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律学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早复极与中年人心脏事件

早复极图形(early reporlorization pattern,ERP)在社区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约1%~9%,绝大多数都属于良性的心电图改变。早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rlorization syndrome,ERS)是指患者基础心电图有ERP,且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临床综合征。因而对于心电图有ERP而无任何相关临床症状者,如何判断其是否发生ERS为临床医生带来一定的困惑。目前,社区一般人群的研究表明,尽管有ERP者心血管死亡率高于无ERP者,但对于个体而言,ERP并不意味着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本文对社区一般人群中ERP的发生率、心血管死亡风险及生理性影响因素加以简要回顾。

一 早复极图形的定义

早复极图形是一种心电图表现,1961年由Wasserburger等最早报道。几十年间,早复极的定义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经典早复极定义为胸前导联J点抬高≥0.1mV,其后ST段呈弓背向下型抬高,T波高尖耸立,QRS波有切迹、时限变窄或有顿挫等,其核心是J点及其后ST段抬高。

2008年,Haïssaguerre等提出的诊断标准,目前应用较广泛:两个以上连续导联,J点抬高≥0.1mV,J点抬高可表现为QRS终末顿挫或切迹,其后ST段不抬高或呈水平型抬高,T波可以对称或不对称,并除外V1~V3导联J点抬高的情况,其核心是QRS波终末顿挫或切迹振幅≥0.1mV(包括J点抬高),可不伴有ST段抬高。

2013年,Heng等细化了上述标准,根据QRS波终末形态分为顿挫和切迹两型,并进一步结合是否有J点抬高≥0.1mV,分为4种类型,再加上QRS终末无顿挫或切迹,直接表现为J点抬高,共5种类型。这种分型比较更为细致,但其临床应用价值尚待检验。

二 早复极的影响因素

1.种族

不同种族人群中ERP的发生率不同,目前公认黑人人群中ERP的发生率较高。有8项入选非裔黑美国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所采用的早复极的标准不一致,但非裔美国黑人中ERP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约2~3倍以上。Perez等近期的一项研究(PAVA)表明,ERP在非裔美国黑人中的发生率约6.2%,其他人群发生率约1.6%。

关于ERP是否增加黑人人群死亡风险的研究尚少。Perez等的同一项研究结果显示,ERP与非裔美国人人群的心血管死亡不相关(HR 0.75,P=0.50)。男性更多表现为良性ERP。Olson等(ARIC研究)采用心电图机自动测量任一导联ST段抬高≥1.0mm判断为ERP,结果显示ERP中等程度增加白人猝死的风险,而不增加非裔美国人的猝死风险。

其他人群中ERP的发生率的报道较少。2003年,Klatsky等入选73 088人,记录9导联心电图(肢体导联和V1、V3、V5导联),以ST段抬高≥1.0mm判断为EPR,整体ERP发生率0.9%,白人0.6%,黑人1.5%,亚裔1.6%,760例ERP阳性者中,仅2例为西班牙裔美国人。1986年,俄罗斯学者的研究选择59例心电图有早复极的17~30岁学生,采用以往ERP标准,黑人中ERP的发生率为9.1%,亚裔2.6%,拉美裔2.2%。2011年Haruta等报道5976例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24%有ERP,其猝死的风险较高,心脏性死亡和全因死亡率较低。2013年台湾学者入选2247例不同年龄人群,ERP发生率约24.2%。作者等一项尚未发表的文章结果显示,美国裔墨西哥人ERP的发生率约15%。但需注意,较早期一些研究采用的ERP定义与目前定义不同。

总之,目前认为,黑人人群中ERP的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良性ERP,不增加非裔美国人的猝死风险。其他人群中ERP的发生率以及ERP是否增加其他人群的死亡风险尚待进一步研究。

2.性别

普通人群ERP发生率的报道中,男性约1.8%~21%,女性约0.2%~10%。仅Vinsonneau等报道128例健康女性中ERP的发生率约17%。Celina等总结目前仅有6项研究报道女性ERP的数据,均显示男性ERP的发生率高于女性,但遗憾的是各项研究对ERP的定义不一致。Celina等认为男性与女性ERP发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男性胸前V4~V6导联ERP的发生率较高,当仅观察下壁导联时,ERP的发生率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男性ERP发生率高的机制研究显示,随男性睾酮激素浓度升高,ERP发生率增加。Diego等的研究表明,与女性比较,男性Ito电流较强;Haruta等发现男性睾丸酮激素能增强外向钾电流,如IK1、Ikr、IKs和Ito,并能减弱内向电流ICa-L,可能是其增加ERP发生率的离子水平的机制。

