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内科医案
伤寒
伤寒一证,在《伤寒论》中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案所谓伤寒,系指狭义伤寒,也就是指感受寒邪之病而言。虽举九例医案,是择其要者以概括之。
太阳伤寒证
毕×春,男,62岁,农民,法库县二区榆树屯。
于仲冬穿水捕鱼,感受寒凉。自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无汗。曾自用便方发汗,汗出不多,病亦未解,第三日转增狂躁不安。诊其脉浮而有力,一息数达五至。
诊断: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是太阳表证,本无疑义。惟脉浮有力,数达五至,且兼狂躁不安,其人必蕴有内热,为外寒所郁,壅塞熏蒸之故,非纯属太阳伤寒之表证可知,故不用麻黄汤之温散。其狂躁不安,又非大青龙汤证之轻微烦躁可比,因此又不能用表里双解之大青龙汤。宜以宣散达表,兼清解之法。
处方:青连翘五钱 1,薄荷叶四钱,天花粉四钱,白芷三钱,细辛八分,甘草二钱。
1注:书中剂量均为旧制,在东北地区,一钱约为5克。
水煎二回,分二次服,每次送服散剂一付。
散剂方:朱砂一钱,甘草末一钱,冰片二分,薄荷冰三分。
共研细末,分为两付。
复诊:服药二次,皆得微汗,表证已解,亦不狂躁,思食粥汤。诊其脉仍有力略数,舌有白苔,但少津液。此乃表邪虽解,而蕴热未清,应再予清解之剂。
处方:青连翘四钱,薄荷叶二钱,玄参四钱,天花粉四钱,生石膏四钱,甘草二钱。
水煎二回,分二次温服。
效果:药服尽剂,其证霍然而愈。
按语:散剂方系《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之急救回生丹。薄荷冰具有发表之性,服之能汗解;冰片、朱砂为镇狂乱之有效药。散剂与汤剂合用,共奏达表清热及镇心安神之效。复诊已不狂躁,故不用回生丹,仅服清解内热之汤剂。
太阳中风证
王×汗,男,29岁,教员,法库县小学。
于初冬晚餐后,有汗外出,而感风邪。病已三月,延余诊视。六脉浮缓,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但无麻冷。然有时作呕,微喘,面红,微渴,舌苔色白,周身关节疼痛。
诊断:太阳中风,风伤卫,而卫外之气必虚,加以风邪内扰,津液不固,则自汗出;而头痛恶风、脉浮而缓,皆太阳中风固有之证;其面红,是中风之邪仍郁于表之征;微渴,汗出耗津之象。宜调和荣卫、散风为主,兼清解其热之法。
处方:桂枝尖五钱,白芍五钱,甘草三钱,大枣七枚,生姜三钱,防风二钱,知母四钱。
水煎二回,分二次温服。继啜粥一碗,覆取微汗,忌汗多出。
复诊:药服尽剂,脉静身凉,诸证悉除。
按语:其脉象浮缓、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舌苔白、身痛,用桂枝汤以调荣卫。其面赤、微渴,知有浮热,故加知母,亦能缓解姜桂之热。加防风以散风邪,且能引经。
伤寒兼狂乱
邰×亭,男,41岁,农民,新民四区兰旗堡子村。
于冬季开会,夜深归家,途中受寒凉。初觉麻冷寒战,四肢拘急,周身疼痛,曾用葱姜煎汤发汗未出。约一小时许,又复出汗,遂即人事不清,语言错乱,不进饮食。病至四日则狂乱,不识人事,曾经医治无效,病已五日,延余诊视。见其狂乱,不但满屋乱窜,且时欲外出,目瞪气粗,大便燥,小便少,舌苔微白,四肢拘急,周身筋肉有时 动,以手指点其上身肌肉,随起一核(俗名猴上山),令人按住,才勉为诊视。六脉皆浮,重按有力,一息四至强。曾患痫风五六年,每年发作数次。
