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月经的生理特点
月经是女性在很长年龄阶段内的周期性子宫出血,因其周期长短与周月相似,即所谓一月一次,经常不变,故称为月经。也称月事、月信、月候、月水、经候、信水、月汛等,俗称例假。月经的出现,是女性生理变化的重要结果,它的出现,标志着女性生殖生理功能的初步成熟,具备了孕育的基本条件。月经的产生,是在肾气、天癸盛至前提下,脏腑、经络活动的结果。它所形成的周期性,是在心、肾、子宫生理生殖轴及阴阳气血的纵横调节下,任督循环,肝脾协调的辅助调节的结果。以下将分别论述之。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
月经是指子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因其按月来潮,故称月经,正如《妇人规•经脉之本》中所说:“月以三旬而一盈,经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谓之月经,又谓之月信。”一般在14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50岁左右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此期间除去妊娠及哺乳期以外,通常都应来月经。月经来潮后,一般应该有正常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以及行经前后的一些正常反应等。
指月经的周期,可从经血来潮的第一天算起,两次月经相隔的时间为周期,一般为28~30天。但是每一个人内源性的特殊节律有所不同,有的前后不得超越3天,因此月经周期在27~33天内,或者偶尔超越3天,迅即正常者,可不作疾病论;有的前后不得超越5天,因此月经周期可以波动在25~35天内,或者偶尔超越5天,迅即正常者,可不作疾病论;有的前后不得超越7天,因此月经周期可波动在23~37天内,甚或偶尔超越7天,迅即正常者,均可不作疾病论,但必须有其相对的规律性。期亦色括经期,即行经的持续日期,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大多数持续5天,最多7天,最少3天,少数亦有4~6天的,这也是与个体特殊性节律有关。
指行经时的排泄量,肉眼看到的是排泄血量,但实际上应包括内膜、癸水、水湿等多种成分。行经初期,一般是指行经的第1天,有的只有半天,也有的可达1天半或2天的,经量排少,有的甚至很少,容易忽略;行经中期,一般有1天,或2天的,是指行经期的第2天,或者包括行经期的第3天,是月经排泄的高峰时期,血量多,或较多,但亦有少数人在行经期的第1天的后半天即进入行经中期,排泄血量多,亦有少数人在行经期2天半后才进入行经中期,排泄血量增多,行经末期,一般有1天,或2~3天的,是指行经的第3天,或行经期的4~7天,是行经期的末尾结束阶段,经量偏少,有的少,甚则亦有很少的,淋沥不断,或时断时续,直至完全干净,一般均能按时结束。整个经期所排泄的血量,现代医学有关记载谓:50~100ml左右,有的可能会更少一点,在30ml左右,有的可能会排泄更多一点,可达到150ml左右,但有一贯的规律性,且无明显的症状,均属正常的生理现象。
指行经期排经的颜色。一般来说经色与行经期初、中、末三时有关。行经初期,是排经的开始时期,经量偏少,或很少,色淡红,或略黯;行经中期,是排经的高峰时期,排出血量多,或较多,经色红,或稍有紫暗,但仍以红色为主;行经末期,是排经的结束时期,经量少,甚则很少,有时呈淋沥状,经色又转淡红,或如咖啡色,或稍呈紫褐色等。
指行经期排经的质地,一般来说,排经的质地与行经期的初、中、末三个时期有关。行经初期,由于是排经的开始时期,经量少,甚则很少,经质较稀;行经中期,是排经的高峰时期,排出的血量多,或较多,质地不稀不粘,或稍有粘稠,无血块;行经末期,是月经的结束阶段,排出的经量较少,有的很少,经质较稀,无血块。
行经之前,即经前期的后期,可见胸闷烦躁,乳房或乳头出现轻度的胀痛,或小腹作胀,或睡眠较差,带下有所增加等;行经期间,小腹作胀,或有轻度腹痛,或有腰酸,或有心情不宁等反应。经行之后,或感身体疲劳,或有头昏心悸等反应。所有这些反应,都较轻微,不会妨碍工作、学习和生活,故属于生理的范畴。不作疾病论。
初潮年龄,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一般妇科书籍,均据此而提出14岁左右来月经,但由于受地域、气候、体质、遗传、营养及文化的影响,我国女性,可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早发月经,即11~12岁就开始来经,甚则10岁就已来经;一种是14~15岁来月经,属于正常来经年龄;另一种是晚发月经,即在16~17岁,甚则18岁才能来月经。总的来说,由于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营养丰富,文化知识的提高,初潮年龄有提早的趋向。初潮年龄3年内,由于肾气初盛,天癸初至,学习紧张,可致月经失调,有时表现闭经,有时表现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等,如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和过多的出血,一般可不必诊治。绝经年龄,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七七天癸竭,月经闭绝,形坏而无子也,所以一般妇科书籍均确认50岁左右绝经。但由于地区、气候、体质、遗传、营养、文化的不同,其绝经年龄的差异性很大,亦可有三种情况,一是较早绝经,即40~45岁;二是较正常的绝经年龄,即46~50岁;三是较晚绝经,即51~55岁,少数人甚至可到达56~60岁绝经者。我们从临床发现,由于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营养丰富,女性绝经年龄有迟后倾向。在绝经前的3~5年内,有的甚至可达到7年,出现月经失调,或先期量多,或闭经稀发,如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可不予诊治,但应加强观察,或定期检查,以防隐性的器质性疾病。
《女科指掌》曰:“月水一月一来,乃其常也,有三月一来者,谓之居经。又有一年一来者,又有石女无经者,亦有频年不来,一来即孕者,皆其变也,亦如脉之有反关耳。”论中石女无经,显属病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月经三旬时一下,两月并月三居经,一年一至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经。”又曰:“受孕行经曰垢胎。”很明显地指出惯常二月一行的,称为“并月”;三月一行的,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行的,称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暗经”;还有受孕之初,按月行经,经量少,无损于胎儿的,称为“激经”或称“垢胎”“盛胎”。关于这类异常月经,如最早记载居经的王叔和《脉经》,以及《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等书,均认为是病态,列属于病理范围。但我们认为:这类异常月经,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又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且不影响生育者,可不作病态论。反之,应属病理。此外,尚有极少数女性,每逢夏秋高温季节,月经停止,但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秋凉后,月经恢复正常;改换环境,转变地区,有短期的月经停止,无明显全身症状,俟后又恢复正常者,均可不予诊治。
二、月经产生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月经的产生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在肾气盛、天癸至的前提下产生,又在肾气衰、天癸竭的情况下结束。但肾气、天癸之所以促使月经来潮和结束,又与子宫、胞脉胞络、冲任等奇经,以及肾、肝、脾胃、心等脏腑功能分不开。亦即是说,在肾气盛、天癸至的前提下,肾、肝、脾胃及心等阴阳气血协同地作用于子宫、胞脉胞络、冲任等所致。以下将分别加以阐述。
就一般而言,肾气包含肾阴、肾阳两个方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动力。但就女性生殖而言,又是女性生长发育以及生殖繁育的前提、动力。《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女子七岁肾气盛”,说明女子从七岁开始逐渐向青春期转化,而这种转化的基本动力,是由先天肾之精气与后天贮藏在肾的精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而以先天肾之精气为主要,二者相互支持,相互转化。现代医学表明,女子从七岁内分泌腺开始活动,促进了性的分化及趋向成熟,女子到了14岁以后便进入青春期,此时“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三七以后,“肾气平均”,四七则身体盛壮,该年龄阶段,是生育的最佳时期,而年龄到达35岁,即五七之期,就开始出现阳明脉衰,其生育能力也逐渐减弱,生育质量也逐渐降低,六七则“三阳脉衰”,七七则“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也”,从壮年逐渐转向老年的过渡时期,月经即将闭绝,故这一时期,现代医学又称之为“围绝经期”,肾气渐衰,生育能力也随着丧失,所以整个生长发育,包括生殖繁育过程,取决于肾气的盛衰。
