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畸形胚胎学基础与超声诊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房室瓣

一、三尖瓣

三尖瓣(tricuspid valve)有一组结构,包括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所以又称三尖瓣器,或三尖瓣装置。

1.瓣环

三尖瓣环附着于右房室孔上,右房观右房室孔多数呈椭圆形,少数呈圆形,长径约2~3cm。由于三尖瓣隔叶位置下移,三尖瓣环与右房室环不完全一致,隔叶瓣环的前上2/3不是附着于房室环上,而是略向下附着于室间隔的膜肌部,下移的距离约为4~5mm。

由于胚胎期肺动脉瓣下圆锥继续发育,形成右心室漏斗部,导致三尖瓣环与肺动脉瓣环相隔离,其间为肌性组织结构。

2.瓣叶

三尖瓣叶是由内膜和内膜下组织褶合形成的薄膜性结构,附着于三尖瓣环之上,被三个裂分为三个独立的瓣叶,称之为前叶、后叶和隔叶。前叶较大,位于外侧,后叶较小,位于后下方,隔叶位于内侧,附着于室间隔之上,见图2-9。

偶尔,三尖瓣只有两个裂,瓣叶呈二叶结构,若有四个裂,瓣叶呈四叶结构,闭合线亦会随之改变。

舒张期开放时,三尖瓣口呈椭圆形或圆形,收缩期关闭时闭合线呈“Y”形。三尖瓣口面积约为6~8cm2,大于二尖瓣口面积,比例约为1.25∶1。

从胚胎发育过程上看,三尖瓣前叶和后叶是单独来源,而隔叶是共同来源,与二尖瓣前叶共同来源于桥瓣,后者的发育异常可同时累及二尖瓣前叶和三尖瓣隔叶。

图2-9 三尖瓣开放关闭示意图

三个瓣叶在瓣环处相互有融合,形态多为拱形薄膜,分别称之为前后联合、前隔联合和后隔联合。健康人群中,这些联合处的膜性结构可能有发育上的缺欠或缺失,导致三尖瓣在收缩期闭合不严,是“生理性”微量至轻度三尖瓣反流的解剖学基础。

每个瓣叶的游离部分被切迹分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扇区,透光观察分为三部分。基底带不透光,位于瓣叶的根部,直接连瓣环,有细小的基底腱索,活动度较低。中部较光滑,较薄,可透光,称为透明带。透明带下方游离缘较粗糙,称粗糙带,半透光,为牵拉腱索的瓣膜附着点,见图2-10。在透明带和粗糙带之间的交界处心房面有一明显的闭合缘,为三尖瓣的解剖闭合线。

3.腱索

腱索位于瓣膜和乳头肌之间,细长索条状,主要成分为致密的胶原纤维,来源于胚胎早期的心室肌或肉柱。大部分腱索起自乳头肌的尖端,小部分起自于乳头肌的基底部、室间隔的右室面或右室游离壁。

腱索依据功能分为基底腱索和牵拉腱索。基底腱索的主要作用为固定瓣膜位置,多数起自右心室壁,止于瓣膜基底部,呈细小的膜或条样结构,也可有细小的肉柱直接连基底部。牵拉腱索是腱索的主要成分,其作用为控制瓣膜的活动幅度,防止收缩期瓣叶脱入右心房。

牵拉腱索的形态类似树枝,乳头肌类似树干,腱索在连接瓣叶的过程中不断分出更细小的分支,经过2~3级分支后,附着于瓣叶的粗糙带。有些细小的分支可以斜行或横向连接到邻近的其他腱索或瓣叶,也可能直接连到基底带,成为基底腱索。

图2-10 三尖瓣叶结构示意图

4.乳头肌

三尖瓣乳头肌为椎体状肌束,有三组,分别为前乳头肌、后乳头肌和隔面乳头肌。

前乳头肌起始于右心室游离壁前下方,与室间隔的隔缘肉柱相连接,在三组乳头肌群中最大,由若干个肌束组成,其发出的腱索连接三尖瓣前后联合及前叶和后叶。

后乳头肌起始于右心室的膈面,由若干个肌束组成,其发出的腱索连接三尖瓣后隔联合及后叶和隔叶。

隔面乳头肌起始于隔缘肉柱下肢的上缘及顶端,其发出的腱索较细小,连接三尖瓣前隔联合及前叶和隔叶。少数隔面乳头肌可缺如,以腱索方式直接连接。

二、二尖瓣

与三尖瓣相似,二尖瓣(mitral valve)也有一组结构,包括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所以又称二尖瓣器,或二尖瓣装置。

1.瓣环

二尖瓣环附着于左房室孔上,左房观左房室孔多数呈椭圆形,少数呈圆形,与左房室环完全一致,其长径约2~3cm,略小于三尖瓣环。与三尖瓣环不同,胚胎期主动脉瓣下圆锥完全吸收,导致主动脉瓣环下移,与二尖瓣环呈直接纤维连接。

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都已经证实二尖瓣环形态为马鞍状,而非平面环,并随心动周期有动态变化,见图2-11。

图2-11 二尖瓣环结构示意图

A:前叶;AL:前外联合;P:后叶;PM:后内联合

图2-12 二尖瓣前叶分隔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示意图

AO:主动脉;LA:左心房;RV:右心室

2.瓣叶

二尖瓣叶附着于二尖瓣环之上,分为前叶和后叶。前叶较大,多无切迹,呈半圆形或帆状,位于前内侧。前叶附着于主动脉左瓣和后瓣环之上,两端附着于左、右纤维三角的心室面,瓣体位于左房室口和主动脉瓣口之间,分隔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见图2-12;后叶较小,成四边形,有切迹,分为两个或三个扇区,位于后外侧。

舒张期开放时,二尖瓣口呈椭圆形或圆形,收缩期关闭时闭合线呈半月形弧线。二尖瓣口面积约为5cm2,小于三尖瓣口面积。

二尖瓣叶在相连处形成两个联合,分别为前乳头肌和后乳头肌所指的方向,称之为前外联合和后内联合,形态多为拱形薄膜,少数为小的扇区。

二尖瓣叶透光观察也分为三部分,即基底带、透明带和粗糙带。由于二尖瓣前叶不直接连心室,因此无基底带和基底腱索,而二尖瓣后叶连接心室壁,有完整的三条带。在透明带和粗糙带之间的交界处心房面有一明显的闭合缘,为二尖瓣的解剖闭合线。

3.腱索

二尖瓣腱索也分为基底腱索和牵拉腱索。基底腱索的主要作用为固定瓣膜位置,只位于后叶。牵拉腱索是腱索的主要成分,其作用为控制瓣膜的活动幅度,防止收缩期瓣叶脱入左心房。

4.乳头肌

二尖瓣乳头肌有两组,前外乳头肌和后内乳头肌。前外乳头肌起始于左心室的前外侧壁,其发出的腱索连接二尖瓣前外联合、前叶和后叶的前外侧部。后内乳头肌起始于左心室的后内侧壁,其发出的腱索连接二尖瓣后内联合、前叶和后叶的后内侧部。与三尖瓣指状乳头肌不同,二尖瓣乳头肌较粗大,多为锚状或混合状,与左心室连接紧密,对二尖瓣功能影响较大。

(任卫东 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