10g   川黄柏3g   知母10g

乌梅10g   麦冬10g   沙参10g   芦根30g

黛蛤散2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十二

吴某,男,44岁。1991年8月14日初诊。省级机关。

咽头作干已两年,时重时轻,求饮可润,水喜温热,疼痛也由干燥引起,有时发音失泽。受凉、多言、疲乏时加重。容易疲劳,多饱呃,大便稀薄,已有数年之久,便中有食物残渣。耳鸣阵发性,对噪音无所畏。今天适为急性期第4天。

检查:右侧扁桃腺上有两个潴积性囊肿,咽后壁粘膜严重萎缩,充血红艳。舌薄腻映黄苔,脉平偏细。

医案:津亏无液而燥气生,此病之证也。第今值急性之期,只能舍本而求标。

桑叶10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连翘6g

蝉衣3g   白茅根10g  桔梗6g   甘草3g

大青叶10g    5剂煎服

二诊,1991年8月23日诊。

急性高潮幸已消失,素向顽症一如上述。补诉疲劳后睾丸下垂。

检查:声带肥厚,右侧活动欠佳。两室带严重增生,右侧已覆盖于声带上2/3,左侧前半声带、室带及披裂一片充血较严重,色晦黯。舌薄腻苔,脉平。

医案:喉、咽同病,俱非细芥之恙,来之以渐,去更迟迟。拟取理气化瘀,佐以培土益气。至于干燥、疼痛,虽然未予药物之治,但正以瘀去气顺而连锁改善。

三棱6g   莪术6g   桃仁10g   乌药6g

当归尾10g  枳壳6g   泽兰6g   党参10g

赤芍6g   落得打10g    7剂煎服

三诊,1991年11月1日诊。

八月处方连进21剂,当时似乎有所好转,因而辍药20天,幸而未见倒退回潮。

检查:右声带活动已正常,但出现梭缝,而且隙裂颇宽。室带增生有所收敛。一片充血稍稍减轻。舌薄腻苔,脉平。

医案:效方中断,殊感遗憾。尚无回潮,可庆幸。检查所见诸症减轻,而出现梭缝,多少有以暴易暴之叹。治法踵上原旨。

三棱6g   莪术6g   桃仁10g   鸟不宿10g

当归尾10g  枳实6g   泽兰6g   天竺黄6g

赤芍6g   蝉衣3g    7剂煎服

案十三

夏某,男,68岁。1991年8月23日初诊。南京客车厂。

微痛在咽喉,一讲话更加重。干燥善饮喜温。常作清嗓,已一年半,四季皆然。

检查:咽峡咽后壁小血管扩张网布。舌薄苔,中央剥脱,脉小弦。

医案:身告退休,心更操劳,终至心阴暗怯,心火上炎。取清心益心骈治。

生地10g   竹叶10g   木通3g   灯心草3g

连翘10g   金银花10g  玄参10g   麦冬10g

白茅根10g  柏子仁10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9月3日诊。

药进7剂,疼痛在不讲话时已没有,干燥依然。

检查:咽峡潮红减轻,余如上诊。舌薄苔,中央斑剥处已不平滑,脉小弦。

医案:纵然进步跚跚,但以区区药力而赢得改善,反应不能不称速。上方益心阴,泻离火,看来尚属中的之矢,紧步原旨。

柏子仁10g  莲子肉10g  生地10g   木通3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麦冬10g   玄参10g

知母10g   竹叶10g    7剂煎服

三诊,1991年11月5日诊。

上方累进28剂,疼痛消失殆尽,残存无几。已不干燥,不耐多言者也已稍稍延长一些。

检查:咽峡及后壁还有轻微的充血。舌薄苔,脉平。

医案:重恃清心,离火之炎始告式微。但其去迟迟,再步原旨。

生地10g   木通3g   竹叶10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知母10g   川黄柏3g   桔梗6g

甘草3g   柏子仁10g    7剂煎服

四诊,1991年11月15日诊。

又进7剂,残痛告失,干亦接近滋润。唯昨撄感冒,故而咽病又受激惹。

检查:咽峡轻度充血(红艳型)。舌薄映黄苔,脉平。

医案:帆顺痊途,横遭感冒。但以邪不严重,而加之于正气渐充之体,谅来即可覆杯。先进今朝方药,5剂后再进原方。

桑叶6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薄荷5g

连翘6g   杏仁10g   桔梗6g   甘草3g

板蓝根10g    5剂煎服

案十四

蒋某,男,25岁。1991年10月21日初诊。南京纺织。

1年前以感冒受凉而后遗咽炎。干燥并不求饮,伴以难用词语表达的不舒服,有时有异物感。清嗓,胸闷失畅,叹息始安片刻。怕冷,容易感冒,入冬鼻塞。

检查:扁桃腺(双)Ⅱ度,咽峡充血,右颌下区扪到指头大淋巴结1个。舌薄苔,舌体瘦但有齿痕,脉细。

医案:张元素所谓“满坐皆君子,小人自无容身之地”,宗此而裁方。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玄参10g   金银花10g  百合10g

枳壳6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11月5日诊。

药进14剂,基本上无所进步,怕冷好些。齿酸楚。

检查:咽峡充血已无,扁桃腺Ⅱ度。齿叩痛。舌薄苔,脉平。

医案:正气一充,诸邪逊色,咽部效益似不明显,但内科症状似较占先,原旨再进。如扁桃腺巍然不动者,可考虑摘除。异功散主之。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陈皮6g

百合10g   山药10g   昆布10g   桔梗6g

海蛤粉15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1年11月21日诊。

药累进28剂,咽干明显缓解,不舒服感也有所减轻,清嗓动作基本上已没有,胸膺闷感所存极微。齿酸感未除,畏寒情况已改善很多。

检查:扁桃体(右)Ⅱ(左)Ⅰ度,咽峡充血减轻。舌薄苔,脉平。

医案:初投异功散,见效平平,非药无效,量未及也。继服原方(稍事增损),其效颇著,乃药力达病灶矣。效方不更,古有明训。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麦冬10g   沙参10g   山豆根5g

芦根3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十五

石某,女,38岁。1991年11月15日初诊。南京工艺厂。

自扁桃体摘除后,经常嘶哑,经治之后,已两年未发作。刻下初冬又以寒冷之袭,而喉头奇冷,匝颈不温,疼痛如刀刺,嘶哑,咳嗽,痰一般而清。下肢寒冷,大便最近有干结,鼻咽口咽部作干,求饮喜热,腰部也胀下坠,多汗。以上症状过去也有,但不若现在明显。

检查:咽后壁干枯,粘膜有萎缩感;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声带肥厚,欠清白。舌薄苔,脉大。

医案:气怯于中,寒袭于外,同时正以中虚寒贼而伴以感冒。温养扶正事属亟需,但刻下则先宜清彻浮邪,盖“标”证急于“本”证。

防风6g   荆芥6g   前胡3g   柴胡3g

杏仁10g   独活6g   桂枝3g   象贝10g

甘草3g   生姜2片    5剂煎服

二诊,1991年11月19日诊。

奇冷缓解,咳嗽仍然,颃颡之干稍润,发音转亮朗,但不耐多言。汗已少,有疲乏感。

检查:咽后壁如上诊,感到滋润一些。声带肥厚,稍有几处轻度充血,运动好,闭合好。舌薄苔,脉细。

医案:治标以获效而终止;治本已时届而开端。取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杏仁10g   陈皮6g   仙鹤草10g