3.年龄

ERP相对容易出现在青年人,随年龄增长ERP发生率降低,而男性中这种随年龄改变更显著。目前尚缺乏儿童人群中ERP的详细数据。2012年,Walsh等在JACC杂志发表的研究共纳入5069人,入选时的平均年龄25岁。基线水平(0年)941人有确定的ERP(18.6%),第7年随访时仍有3669名参与者,其中398例存在确定ER(10.8%),第20年随访时有2505参与者,只有119人仍然有ERP(4.8%),研究结论是ERP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减少。然而,另外一项中国台湾地区学者的报道显示,下壁导联J点抬高≥0.2mV者中,年龄≥65岁者多于中年和青年人群,其具体原因不清楚,可能与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心肌缺血等有关。

4.体重指数(BMI)

一般人群研究表明,ERP与BMI呈负相关。作者等一项尚未发表的研究(尚未发表)显示,在美国裔墨西哥一般人群中,ERP与BMI无相关关系,可能与上述人群中体重超重者比例增加,BMI显著高于正常范围有关。

5.心动过缓

2012年,Aizawa等选择40例J波相关性特发性室颤患者,7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室颤患者作为对照,室颤组患者J波振幅较非室颤患者显著增高,15例(55.6%)患者室颤发作前有长RR间期依赖的J波振幅显著增高[(0.391±0.126)mV至(0.549±0.220)mV,P<0.0001]。上述J波振幅的心动过缓依赖性可能与4位相阻滞(心动过缓依赖)受Ito电流的恢复特点影响,形成舒张早期电流增加,引起J波振幅增加。

6.迷走神经张力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ERP振幅增加,发生特发性室颤的风险增加。2012年,Mizumaki等选择8例特发性室颤患者和22例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模拟V5导联观察J波振幅及J-RR斜率,分析HRV(HF/HF)及J-LF/HF关系。特发室颤患者夜间J-RR斜率增大,迷走神经张力增加,J波振幅增加,室颤发生率增加。另外,迷走神经张力增加也可通过减慢心室率增加J波振幅。

7.运动员

运动员中ERP的发生率约20%~90%,ERP绝大多数出现在V4~V6导联,伴ST段上斜型抬高,绝大多数属于良性的心电图表现。目前运动员人群中进行的11项研究结果均提示ERP与运动员的心血管症状及猝死不相关。2014年意大利学者Quattrini等发表的研究入选704位从事30种竞技性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平均年龄(25±5)岁,平均随访(6±4)年,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或室性心律失常或进展为结构性心脏病。

运动训练能增加ERP的发生率。Noseworthy等选择879例大学生运动员,胸前V4~V6导联ERP的发生率从运动前的37.2%,经过90天耐力训练,上升至52.7%。下壁导联ERP从4.1%上升至8.1%,作者认为ERP的变化与长期体能锻炼形成的心动过缓和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属于正常生理改变。

目前,建议对于有ERP的无症状运动员,不需进一步筛查心血管疾病,更不建议其停止运动。但需注意运动员中极少数真正有“恶性”ERP,而属于高危猝死者,应尽早识别。

三 社区一般人群中ERP发生率及意义

目前约20余项ERP相关研究以社区人群为基础,中年人群研究数据相对较多,这些研究均采用Haïssaguerre提出的早复极的定义。

2009年,Tikkanen JT等一项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入选约10 864例中年芬兰人(30~59岁),ERP的发生率为5.8%(ERP振幅≥1mm),0.6%ERP振幅≥2mm。随访5年,仍有82%有ERP。下壁导联ERP与心血管死亡率相关,ERP≥2mm与心血管死亡率和猝死独立相关。

2014年,Tikkanen等在同一个社区人群中对ERP进行深入研究[10 846例中年人,平均(44±8)岁],平均随访(30±11)个月,研究终点为持续室速或反复室颤(VT-VF),心律失常相关死亡,非心律失常相关死亡,新发房颤,因心力衰竭住院或冠状动脉疾病。研究结果表明,下壁导联ERP(3.5%)预测VF-VT事件风险比为2.2(95%CI 1.1~4.5,P=0.03),但对非心脏性死亡,房颤,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的发生无预测价值。下壁导联ERP不伴有QRS波异常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比为1.68(95%CI 1.10~2.58,P=0.02),下壁导联ERP伴QRS波异常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无预测价值。