顾名思义,是一种来源于先天,培育于后天的一种癸水样物质。是男女生殖功能发育过程中有关的重要物质,天癸至,在女子来说,能促使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应期来潮,并预示有繁育下一代的可能,从此也标示着青春期的到来。到了50岁左右,天癸竭,冲任脉虚衰,月经将断绝,从而也丧失生育能力。天癸来源于先天,受养于后天,与肾密切有关;癸者,即任癸之水,原是有肾水的含义。《傅青主女科》在经水先期而多中说:“谁知肾中水火太旺乎?”在经水先期而少中说:“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接着又说:“多寡者,水气之验。”把排泄月经的多少及能否来潮,纳入到肾水的范围。故有人提出天癸亦来源于肾,藏之于肾,但我们从临床上长期的观察中,与肝亦有密切关系,是乃乙癸同源之故。天癸的“至”与“竭”具体表现在月经的来潮与断绝,以及生殖能力的开始和丧失,天癸在完成这两项生理功能时,必须要有“任脉通,太冲脉盛”,没有此二脉的配合,则天癸的功能得不到施展,但是还要靠“肾气盛”的前提下,天癸才能至,任脉方可通,太冲脉才能盛,反之“肾气衰”,天癸将竭,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因此,对“天癸”的认识,现在基本上趋于一致。认为:是属于水液样的物质,是一种肉眼看不到而又客观存在体内血液中的微量体液,张景岳谓之“无形之水”,是属于“阴”的范畴,但是我们从临床体会,天癸属阴,以阴为主,但亦包括阳,所谓血液中的阴水与阳水,没有阳水的参与和组合,不可能使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正由于天癸尚内含阳水,正吻合现代医学所说的“卵巢内分泌激素”内容。
又名胞宫、女子胞、子处、子脏、血室、胞室、子肠等。是女性的重要内生殖器官。它的形态,前人亦有描述,如《格致余论•受胎记》中说:“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可见前人所说的子宫,还包括两侧输卵管在内。子宫的位置,据《类经附翼》说“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子宫的作用:根据前人所述,主要是主月经,主胎孕,亦即是排泄月经孕育胎儿的脏器,具体来说,我们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主月经,平时主藏,故有血室之称,行经期主泻,按时排泄月经;其二是,孕育胎儿,平时壅聚阴血以养胎,主藏的作用,胎儿分娩时子宫开放,行泻的作用,从而顺利排出胎儿和恶露等物质,其三是,施泻生理性带下,润泽阴道,以利女性生殖生理的活动;其四是,经间期行泻的作用,子宫开放,迎接精子的进入,与排出的卵子相结合,促进生殖生育。所以子宫赖其“藏”、“泻”功能,完成月经、胎孕、带下的生理活动。前人因其有“藏”的功能,类乎五脏,因其有“泻”的功能,类乎六腑,似脏似腑,非脏非腑,亦脏亦腑,称之为“奇恒之府”。但是随着妇科学的发展,子宫的作用及其对女性生殖生理的调节,正在进一步的阐明。现代医学认为:人子宫内膜由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组成,具有自旁分泌功能,宫内膜分泌激素、细胞分子、酶类及多种功能蛋白,这些物质对生殖生理起着重要作用,亦反映出子宫作用的重要性。
附属于子宫的脉络,称为胞脉胞络。子宫出纳精气,行其藏泻作用,包括孕育胎儿,排泄月经等,均与胞脉胞络有关,尤其是子宫与冲任等经脉的联系,也与此有关,高世栻注:“胞脉主冲任之血,月事不来者,乃胞脉闭也”。张介宾在注胞络时亦说“胞中之络,冲任之络也”。故此可以看出,子宫排泄月经、孕育胎儿,须依赖胞脉胞络,而胞脉胞络与冲任相连,冲任之所以排泄月经,之所以受孕,均赖胞脉胞络的作用。而子宫与心肾发生关联,也赖胞脉胞络。如《素问•评热论》所说:“胞脉者,属心而络子胞中……心气不得下通,胞脉闭也,致月事不来。”《素问•奇病论》亦云:“胞脉者,系于肾”。在《傅青主女科》一书中多处指出:子宫与心肾相连,实际上也有赖于胞脉胞络。
其中尤以冲、任、督三脉为重要。
内起于胞中,外始于会阴,上行与胃经交会于气街穴,并肾经行脐旁五分,与肾经的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交会,折至任脉的阴交穴,再折循肾经的肓俞而上行,并肾经的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至咽喉部,以渗灌头面诸经,别出绕唇口而终。冲脉在女性生理中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冲为血海”,脏腑之血,特别是肝脏之血,汇聚于血海,奠定了经、孕的基础,冲脉得肾气煦濡,脾胃水谷以养,肝血调节,任脉资助而发挥作用。血海血液的盈蓄溢亏,直接关系着月经、乳汁的正常疏泄。《妇人规》说得对,它说:“经本阴血也,何脏无之,唯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
内起于胞中,外始于会阴,经曲骨以上毛际,沿腹部正中线上行,至中极、关元,行腹里,过石门、气海至阴交,经脐中神阙穴,过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而入膻中,上行经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而至咽喉,再上颏部,过承浆,环绕口唇,上至督脉,经龈交穴,或云再分行至两目下中央,交足阳明、阳跷脉于承泣穴。任脉在女性生殖生理中亦占有重要地位。“任主胞胎”、“任脉通”表示任脉在排泄月经,妊养胎儿有着重要意义。一般冲任并提,在脏腑功能正常,肾气充盛,天癸至,肝气冲和,脾胃健壮,则二脉盛通,月事以时下,带下津津常润,胎孕得固,乳汁充盛。所以妇科无不言冲任二脉,中医医籍论冲任者,有时实指经络而言,有时又指妇科生理所在,有时又代表妇科的病理病变部位。习惯上言冲任似已成为女性生殖生理的概括。但任脉为阴脉之海,凡人体的阴液,包括血、津液、水湿等,皆归任脉所主,有总调人身阴阳的功能。
内起于胞中,外始于会阴,沿着脊柱里面上行于背部正中线,经尾闾骨端的长强穴,沿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身柱,而分行至足太阳经的风府穴,再复会于陶道,上经大椎,过哑门,至风府入脑,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而到百会,过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沿额下至鼻柱,经素髎到水沟,过兑端,与任脉相接于承浆,或说终于上唇龈交穴。督脉与冲、任脉同出于胞宫,循会阴,于长强穴与足少阳、足太阳相会,于陶道、脑户、百会与足太阳交会,于大椎与诸阳脉相会,于哑门与阳维相会,于神庭与足太阳、足阳明相会,于水沟与足阳明交会,于龈交穴与任脉、足阳明相会。督脉的生理作用,是和全身阳经均有联系,是阳经经脉的总纲,故称“阳脉之海”。其与任脉一前一后,一主阴一主阳,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维持经、孕、产、乳的正常。带脉:出自十四椎,起于季肋之端的足厥阴肝经的期门穴,环绕腰部一周,如带束腰,故称带脉。带脉的生理作用,在于约束全身上走下行的经脉,加强经脉间的联系。其络胞而过,与冲、任、督三脉联系更为密切。正如《儒门事亲》中说:“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带脉并有着提系胞宫、调摄水液、防止湿浊下流等作用。
此外,还有阴阳跷脉,阴跷脉是少阴肾经所别出的一支脉,起于内踝前大骨下陷中,经内踝骨上部,直上沿大腿内侧入小腹,上沿胸腹内部,入缺盆,再上出人迎动脉之前,入骨部,至眼内角与足太阳经相合(又与手太阳、足阳明、阳跷脉会于睛明穴)。阳跷脉起于足跟,沿足外踝而上行至脑后的风池穴(与足少阴会于居髎,又与手阳明会于肩髎及巨骨,又与手足太阳、阳维会于臑俞,与手足阳明会于地仓,又与手足阳明会于巨髎,又与任脉、足阳明会于承泣)。阴阳跷脉的生理作用是协助任督,沟通阴阳。阴阳维脉:阴维脉起于诸阴经的交会处(与足太阴会于腹哀、大横;又与足太阴、足厥阴会于府舍、期门;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阳维脉起于诸阳经交会处(与手足太阳及阳跷会于臑俞;与手、足少阳会于天髎,又会于肩井;其在头与足少阳会于阳白,上于本神及临泣,上至正营,循于脑空,下至风池,与督脉会于风府、哑门)。阴阳维脉的生理作用,协助任督脉,维系阴阳气血的协调。
藏精而主生殖,为元阴元阳之宅。先天肾气、天癸与此亦有重要关系。其藏精,还应概括生殖之精,即现代医学所谓之卵泡、卵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本神》进而阐述生殖之精时说:“故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可见肾藏之精,还包含生殖之精,在肾气、天癸的煦养下,始能发育成熟,排出精卵,与男精结合,所谓两精相搏,生命由此开始,故谓肾主生殖也。肾又为冲任奇经之本,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为太冲脉,在经络的交通上,冲任皆有会穴与肾经直接交会,冲任二脉在女性生殖生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皆受肾主导,王冰注《素问》中说:“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亦说明冲任之本在肾。肾精化气生血,先天之精,是后天之精的根本,先天之精又赖后天之精不断滋生。精化气,气生精,精生血,精血同源,相互资生,以维持整个生理活动。肾系胞,子宫脉络与肾相连,子宫位置受肾气维系,胎在胞中赖肾阳温煦,肾精滋养,胎儿才能发育正常,至期而产,不至萎堕。此外,肾主津液。《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因此,阴液的盛衰,水液的调节,皆与肾有关。《景岳全书•命门余义》中说道:“五脏之阴,非此(指肾阴)不能滋。”肾气充沛,开阖有司,则阴液不断输入任脉以供月经妊养之需,布露于阴部以润泽窍壁而为生理性带下,又肾司气化,有蒸腾分化水液的作用。