百合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1年12月3日诊。

奇冷稍解,在活动时仍然多汗。颃颡干涩已在下午方作。多言之后即导致痒与咳。发音已正常,但下午差些,疲乏未能振作,多瞌睡,下肢冷加重。

检查:咽后壁仍然粘膜萎缩,不充血。声带仍感肥厚、充血仅仅左侧尚有残留,闭合好。两室带活跃。舌薄滑腻苔,边有齿痕,脉细。

医案:藜藿之质,荏弱之躯。气怯而阳衰,中虚而坤德难厚。幸药不嫌补,性不拒温,总有图强之日。

黄芪10g   党参10g   白术6g   绿豆衣10g

茯苓10g   山药10g   赤芍6g   仙灵脾10g

仙茅6g   百合10g   甘草3g  7剂煎服

四诊,1991年12月10日诊。

药进7剂,奇冷渐温,下肢亦温些。汗出一症仍然。颃颡干涩,有所改善。但依然还要出现瞌睡,较前改善。精神稍有振作。

检查:咽后壁粘膜稍稍滋润一些。舌薄白苔,质胖嫩淡红,脉细。

医案:取用温补,诸恙俱获效益,或谓咽头干燥,滋阴之不暇,用温求润,是否为抱薪之救火?非也。干出津枯,津从精微化生而来。脾不生化,津从何来?所以滋阴为浇枝润叶,培土乃灌根溉柢,原方踵进。

黄芪10g   党参10g   白术6g   白扁豆10g

茯苓10g   山药10g   仙茅6g   仙灵脾10g

百合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五诊,1991年12月27日诊。

药进33剂,自发性冷感已好些,但一遇寒冷背部又失舒下坠,两膝凉冷。颃颡干燥得进一步缓解,痰在晨起有些,出汗仅在活动之下有些。

检查:发言正常,咽后壁萎缩正在恢复、红润中。舌薄苔,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脉细。

医案:治途平坦,效果亦较满意,例应加重温阳之品,惜乎咽干而又不敢提颖。再宗前旨,力求进展而稳健。

黄芪10g   党参10g   白术6g   白扁豆10g

茯苓10g   山药10g   麦冬10g   紫河车10g

仙茅6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十六

范某,男,30岁。1991年11月26日初诊。南湖。

喉头异物感已5个月,近来加重,口腔、咽喉干燥异常,求水以润,喜凉,而且愈冷愈舒服。鼻子与齿龈出血,反复发作已4个月,出血时量多。入秋之后鼻孔中烧灼如冒火。以喉头不舒而导致枕部为中心的头痛,睡眠不佳由于咽鼻的病痛而导致。

检查:鼻粘膜干而轻度充血,中隔右侧有嵴突。咽后壁小血管扩张。舌薄腻苔,脉平。

医案:鼻塞头痛,出血而中隔有突起,当然考虑为嵴突之为患,但毕竟嵴非庞然,毋事重点着眼。退析诸症,殊有肺经伏火,火旺劫津则干,干甚则清道失濡而难以滑润则介介然鲠矣。火旺逼血,则衄作。治当清金清肺,作射马擒王之策。

黄芩3g   桑白皮10g  金银花10g  丹皮6g

赤芍6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玄参10g

沙参10g   麦冬10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12月3日诊。

药进7剂,喉头异物感已消失,唇燥已润,口干减轻。齿鼻两衄已无,鼻中冒火减轻。但鼻塞继来,清涕也增多。枕部之痛依然。除在鼻子通气好时,睡眠可改善。

检查:鼻腔干燥少液。舌薄苔,脉平。

医案:一药而诸证霍然,但欲知“药来神效,必有反复”。总之,焰然之火式微,清火养阴之法紧随,方为得策之治。

桑白皮10g  黄芩3g   生地10g   玄参10g

路路通10g  百合10g   麦冬10g   菖蒲3g

北沙参10g  菊花10g    7剂煎服

案十七

蔡某,男,18岁。1991年11月26日初诊。中山陵。

咽部起于童年,扁桃腺已摘除,但从此急性咽炎发作频繁,每次急发病程较长,非1个月难愈。这次发作于9月份而仍无向愈迹象,表现为疼痛肿胀,有痰,咳嗽。鼻翼经常肿胀,不红不痛,鼻腔内干燥。两耳偶然阵发,深部疼痛,右多左少。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咽峡弥漫性充血、艳红。耳(-)。鼻(-)。舌薄腻罩黄苔,脉平偏细。

医案:耳疼似乎由咽痛导致(舌咽神经痛);鼻病怀疑“风注”(巨型荨麻疹)之流,暂姑不加关注。咽病淹缠,良以正怯于中,浮邪一贼而难御使然。方以扶正中寓以解毒。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金银花10g  桔梗6g   板蓝根10g

玄参10g   土牛膝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2月14日诊。

药累进21剂,咽痛一度消失,两耳深部之疼,亦随之告失,近3天又出现咽部作痛,幸而无异感。但两眼不舒,睑有胀感,无全身症状。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的增生迹近消失,咽峡轻度弥漫性充血。舌薄苔,脉平。

医案:病情平稳,日趋好境,唯以春旺于木,木气蠢动而祸延开窍之目也。治宜疏泄。

桑叶6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蝉衣3g

桔梗6g   蚤休10g   连翘6g   苍耳子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十八

常某,男,36岁。1991年12月10日初诊。安装公司。

胆囊炎已六七年,幸发作不频繁,表现为右胁针刺感,今天不痛。支气管扩张已10年,客岁今年未发过。咽痛已半年,同时耳痛伴随,右侧轻左侧重。现在前两病已平稳无发作迹象,后两病乍轻乍重。

检查:咽后壁轻度污红,双外耳道(-)。舌薄苔,脉小弦。

医案:咽主地气而属阳明,阳明伏热,当然循经上犯,于是干也痛也俱来;厥阴、少阳之脉环耳。肝失条达,在郁结之下,痛亦阵作。治当疏肝清胃。其所以咽痛耳痛相随者,可能与舌咽神经有关。

柴胡3g   夏枯草10g  菊花10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玄参10g   蚤休10g   延胡索10g

没药3g   枳壳6g    7剂煎服

二诊,1991年12月20日诊。

药进10剂,到第8剂开始疼痛明显减轻,现痛感还有一些,唯新增耳中胀感与痒感,咽头之干无改善,喉头似有痰样物潴积。

检查:咽后壁粘膜出现萎缩现象,耳(-)。舌薄苔,脉平有弦意。

医案:求润咽嗌之干,固属当务之急,但止耳中之痛,依然不能轻弃。法取原旨,稍稍倾侧于养津。

柴胡3g   延胡索10g  没药3g   佛手5g

天花粉10g  玄参10g   麦冬10g   沙参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1月3日诊。