诊断:脉浮大有力,舌苔微白,仍有表证存在。大便燥、小便少,病过六日,知已由太阳传及阳明。因其人内气甚壮,邪未深传,郁于经表,致使关窍闭塞。尤其该患素有痫风,蓄有痰涎,参与为虐。因此其关窍愈形郁闭,心脑神气亦因之闭塞不通,致使神无所依,失其知觉,故现狂乱,两目直瞪,四肢拘紧等证。应治以解表化痰,开窍通关之法。
处方:胆星四钱,薄荷叶四钱,青连翘四钱,清半夏四钱,节菖蒲四钱,硼砂二钱,甘草二钱。
水煎二回,分二次温服,每次送服散剂一付。
散剂方:朱砂二钱,甘草末一钱半,冰片四分,薄荷冰四分半。
共研细末,分作四付。
复诊:药服尽剂,诊其脉仍在浮分见之,已不狂乱,能安睡三小时。但人事仍不清,四肢还拘强,且小便不利。因末次服药时隔不长,药力未达病所,再候三小时,以观其变。三小时后诊其脉较前有力,人事稍清,小便已利。狂虽安稳,但言语尚有错乱,颈项仍强,知其余邪未解,遂按前方加减。
处方:节菖蒲三钱,胆南星三钱,清半夏三钱,薏苡仁三钱,天花粉三钱,白芍三钱,青连翘三钱,甘草二钱,硼砂二钱,生山药五钱。
煎服如前,每次送服散剂一付。恐二冰过于宣散,用山药略有节制。且其人夜间曾滑精一次,藉以秘其精气。
三诊:人事大清,二便如常,能进饮食,停药观察数日,未见复发。十余日后,已恢复健康。
按语:此证始伤于寒,已经过六日。躁扰狂乱,人事不识,四肢拘急,是极重之热证。且其脉浮大有力,是阳明经热之象征,应重用石膏,何以不用石膏,而断为邪犹在表?良以舌苔薄白,口不干渴,尿不赤涩之故,诚属认证确切。至于狂乱,四肢拘急,颈项强直等证,系邪郁关窍,触发痫风所蓄之痰,相助为虐所致。遂予通关利窍、解表化痰之剂,尤属合法,安能不愈!案内所用散剂,系 《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之急救回生丹,本治霍乱,用治此证者,取其能通关利窍,宣散表邪。
伤寒少阳重证
程×云,男,67岁,商人,法库县。
因在腊底,营业繁忙,受有风寒,经发汗病稍轻,未能继续治疗。常觉痿软不适,头晕目眩,苦于服药,延误二十七日,病遂加剧。诊其脉浮弦无力;望其舌苔薄白少津;闻其声低微细弱。问其证:自觉每一动作,气息不足,食少微渴,头目眩晕较甚,小便微黄,大便正常。
诊断:患者年近七旬,自受外感后,延至二十七日之久。如以日数竭之,原不宜现此等脉证,应有其他转变,或传经化热,或循次深传。今竟现头晕目眩、舌苔薄白、脉浮弦无力等少阳脉证,实为临床少见。至于食少、微渴、小便黄为少阳或有之证。病日虽多,仍须凭脉辨证,为邪在少阳。治以和解之法,用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东党参三钱,天花粉三钱,白芍三钱,玄参三钱,柴胡根四钱,黄芩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十二枚。
水四碗,先煎柴胡减一碗,再入群药煎取一碗半,分二次温服。
复诊:煎服一剂,自觉目眩减轻,舌苔转润,脉已有力。遂按前方将黄芩、生姜皆改用二钱,令其再服一剂。
三诊:第二煎甫经服完,即周身抖战,四肢厥冷,躁扰不安,气息甚弱。其家人惶恐,来寓报告,请速往诊视。余骤闻之,亦甚诧异,遂即前往,果见患者如来人所述,势甚危迫。诊其脉近于伏象,重按有根,乃知正与邪争,欲作战汗之兆。遂告知病家,切勿恐慌,病人欲作战汗,善为扶持,出汗时勿令受风为要。
四诊:患者坐于卧榻之上,笑对我说:“我死而复活了”。询其出汗,约二小时许,始见汗止,思食粥汤。诊其脉大致和平,一息近五至,尚有余热。