藏血而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体之阴,包括藏血之血,有支持天癸的作用,因此,也有支持肾阴的作用。此与乙癸同源,母子相生有关。肝所藏之血,除营养周身外,并注于血海,故有肝司血海、“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意在强调肝阴肝血与妇女生殖生理的密切关系。肝的经脉绕前阴,抵少腹,挟胃贯膈布胁肋,经乳头上颠顶。所以肝与前阴、少腹、乳房乳头等女性特点,亦是敏感区,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奇经八脉也有联系,所以八脉亦有隶属于肝肾之说。肝气的疏泄,虽然主要作用于脾胃消化系统,及精神神经系统方面,但亦有着协助排泄月经、分泌乳汁、排出卵子、通畅脉络、促进受孕等作用,还有着协助脾胃分利水湿等功能,也是月经、孕育中的重要脏器。
为气血生化之源,属于后天之本,有着运化水谷,输布精微的重要作用。故凡月经之能来潮,胎儿之营养,乳汁之能化,无不依赖脾胃所化生的气血阴阳以供养。脾主中气,血之能循经运行,亦赖脾气之统摄。经、带、胎、产、乳生理的正常,均与脾的生化,运行,统摄密切有关。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经下行与冲脉相会于气街,以充盈血海,故有“冲脉隶于阳阴”、“谷气盛则血海满”之说。脾与胃相表里,经脉相互络属,同为气血生化之源,正如《女科经纶》所说:“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且脾胃又有分利水湿,调节水液的作用,可以保证盆腔下焦,子宫冲任功能的正常。此外,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枢纽,不仅协调冲任督带奇经八脉间的升降平衡,而且对上焦与下焦间脏腑升降的协调亦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藏神而主血脉,总统于血。心血心气下通,参与化生经血,排泄月经,心与胞宫在经络上既有联属关系,又有主宰作用,血脉充盈则胞宫气血畅旺而经潮有时。而且冲任等奇经八脉,皆属心君所主。《太平圣惠方》云:“夫心主于血,合于小肠,小肠者,通于胞门子脏,故手少阴、太阳之经以为表里,其经血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又心神君主为君火,肝肾内寄相火,君火动则相火亦动,从而影响阴阳气血的协调,且心与肾交合在调节月经周期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总起来说,月经之所以能来潮,首先在于肾气盛,天癸至,然后,肾精发育成熟,冲任盛通,胞脉胞络畅利,心肝脾胃功能正常,共同作用于子宫,使子宫行其正常的藏泻,从而促使月经顺利地按月来潮,经常不变。
三、月经及周期的调节系统
月经及其周期节律性之所以形成,是与生殖生理的一系列调节系统有关。虽然当前有人提出:肾气—天癸—冲任的生殖调节系统,建立在中药人工周期的基础上,有其根据和临床基础。但我们认为:继承传统,结合现代,根据中医学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以及中药人工周期的理论,结合太极阴阳、九宫八卦,从宏观微观方面,认识到月经的周期性、节律性,是与阴阳的消长转化的圆运动生物钟节律有关。因此,月经周期的调节,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阐明。
月经周期的演变,我们认为是取决于阴阳消长转化的演变,而太极阴阳,又是一切阴阳变化的总概括,特别是太极阴阳鱼图,与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分析太极阴阳鱼图,有助于观察阴阳的自我调节和运动规律。兹附图分析之。
由上图可以看出,阴阳的自我调节,及其运动发展的形式、特性和规律等有着普遍意义,需要具体地加以分析。
表示阴赖阳生,阳赖阴长的内基。黑鱼中的白眼,黑代表阴,以阴为主,表明了阴长的状态。而白眼代表阳,以阳为主,表明了阳长的状态。也可以说,黑白鱼眼,是推动生长发育特别是生殖繁育的内在基因,黑鱼中的白眼,是阴长发展的内基,或称阴中之阳基,阴赖阳的生化和推动发展,这是阴赖阳的自我调节的主要方面。前人早有明训,指出: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真阴论》中说:“盖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故气之生也生于阳,物之成也成与阴。”阴的生长既赖于阳,阳为奇数,阴为偶数,奇数属阳,偶数属阴。女子属阴,故女阴体特别是女性生殖发生发展有赖内在的阳奇数的基因有关。如遗传与变异的主要因子染色体,是由XX同一性染色体结合而成,同性仍为单体,故属奇数,因此推动发展亦在奇数,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女性生殖发育以七奇数为依据,一七而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常以时下;七七而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也。白鱼中的黑眼,白代表阳,以阳为主,表示阳长的状态。而黑眼代表阴,是阳的化生和发展的内在基础,或称阳中的阴基,男子为阳,男阳体特别是男性生殖发育与阴偶数内在基础有关,故遗传的主要因子染色体,是由XY两性染色体结合而成,属于偶体,故属偶数。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男性生殖发育与八偶数有关,说明阴阳互根是调节阴阳的主要所在。
表达了阴阳的动态变化。太极阴阳鱼图,其中黑白鱼头尾相接,形象地表明阴阳的动态变化。即阴阳的统一性,亦称互根性;另一方面,阴阳的对抗性,即消长性,阴阳正是在互相拥抱,互相渗透,互相统一的基础上,又互相对抗,互相消长,推动生殖机能的发展。动是主要的,静是相对的、暂时的,如鱼之游动,月经周期的演变,正是阴阳互根消长的结果。经后期阴长阳消,出现对抗状态,推动经后期向前发展,经间期重阴必阳,开始由阴转阳的运动,转化时的运动是明显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经前期阳长阴消,又一次出现阴阳对抗状态,推动经前期的向前发展,行经期重阳必阴,开始由阳转阴的运动,转化时的运动是激烈的,通过激烈的转化运动,然后又进入经后期,又开始阴长阳消的对抗运动,结束本周期,开始新周期的运动。消长为了转化,转化才能更好地推动消长,所以转化者,是互根统一的反应,消长者,又是对抗运动的必然,没有消长对抗运动,就没有转化统一的节律变化,因此,也就不可能形成健康的月经周期节律。但是在消长转化的阴阳运动过程中,由于生活情志活动中常有太过不及的影响,导致阴或阳的某一方面不足或有余,正是依赖互根消长的双重关系,加以自我调节,达到康复,类似黑白双鱼健康地运动在太极统一图中。
表示了整体的平衡性和局部的不平衡的生理变化。阴阳在太极图中所示黑白双鱼的对等性,表示阴阳在总体上必须保持其平衡性,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但是在具体的运动过程中,又是此消彼长,或彼消此长的不平衡状态。图中S状划线,正是体现了阴阳之间消长的不平衡状,月经周期的演变,亦正是体现了阴阳总体上的平衡性与具体局部上的不平衡性。一般来说,月经一月一次,经常不变,总体上是由阴半月阳半月所组成,亦正由于此,阴阳尽管在局部变动中反应缓慢和快速,消长的不平衡达到生理限度,但必然受总体平衡的制约,使之处于正常的运动过程中。具体地从月经周期演变说,经后期阴长阳消,以阴长为主,开始出现阴多阳少的不平衡状态,随着经后期的发展,则阴越长阳越消,不平衡的状态,日益显著,至经间排卵期,阴长已达重阴,阴阳之间的不平衡已达生理限度,故重阴必阳,出现节律性的变化,正由于这种节律性的变化,推动重阴转阳,开始阳长。所以经间排卵期的转化,实际上是阴阳运动的必然。因为阴阳消长的不平衡,已达到生理的限度,如不行转化,必将进入病理,影响健康,因此转化使重阴下泄,让位于阳,乃是阴阳运动自我调节的必然,亦是纠正不平衡状态的必须。经前期开始阳长,阳长则阴消,又将出现阳多阴少的不平衡状态。随着经前期的发展,阳越长阴越消,阳多阴少的不平衡状态,日益显著,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指出,阳长较阴长为快,此与阳主动,性刚急躁有关,因此阳长至重,实际上较阴长快得多,可用测量基础体温(简称BBT)观察高温相变化,一般在高温相第6~7天时,阳长已达重,重阳缘何不转,我们认为此与阴阳总体平衡的阳半月的要求有关。行经期重阳必阴,由阳转阴,亦是阴阳运动发展的必然,如不加以调节,如不纠正这种阳多阴少的不平衡状态已达生理限度,除妊娠外,将进入病理状态,形成病证。所以我们认为,在月经周期中的阴阳消长运动,是推动月经周期发展的主要方面,但总体上必须保持相对性的平衡,当阴阳消长达到重阴重阳的不平衡极限时,必须进行调节,以纠正这种不平衡状态,达到新的暂时的平衡,从而也维持总体性的平衡,亦即是维持健康的月经周期。
