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气的原型
古人在讨论自然现象时,有一种倾向,就是力图从宇宙万物纷纭复杂的表象背后寻找出一种物质,作为它们共同的本原。寻求宇宙本原的努力结果,使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宇宙本原学说。例如:古希腊的泰勒斯以为宇宙是由水做的;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原质;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留基伯则发明了原子学说。直到今天,人们仍孜孜不倦地努力探索宇宙奥秘的本原。
在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本原的讨论同样是丰富多彩。春秋时期史伯用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描述了五行本原说。所以在《国语·郑语》记载:“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主张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管子·水池》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这与泰勒斯的主张相仿,都认为水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气作为哲学范畴的概念最早产生于西周。《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土气震发”、“阳气具蒸”,论及气与农事、地震等关系。最早提出把气作为万物本原的思想是《管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根天地之气”。在《管子·枢言》中记载:“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并且进一步提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说明了精气是万物之气中的精微之气,确立了宇宙本原的“精气”说。
在诸多的宇宙本原学说中,以气作为宇宙的本原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宇宙本原理论的主流。然而,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气的认识过程却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漫长的衍化过程。
在中国古代对于气的认识和理解上主要还局限于一些事物的现象,从而找出气概念的原型。
(一)自然现象说
气在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含糊不清的含义。如:云气、天气、地气、空气、义气、阴气、阳气、人气、鬼气、正气、志气、争气、邪气、喜气、怒气、浩然之气、雾气、文气、武气、喜气、习气、腥气、泄气、小气、财气、凶气等。宇宙间一切自然现象、生命现象、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气来表示。近代学者李志林在《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一书中将气的概念区分为五种,包括:自然常识之气、人生性命之气、精神状态与道德境界之气、客观存在的物质之气、能动的实体之气。因此,越是想简单地给气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越觉得这个定义无从可下。所以,要了解气的真实涵义有必要探讨气的原型。
中国古代人们在对宇宙现象的观察中,认识到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精微纤细,无形无象,无所不包的特异现象,并将赋予这种现象的事物称之为气。如:《孟子·公孙丑》说:“其为气也……则塞于天地之间。”《庄子》说:“天地一气”、“天下一气”。
1.云气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气”字解说为:“气。云气也。象形。”此字的篆文就象由下向上升腾的气体在流动。而“云”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山川之气也”。在《庄子》中有姑射山的神人“乘云气”之说。也就是说明了所谓的云气即是指,在温煦阳光的照耀下,从地表泄出,摇曳在空间,不久便随风消失的气体。
许慎把“气”字解说为云气,而“云”又为“山川之气”,使人看到了气和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云的观察,自然使人联想到了“雨”字。
《殷墟文字·乙编》记载了古代殷人留下这样的一段卜辞:“癸卯卜,中贞,兹云其雨”。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殷人把头上的“云”特指为“兹云”,问道:“这云能使雨降下吗?”可见云和降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2.雨与风
在朗朗的晴空,当乌云涌现,暴雨袭来之际,那变异的先兆,是风在吹动。关于风,《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风“作则万窍怒号”。可见风是无形无声的,它的存在要看到众草的倒伏,听到空穴的鸣响才得知。所以在《黄帝内经》中有曰:“风胜则动”。
日本学者前川捷三在《气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了气概念的原型可以在殷代甲骨文卜辞中所见的“风”中求得。日本人平冈祯吉氏则更为明确地指出:“以风来作为抽象的气,因为风最易体验得知气的变化”。并且进一步指出:“风是气的异名”。
“风”是否就是气的原型有待进一步商榷。但是具体的风与抽象的气之间存有极为相似之处。这就是它们都处于无定的变化之中。
人们正是基于对“风”、“雨”、“云”等自然现象的不断深入的观察,逐渐地抽象出“气”是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基础,正如汉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天地,含气之自然也”。《淮南子》指出:“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自生”。但是,单用“风”、“雨”、“云”等自然现象作为气概念的原型,还很难解释气作为生化万物的本源物质。因此,这些“风”、“雨”、“云”等自然现象只是气化运动的一些外在表现。不能揭示气化运动的本质。
(二)宇宙尘粒说
气作为生化万物的本源物质,并非虚设,而是确有存在的实体。正如明代王廷相在《慎言》中指出:“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
所谓的“造化之实体”就是指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物质。这一物质实体的存在形式则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微尘。明末宋应星指出:“尘亦空明之物也。凡元气自有之尘,与吹扬灰尘之尘,本相悬异。自有之尘,把之无质,即之有象,遍满阎浮界中……其为物也,虚空静息,凝然不动,遍体透明,映彻千里”。明确地指出了“气”为空明透明的“自有之尘”,它虽然没有现象可见,难以捕捉,但它遍满于宇宙之间,化生万物。它与“吹扬灰尘”之“尘”孑然不同。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世界不是由原子和空间的二元构成的,原子和空间都是由某种共同的东西构成的。近代物理学的成就已使物质的基本单位走出了原子的壁垒。相继找到了电子、质子、中子、光子等200多种基本粒子,而基本粒子仍可分割。上世纪50年代通过高能物理实验,触及到更深入的层次—夸克。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认为,还有比夸克更深层的粒子。这些近代科学的发现,与气化学说中气为“宇宙粒子”说不谋而合,正是这些“宇宙尘粒”的不断运动变化,化生了万物以及生命。
对于气的“宇宙尘粒”说也可以从上世纪4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加莫夫所创立的大爆炸宇宙论加以引证。加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在一个奇特的高温高密度的火球上的一次大爆炸后形成的。随后,宇宙经历了四个演变阶段:第一阶段,即爆炸后的1%秒,宇宙处于热平衡状态,物质成分可以由平衡加以确定。第二阶段,即宇宙的极早期,约在爆炸后的1分钟以内,随着温度的下降,物质以基本粒子和辐射状态而存在,主要有超子、质子、介子、中子、光子等,没有任何的天体关系。第三阶段,宇宙继续膨胀,温度下降,此时气态的物质不断收缩,逐渐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形成原子、元素、分子,并生成气、云和星系。第四阶段,在具备条件的天体上,出现了生命和人类。
可见,在历史上西方人竭力发展机械原子论的同时,中国人则充分地发展了朴素辩证法的气论自然观的宇宙哲学。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比较了中西传统自然观后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出:“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