处方:生山药八钱,白芍四钱,玄参四钱,甘草二钱。
水煎二回,分二次服。
五诊:药服尽剂,诸证悉除,余热已尽,停药调养数日,恢复健康。
按语:《伤寒论》少阳病篇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此证虽非下后,但其人年近七旬,且邪气留连二十七日之久,正气不无所伤,是以在汗解前,必振振躁扰,战而后汗。正与此节经文吻合,足证仲景之论。如此以经验解经文,两相结合,庶能得其实际。惟内气素虚者,虽战而不汗,或汗出不止,由此而虚脱者亦有之,医者应加注意。此柴胡汤中所以必有人参,以助正气也。今其人素日体壮,虽病延多日,内气尚未大伤,故能战而即汗,汗而即解。在汗出时,不仅避风,同时宜多饮热水,以助汗源;在汗后睡眠时,更不能频频呼唤,以扰其元神,应使患者安静舒卧。本案所用小柴胡汤减半夏者,因嫌其燥;加花粉、玄参、白芍者,因舌苔薄白而少津,以充阴液。
伤寒少阳证
黄×氏,女,30岁,法库县西街。
洗衣不慎,感受风寒。八九日后,延余诊视。寒热往来,头目眩晕,舌苔白,微渴,呕吐不止,勺水不存,精神疲惫,脉弦无力。
诊断:寒热往来、多呕、目眩、脉弦等,为邪在少阳。精神疲惫,因呕吐数日,勺水不存,致使胃乏水谷,不能生化津液以养其神之故。病既在少阳,仍主以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根四钱,清半夏七钱,党参三钱,黄芩三钱,甘草二钱,天花粉四钱,生姜三钱,大枣八枚。
水四碗,先煎柴胡减一碗,再入群药,煎取八分碗,温服之;次用水二碗,煎六分,温服。
复诊:呕吐次数减少,眩晕、疲惫已轻,脉渐有力。照方再服一剂,遂霍然而愈。
按语:前案方中减半夏,本案则重用半夏,盖半夏善于镇呕。以本案呕吐过重,苔白润滑,故重用半夏;加花粉者,因呕吐伤液,用助人参以增液;渴因热伤,用黄芩以解热。前案之微渴是热邪耗津所致,本案微渴是胃乏水谷不能化生津液所致,故治法亦别。前案服药后有战汗,本案服药后无战汗,是与病程之长短有关,前案伤气过重,本案伤气较轻故耳。观此二案,伤寒日传一经之说,不可置信。
伤寒少阳阳明合病
徐×山,男,15岁,学生,法库高小。
于学校劳动后,汗出感寒,遂得此证。感寒后,曾服发汗药二次,病尚未解,延至七日,为之诊视。证见寒热往来,目眩,耳聋,口干,舌燥,渴欲饮冷,舌苔白厚,中心微黄,小便赤涩,大便微燥,心觉微热,脉浮弦而滑。
诊断:寒热往来,目眩,耳聋,脉浮弦,为少阳证;口干渴饮,苔白中黄,小便赤涩,大便微燥,脉弦而兼滑者,为阳明经证。二经症状同时出现,断为少阳阳明合病。宜行清解之法。
处方:柴胡根四钱,黄芩三钱,清半夏二钱,党参一钱半,石膏末八钱,天花粉五钱,玄参四钱,甘草二钱,粳米四钱。
水煎二回,分二次温服。
复诊:连服二剂,寒热往来等少阳证皆除,舌苔已退一半,口仍干渴,脉尚有滑象,知为阳明经余热未解,再拟清解余热之法。
处方:玄参五钱,天花粉五钱,生石膏末六钱,麦冬三钱,粳米四钱,甘草二钱,竹叶一钱半。
煎服同前,连服二剂,病遂痊愈。
按语:少阳与阳明合病,临床较为多见。二经证候,同时出现,诊断不难辨认。但在治法上,应分轻重。轻则用小柴胡汤加玄参、天花粉、白茅根等;重则用小柴胡汤与白虎汤合剂。皆为治少阳兼现阳明,在经尚未入腑者设。二诊方由竹叶石膏汤加减,为治疗热性病瘥后,余热未尽之有效方剂。
伤寒太阴证
郑×昌,男,41岁,农民,法库南郊。
于孟冬曾感寒两次,皆以汗解,自以为愈。适值驱车外出,途中遇雪,复受寒凉,腹泻数次。归后又频频呕吐,腹痛,按之脐腹甚硬,小腹甚凉,气息甚微,面唇苍白,不思饮食,手足虽温,自觉拘急,诊其脉沉迟细弱。