还表明阴阳运动的总规律。我们认为:太极阴阳鱼圆图,的确是表明了阴阳运动是圆周性的,称之为圆运动,易学上称为圆道。而月经周期中的阴阳消长转化的演变,完全符合圆运动规律。行经期,重阳必阴,排出经血,阳气下泄,让位于阴长,所以行经期既是周期的结束,又是周期的开始,经后期阴长阳消,推动经后期的发展,经间排卵期阴长至重,重阴必阳,阴精泄出,让位于阳,开始阳长,阳长则阴消,进入经前期,阳愈长阴愈消,推动经前期向前发展,行经期重阳必阴,又进入新周期的阴阳消长转化运动,又经历两个消长期,两个转化期,先阴后阳,由阳至阴,既是结束,又是开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呈圆周运动,从月经初潮到绝经期,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往复,但一次又一次向前发展,一次又一次地有所提高,直至衰退为止。而且在圆周运动中出现两次明显的节律变化,即重阴转阳的经间排卵期,及重阳转阴的行经期,有如太极阴阳鱼图的黑白双鱼首尾交接处,是阴阳运动中转变性质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表示了阴阳运动的特点。在太极阴阳鱼图中所示黑白双鱼的S状分界线,不仅表示阴阳的互相渗透,互相拥抱,互相对抗,互相消长的一面,而且还表示阴阳运动的特点,即波浪式运动,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慢有快,有时甚至突然上升。之所以出现这种波浪式曲线运动,正如太极阴阳鱼图所示,阴阳渗透拥抱下的消长运动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均取决于阴阳双方比重的发展,《傅青主女科》说得对:“是阴之中有阳,阳之中有阴,所以通于变化”,在发展过程中可出现阴少阳多,或阴多阳少的初中期消长变化,到了消长中后期,还可出现阳中有阳,阴中有阴的接近重阴变化,这亦充分提示了阴阳运动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我们还体会到,太极阴阳的自我调节,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卵巢内分泌激素,即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微量元素中锌、铜的周期性变化,还包括相互间的协调平衡,有着近乎一致的地方。因此,通过现代医学的微观检验,有助于进一步观察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的实质所在,更有利于认识和分析月经周期的变化。
心—肾—子宫生殖轴,不仅在月经周期中对阴阳消长转化的节律性有着主调作用,而且对自然界圆运动生物钟也有适应功能,心—肾—子宫生殖轴是基于后天八卦所提出,因此,我们在阐明心—肾—子宫轴的重要性外,还必须阐明后天八卦的运用及其有关的奇偶数律的重要和特异性等。
子宫的调节作用,主要在于藏泻功能,藏为了泻,泻为了藏,藏之固,泻之利。行经期行泻的作用,依赖排泄经血,泻除有余,让位于阴长,如泻之不足,重阳排泄不利,所谓留得一分旧,影响一分新生,阴长不利,势必影响子宫之藏。故行经期之泻,主要是阳长至重,重阳必阴的阴阳运动的结果。但亦与子宫的局部调节有关。因为子宫加强收缩,可以“完全干净,彻底全部”排除有余,以利于阴长新生,经后期阴长为主,子宫行藏的作用,只有藏之坚固,才利于阴长的发展,经间期重阴必阳,子宫开放,行泻的作用,排出精卵,让位于阳,泻之正常,排卵顺利,才能开始阳长,如若泻之不利,亦将影响阳长,经前期阳长为主,子宫又必须行藏的作用,藏之良好,才有利于阳长的运动,所以藏是为了阴阳的滋长,泻是为了阴阳的转化。根据现代医学的认识,子宫内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对生殖生理起着调节作用。当阴阳滋长有所太过时,子宫行藏中之泻,排除有余,当阴阳滋长有所不足时,子宫藏之坚固,亦有一定的弥补阴阳不足的一面,藏亦寓有“生”的意义;转化期重阳重阴亦有太过不及的情况,亦赖子宫泻之彻底,或泻中有藏,以纠正阴阳不正常的偏颇,使之适度,以保持阴阳消长转化的正常进行。
心肾交合,是调节阴阳运动的主要所在。阴阳实际上指天癸与肾有关,而生殖之精,藏之于肾,所谓肾藏精,为生殖之本,内寓元阴元阳,亦包括天癸(癸水)之阴,有滋养生殖之精(卵)的作用,精卵的发育成熟,全赖肾阴癸水以养,而精卵的排出,亦赖阴长至重,重阴必阳的转化,始能排出,排出后,癸水中阳开始长,温煦子宫,迎接精卵着床开始生长发育。所以阴阳消长转化的运动,以及精卵的排出,必须建立在心肾统一互相协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心包括脑,是神之所在,前人曾有“脑为元神之府”,心脑居上焦属火,为君主之官,不仅主宰一身血脉之运行,而且还有统领五脏六腑的作用,肾居下焦,属水,所以心肾相交,上下合一,升降协调,水火相济,精神互依,组成体内调节阴阳主宰生殖的轴。此外,心肾相交,还可通过少阴经脉上的联系发生,因为心肾同属于“少阴经脉”,根据有关的经络记载,足少阴肾经,通过脊柱入内的经脉,属于肾脏,联络膀胱,直行的经脉,从肾向上通过肝脏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从肺分出的支脉,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因此,可以看出,通过足少阴肾经把心肾紧密联系在一处。另外,肾藏精而主骨髓,精能生髓,髓通过背脊骨腔上达于脑,脑为髓之海,又为元神之府,精通过髓与神发生关联,而神为心脑所藏,神可以驭精,精可以养神,精神互依,精神合一,才能保持正常的生育节律。根据我们的体会,肾阴天癸,还有着滋养心脑血管的作用,所谓“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此即指肾阴天癸,而心脑血管神明,反过来有安定秘藏肝肾阴精和天癸的作用。明代薛己在《校注妇人良方》“精血篇”后说:“肾乃阴中之阴也,主闭藏者,肝乃阴中之阳也,主疏泄者,然而二脏皆有相火,其系上属于心,心火一动,则相火翕然而从之,所以丹溪先生只是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
相传由周文王所制,故又叫“文王八卦”,它的产生,是取象的结果,所谓“取象比类”,是古人采用的一种形象思维方法,八卦的产生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说明易学八卦,是从具体事物概括出来的,卦象产生后,不再代表个别具体物象,可概括同类事物,卦象被看成抽象的逻辑符号,帮助人们以“类族辨物”,既别其异,分析事物的特性,又统其“类”,概括事物的共性,是对宇宙、自然、人体全息现象的抽象概括,是天、地、人三才统为一体的精辟阐述,亦包括天干地支的运气学说在内,不仅用它解释推演体内阴阳消长转化的节律,而且运用它推演整个自然界生物钟运动规律及其对人体内部的影响。见下页图。
从下页图可以看出,后天八卦是以离坎为中心,而心肾子宫生殖轴也是以心肾为主,离居南方属火,心亦属火,坎居北方属水,肾亦属水,所以坎离既济,心肾相交,推动和调节阴阳运动和变化规律,如《素灵微蕴•胎化解》中说:“知天道则知人道,男子应坎,外阴而内阳,女子象离,外阳而内阴,男以坎交,女以离应,离中之阴,是为丁火,坎中之阳,是为壬水。阳奇而施,阴偶而承,丁壬妙合,凝蹇而成……阳中之阴,沉静而降,阴中之阳,浮动而升。升则成火,降则成水,水旺则精凝,火旺则神发,火位于南,水位于北,阳之升也,自东而南……阴之降也,自西而北……气以煦之,血以濡之,日迁月化,潜滋默长,形完气足,十月而生,乃成为人。”《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亦说“故阳生于坎,从左而渐升,升则为阳而就阴,阴生于离,从右而渐降,降则为阴而渐晦,此即阴阳之用也,千变万化。”《医学入门•妇人门》中更清楚地说明与月经关系“男子以气为主,坎水用事……女子以血为主,离火用事,故血盈而经色红”。《傅青主女科》虽未提到后天八卦的名称,但在“调经”、“种子”门中所提出的“既济之道”,“水旺则血旺,血旺则火消,便成水在火上之卦”,“古昔圣贤,创呼经水之名者,原以水出于肾,乃癸干所化,故以名之”,“必阴阳协和……否则否矣”,否则否塞不通,阴阳相格拒也,否亦为六十四卦中的卦名。唐容川在《周易详解》中说:“每月以五日为一候,以一候应一卦,除去坎离,其余六卦,以应六候,所以除去坎离者,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乃其本体,故坎离不应候也。”唐氏将月经与月相的卦候相合。可见历史上凡具有临床特色的妇科医学家,均重视八卦在月经周期及生殖中的应用。再从天癸来看,其命名意义,就有八卦内涵,前人陈良甫指出:天谓天真之气,癸谓壬癸之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女科百问》也指出:“壬癸北方水干也”。壬癸是天干中北方水干之名,北方水位亦属坎位,因此,亦与八卦有关。但天癸虽来源于体内,与先天肾阴有关,但亦与后天脾胃有关,正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说:“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天癸所致阴阳消长转化运动,是在血内达冲任子宫处进行,并受先天遗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总体上与自然界生物钟保持一致性,但又必然形成个体内部的特异性节律,即“7、5、3、(9)”奇数运动律与“2、4、6、8”偶数运动律,但女子以阴血为主,所以“7、5、3、(9)”奇数律更为重要。