疼痛基本消失,偶有一痛则两耳深部作胀。唯喉头奇干,而且似有粘痰附丽,食甜咸食则制干最有效。

检查:咽后壁粘膜萎缩。舌薄苔,脉平而细。

医案:主诉则痛去十之三四,但检查则仅去十之一二而已。来日方长,求其根治决难一索即得。

生地10g   玄参10g   麦冬10g   沙参10g

乌梅10g   没药3g   延胡索10g  知母10g

甘草3g   陈香橼6g    7剂煎服

四诊,1992年1月17日诊。

咽干缓解,但有异物感,清嗓频频。耳痛仅仅左侧偶一有之。药后脘胃部作胀,大便干结难解。

检查:咽后壁萎缩的粘膜稍有润意。舌薄苔,脉平。

医案:求荣萎缩之粘膜,乞灵生津之方药,事属正规之法。唯药后脘胀,大便干结,则改取“虚补其母”手法,方用白术,陶弘景目为生津之品。虽然有“二术不入喉门”之说,事可作为别论。津液一充,润之肺胃则咽干得润,润之大肠则大便正常。盖肺与大肠表里相关也。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山楂10g   六曲10g   麦冬10g

天花粉10g  沙参10g    7剂煎服

五诊,1992年1月24日诊。

刻下咽干,喉咽部告轻,而鼻咽部加重,剧痛之下左耳作痒作痛。异物感明显改善,脘胀消失,代之以嘈杂感。难解之大便稍感润滑一些。

检查:咽后壁已滋润一些。舌薄苔,脉平。

医案:旱魃蹂躏之处,由喉咽上迁鼻咽,虽似以暴易暴,但毕竟趋向好转,不见乎萎缩之处日渐红活乎。其所以有烧灼之感,亦属由燥致火而然。《内经》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耳之痛痒情出于斯。治再培土生金。金旺水沛。

白术6g   党参10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沙参10g   麦冬10g   荆芥炭6g

芦根30g   玉竹10g    7剂煎服

六诊,1992年1月31日诊。

干燥感方面,不若初期处方有效。痰多,食欲反而激增,常有饥感。咽部烧灼感仍较严重。

检查:咽后壁粘膜萎缩,又较上诊严重。舌薄苔映黄,脉平。

医案:奇干不润,少阴之水难充,食欲反增,阳明之火偏旺。治则前方取培土生金,多少有迂回曲折,而远水难求之嫌,今取大补阴丸合玉女煎,作直捣黄龙之策。

川黄柏3g   知母10g   生石膏30g  熟地10g

生地10g   麦冬10g   甘中黄3g   芦根30g

乌梅10g   玉竹10g    7剂煎服

案十九

陆某,男,42岁。1991年12月31日初诊。三十七中。

3年以来,咽部有痛感,今年8月咽痛激增,咽头不舒,痰多,作干较甚,善饮不计温冷,稍有烧灼感频频急性发作,急发与稳定期的界限很模糊。近几天服用中药已缓解一些。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粘膜萎缩。舌薄苔,脉平偏细。

医案:绛帐传经,谆谆之训更倍多于常人。前医取药,入情合理而效亦桴随。效不更方,古有常训。但在健脾方面,似可予以偏重,俾既顾荣枝茂叶而进一步灌溉根柢。

党参10g   白术6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青果10g   玄参10g   天竺黄6g   沙参10g

茯苓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二十

张某,男,26岁。1992年1月17日初诊。南通。

咽病发轫于1988年之际,逮1990年之秋特别加重。从此乍轻乍重,偶亦“最佳状态”者可以苟安。平时主症,咽头失舒,偶有干燥。一经急发之际,疼痛激增。时有烧灼感。今天为这次急性发作的第3天。近来两次的发作,自觉由受凉所致。

检查:咽峡弥漫性充血,小血管扩张暴露。咽后壁部分粘膜萎缩。舌薄苔,脉平有弦意。

医案:慢性咽炎,病也;急性发作,又一病也;发作频繁,更一病也。处理此病,序分3步:第一清利咽喉;第二生津养液;第三力求巩固。病似啰唆,治却不难。唯治程较长,主在坚持耳。

桑叶10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芦根30g   白茅根10g  玄参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1月31日诊。

药进13剂,急性症状消失殆尽。慢性的干燥,有时作痒,右侧有些疼痛感已趋主位。

检查:咽峡充血已减轻,小血管暴露减少,后壁污红。舌薄苔,脉平。

医案:第一步左券已操;第二步循序以进。唯时临春来,应顾及条达一筹,渗透于生津养液之中。

荆芥炭6g   生地10g   玄参10g   麦冬10g

肥知母10g  沙参10g   桑叶6g   桔梗6g

炒川柏3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5月12日诊。

上药进服至今未辍,干燥者已润,痒亦消失,颈左侧(咽部)稍微疼痛残存。但有时也能毫无感觉。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之增生存在而干涩,轻度充血(晦黯型)。舌薄苔,脉平。

医案:所欲之求,幸能尽得所获,不过查诊对照,远不若问诊之满意。者番裁方,志在扫尾,故而药量退守维持。

生地10g   玄参10g   麦冬10g   川黄柏3g

知母10g   沙参10g   桔梗6g   天竺黄6g

天花粉10g  甘草3g    7剂煎服

四诊,1992年6月23日诊。

取隔日一剂维持量,进药至今未辍,现在残存咽头左侧还有一些不舒服,干燥未能完全消失,故而饮水较多,水喜温烫。

检查:咽后壁干燥少液,稍有充血。舌苔薄腻,脉细。

医案:上已经治三诊,进药未辍,故而咽症日趋好转。治再宗步原旨,补脾阳与益胃阴熔于一炉。

党参10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生地10g

川黄柏3g   知母10g   南沙参10g  麦冬10g

乌梅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二十一

黄某,女,43岁。1992年1月24日初诊。江宁县。

咽痛近3个月,始则咽部不适,不用劲吞咽时,有不流利之感,但进食正常。续之上腭作干口苦,得饮则解,喜温。现在不痛不痒,维持原状,新添异物感。涕多,往往逆吸而出。前几天涕中夹有血丝,刻已没有。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污红,扁桃体(双)Ⅰ度。鼻中隔肥厚。舌薄苔,质胖,舌边有齿痕,脉细弦。

医案:《内经》有“咽喉干燥,病在土脾”和“心在味为苦”之语。前者坤德中衰,后者离火偏旺。取异功合导赤。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陈皮6g   竹叶3g   灯心草3g

生地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3月20日诊。

50余天中进药14剂后,口苦消失,干亦好些,自以为痊愈而停药。唯不舒感至今存在。主为咽头有异物感,进食顺利。涕常逆吸而出与痰混合难分。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薄苔,脉细。

医案:典型职业(教师),典型疾病,咽头失健,事在意中。凭诊凭察,取补中益气,旁佐滋养胃阴。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百合10g   苏子10g   天竺黄6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二十二