2010年,Sinner等一项前瞻性病例队列研究(MONICA/KORA研究)选择以社区为基础的一般人群,共6213人(49%男性,35~74岁,平均52岁),随访18.9年,ERP发生率13%,ERP与全因死亡相关。ERP心脏性死亡及全因死亡相关,尤其在青年男性中,心脏性死亡风险比1.96(95%CI 1.05~3.68,P=0.035),而中年男性(35~54岁)风险为2.65(95%CI 1.21~5.83,P=0.015),ERP增加心脏性死亡风险2~4倍。下壁导联增加心脏性死亡风险比3.15(95%CI 1.5~6.28,P=0.001),中年男性(35~54岁)中为4.27(95%CI 1.90~9.61,P<0.001)。

2012年,Rollin等将MONICA研究中1161例中年人(35~64岁,52%男,平均50岁)的早复极资料进行分析,ERP发生率13.3%,ERP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21.0%,5.9%)。男性人群中,随年龄增高ERP发生率降低。ERP表现为QRS波顿挫伴ST段水平型下移者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比分别为3.84(95%CI 2.14~6.92,P<0.001)和8.75(95%CI 3.48~22.0,P<0.001)。

目前认为,社区一般人群中,尽管ERP增加人群心脏性死亡风险2~4倍,增加心律失常性死亡风险,但对于个体而言,其心脏性死亡的风险相对较低。因而,ERP并不意味着发生心律失常和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没有证据支持需要对有ERP的无症状者进行风险评估。仅建议有必要对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下壁导联ERP者,定期复查心电图,进而减少其长期随访过程中猝死的发生率。

近期,对于早复极综合征的最新认识的国际专家共识正在进一步起草中,期待其对于一般人群中ERP个体危险分层给出更具有临床意义的指导,也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能进一步明确ERP。

(陈 琪)

参考文献

[1]Sinner MF,Reinhard W,Müller M,et al. Association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pattern on ECG with risk of cardiac and all-cause mortality: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MONICA/KORA). PLoS Med,2010,7:e1000314.

[2]Tikkanen JT,Junttila MJ,Anttonen O,et al. Early repolarization:electrocardiographic phenotypes associated with favorable longterm outcome. Circulation,2011,123:2666-2673.

[3]Tikkanen JT,Anttonen O,Junttila MJ,et al. Long-term outcome associated with early repolarization on electrocardiography. New Engl J Med,2009,361:2529-2537.

[4]Noseworthy PA,Weiner R,Kim J,et al. Early repolarization pattern in competitive athletes:clinical correlates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11,4:432-440.

[5]Noseworthy PA,Tikkanen JT,Porthan K,et al. The early repolarization patter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clinical correlates and heritability. J Am Coll Cardiol,2011,57:2284-2289.

[6]Tanguturi VK,Noseworthy PA,Newton-Cheh C,et al.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early repolarization pattern in athletes:normal variant or sudden death risk factor?Sports Med,2012,42:359-366.

[7]Lanza GA,Mollo R,Cosenza A,et al.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and J wave in a large cohort of subjects without overt heart disease. J Electrocardiol,2012,45:404-410.

[8]Rollin A,Maury P,Bongard V,et al. Prevalence,prognosis,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lignant form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pattern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Am J Cardiol,2012,110:1302-1308.

[9]Tikkanen JT,Huikuri HV. Early repolarization ECG pattern in the Finnish general population. J Electrocardiol,2013,46:439-441.

[10]Muramoto D,Yong CM,Singh N,et al. Patterns and prognosis of all components of the J-wave pattern in multiethnic athletes and ambulatory patients. Am Heart J,2014,167:259-266.

[11]Perez MV,Uberoi A,Jain NA,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in African Americans. Heart Rhythm,2012,9:558-565.

[12]Junttila MJ,Sager SJ,Freiser M,et al. Inferolateral early repolarization in athletes. 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2011,31:33-38.

[13]Antzelevitch C,Yan GX. J Wave syndromes:Brugada and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s. Heart Rhythm,2015,ahead of print.

[14]Badri M,Patel A,Yan GX. Cellular and ionic basis of J-wave syndromes. Trends Cardiovasc Med,2015,25:12-21.

[15]Kukla P,Jastrzębski M,Pérez-Riera AR. Some Controversies about Early Repolarization:The Haïssaguerre Syndrome. 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2015,Epub ahead of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