“7、5、3、(9)”奇数律,在八卦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临床上应用颇广。女子属阴,阴赖阳奇数以活动,以变化。奇数者,是指“1、3、5、7、9”,偶数者,是指“2、4、6、8”。阳赖阴偶数以活动,以变化。1为奇数中的初数,即为起码数,一般无特殊意义,故常舍之。9数为3的倍数,常为3数所代,故临床上用之较少,所以常用的奇数是“7、5、3”。7数律,首先载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性生殖发育过程与7数有关,二七而经行,故有子,七七而经绝,故形坏而无子也。张景岳在《类经•脏象类》中说:“女子属阴,当合阴(偶)数,而今女反合七……盖天地万物之道,惟阴阳二气而已,阴阳合作,愿不相离,所以阳中必有阴,阴中必有阳,儒家谓之互根。”但早在王冰注释这段经文女子七数律时说“少阳之数次于七,女子为少阴之气,故以少阳之数偶之”。七数既为少阳数,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7数外为少阳,内属厥阴(肝),因此,7数律就表示内厥阴(肝)外少阳的个体生殖特异者,以7数为其运动节律。5数,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以及《汉书•五行志》,五行分类亦见于此,并进而指出“土为万物之母,土者,万物所资生也”,又说“土为生数之祖,故生数成数皆为五”,《河图》、《洛书》皆指出了五数分类法的重要性及其与土的关系。土有阴阳,阳土属阳阴胃,阴土属太阴脾,因此,5数律就表示内太阴(脾)外阳明的个体生殖特异者,以5数为其运动节律。3数,见于《素问•阴阳类论篇》“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吴昆在《素问•阴阳离合论》后注释说:“然太阳者,三阳也,其义曰开,为阳之表。”可见太阳为三阳,序数为3,外属太阳,内属少阴(肾);又据刘河涧所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天癸未行,天癸既行,天癸既绝的初中末三个时期,亦属于3数分类法,考天癸与足少阴肾有关,因此,3数律就表示内少阴(肾)外太阳的个体生殖特异者,以3数为其运动节律。“7、5、3”奇数律在妇科临床上应用极广。首先是应用在女性生殖发育过程的分类。7数律,即将女性过程分为7个时期,一七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5数律,即分为少女、青春、壮盛、更年、老年五个时期。3数律,即分为天癸将行、天癸既行、天癸将绝和既绝三个时期。在初潮年龄时,也反映出“7、5、3”奇数律的不同,7数律:一般二七之年,即14岁;5数律,有二五即10岁,三五即15岁;3数律有:三四即12岁,三五即15岁,甚则还有三六即18岁,三三即9岁。在绝经年龄时,同样存在“7、5、3”奇数律的差异,7数律,一般七七之年即49岁,也可能六七42岁,七八56岁;5数律,一般45岁、50岁,但也可能延续到55岁,甚则60岁,也可能提早到40岁。3数律,一般42岁、45岁、48岁、51岁,但也可能延续到54岁,57岁,极少数可到60岁,也有极少数提前到39岁等。在月经周期的演变过程中,除经前期属阳以偶数律外,其他行经期、经间排卵期,尤其是经后期,均与“7、5、3”奇数律有关,具体内容将在有关项目中详述。根据我们的认识,月经病证的诊断以及疗效标准,亦应按照“7、5、3”奇数律加以判定。在胎产的生理演变中,亦有着“7、5、3”奇数律的重要意义,如妊娠期的50天、70天、90天,90天即3个月,以及5个月、7个月,是胎儿生长发育的节律时期,稍有不慎,易致病证,甚则流产。产后3~5天,由于产创失血所致阴虚阳旺的反应,如低热、头晕、出汗等逐渐消失,一周内应完全消失,有些地方曾有产后一周内不宜服人参的禁忌,产后2~3周内恶露干净,子宫复旧,30到50天基本康复,谓之小满月,70~90天,即3个月,谓之大满月,整个产后康复期结束。但经前期属阳,以阳长运动为主,阳赖于阴,其阳长运动更赖于阴,阴为偶数,所以经前期的阳长运动出现偶数律,偶数者,即“2、4、6、8”其中“2”更为重要。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测量基础体温(简称BBT),观察BBT所示高温相的变化,以了解阳长运动的生理变化,的确亦发现偶数律的现象,一般BBT高温相维持而且稳定在12天,或达14天,少数人可达16天,个别的甚至可达18天,有其规律性。如其人12天或14天高温相者,超过16天高温相者,要考虑早早孕存在的可能,超过18天高温相者,可以初步诊断为早早孕。在经前期所出现的一般性的乳房胀痛反应。作为女性生殖器官组成部分的乳房,也与后天八卦有关。其经前期乳房胀痛也存在“3、5、7”奇数律现象。而且乳房胀痛部位,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常发生在外上、内上象限,正好对应后天八卦上的兑、坤、离、巽四个卦,也称四阴卦,坤——老母(也称老阴),巽——长女(也称长阴),离——中女(也称中阴),兑——少女(也称少阴),经前期阳长赖阴,所以出现偶数律的现象。但乳房对应四阴卦,亦属阴体,因此出现阳奇数的活动反应,此乃阳中有阴,阴中又有阳的生理演变复杂性。甚则还可以见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奇数中还有奇数,偶数中还有偶数的更为复杂的八卦现象。
综上所述,心、肾、子宫生殖轴的系统调节,包括坎离既济为中心的阴阳运动,才能全过程地把阴阳消长转化的月节律维持在正常水平内。子宫虽有着一定的自我调节作用,但主要还依赖于心肾交合下的作用,阴阳消长已达重的时候,必须行子宫之泻,排出有余,迎接新生,以纠正重阴重阳生理不平衡的极限,调整在新的动态平衡下,子宫之泻,虽有子宫本身的作用,但主要还在于心脑之动,下达子宫开放的讯号后始有可能,当排出有余后,子宫空虚,发出讯号后,由肾协助子宫行藏的作用,藏则有利于阴阳之长消,长至重,再由子宫包括冲任在内发出讯号给心脑,心脑之动,又主宰子宫之泻,泻后再由肾脾协助子宫之藏,这就是子宫与心肾之间纵向的正负反馈作用,也是生殖生理调节的主轴。
任督冲三脉,内起于子宫,与胞脉胞络相连,外始于会阴,一源而三歧,督向后行,循背脊上行,在大椎穴与诸阳经交会,再循环颈项至颠顶,复向前下行,终于口唇,任脉向前,循腹上行,在曲骨、神厥、关元穴与诸阴经交会,上行至胸中,又至咽喉,冲脉行中,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合,任脉又上行环绕唇口,络于下唇龈交穴,或再分行止于两目中央,形成任督循环,并得到阴阳维、阴阳跷的支持、沟通和维系,在心肾交合下,口闭目瞑,阴阳交会,不仅直接调节子宫冲任阴阳相对性平衡,尤其是协助心肾调节生理生殖轴的阴阳消长转化节律,以维护月经周期节律,保持正常的生殖节律。
肝、脾、气血通过两个方面对心、肾、子宫生殖轴的阴阳消长进行调节。一是通过升降疏泄,协助心肾交合,以调节阴阳的动态平衡。肝者,体阴用阳,肝体之阴血与肾之阴精密切关联,在五行上是母子之脏,在精血关系上是乙癸同源,所以肾阴癸水,实际上包含肝阴的成分。《傅青主女科》在“调经”门中所指出的“肾中水火俱旺”、“肾中水亏火旺”所用的清经散、两地汤,实际上俱是肝肾并治,这不仅是乙癸同源,精血并治的意思,亦体现女性以血为主,血中补阴,母子相生的双重关系。肝在用阳方面,有着疏泄的作用,所谓疏者,升也,泄者,降也,肝气的疏泄作用,除了协助脾胃升清降浊的消化功能外,还有协助心肾的交合作用。《傅青主女科》在“经前大便下血”的方药后注释说:“不知肝乃肾之子,心之母也,补肝则肝气往来于心肾之间,自然上引心而下入于肾,下引肾而上入于心,不啻介绍之助也”,此使心肾相交之一大法门,不特调经而然也。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之枢纽,心居上焦,属火,肾居下焦,属水,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有时需得到脾胃升降的协助。前人曾有“心肾相交,需得黄婆为之媒合”之说,黄婆者,即指脾胃中土而言。除心肾相交外,冲、任、督、带等奇经八脉间的升降,亦必须得到肝脾的协助。才能达到和维持正常。二是通过气血之间的活动,纠正阴阳消长运动中的太过和不及,以保持阴阳运动的动态平衡。气血之间的活动,主要在于肝脾的支持。特别是气血之间的协调,更有赖肝脾之间的协调。阴阳的消长转化运动,是在血中进行的,如阴阳有所不足,可得气血的支持而补充之,阴阳消长有余时,气血加强活动而泄之,当阴阳长消到高度时,又须通过气血的较大活动,促进转化,纠正不平衡的限度,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也保持了正常的月经周期节律和生殖节律。
四、月经周期中四期的生理特点
月经周期是由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所组成,四期的生理特点不同并分述如下。
一般来说,月经周期已届行经期,阴道见红,经水由少见多,色质等符合经期要求,基础体温(下称BBT)由高温相下降。行经期的到来,亦意味着本次月经周期的结束,新的周期已开始。排出经血,固然表示行经期的到来,但经血之所以排出,又是一系列生殖机能活动,特别是阴阳消长转化,从相对性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的极限调节到平衡的结果。显示出子宫在行经期间的排泄作用,冲任行通达的作用。泻者,子宫口开放,通过收缩,行排泄作用,通达者,冲任经血下行也,从而排出经血。因为排出经血与冲任脉的关系很大,故历来妇科书籍只提冲任经脉,不提子宫者,此理也。冲任脉包括督脉内始于子宫,胞脉胞络也主持经血排泄,所以胞脉胞络实际上就是冲任经脉循行布络在子宫内者,子宫开放,子宫收缩,推动胞脉胞络排出经血。但经血排泄之所以有定时定量者,与子宫泻中有藏,以及冲任胞脉胞络之通达与约制功能有关。而月经之规律性来潮者,首先与阴阳消长转化的周期节律有关,下面将分别论述之,目的在于探讨生理,预防疾病,提高机体能量,建立健康的月经周期。
月经来潮,排出应泄之经血,目的在于除旧生新,这是新陈代谢之必然。我们认为,月经周期中三个时期,均存在初、中、末三个时期,行经期亦不例外,行经初期,是排泄经血的早期,也是开始发动时期,与经前期相连,行经量少,或很少,色淡红,质地稀,常伴有小腹胀痛的感觉,时间短暂,一般1天,有的仅半天,偶有1天半到2天;行经中期,是排泄经血的高峰时期,一般经量多,色红或紫红,质地稍粘稠,或有小血块,是除旧的主要时期,经血的排泄是否通畅,是否顺利,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一般1~2天,亦有达到2天半或3天的;行经末期,是排泄经血的结束时期,也是生新的开始时期,因为除旧务必彻底,一般不能有丝毫残留,留的一分瘀,影响一分新生,此所谓祛瘀即是生新。因行经末期较之行经早、中期有所延长,一般1~2天,但有达到3~4天,甚则有达5天。但行经末期是一个除旧生新的交替错杂时期,既要排出残余之旧血,而且有此残余之瘀,留存于子宫角落处,有的由于子宫发育异常及位置不正,如前后屈曲,致使排瘀较难而有所延长,但生新奠基已经开始,不容忽视,实际上行经末期与经后期相连,生新在一定程度上已占主要地位,子宫内大部分排泄处开始生新,为经后期奠定基础。