马某,女,38岁。1992年2月28日初诊。奇芳阁饭店。

慢性咽炎已10多年,咽干狂饮。喜凉饮,有阻塞感,清嗓频频,有时喉作痒,痰多如涌,吐之不已,胸闷多嗳气。在疲乏、受凉、工作烦时,倍形严重,容易感冒。

检查:咽后壁粘膜已萎缩。舌薄苔,脉平偏细。

医案:脾气不升,阴霾上僣,则胃气不降而上逆,当然喉头鲠介。脾为生痰之本,脾阳不振,痰亦必多。脾主生化,失健则生化无权,津焉能充,液焉得沛。喉失所养,咽失所濡,哪得不干。宗《内经》“喉咽干燥,病在脾土”取治。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玄参10g   麦冬10g   花粉10g

天竺黄6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3月17日诊。

药进14剂,阻塞感缓解一些,痒亦改善一些。干则未有润意,唯嗳气反多。这几天奇寒,但没有感冒。

检查:咽后壁粘膜稍稍红润。舌薄苔,脉平。

医案:药进14剂,稍有效。例应原方踵进,唯者番干咳频频,不能不另加关注。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陈皮6g

天竺黄6g   杏仁10g   天花粉10g  桔梗6g

金佛草10g  枇杷叶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二十三

张某,男,49岁。1992年2月28日初诊。南京。

咽病史时逾30春秋,长期疼痛、干涩,有稀白痰,容易急发,而且一发即难愈。冬天必然加重,夏季平安。这次冬季循例发作,疼痛加重,稍有烧灼感,干燥不太求润于饮,作痒频繁,而干咳亦因之日作多次,稍有异物感。近来似有低烧。经常容易感冒,大便偏干,入冬怕冷。

检查:咽部后壁淋巴滤泡轻度增生,污红充血而干。舌薄黄腻苔粗糙而厚,脉细。

医案:本则脾衰土弱,运化精微无权,难充津液以濡养喉咽。标则痰浊内困,虽届升发之春,仍难外泄。刻下裁方,当然格守遗训,舍本而求标。

蝉衣3g   桑叶6g   薄荷5g   荆芥炭6g

藿香10g   佩兰10g   陈皮6g   象贝母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4月14日诊。

药进28剂,诸症俱告衰退,即痒感也减少、减轻,舌苔化为薄净。饱食仍有些脘胃部气胀(比过去轻),低烧已清澈。

检查:咽后壁污红减轻,干者已润,舌薄白腻,脉平。

医案:匝月之药与病周旋,幸已湿浊渐清;治本之机莅临,取培土生金以益水。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百合10g

焦苡仁10g  藿香10g   玄参10g   桔梗6g

白扁豆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二十四

姚某,男,50岁。1992年3月6日初诊。省煤炭物资供销公司。

咽病10多年,初发时剧痛难以入睡,后即愈而不正常。从此经常发作,屡作屡治,屡治屡作。这次发作已两个多月,主症为痛及异物感,进食正常,痰多色白,口不干。疲乏受凉可以加重。常有盗汗。

检查:咽峡充血(红艳型),后壁粘膜部分萎缩,舌根乳头肥大,声带肥厚不清白。舌薄白苔,边有齿痕,脉细。

医案:运筹十一,日理千机,心火必旺,故而喉咽充血而艳;汗为心液,多亦离火之焰。治从清泻心火入手,佐以益水更有制其火熄而再燃。

生地10g   竹叶10g   灯心草3g   女贞子10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麦冬10g   墨旱莲10g

玄参10g   甘中黄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3月13日诊。

痰已少些,疼痛轻些,异物感仍无改善,睡眠以疼痛减轻少扰而改善许多,汗已少。唯药后引起泛恶。

检查:咽部所见同上诊,声门所见同上诊。舌薄苔,边有齿痕,脉细。

医案:诸症悉减,唯添泛恶,查看诸药,似乎无致泛之品,可能胃气单薄故欤?清心益水之法,坚持不改,取药稍稍调整。

生地10g   竹叶10g   姜竹茹10g  灯心草3g

苏子10g   山楂10g   六曲10g   陈皮6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3月20日诊。

咽痛多痰进一步减轻与减少,汗已敛,偶然尚能一见。刻下所苦,厥为咽头的异物感,如有炙脔,浮悬难去,唯吞咽进食顺利,睡眠改善之后至今很稳定。

检查:咽部充血还有残存,萎缩者稍有润意,声带(-),舌根乳头肥大。舌薄苔,根部较厚,脉平。

医案:诸恙俱减或失,唯异物感巍然不撼。方承前旨,参以利气化痰。

生地10g   白茅根10g  竹叶10g   天竺黄6g

乌药6g   苏梗10g   佛手5g   海蛤壳30g

山楂10g   六曲10g   柏子仁10g  7剂煎服

案二十五

周某,女,44岁。1992年3月17日初诊。江都市。

一向勤于感冒,在1987年淋大雨后发作更频。咽头干燥,求饮以润,喜热饮。咽痒、干咳频频,俱由喉痒所导致。大便偏稀。入冬重裘难温,自感寒从中起。多清涕,自淌难敛。1988年起两耳齐鸣,长期如蝉鸣,阵发性有音量较大的鸣声。

检查:两鼓膜下陷严重,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严重。舌薄苔,脉细。

医案:病也咽炎、善感(冒),证也肺怯金寒,因为脾失温煊坤德之载。故治咽、治感,不如温肺益金,但温肺益金更不如培土而健脾。

黄芪10g   白术6g   防风6g   炒党参10g

茯苓10g   山药10g   麦冬10g   白扁豆10g

沙参10g   射干3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4月10日诊。

药后明显舒服,咽干改善,但陡然血压增高,头有晕感,急于停药,头晕减轻,而且药后大便向不干而更致清稀。近来又撄感冒,已第5天。

检查:咽同上诊,舌薄苔,舌质淡、嫩、胖,脉细。

医案:方取培土健脾,矢已中的。至于陡然高血压来临,事出偶然。大便稀更为饮食所伤。效不更方,稍稍关注血压之高。

黄芪10g   白术6g   防风6g   白扁豆10g

党参10g   茯苓10g   山药10g   夏枯草10g

百合10g   罗布麻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二十六

郭某,男,22岁。1992年3月17日初诊。南京制药厂。

咽病一年半,主症为干燥及异物感较严重。干而不求饮,伴以烧灼感。近来痰多,色白不稠。常以异物感之严重而导致泛恶,刷牙时必作。晨起颈部有牵掣感。

检查:咽后壁严重淋巴滤泡增生,间隙处粘膜萎缩。舌薄苔,脉细。

医案:咽炎周旋年余,阴津之暗耗殆尽。津血同源,同荣共辱,津亏则咽失其养而枯干;血亏则难以荣经而颈部牵掣。胃阴之源在津,一耗则泛恶踵来。治法所宗,主在生津养液。求本则培土生金,求速则益阴生津。今从求本与求速裁方。