诊断:曾发汗二次,卫气已虚。当此卫外功能失职,重感于寒,易于直中太阴。寒邪充斥于脾胃,故吐泻交作;中气因之而大伤,故气息甚微;其腹按之硬者,乃阴寒凝结之象;手足温、脉沉迟,又为太阴伤寒之特征。宜治以理中益气、散寒回阳之法。
处方:党参八钱,炒於术六钱,干姜四钱,川附子四钱,炙甘草三钱,生山药五钱,大枣八枚,生姜四钱。
水煎二回,分三次温服,令其半日服尽。
复诊:吐泻次数减少,手足不拘急,按原方继服一剂。
三诊:吐泻悉止,腹已不硬,能进粥汤,并能起坐。脉不迟,惟沉取较弱,说明寒已解,阳已回,而正气尚未恢复。仍按前方加减。
处方:东党参五钱,炒於术四钱,干姜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山药八钱,茯苓二钱。
水煎二回,分二次温服。
四诊:连服二剂,脉呈缓象,诸证悉除,病遂痊愈。
按语:太阴病系脾胃机能衰弱,邪化寒湿所致,以吐泻、腹痛、不思食、手足温、脉沉迟为主要特征。治法宜温不宜下。本案所现之脉证,断为太阴伤寒,甚为确切。用理中益气、散寒回阳,更觉恰当。但由于吐泻次数较多,又现气息甚微、面唇苍白、四肢拘急等中气大伤的严重危象。故在附子理中汤的基础上加山药,既能恢复由吐泻所伤之津液,又能固摄其气化。加姜枣者,因数次感寒,荣卫必伤,以和荣卫。后方不用大枣,而用茯苓,取其甘淡祛湿,以防余湿困阳,合参、术、草为四君,恢复正气不碍余湿,甚为合法。
伤寒过汗不解
李×氏,女,25岁,家庭妇女,法库南街。
于仲冬不慎感寒,头痛,恶寒,自用便方发汗,汗虽多而病不解。再发汗,病仍不除。诊其脉浮濡略数,望其苔色白,问其证口不渴,动作时有汗出,仍有头痛、身痛、发热、恶寒等症。
诊断:感寒头痛、恶寒、无汗,用汗法治之,原属对证。由于出汗过多,汗不如法,故病不解。汗出过多,荣卫必伤,故见自汗。因其头痛、恶寒、发热、苔白、脉浮,仍属表证。治宜调和荣卫,辅以达表之法。
处方:桂枝尖四钱,白芍五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七枚,白芷二钱,薄荷叶二钱,川芎二钱,茯苓三钱,京知母三钱。
水煎二回,分二次温服,覆取微似汗,勿使汗出过多。
复诊:服药两次,周身皆得微汗,发热恶寒等症倏然若失,但仍有自汗现象,遂按前方去白芷、薄荷,续服一剂。药服尽剂,汗止思食,霍然而愈。
按语:《伤寒论》麻黄汤下云:“覆取微似汗”。桂枝汤下云:“温覆令一时许……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此案自用便方发汗二次,汗出过多,是汗不如法,病既未解,又伤表气。自汗、脉濡,用桂枝汤救之,少佐白芷、薄荷以达表,加知母以解浮热,并助芍药固其阴液。服后覆取微似汗,甚合仲景汗法,故能霍然而愈。若脉象浮紧,无内热者,宜投麻黄汤;如脉浮有力,而表实兼燥热甚者,宜发汗兼清热,以大青龙汤。既有表证兼有里证,亦宜先解其表,表解乃可攻里。至于所现表证,不必悉具,但见恶寒、头痛等一二证即是,更不能拘于日数之多少。凡表证未罢,即宜解表。恶寒虽属轻证,而有表里阴阳之辨。若恶寒亦发热,兼头痛、脉浮、无汗,宜辛温解表,有汗宜解肌;若恶寒不发热,无其他表证,而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者,此为邪在阴经之寒证,有汗宜桂枝加附子汤,无汗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并行;若恶寒兼烦躁者,宜大青龙汤表里双解;若觉背部恶寒伴有苔薄而润,口中和者,为少阴寒证,宜附子汤温之;若伴有舌苔黄厚,口中燥渴,乃阳明热炽,宜用白虎汤清之。