经血内含实质,一般认为:排出经血自然以血为主,乃肉眼所能见,故前人提出“女子以血为主者”,此意也。但我们认为,经血并非全是血的成分,含有多种因素,而且是重要的。曾经有人认为月经即天癸,至今还有人应用癸水、癸汛代月经为名者,虽有欠妥之处,但的确对经血内涵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今天,我们借助现代医学的手段,从微观方面观察到排出经血的内涵。虽有血液,但主要的是晚期分泌的子宫内膜、液体、性激素等多种物质,而排出经血主要与子宫内膜的分泌脱落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肾气盛,天癸至,是月经来潮的前提,肾气衰,天癸竭,月经将闭止不来。清代《傅青主女科》指出:“经水出诸肾”,肾水足则经水多,肾水少则月经少,把月经的多少,纳入到肾水的范围。因此,我们认为经血的内容主要是肾水类物质。再析,月经来潮的目的,在于有子,繁殖下一代。《灵枢•决气》云:“两神相博,合而成形,常先身主,是谓精。”《灵枢•经脉》亦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可见有子在于生殖之精,现代医学谓之卵泡卵子,在天癸、肾阴的滋养下,发育成熟,排出后与精子结合,始能受孕,如不能受孕,败精化浊,浊精在腹腔内被吸收,但随之产生的水湿津液,将随经血而排出,至于子宫内的内膜组织,朱丹溪在论述经闭病理时说:“痰脂下流于胞门,闭塞不行。”虽没有明确指出内膜组织,但对痰浊脂膜,基本上视作一体,一般与阳气有关,在阳长的前提下逐步溶解,但其残余者,需随经血排出。综上所说,我们认为经血内含肾阴癸水、脂膜、血液,以及水湿等物质,其中脂膜组织有一定的活性,并非全是死瘀。此外还有气火,天癸中的阳水等所含微细物质,非肉眼所能见。所有这些物质,已属陈旧性者,必须排出,以利于生新。
所谓重阳者,是指阳长达到高水平。重者有双重或重叠之意,说明有双重或双倍的阳,实际上阴中之阳,即精卵发育成熟所产生的壬癸阳水,以及气中之阳均处于高水平,但根据临床观察,天癸之阳水实际上已下降,但气中之阳仍维持高水平以应太极阴阳钟阳半月的要求,阳长至重已达阴阳消长不平衡的生理限度,如不通过转化,排除有余之阳,达到新的相对平衡,则将破坏生理状态,导致病理变化。重阳必阴,转化开始,转化者,气血显著的活动也,心、肝、子宫包括冲、任、胞脉胞络皆动,心肝协助子宫活动以行泻的作用,冲任胞脉之动以行通达作用,从而排出经血,但不仅排出经血,更为重要的是排泄阳气,纠正阴阳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让位于阴。所以月经之是否到来,以及经血之能否顺利排泄,前提还在于阳长是否达重,重阳才能顺利转化,转化必须重阳。但重阳者,亦必须要有阴的支持,阴长阳生,乃互根互长之理,阳长而阴有所不足,则重阳的基础不实,转化时亦必有所影响,转化后阴长不及可致病理变化,即月经来潮后,阳随血泄,让位于阴,阴不能长,不仅使行经末期子宫内的修复延缓而出血延长,而且对纠正后维持阴阳间的相对性平衡带来不利。《女科经纶》引陈良甫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天谓天真之气,癸谓壬癸之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女子阴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气降,故曰天癸,常以三旬一见,以像月盈则亏,不失其期,故名曰月信。”古人限于条件,不可能从血中观察到天真气降及壬为阳水,癸为阴水等物质。我们今天借助现代医学微观手段,不仅观察到此类物质,而且还有更多激素和微量元素等周期变化,同时以临床反应中亦观察到与此有关的胸闷烦躁,乳房胀痛等随经血排出而消失,BBT从维持的高温相下降0.3℃ ~0.5℃,达到原有的低温相水平,从而更好地认识重阳转阴,调节平衡的行经期生理特点。由于每个人的禀赋不同,环境地区不一致,营养、工作、生活之有异,因此所谓重阳转阴尚存在比较而言的高、较中、较差的差异性。
高水平的重阳转化:一般来说,高水平的重阳,此指重阳充盛者,亦包括有充实的阴,其转化相当顺利,转化后阴长基础亦好,不仅反应月经周期时数律的规律性强,而且可以经受较强的内外因素的干扰,包括环境、生活、气候的改变,以及精神因素的刺激,这是一种很健康的月经周期,包括行经期的健康。较中水平的重阳转化,一般亦包括较中水平的阴,其转化亦较顺利,月经周期及行经期的时数律亦较规律,亦可经受一般内外因素的干扰,包括寒热、环境、精神等改变,不至于影响行经期的排泄及时数的正常,但对较剧的因素,将会有所影响,尽管如此,仍为较健康的月经周期,包括行经期。较低水平的重阳转化,一般亦包括较低水平之阴,其转化有时顺利,有时欠顺利,有时1次转化不成功,需2次转化,或见经前期少量漏红,月经周期有时正常,有时欠正常,而且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出现月经周期的失调,虽然亦属于正常的月经期演变,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亚健康的月经周期,包括行经期。
月经周期的规律性变化,是与圆运动生物钟的整体规律有关。圆运动生物钟,又可称为太极阴阳钟,包含两个内容,一为圆运动,易学上称为圆道,是指终而复始,始而复终的圆周运动,宇宙间普遍存在这种运动,人体内部也不例外;一为生物钟,指事物运动有着明显的节律变化,并有时间光照的特点,生物包括人体在内所存在着的时间光照节律变化,称为生物节律,又称生物钟。月经周期从行经期开始,但也是上一次周期的结束,旧的结束,新的开始,除旧迎新,新周期的运动开始,进入经后期,阴长阳消,阴长至重,重阴必阳,引起明显的转化活动,进入经间排卵期,因为重阴转阳的结果排出卵子,目的在于纠正阴阳消长运动中不平衡已达极度的状况,亦是一次明显的节律变化,转阳后进入经前期,阳长阴消,阳长至重,重阳必阴,又一次引起明显的转化活动,进入行经期,重阳转阴的结果排出经血,目的仍在与纠正阴阳消长运动中不平衡达极度的状态,又是一次明显的节律变化,以保证圆运动的健康进展,然后再进入经后期,再一次开始新周期的圆运动变化,终而复始,始而复终,循环往复,如环无端,一月两次定时的显著节律变化,完全符合太极阴阳钟的变化,从14岁左右开始,到50岁左右结束,一次又一次月经周期运动,把女性生殖机能推向发育的高峰和衰亡,在开始发育阶段和行将绝经时期,由于肾气初盛和衰退,天癸将至和将竭,月经周期运动和生物钟节律有所失常,但已形成的圆运动总体规律依然存在,在总体规律推动下,仍然有不正常的月经周期。我们发现,在健康的育龄妇女建立了月经周期的节律后,在一年中偶有一次或两次无排卵的月经周期,除经量有所减少外,其他均正常,可不作疾病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论月水》中指出“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月水月经。”说明月经周期的变化圆运动生物钟与天、地间的变化运动相一致,并受其影响,故亦有人提出月经周期的变化是“血海盈亏规律”。我们在临床观察中,的确亦发现相当部分的女性月圆时适逢经行,一般表现经量多,情绪烦躁,也可印证受外在规律的影响,但是人类受遗传、气候、环境等影响,每个人的内源节律颇不一致,反映了个体的特殊性,经我们临床的长期观察,其内在的特殊性规律,有着“3、5、7”奇数律的不同。兹分析如下:
行经期的时数律,非常重要,不仅有关行经期的除旧迎新,而且也有助于推导经后期和经间期的生理演变规律。每一个女性的行经期及其时数不一致,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我们曾经随机统计过不孕症功能正常、周期节律正常者30例,要求连续3~5个月经期作为统计对象。结果:行经期3天的占5例,属于3数律;4天的占4例,其中1例与5数相交替:行经期5天的占10例,属于5数律;6天的占1例,7天的占8例,属于7数律,其中2例与5数相交替。虽然统计的数量尚不够多,但已可看出“5、7、3”奇数的重要性。5数律一般行经初期1天。中期1~2天,末期2~3天;7数律一般行经初期1天,偶或1.5~2天,中期2天,亦或达3天,末期3~4天,亦或达5天;3数律一般行经初期1或半天,中期1天,末期1天或1.5天。明确时数律,对调治有一定意义。此外,我们还发现月经周期有前后3天,即27~33天者,前后5天,即25~35天者,前后7天,即23~37天者,但必有规律者,在疗效评定中,有需连续3个月者,有需连续5个月者,甚则需7个月连续正常者,才能算作痊愈。这亦反应了个人“3、5、7”内源特殊性规律运动。
经后期,是指行经期结束,至经间排卵的一段时间,又称为经后卵泡期,偶亦有血海增盈期之说。在这一段时间内开始阴长阳消的变化,阴长奠定物质基础,推动月经周期的演变。
月经的来潮,必然要损耗一定的血液,此乃肉眼所能见。所以前人凭肉眼所及,论述了因行经所致的经后期偏虚的观点,并指出经后期之虚,乃血虚也。女子以血为主,也是从月经来潮的现象观察所得。血藏之于肝,生化于脾胃,汇聚于血海,血海的盈亏规律,即是月经来潮的规律。由于每月行经,故女子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体内常呈血少气多的状态。血与月经的关系极大,但我们认为,血固然与月经有关,但必须在“阴”即天癸的前提下,始能体现血的重要性。《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天癸竭……月经闭止”。近代名医罗元恺亦指出天癸者,是一种液体的物质,非肉眼所能见,溶于血中,他引用《景岳全书•阴阳篇》所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与现代医学中所谓生殖系统之内分泌激素,尤其与雌激素相一致。天癸即元阴,是无形之水,实际上与肾阴(水)亦相一致。故《傅青主女科》在月经病证中,多处提到“经水出诸肾”、“肾水足则月经多”、“肾水少则月经少”,经水的多少与肾水的多少密切关联。无怪后人有称月经为癸水者,亦有其一定道理。肾藏精,为生殖之本。《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指出,月经来潮的目的,在于有子,在于繁殖下一代。在《灵枢》有关受孕论述中,亦多处指出“精”乃受孕的主要物质。因此,血、阴包括天癸肾水,是为养“精”服务的。女子之精,即今之卵泡卵子,精(卵)在阴长的基础上发育成熟。阴长不仅通过血以养精,以促精之成熟,而且阴长亦有助于排卵。《傅青主女科》所制养精种玉汤,该方及药物给我们说明血中补阴,阴中养精,养精才能种玉的道理,同时又把血、阴、精联系在一处,是难能可贵的。同时,我们认为血、阴、精虽来源于先天肝肾,但需得后天水谷之滋养,同时在演变滋长的运动过程中,与心肾子宫生殖轴、任督循环圈、以及肝脾血等调节机能有关,不可忽之。