太子参10g  茯苓10g   山药10g   沙参10g

白扁豆10g  麦冬10g   生地10g   玄参10g

墨旱莲10g  天花粉10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7月17日诊。

现在异物感接近消失。其它症状改善无多。咽头干燥依然十分严重,烧灼感仍厉害,泛恶也较严重。脘胃及胸膺痞闷,凡言语高声诸症更明显,在“火气”大时,鼻子容易出血。

检查:咽峡充血(红艳型),后壁为重点,右扁桃体Ⅰ度。舌薄黄苔,脉平。

医案:刻下咽峡飞丹,彤红一片,显然火旺而热盛。当崇刘河间治火手法。

生地10g   竹叶10g   白茅根10g  金银花10g

芦根30g   蚤休10g   竹茹10g   穿心莲10g

山栀10g   荷叶一角    7剂煎服

案二十七

张某,女,40岁。1992年4月17日初诊。南京。

咽病8年,右喉头似被异物卡住,在此期间难得一段时间没有。干燥饮水难解,阵痒频作,一痒即咳,有时鼻衄。上述诸证日趋严重。最后一次鼻血在前天,通气也差,多言即清涕滂沱,清嗓频频。

检查:咽后壁干枯少液。左下鼻甲前端有0.2×0.2cm大小出血斑点。舌薄苔,脉小弦。

医案:病源责于一“干”。干乃失润于喉,则产生鲠介;失润于鼻,则粘膜破碎而渗血。不过“干”之形成良以内火偏重,旦旦而烁之使然。治当清润。

桑白皮10g  黄芩3g   金银花10g  丹皮6g

天花粉10g  赤芍6g   生地10g   苏梗10g

天竺黄6g   乌梅6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5月12日诊。

上方共进药14剂,喉头鲠介之感已轻,有时已可以没有。干燥也已缓解,作痒已止。在此期间未见血衄,通气正常,多言而流涕者仍有一些。

检查:鼻(-)。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干枯者已润。舌薄苔,脉细。

医案:14剂草木之汤,虽非摧枯扫烂,但总有披靡之感。步迹原法,再扫残邪。

桑白皮10g  杏仁10g   苏梗10g   佛手5g

天竺黄6g   乌梅10g   天花粉10g  芦根30g

象贝母10g  桔梗6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6月2日诊。

喉头鲠介,又进一步减轻,但右侧较明显,干涩也又滋润一些。言多流涕症状消失。

检查:鼻(-)。咽粘膜已滋润。舌薄苔,脉细。

医案:药已中的,效也显然,无事奢求,原方续进,至痊而覆杯。

原方7剂煎服。

案二十八

朱某,男,34岁。1992年5月26日初诊。南航。

去年之秋,喉头鲠介感未治而愈。今年2月感冒用抗菌素而告痊。但之后喉头干燥而难受,狂饮喜温水,伴以有鲠介之感,而且异物感很明显,饮食正常。痰多而药后已少。在天气骤变、多言、疲乏之后,倍形严重,有烧灼感。入冬畏寒,大便偏稀,腰酸。

检查:咽后壁干涩,严重污红。舌薄苔,质胖嫩,有朱点,脉细。

医案:杏坛久执教鞭,当然多言损气,气损及脾,脾怯则难化精微,遑谈布输,而且舌布朱点,显然心火更有助桀之嫌。治当培补中州,稍佐清心之品。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生地10g   白茅根10g  竹叶10g

麦冬10g   狗脊10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6月19日诊。

上诊处方十分有效,但因疲乏而患急性会厌炎,经治获愈。刻下咽干为甚,鲠介仍有。

检查:咽后壁粘膜较干而有萎缩感,有些充血(晦黯型)。舌薄苔,舌稍胖,脉平。

医案:痊途坎坷,会厌炎一斫之下,虽非全功尽弃,但总有伤害之叹,今予清化养津。

生地10g   玄参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沙参10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绿豆衣10g

金银花10g  桔梗6g   藿香10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7月3日诊。

药进16剂,痰已少而接近正常。烧灼感在声休后明显减轻,但多讲之后仍有。干燥感似无改善,求饮喜凉。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但干枯已滋润一些,充血消失。舌薄苔,质胖,边有齿痕,脉平偏细。

医案:步迹前旨,从养津深入,亦谁曰不宜。但舌诊提示,主在坤德失其厚载之象,则不妨取振作土脾而再养胃液。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百合10g   沙参10g   麦冬10g

玄参10g   甘草3g    7剂煎服

四诊,1992年7月21日诊。

上药始服之际,有效尚显,但继续再进效即漠然。刻下所苦咽头干燥,严重时有烧灼感,如其安静休息及久不讲话则尚感舒服。但一加劳累、多言,则诸恙蠢然而出。

检查:咽后壁已潮润,干枯感消失,唯有些淋巴滤泡增生,舌薄苔,脉平偏细。

医案:方取补益脾土,滋养胃阴,矢已中鹄,当然原旨深入,稍稍加重扶正,作锦上添花之计。

黄芪10g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百合10g   玉竹10g   石斛10g

沙参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五诊,1992年8月18日诊。

累进21剂,干燥感显然缓解,烧灼感也有所减轻,唯近来咽头异物感有所抬头而且呼吸时似乎“气”难上承。大便每天至少二圊,一贯如此。

检查:咽后壁已滋润,唯淋巴滤泡仍然增生。舌薄白苔,质嫩胖淡,脉平偏细。

医案:万变不离其宗,脾虚始终属于主证。方固可以损益,法则坚守难更。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百合10g   陈皮6g   炒枳壳6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六诊,1992年10月22日诊。

慢性咽炎,进药70余剂,得庆覆杯,近以感冒1周,引动宿恙又作。现在作干不痛,有些鱼刺样的鲠介感,痰多色白,易吐。自感发音也有改变。大便已正常。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轻度增生,咽峡稍有充血,声门轻度充血。舌薄苔,脉平。

医案:坎坷途中,求得一痊。又来感冒一扰,幸局部提示尚无大碍,只需稍予清养足矣。

桑叶6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绿豆衣10g

杏仁10g   玄参10g   桔梗6g   象贝母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二十九

夏某,女,45岁。1992年5月15日初诊。市农资公司。

童年以扁桃体经常发炎而摘除,但咽炎至今难愈,急性发作也频频不歇。一经感冒必然发作,有低烧,疼痛干裂,伴以烧灼感。这次已一个半月而无愈意,有痰较多能咯,平时容易感冒。大便干结,入冬畏寒。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粘膜萎缩充血(红艳型)。舌薄苔,质透紫意,脉细。

医案:纵病自童年而得,而且粘膜枯槁萎缩,但仍难以虚证绳之,先取清化,今后据情以择攻补。

桑叶6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蚤休10g

玄参10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全瓜蒌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6月19日诊。

上方累进14剂,口干缓解一些,痰已少。但胀与痛(咽喉)仍然明显,大便偏干。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及粘膜萎缩如上诊,但充血明显减轻,少液。舌薄苔,舌质紫,脉小。

医案:痊途进展纵然鹅步鸭行,但毕竟距痊之日日近。再宗《内经》之“咽喉干燥,病在脾土”裁方,但清化之品尚难蔽屣之弃。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金银花10g  玄参10g   芦根30g

全瓜蒌10g  蝉衣3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三十

梁某,女,36岁。1992年5月24日初诊。新加坡。

喉头长期干涩不舒,最近又出鼻血。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部分粘膜萎缩,鼻左侧立氏区粘膜充血,有一个芝麻大出血斑,现在无活动性出血。舌薄白苔,脉细弦。