孕妇伤寒
郝×氏,女,34岁,法库县四区。
妊娠五月余,冬季感寒。初觉周身麻冷,头项强痛,恶寒无汗,自作粥汤,发汗不解。复用便方发汗,汗出甚多,仍未愈,已六七日,病转加重,延余诊视。证现不时谵语,口干舌燥,舌苔干薄,渴欲冷饮,心悸而动,怔忡不安,不思食,小便赤,大便不实,精神疲倦,脉来数动一止,一息五至强,沉候甚弱。
诊断:此证不时谵语,舌苔干薄,口干思饮,心悸不安,乃气液两伤之象。盖阴不上潮,阳热独亢,而阴虚之热,复与传经之热,相助为虐之故。脉有歇止,沉候甚弱,是气血虚衰,不相接续所致。其人已妊娠五月余,气血原自不充,复病延六七日,任邪必内犯,荣卫皆伤。故内热虽生而不实,气血虚衰而转甚,是以脉不相续,而有歇止。心神无倚,而见心悸不安。此时虽有热象,亦在所不顾。宜补阴、生血、复脉为急。参其脉证,与《伤寒论》炙甘草汤证相符,遂以此汤加减与之。
处方:干地黄一两五钱(因无鲜地黄,是以用干地黄代之),麦冬一两五钱,党参四钱,酸枣仁四钱,阿胶四钱,炙甘草四钱,桂枝尖二钱,生姜二钱,大枣八枚。
上九味,用水五碗,煎一碗半;次煎水两碗至七分,合一处,分三次温服,日服三次。
复诊:服药一剂,心内较前安稳,诸证悉减,脉仍有歇止而稍减,此药已中病。因阴气尚未恢复,俾再服一剂,以接药力,仍按前方续服二剂,煎服如前。第二剂服二次后,自觉周身发热,少顷汗出遍体,约二小时许,汗渐止,自觉周身舒畅。家人疑而问曰:第二剂药已二服,想系发汗药,汗后已觉轻快,三次药尚可服否?余曰:此助正药,非发汗药,其汗出乃邪气外达之象,三次药可急服之。
三诊:翌日往诊,见患者自能坐起,询知汗出约二小时,诸证已愈强半,能进粥汤。诊其脉已恢复正常,但弱而略数。心内安然,唯有时觉热,知其阴气未充,内有虚热。再以滋阴兼清虚热之法治之。
处方:生地八钱,麦冬八钱,党参三钱,玄参三钱,阿胶三钱,炙甘草三钱,酸枣仁三钱,天花粉三钱,大枣五枚,生姜一钱。
以上十味,水四碗,煎一碗;次煎水两碗,煎八分,合一处,分三次温服。
效果:连服二剂,调养数日痊愈。
按语:《伤寒论》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一名复脉汤)。初读此节经文,因尚无经验,以为其脉或结、或代,必现其一,抑或交互并现,不悉真相。嗣后治验类此证者数例,略有所得,乃知其脉非结非代,实际脉之搏动有歇止,而近于结代。缓而一止为结,止而有定数曰代。今其脉似代而止无定数,是结而非缓时之止,乃数愈五至而止,断非结代脉也。总之,于脉来虚弱中,而现有歇止,即为阴血大虚,真气不续之象。可见仲景当时立论,深知此证,气血衰弱,不任邪侵,其脉于虚弱之中,而有歇止之象,遂以结代二脉拟之,主以复脉汤,重在麦冬、生地以滋阴,佐人参、桂枝以通阳,姜、枣调和荣卫,阿胶补血益阴。先贤柯琴认为,斯证宜以枣仁易麻仁,借以养心安神。甘草用炙者,不但安定中宫,且缓药势之速下,以稳建其功也。如此证者,妊娠五月,其脉沉分甚弱,而有歇止,心内悸动不安,为阴血大虚,真气不续,自无疑问。据脉论证,与复脉汤所主治者无不相符,遂以斯汤服之。果服后气血充,肾阴复,荣卫调和,作汗而解。益叹经方之实用,遵而行之,自能收效,洵为后学之法程也。除此案外,亦有与此证相类似者,治愈三例,悉以此方加减收效。但非服药后皆作汗解,其有不作汗者,亦皆脉续悸宁,霍然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