根据我们的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经后期阴长有3个阶段。即早、中、末3个时期。经后早(初)期,与行经末期相连接,是阴长的开始阶段,阴的水平较低,阴道涂片可见角化细胞数值处于轻度影响,示雌激素低水平,带下很少。经后中期与早期相连接,阴长的水平已达中等度,阴道涂片可见角化细胞数值处于中度影响,示雌激素已达中度水平,一般应有白带,数量上不多,质量上偏稀。一般来说,经后的早中时期较长。经后末期,与经间排卵期相近,是排卵期的前期,阴长水平已近重阴,阴道涂片可见角化细胞数值处于近高度或中高度影响,示雌激素已达近高水平。一般应有白带,或夹有很少量的锦丝状带下。B超探查可见卵泡卵子已接近成熟。在经后期中,此期较短,很快进入经间排卵期,因为本期与经间排卵期紧密相连,有时很难划分。此期在经后期中是比较活动的时期,是具有变化的动态前期,因为经后期属于阴半月的重要时期,阴以静为主,所谓静能生水,动则耗阴,所以阴长也是比较静的,其长消运动比较缓慢。但是当进入经后末期时,阴长的形式有所加快,或呈突然上升式。使阴长能达到或接近重阴。重阴者,虽然是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但经后末期已近重阴。重阴者,含义有二,其一说明高水平阴中含有相对静止和相对动态的两种阴,正由于此,可以导致阴的变化。其二是含有重叠之阴,即内含两种以上的阴,就中医学范围来说,即包括高水平的阴,亦包括成熟的精,以及较多的津液水湿等多种物质,使阴长已达阴阳不平衡的极限,故必须通过经间期的激烈转化活动,来纠正这种不平衡状态。关于阴长的具体形式,我们在70年代时,曾经认为是一种呈斜线直线上升式的运动。即由经后初期的低到经后中期的中,再到经后末期的近高,都是在缓慢的上升。经长期临床观察,80年代到90年代,我们否定了这种观点,认为阴长呈阶梯式运动,即经后初期,阴长水平低,低水平滞留数日,再到经后期,阴长达近高水平,停留数日,进入经间排卵期,这种三阶段式上升运动,在实践深入中觉得也是欠妥的。近年来,发现阴长的形式是多种的,一般在经后初中期,阴长由低到中时,起伏波动,呈曲线上升式运动。到末期时,有的突然上升,有的也是曲线上升达到近高水平,这种起伏曲线上升或运动与“7、5、3”奇数律有着密切关联,兹分析如下。
依据行经期7天且有规律来判定。按阴半月周期演变运动的要求,经后期亦应有7天,少数需要2个7天者,其阴长形式见表1。
表中所列,是阴长的主要形式。其中经后初中期较长,阴长的低中水平亦相应延长而且起伏不定,末期较短,有的突然上升达近高水平。在临床观察中Ⅰ式比较多,有的初期低水平有所延长可达4天,有的中期中度水平时有所延长,早期缩短。Ⅱ或Ⅲ式比较少见,Ⅱ式是经后早期低水平时较长,Ⅲ式是经后中期中度水平时较长,其原因与生活中某些因素的干扰有关,但尚不致形成病变。如有实验室检查手段,可以观察雌激素的演变情况,或观察带下的数量质量变化,以了解具体的阴长形式。
依据行经期5天而有规律者来判定。按阴半月周期演变运动的要求,经后期该有2个5天的相应数。但也有少数需3个5天者,其阴长形式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表中Ⅰ式是主要的,经后初、中期低中水平期较长,近高水平短,虽然表中Ⅰ式列出低5中4,近高1天,但在低中水平时仍有起伏,亦可能出现低4中5的变化,近高水平之阴长,实已接近重阴,故与经间排卵期相连。表中Ⅱ式,精(卵)发育成熟早,所以阴长至近重也快,至经后第5天即突然上升进入经间排卵期。表中Ⅲ式、Ⅳ式,主要是阴长有所不及,亦可由生活上的某些因素干扰,或者是某些病证的恢复过程中见此。因此又需延后5天,月经周期超前落后5天,仍可不作病证论。Ⅲ式是经后中期中度水平期延长,Ⅳ式是经后初期低水平期延长。然后逐渐滋长,至经后末期突然增长进入经间排卵期。
依据行经期3天而有规律者来判定。按阴半月周期运动规律要求,经后期该有4个3天的相应数,较“7、5”数律波动为多,因此阴长形式亦多,可见表3。
从上表可以看出,表中Ⅰ式是主要阴长形式,亦符合周期中阴长半月的生理要求,经后初中期较长,近高期短,初中期低中度水平仍有起伏。近高水平可能亦有2天。表中Ⅱ式基本上与Ⅰ式相同,由于阴长基础好,精卵发育成熟稍早,故进入经间排卵期亦早,表中Ⅲ式、Ⅳ式因生活中因素干扰,或阴长的基础略差,故排卵有所延后,但在生理范围内,Ⅲ式是经后初期低水平时有所延长,Ⅳ式是经后中期中度水平时有所延长。Ⅴ式虽然少见,主要是阴长基础好,或者上1次周期演变时奠定了良好的阴长基础,精卵发育成熟快,阴长3天即突然上升而进入经间排卵期。
此外,尚有3与5数,7与5数交替出现的错杂变化,阴长形式仍然呈波浪形式,由低向中,然后逐渐或突然进入近高是不变的。
经后期除阴长外,尚须了解阳消的特点。阴长必阳消,阳消则阴长,这是阴阳互根的需要,更是推动月经周期运动的必然。阴愈长,阳愈消,阴长至近重,阳必耗损过多。所以经后中期,不能忘阳,经后末期,更应重视阳,不仅阴长的物质基础需赖阳之生化,而且阴长的动态变化,亦赖阳的支助,所以在经后期观察阴长的同时,务必注意阳消的特点,从而更好认识经后期的生理特点。
我们今天所称谓的“经间期”,具有特定的含义,即不仅指时间概念,而且指必须具有氤氲状和锦丝带下,以及少腹痛等反应,而且后者更为重要。这一时期亦正是现代医学所谓排卵期,因此,我们常常以“经间排卵期”命名。古人限于历史条件缺乏微观手段,无法探测这一时期的生理病理变化,从而也缺乏专题论述,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亦意识到经间排卵期的存在和重要。如《女科准绳》引袁了凡说:“天地生物,必有氤氲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猫犬至微,将受娠也,其雌必狂呼而奔跳,以氤氲乐育之气,触之不能自止耳……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其中所描述的“氤氲”、“的候”等,即是排卵期的正常反应。《古今医鉴》在“求嗣门”亦说:“人欲求嗣……经脉既调,庶不失其候也。诀云:“三十时中两日半,二十八九君须算……但解开花能结子,何愁丹桂不成丛。”清楚地说明前人对孕育的推算。一月三十日,其中有两日半是开花受孕的佳时,与现代医学所谓排卵期的两天内最易受孕相一致。虽然前人尚无法测定具体的排卵日期,但是从具体的反应中所提出的氤氲、的候、真机、开花等不同名称,已经大概地确定了排卵的时期及其重要性。我们今天继承前人宏观理论,借助现代医学微观的手段,完全可以确定排卵的具体时间,推导月经周期节律、生殖节律,更好认识经间期的生理变化。
经间排卵期的生理活动特点之一,是氤氲乐育之气,这种血气活动,是生育之必须,活动于下,上传及心肝以至于脑,呈兴奋性,故前人名曰:氤氲乐育之气。氤氲者,是指血气活动极为明显的一种状态,其原因首先在于重阴的刺激,其次是阳气内动,首先及乎冲任,上触心肝及脑,心肝动则冲任更动,然后子宫开放,迎接受孕,繁殖下一代。所以我们认为氤氲乐育之气的目的有三:其一,上传下达,在重阴的刺激下,阳气内动,精卵欲排出之前,藉冲任胞脉上传心及脑,心脑活动,下达冲任子宫,行其排卵活动;其二,卵巢活动,卵泡破裂,排出精卵,即肾精成熟而排出;其三,输卵管、冲任活动,推动精卵受孕并移植子宫内。所以氤氲状的血气活动,是为受孕服务的,因为与心脑有关,其血气活动有上行性的一面,且较为显著,此与行经期血气活动有所不同。就具体人或每一个周期活动来说,其氤氲状也各不一致,有如下3种状况:
由于重阴之不足,或情绪之不畅,或者少腹有少量的湿浊血瘀,阻碍血气活动,可见少腹胀痛,短暂的少量出血,以及乳房胀痛,烦躁不安,甚则夜寐较差等反应,其程度尚不足以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故不作疾病论。
我们在一些不孕妇女中,发现少数有两次氤氲状反应,第一次较弱,第二次较明显,BBT始能上升,呈高温相,在3数律、5数律中见此。有意义的是3数律者,于经后期9天发动1次,俟后3天或者6天后再发动1次,转化成功,排出精卵;5数律者,于经后期5天发动1次,未获成功,再于经后期10天发动,始获成功,BBT上升呈高温相。也有个别两次氤氲状呈连续性,尤以3数律易见此,即原来发动3天即获成功,而有时需发动5~6天后始获成功者,此即是两次氤氲状相连者。
经间期氤氲状很轻微,一般无任何反应,转化顺利,BBT上升较快,属于健康的经间排卵期,不受内外界因素的干扰。但亦有很少的人或偶然1~2次的经间期缺乏阴阳消长的节律变化,故氤氲状不明显,在月经周期中因运动规律支配下仍能按期行经,虽属不健康的月经周期,一般亦不作病变论。