医案:三病证出三宗,循例急则治标,当以鼻衄为重点。良以风热上扰化火迫血而逆行。治当清熄。

桑白皮10g  黄芩3g   菊花10g   竹叶10g

藕节炭10g  芦根30g   丹皮6g   赤芍6g

茜草10g   紫草10g    7剂煎服

注:鼻衄愈后,服以下方药,治慢性咽炎。

太子参10g  山药10g   百合10g   沙参10g

玄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石斛10g

麦冬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三十一

谭某,男,41岁。1992年6月19日初诊。河海大学。

咽病一月多,经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曾用过西瓜霜、六神丸、金果饮等亦无效。主在口干求饮,不择温凉,稍有异物感,多痰能豁。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粘膜萎缩,舌滑腻苔,脉平。

医案:浮邪失表于前,取药盲投于后。人为之疾,只须再取宣解,作桑榆之收。

桑叶10g   薄荷6g   板蓝根10g  防风6g

玄参10g   苏叶10g   天竺黄6g   桔梗6g

大贝母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6月26日诊。

药后奇干缓解,疼痛基本消失,但难得还有一些。在甲状软骨部还感不舒,左耳前缘已舒服,右侧肩部牵制感消失,痰已少。但口有甜味。

检查:咽后壁同上诊,但已有滋润感。舌根腻苔,脉平。

医案:从宣从泄,困邪得解而未清,步原旨深入。

藿香10g   佩兰10g   六一散12g  桑叶6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天竺黄6g   连翘6g

白茅根10g  桔梗6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7月10日诊。

干燥明显缓解,左侧尚残留一些,而且吞咽时有痛感。口中亦甜亦淡。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萎缩而干枯者改善许多。舌薄苔,脉平。

医案:邪去殆尽,刻应滋养为前提,至于肩肘手不适,可考虑颈椎病,不妨再参养血。

生地10g   玄参10g   麦冬10g   苏梗10g

六曲10g   当归10g   白芍6g   沙参10g

芦根30g   鸡血藤10g    7剂煎服

四诊,1992年7月17日诊。

又进药7剂,干燥感又滋润了一些,吞咽时疼痛已消失,口中甜味消失。

检查:粘膜已滋润、红润,但还有些充血。舌薄苔,脉平。

医案:日近痊境,始终一帆风顺,再予养津滋阴,估计指日覆杯矣。

生地10g   玄参10g   沙参10g   女贞子10g

麦冬10g   苏梗10g   山楂10g   墨旱莲10g

六曲10g   芦根30g    7剂煎服

案三十二

马某,女,31岁。1992年6月23日初诊。南京新百。

平素不断感冒,今天为感冒初瘥,咽干依然不润,狂饮喜温。粘痰特多,能咯,胸膺痞闷,有咳嗽及轻度异物感。

检查:咽后壁大片粘膜萎缩,干枯。舌薄苔,脉细。

医案:频频感冒,以卫气失其藩篱之固;咽壁奇干,缘于脾虚难化精微。痰多液少,乃脾阳失振乏力制止,津液浊化为痰。胸闷泛恶为脾气难升,胃气不降而然。纵然病恙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病在脾上也。故宗旨裁方。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百合10g   杏仁10g   天竺黄10g

大贝母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7月7日诊。

药进14剂,干燥稍稍好些,求饮也少些,痰量亦减少,胸闷消失。尚有频频叹息,喉头异物感残留。喉不痒而作咳者如前。晨起时口中有异味。

检查:咽后壁粘膜萎缩较前有所滋润。舌薄少苔,脉细。

医案:进步似乎跚跚,但该病而获此效,尚属满意。慢性病求愈殊无费长房缩地之术,效方不更。

原方加射干3g,7剂煎服。

案三十三

薛某,男,66岁。1992年6月30日初诊。社科院。

咽痛已四五年之久,主症为干,狂饮求润,偏喜热饮,有痰而清嗓频频,作痒即咳(不痒不咳)。半年前产生鼻病,感冒后导致不通气,右重左轻,交替而作,得暖及运动之后可以缓解一些,夜重于昼,有干燥感,擤涕用力后有血夹在涕中。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极轻度增生,充血呈斑状,两侧索潮红。鼻中隔弯曲,左侧有下嵴突。鼻下甲肥大,收缩右迟钝、左尚可。鼻咽部未见异常。舌薄黄苔,脉平。

医案:水衰火旺,四五年来一直徘徊于此情此境中。水衰刚干涩、喉痒(咳是痒的后果)。火旺则鼻塞涕血。同时中隔嵴突、下甲肥大更是鼻塞之助桀作伥者。治先养阴与清火骈投。

生地10g   白茅根10g  金银花10g  天竺黄6g

玄参10g   川黄柏3g   知母10g   侧柏叶10g

芦根30g   天花粉10g  丹皮6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7月21日诊。

上方进14剂,诸症俱告式微而好转。在此期间有过两度高潮,主症为鼻干,甚至出现烧灼感,波及咽喉,鼻塞亦随干燥感而加重或减轻。涕中血丝已没有,喉痒作咳已轻。

检查:鼻咽部充血已淡,鼻腔同上诊。舌黄腻苔,脉平。

医案:驱除旱魃,必赖军稚。原方深入。

知母10g   川黄柏3g   生地10g   玄参10g

石斛10g   黄芩3g   玉竹10g   天花粉10g

芦根30g   麦冬10g    7剂煎服

案三十四

邱某,女,38岁。1992年6月30日初诊。无锡。

多时以来咽头干涩→瘙痒→干咳,咳甚泛恶而不呕吐,近3个月加重。干涩时水不能解,只能甜糖可止。胸闷痰不多,饮水求热。鼻腔里也干燥,伴以过敏,有时作痒。

检查:鼻腔(-),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大部分粘膜萎缩,污红严重,伴以充血。舌薄白腻苔,少液。脉细。

医案:典型慢性咽炎,典型诸般症状。证之本为土脾失健,难出精微;证之标心火内炽,助桀作伥。治取健脾醒土,参以清心除热。

太子参10g  茯苓10g   芦根30g   白茅根10g

白扁豆10g  蚤休10g   金银花10g  玄参10g

麦冬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7月7日诊。

药后咽头干、痒、咳稍事减轻。鼻痒依然而波及两耳,即使耳中作痒,也能导致咳嗽,胸闷稍有缓解。

检查:鼻(-)。咽后壁充血已无,萎缩似乎好转一些。划测试验(-)。两耳道皮肤角化粗糙。舌薄苔,脉细。

医案:7剂健脾之药,已获小效,谅上方已对证,处方仍崇原旨。至于耳中作痒,本来心寄窍于耳,清心之品,早已及之矣。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竹叶10g   灯心草3g   干地龙10g

玄参10g   甘草3g    7剂煎服

加味黄连膏1盒,外涂耳道。

案三十五

李某,男,53岁。1992年7月3日初诊。太平门外樱村5号。

半个月前,素不吸烟而吸了几支,翌日即痰中夹血,色艳而溶解。多言之后局部有些痛感。吞咽唾沫时有些异物感。有痰潴积感,大便干。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红艳型)。喉咽部、鼻咽部(-),稍有充血。舌薄苔,脉平。

医案:《顾松园医镜》认为“烟为诸火之魁”,肺热吸烟者,经此一激一诱,则见血矣,当以清肺凉营。

生地10g   桑白皮10g  杏仁10g   茜草10g

紫草10g   白茅根10g  丹皮6g   赤芍6g

藕节炭2个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8月7日诊。

时逾匝月,药进12剂,痰中之血已无。疼痛亦在有无之中,异物感明显缓解,大便正常,但环境更换即干,以上诸症在疲劳、多言、进辣之后,俱可加重。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略有改善,充血已消失。舌薄苔,脉平。

医案:虽属“不内外因”之证,但情同“外因”,病来速而其去亦快。再予扫尾,立待覆杯。

生地10g   玄参10g   太子参10g  山药10g

麦冬10g   百合10g   白扁豆10g  桔梗6g

苏梗10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三十六

杨某,女,48岁。1992年8月21日初诊。七一四厂。

咽喉及舌根作痛,已10个多月左右。自己感觉由疲劳所致,其程度逐渐加重。干燥明显,狂饮而偏喜凉。咽头似有痰样物附丽,鼻腔也有干燥感;两眼外眦也有失润之感。大便偏干得上清丸可以正常。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伴充血红艳。舌根乳头肥大充血亦红艳。舌薄苔偏腻,脉平。

医案:阳明经胃热熏蒸;少阴经心火助桀。治宗凉胃清心入手。

生地10g   白茅根10g  竹叶10g   芦根30g

金银花10g  连翘6g   黄芩3g   玄参10g

瓜蒌仁10g  甘中黄3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9月8日诊。

上药以出差,仅进7剂。舌根及咽喉痛已减轻一些,但不适感依然较严重。干燥无明显改善,痰样物附丽之感已式微。大便逐渐趋向正常。

检查:两处充血明显减轻。舌薄腻苔,脉干偏细。

医案:从循序以进而论,玉女煎是其时矣,第以舌苔污腻,熟地焉敢粘唇。仍取前法,以策平稳。

生地10g   生石膏30g  知母10g   白茅根10g

竹叶10g   金银花10g  玄参10g   芦根30g

藿香10g   佩兰10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9月15日诊。

咽喉疼痛明显减轻,舌根痛也有缓解。干燥已有润意,饮之“狂”者,刻已成“善”耳。大便已正常,舌体前半有辣感。

检查:咽充血消失。舌根两侧乳头轻度肥大,充血已退。舌薄苔,脉细。

医案:两诊裁方,俱获效益,当然再循序以求。

生地10g   生石膏30g  知母10g   白茅根10g

金银花10g  穿心莲10g  连翘6g   芦根30g

天花粉10g  石上柏10g    7剂煎服

四诊,1992年9月22日诊。

又进7剂,咽痛基本消失,舌根痛亦已缓解,干燥也转滋润。舌尖辣感近两日方才改善。唯不耐多言,一多即加重。

检查:咽、舌根已接近正常。舌薄苔,脉细。

医案:病情减灶,痊意添筹。步迹前旨,稳健以求,以冀勿药。

熟地10g   生石膏30g  知母10g   白茅根10g

菊花10g   石上柏10g  蚤休10g   天花粉10g

柏子仁10g  穿心莲10g    7剂煎服

案三十七

姚某,男,41岁。1992年9月22日初诊。健康饭店。

喉头毛涩多年,进辣饮酒即加重,近两个月渐添异物感,进食顺利。痰不多。

检查:咽后壁污红,干涩无津。舌黄腻苔,脉小涩。

医案:中州湿浊,久郁不化,则循经上犯,咽喉首当其冲,哪有安宁之理。治当芳香化浊,佐以清火。

藿香10g   佩兰10g   川黄柏3g   知母10g

竹叶10g   木通3g   苏梗10g   车前草10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10月13日诊。

药进14剂,痞闷之感消失,喉头毛涩感消失,已能稍稍吃些辣物。但异物感反而更明显起来,痰仍然不多,恣食之后,即有泛胃。

检查:咽(-)。舌薄苔,脉平。

医案:主症药后稍除,兼病之喉鲠介已潜居主位,加之胃气不和,当然再拟新方以应付。

香附6g   川芎3g   白术6g   姜竹茹10g

六曲10g   山楂10g   苏梗10g   焦谷芽10g

佛手5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2年12月29日诊。

咽头异物感仍未消失,但新添轻咳,痰不多,咳前必痒(不痒不咳),稍有喘息,自己感觉由于喝了两次酒导致,咽干求饮喜温,口腔中发腻不舒。

检杏:咽后壁仍然少液而干。舌苔白腻,胖有紫意,脉平偏细。

医案:纵然症状有白云苍狗之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咽病也。

荆芥炭6g   麻黄3g   杏仁10g   玄参10g

象贝母10g  六曲10g   陈皮6g   苏子10g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三十八

薛某,女,50岁。1992年2月22日初诊,长虹无线电厂。

咽头异物感近两个月,从此又善于呃逆及嗳气,有酸味,分泌物呈白沫。喉部不舒,有压迫紧胀感。干咳都由咽痒所致,也将近两个月。

检查:咽后壁充血及小血管网布,右侧索肥大。舌薄苔,脉细弦。

医案:肝旺木火侮土,土伤则胃气难以下降,胃逆难安使然。取清肝降气,以抚胃气。

左金丸3g   柴胡3g   白芍6g   苏子10g

天竺黄6g   苏梗10g   橘叶10g   佛手5g

焦山楂10g  六曲10g    7剂煎服

二诊,1992年1月8日诊。

时逾半月,药仅7剂。善呃及嗳气明显改善,迹近正常。异物感亦减轻不少,唯在空咽时稍有感觉。喉头作干,频频作咳,有痰不能畅咯,故而清嗓频作。

检查:咽后壁充血稍减轻。舌薄苔,脉平。

医案:效方中辍,多少有遗憾之感。再予前方,稍事加减。

左金丸3g   柴胡3g   白芍6g   苏梗10g

黛蛤散15g  杏仁10g   桔梗6g   香橼6g

天竺黄6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3年2月9日诊。

两叩医门,泛恶嗳气已无,喉头异物感及喉痒之咳只存一二,干燥之感则改善无多。

检查:咽峡充血残红尚有一些,小血管已不复见。舌薄苔,脉平。

医案:昔以疏肝抚胃为主以平胃气;今当培土生金之法宜于咽病。顽症求痊事属非易,深冀坚持药治。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苏梗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射干3g   沙参10g

甘草3g      7剂煎服

四诊,1993年3月5日诊。

近来咽头干燥,狂饮喜温,咽痒之后即咳,还有一些异物感。

检查:咽部未见异常。舌薄苔,脉平偏细。

医案:深思远虑,未必药到病除。随俗循规,亦多应手而愈。改取常用套方。

生地10g   麦冬10g   沙参10g   苏梗10g

陈皮6g   芦根30g   白茅根10g  胖大海2个

桔梗6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三十九

穆某,男,32岁。1993年3月23日初诊。南京交通专校。

近5年来,每届冬季必然咽炎急性发作,约匝月而痊。这次在去年11月开始,至今未见痊愈。主症为咽头疼痛,有烧灼感,干燥,痰多易豁,频频清嗓,在受凉、疲乏、多言、欠睡眠之下,倍加严重。