重阴者,双重之阴也,亦即高水平之阴,是阴长高峰已到达生理极限的不平衡状态,必须通过转化,进行较剧烈的血气活动,排出精卵,这一时期,以维持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能否达到重阴至关重要。从临床观察中可以发现带下色白质较稀量渐多,质量上从稀薄转成粘稠呈拉丝状,古人有锦丝带之称者,我们认为即经间排卵期的拉丝状带下也。现代妇科学检验雌激素水平所用阴道涂片,雌激素水平呈高度影响,宫颈粘液结晶的检查、血查雌二醇(E2),亦可观察到高度水平,足以证明重阴的生理特点。重阴必阳,即重阴转阳,是月经周期中一次极为重要的转化,月经周期凭藉这次转化推向前进;反言之,如无这次转化,则月经周期依然停留在经后期,达不到阴阳各半月的周期运动。有阴无阳,或阴阳均低的绝对平衡状态,都是病理状态。重阴必阳,还说明了阳气内动,阳长的开始,子宫内温度提高,所谓督阳温煦子宫,为精卵移植子宫孕育服务。此外,尚须阐明一点,水湿津液,均属于阴,肾主五液,任脉主一身之阴,随着重阴的到来,精卵的排出,凡属于阴的物质,均有增加,这亦是此期的生理特点。但是,据我们临床长期观察,每一个具体女性,其重阴及有关物质,各不相同,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偏高、较中、稍低的特异性。偏高水平的重阴,与禀赋、营养、生活环境良好有关,所表现的经间期锦丝带数量质量均符合要求,各种检查指标均处于上佳状态,B超探查卵泡卵子发育良好,转化顺利,排卵较快,可以经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而不受影响。较中水平的重阴转阳,所谓较中,指水平略低而已,禀赋、营养、生活环境较好,但时或心情欠佳,生活时欠规律,所表现的经间期锦丝状带下亦基本正常,各种检查指标亦处于高水平,但时有波动者,B超探查卵泡卵子发育良好,转化亦较顺利,但经受不了较强的因素刺激。稍低水平的重阴转阳,与禀赋、营养、生活环境的稍差有关,与情绪的不稳定、生活时欠规律有关,所表现的经间期锦丝状带下时好时差,各种检查指标,虽在高水平,但时有波动,B超探查卵泡卵子发育较好,转化一般顺利,时或欠佳,排卵一般。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引起失调。
关于排卵(精)的机理。我们认为:排卵(精)是与心(脑)、肾、子宫生殖轴有关,其发生与冲任督、肝脾的协助分不开,在阴阳消长中发育成熟。前人认为肾藏精,为生殖之本,受孕之精来源于肾,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腑。所以生殖之精(卵)藏于肾,得肾阴包括天癸之涵养而发育成熟,把卵巢的功能及卵泡的发育纳入到肾的范围内,肾藉胞脉胞络与子宫相连,子宫又藉胞脉胞络与心脑相连,心与肾同属少阴经脉,相互贯通,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乃是协调阴阳、维护阴阳消长、转化的主要所在。肾藏精,心藏神,神驭精,精促神。因此,当重阴时,触动于心,有动乎心(脑),心神动则精泄(即排卵),子宫亦开放,其中肝气冲任等亦随之活动,完成排卵的任务。但泻中有藏,动中有静,子宫之藏及冲任脉的约制功能,又与肾的封藏、脾的统摄有关,所以一般在排卵期的血气活动比较剧烈的情况下,未见出血等病证者,是脾胃的作用也。
关于排卵的具体日期。前人虽提出必有一日氤氲之候,此的候也,但并未指出具体日期。我们曾经认为是在经间中期,即锦丝状带下出现后的中间1天。如3数律者第2天,5数律者第3天,7数律者第4天。但在临床观察中指出排卵日目的在于受孕,所以我们认为应在锦丝带下突然减少的1天,即在经间后期。前人指二日半,的确,在排卵的两天内最易受孕。今天,借助B超,不难确定排卵日期。
经间排卵期与经后末期相连接,又是经前早期的前期,处于阴阳交接,是月经周期运动中有变化的重要时期,所以称为节律时期,是整个运动中的重要一环。月经1月1次,经常不变,终而复始,如环无端,这是圆运动生物钟的普遍规律。经间期与行经期一样,是阴阳消长运动达到不平衡的极限,必须通过转化来排泄有余,纠正这种不平衡状态,使之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也推动月经周期运动的发展。正由于形成了月圆运动生物钟节律,故偶然出现1~2次单阴无阳或阴阳低水平的缓慢运动,仍能保持相对月经者,可不作病态论。但由于这种运动的物质基础差,故一般表现月经量少。亦有因内外因素的影响,加剧了活动,使圆运动生物钟节律加快,出现1月两次月经,如无特异性,仅出现1~2次,亦可不作疾病论。
经间排卵期后至行经期前的一段时间,称为经前期。这一时期,出现阳长阴消,消中有长,阳长较快,重阳较长的生理变化。
女子以血为主,经、孕、产、乳以血为用,阴阳消长转化亦在血中进行,故血为女子生理、病理、治疗的基础,曾有四物汤统治女子一切疾病之说,虽失之过偏,但亦有一定道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论月水》中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即月亮),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纹、月水、月经”。李氏论述以血为主的月经周期节律与天、地之间盈亏消长节律相应的平衡观,证实了血的重要性。气为血之帅,血的生成、流动、统摄、调节均赖乎气,气与血既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又有互相对抗的一面,特别是在经前期,气的运行、统摄、调节更有其重要意义。阳者,与天癸之阴有关,前人陈良甫曾有壬为阳水,癸为阴水之说,将经前期阴阳消长之阳,纳入到天癸的范围,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所谓阳水,说明与癸之阴水一样,也是一种血分的物质,非肉眼所能见,笔者认为就是我们今天在经前期所观察的黄体激素,具有致热的作用,(可见BBT由低温相上升到高温相),有暖宫温养作用,有助于受精卵在子宫内生长的作用。故《傅青主女科》在其“种子”项下10条不孕症中有6条提到与阳有关的不孕。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前人只能运用比喻法来解释黄体功能不健的不孕症,黄体激素所表现阳的作用,不仅温养胚胎,而且有助于子宫内膜分泌而排泄月经。阳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合,不仅有助于经血的排泄,而且还有助于经血的统摄和调节,使经血在经前有着固藏和约制的作用,妊娠后有固胎护胎的作用,行经期有排泄和固藏的双相调节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经前期阳气健旺,能溶解子宫内膜组织,排除应泄之瘀浊及水湿。
经前期的最大生理特点,在于阳长为主。阳者,是一种水样物质,与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是在阴长前提下所产生,即是在阴长精卵发育成熟,重阴必阳,排出卵子,产生黄体,分泌黄体激素,开始阳长,故阳长赖阴,较之阴长赖阳尤为重要。阳长至重,仰赖阴的基础。除了阳必赖阴,阴阳统一体的关系外,在排卵后,阳长也须赖气之支持;所谓重阳者,亦包括气在内。阳长的形式,较快捷,波动较少,与阴长形式有异,此与阳主动,性刚躁有关。因此,阳长由低水平上升至中水平,中水平上升至高水平,远较阴长为快。经前期存在的前半期和后半期,虽然与阴长半月相一致,但前半期较短,后期较长,尤其经前期初即经前一、二天,即进入较高的水平,故经前期阳长的运动形式,前半期呈现斜直线式上升,后期呈现高水平波动。我们在临床上观察经前期阳长变化时,首先在BBT高温相第6~7天是血查黄体激素、泌乳素等,了解重阳变化,其次是分析BBT所示高温相的图像,BBT是经前期观察阳长的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由于太极生物钟的相对平衡性,经前末期一般有6天,甚则可达8天,极少数的达到10天。
阳长与“2、4、6”偶数律的关系:女子属阴,故女性生殖机能的发育及月经周期4期中的3期,均与阴长有关,即与“3、5、7”奇数律有关。但经前期属阳,以阳长为主,阳长赖阴,偶数属阴,所以经前期阳长,就与“2、4、6”的偶数有关。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七男八,是生殖发育中较早提到的奇偶数律。但女性月经周期中经前期属阳者,不同于男性,而且临床上观察BBT高温所示8数律者少,故不予论述。以“2、4、6”三者来推论,阳半月,除去经间末期已开始阳长的2天时间外,则经前期阳长应在12~14天之间,我们临床上以BBT高温相统计,则高温相应维持在12~14天,最长者可达16天,个别的甚至可达18~20天,低相与高相之间的温差在0.4℃以上,波动在0.1~0.2℃之间,偶然出现1天0.2℃的下降可不作病变。如果BBT高温相维持在16~18天以上者,要考虑早早孕,需要进行血、尿的早早孕检验以证实之。
一般来说,“2、4、6”偶数律的临床意义较之“3、5、7”奇数律要小,但亦有一定的价值。如2数律,即BBT高温相达12天,且有规律者,其早期各占2或3天,亦有开始即进入中期者,一般第6天即进入重阳的高水平后期,但为了保持阳半月的要求,经前后期仍波动维持在6~8天,此类女性周期占多数。4数律,即BBT高温相达14天,且有规律者,其早期各有2~3天,一般于第6或7天进入重阳的高水平时期,为了保持阳半月,后期波动维持在8天,此类女性周期较前为少。6数律,即BBT高温相达16天,且有规律者,其初中期各有3天,第7天进入重阳的高水平时期,为了维持相对性的阳半月,后期波动维持可达10天,此类女性少见。8数律者,BBT高温相达18天,其前半期基本上与6数律相同,后期更有所延长,临床上偶有所见。
此外,在经前期反映中,乳房胀痛,颇为常见,轻则可不作病理论,稍重则属病理范围。经我们观察,乳房胀痛与“3、5、7”奇数律有关,即乳房胀痛,大多数出现在经前5天、3天、7天,与阴有关,故虽在经前期阳为主的情况下,仍然反映出女阴的特点。
经前期阳长阴消,阴消为了阳长,阳长至重,必得阴的大力支持,因为阳长的过程,需要建立在阴的基础上。阳愈长,阴愈消,此与经后期阴长阳消相一致,但是阳长与阴长,阴消与阳消的形式及性质不同,因为其一阳主动,阴主静,动则快,静则慢,所以阳长由低水平至中水平,中水平至高水平快,因而前半时间较短,后期延长;其二,阴消与阳消不同,阳长至重时,未必是阴消到最低水平。阳长到最高水平时,阴消虽然存在,但消中有长,长盛于消,形成又一次消中反升的阴长高峰。如若没有阴的消中有长,即没有充实的阴作保证,就不可能保持重阳一周的生理变化。由于重阳延续时间较长,心肝气火易动,轻则不为病变,重则不仅影响阴的消中有长,而且也影响重阳的延续,进而影响受孕和正常月经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