检查:咽峡轻度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呈团状增生,污红。舌薄苔,脉平。

医案:慢性咽炎,临冬即发,其它症状殊感典型。崇东垣手法应付,唯在此刻,先予清火作先导。

桑叶6g   菊花10g   金银花10g  天竺黄6g

连翘6g   芦根30g   白茅根10g  太子参10g

山药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3年3月30日诊。

药进7剂,开始十分舒服,诸恙若失。唯刻下有一些轻度反潮,稍感觉咽头轻微作痛,稍存干燥及烧灼感。饮水已减,痰一般,如一刺激即多。

检查:咽后壁急性充血已消失,代之以慢性充血(晦黯型),淋巴滤泡增生同上诊。舌薄苔,边缘有齿痕,脉平。

医案:治标之标,已有成效;治本之本,刻下开始。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蚤休10g   苏梗10g   桔梗6g

天竺黄6g   甘草3g    7剂煎服

三诊,1993年6月15日诊。

辍药多时,当然病虽向愈,刻下仍然疼痛不舒,有烧灼感、异物感、麻辣感,干而求水润,喜温。常以工作紧张而失眠而加重,似乎有粘痰附丽难豁。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污红,小血管扩张网布。舌薄苔,脉平。

医案:传经绛帐,十载杏坛,诲人愈勤,病喉愈烈。参证症脉,当从清心入手。不过全世界目为“难治难愈”之症,决非旦夕可瘥。

生地10g   玄参10g   竹叶10g   灯心草3g

白茅根10g  芦根30g   金银花10g  蚤休10g

天竺黄6g   甘草3g    7剂煎服

参梅含片5支,含化。

四诊,1993年7月2日诊。

纵然一曝十寒,亦感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减轻,干似稍润。引饮仍勤,异物感留恋难去。

检查:充血消失,污红及淋巴滤泡改善许多。舌薄苔,脉细。

医案:症状明显改善,病根未必言消,搬山虽难,愚公之志寄望。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射干3g   金银花10g  夏枯草10g

桔梗6g   六一散12g    7剂煎服

案四十

应某,女,41岁。1993年3月23日初诊。雨花区。

一向咽部有干燥与辣感,去年9月以家人生病而心烦意急,于是咽头一切不舒陡然加重。主症为干燥严重,狂饮喜热,伴以异物感,似有稠痰附丽咽壁而难豁。偶然泛恶欲吐,脘胃部有胀感。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严重增生,充血呈艳红。舌薄腻苔,脉平。

医案:五志之火内燃,咽炎之作半载。第一步清化为治;第二步之后酌情定夺。

生地10g   玄参10g   沙参10g   天竺黄6g

蚤休10g   竹茹10g   金银花10g  象贝母10g

桔梗6g   芦根3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3年4月13日诊。

药进14剂,咽头干燥有辣感及泛恶三者缓解。喉头附丽之痰,似乎也有些改善,鲠介之感依然存在。脘胃部胀感改善无多。

检查:咽部充血消失,其它如上诊。舌薄苔,质胖,脉细弦。

医案:内火乍解,郁证之象升居主位。取越鞠丸加减。

香附6g   山栀10g   六曲10g   山楂10g

川芎3g   苏梗10g   佛手6g   枳壳6g

乌药6g   陈皮6g    7剂煎服

案四十一

朱某,女,23岁。1993年3月26日初诊。军区后勤部设计所。

咽病匝年,主在鼻咽腔。咽部稠痰潴积,吐之不尽,作干,痰涕中有血迹及锈色分泌物。咽及环唇干燥多饮,水求温热。胸闷不畅,肠功能紊乱,乍泻乍闭,时作逆呃。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污红。舌薄苔,脉平。

医案:肝旺脾虚,情非肾怯,不能仅斤斤于锈涕与咽干。第一步宗叶天士木侮土处理,第二步再拟对策。

柴胡3g   白芍6g   菊花10g   丹皮6g

白术6g   茯苓10g   六曲10g   太子参10g

枳壳6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3年6月4日诊。

近来涕中血迹及锈痰已消失,肠功能紊乱已无。唯痰量则有增无减。前晚出现头痛,昨天腹泻一次,自服感冒剂后也有减轻之势。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污红(情同初诊所见),充血(红艳型)。舌薄苔,脉细而浮。

医案:涕血一去,如释重负,痰难减少,良以未能认真进药耳。刻下小高潮,总是新感作祟,急标缓本,先撤新邪。

藿香10g   佩兰10g   桑叶6g   象贝母10g

菊花10g   杏仁10g   陈皮6g   鸡苏散12g

苏叶10g   桔梗6g    5剂煎服

三诊,1993年6月11日诊。

5剂汤剂服完,痰液稍感少些。涕血消失已久,而且稳定。头痛及泄泻已无,咽痛偶作而不勤,干燥已轻,不加水润亦能过去。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污红,有充血感(红艳型)。舌薄苔,脉细。

医案:诸邪告撤,唯剩一虚。今以轻清轻养,作一时期之调理。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百合10g   川贝母10g  桔梗6g

玄参10g   甘草3g    7剂煎服

四诊,1993年9月21日诊。

涕血早已消失多时,残存干燥未能真正得润,仍有稠痰附丽难咯,神疲乏力,长期怕冷。

检查:咽头轻度充血,舌薄苔,脉细。

医案:症晋后期,可取补益。

党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白扁豆10g

山药10g   桔梗6g   仙茅6g   仙灵脾10g

仙鹤草10g  天竺黄6g   甘草3g  7剂煎服

案四十二

鲁某,女,47岁。1994年4月17日初诊。台湾。

病咽四五年之久,在伤风感冒恢复期间开始而病。喉头疼痛、痰多,常感有痰附丽于喉头难豁。近三年,潴痰之处上移于鼻咽腔,但排出仍以鼻腔为主,每值进食热食之际,即清涕自淋。一般在寒冷环境中较严重。鼻通气尚可,嗅觉正常。入冬畏寒。

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增生。鼻腔(-)。舌薄苔,脉细。

医案:毋论肺液、脾液,总是痰涕同源。中州失健,痰浊易生。治当从健脾入手,稍佐收敛。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益智仁10g  乌药6g   陈皮6g   桔梗6g

白扁豆10g  甘草3g    7剂煎服

二诊,1994年5月3日诊。

药进14剂,疼痛消失,涕痰两少,进热食之际难以控制清涕已没有。

检查:咽后壁污红,伴充血。鼻腔(-)。舌薄苔,脉细。

医案:5年痼疾,覆杯于一旦,殊感满意。至于入冬畏寒,刻下无法验证。尚有咽壁充血,可能稍受轻邪所致。方取原旨,以冀巩固。

太子参10g  白术6g   茯苓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金银花10g  玄参10g   桔梗6g

紫花地丁10g 甘草3g    7剂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